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國小作文教學設計方案範文

作文1.34W

國小語文作文的教學,需要設計一份詳盡的教學方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作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國小作文教學設計方案範文

  國小作文教學設計(一)

【習作要求】

從下面的幾組事物中選擇一組,以它們為主人公,想像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一些什麼事,編一個故事,先説説,再寫下來。故事要有意義,敍述要清楚,語句要通順。如果不想寫提供的事物,另選其他的編故事也可以。

1.鉛筆、橡皮、轉筆刀;

2.小溪、河流、大海;

3.眼睛、耳朵、鼻子、嘴。

【教學理念】

作文教學應從學生生活出發,選取他們熟悉的題材,營造快樂輕鬆的課堂。本次習作就是通過創設情境,點撥引路,自選材料等一系列充滿童心童趣的教學環節,積極創設生趣盎然的童話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思維——文字”的轉化,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教學流程】

一、憶童話故事,領悟特點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聽到過哪些童話故事呢?

生1:我們二年級時學過童話故事《狼和小羊》。

生2:還有《驕傲的孔雀》、《駱駝和羊》、《陶罐和鐵罐》。

師:結合我們知道的童話故事,想一想這些童話故事都有些什麼特點?

生:把各種故事擬人化,還告訴我們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道理。

(教師板書:1.擬人化。2.告訴道理3,想象豐富4故事完整)。

二、編童話故事,學會方法

1.師生齊編童話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童話故事,你們想聽嗎?

生:想!

師:不過我有個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認真地聽,在聽的過程中還要幫我解決問題,可以嗎?……(教師説完後,把準備好的氫氣球放出來,然後抓住)

師:(用很神氣很驕傲的語氣)我是一個漂亮的氣球,每天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自由自在地飄來飄去,想去哪裏就去哪裏,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別提有多開心了!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我漂亮嗎?

生:漂亮!

師:你們羨慕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飄動嗎?

生:羨慕!

師:我就知道我的美麗外表可以迷死人了,誰都沒有我漂亮!不過呀,我現在要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的空氣了,不和你們聊了。(教師拿着氣球向門口走去)拜拜了,我親愛的朋友們,來點掌聲歡送我好嗎?(教師把氣球放出教室,同學們看着氣球飛上天空)此時教室裏有了一些躁動,有驚訝聲也有惋惜聲。

師:同學們,氣球現在肯定是在快樂地飄着,大家想一想,氣球可能會飄過哪裏?在那裏會碰見什麼事物?

生1:我想那一個紅氣球可能會飄過果園,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水果。

生2:我想那一個藍氣球可能會飄過大海,碰見大鯊魚。

生3:我想那個紅氣球會飄過我們的校園上空,看見我們在上課……

  國小作文教學設計(二)

作文教學(這裏將寫話、習作、寫作教學籠統稱“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陣地,是形成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主要途徑。它不僅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是發展積極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必備素質。國小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新課程提出了“興趣領先,樂於表述;突出個性,鼓勵創新;貼近生活,引導實踐;夯實基礎,讀寫溝通;合作分享,共同提高”等嶄新的習作教學理念。

為落實這些新理念,必須優化國小作文教學策略,這是國小作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一定的時期,傳統的國小作文教學策略對於作文教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隨着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國小語文教師必須優化國小作文教學策略,以便適應作文教改的需要。新課程背景下,優化國小作文教學策略有兩條依據:一條是學生的身心規律,一條是語文學習規律。這正是新課程所強調的。

一、激發興趣策略與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國小生作文要“對寫話有興趣”, 習作起始“重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這不僅是一種教學要求,更重要的反映一種新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是國小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重要嚮導。

1.命題引趣

題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習作情緒。新穎有趣的命題,能引發學生的習作情趣。國小生正處於作文的起步階段,如果作文命題的範圍過大、過籠統,缺乏趣味感、樸實感,必會造成學生作文的心理負擔。這樣不僅效果不佳,還會使學生對作文失去信心和興趣。縮小作文的命題範圍、肢解題目、化繁為簡、循序漸進,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致的有效途徑。

2.情境創趣

有趣的情境是習作的催化劑。創設一定的情境,猶如給學生再現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學生就有話可説,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在作文之前,經常有意設計並組織一些小遊戲、小表演、小動畫、小音樂欣賞等活動,並相機啟發學生注意觀察、聯想和想象。這樣,就很容易地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有話想説,有話樂説。

3.高分勵趣

作文評價的目的,並不是評判學生的好壞,而是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不要吝嗇作文的分數,可利用評價來激發學生的作文動機。筆者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調查,國小生極少看老師的評語,最看重的是老師給的分數。給學生的作文打高分,是激勵寫作興趣的一種好方法。

4.競賽激趣

爭強好勝,不甘落後、喜歡比賽是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經常組織一些寫作大賽,或賽開頭,或賽結尾,或賽觀察,或賽想象,或賽系列日記……學生在競賽中嚐到了競爭的樂趣,得到了個性的張揚,引爆了情趣想象的火花,續接了習作興趣的鏈條。另外,競賽遊戲活動的本身,也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

5.評價固趣。

“激勵”、“評價”是心理學上講得兩大功能。只有正確合理地使用這兩個心理功能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成功後的愉快,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傳統的評價是“玉中指瑕”——找缺點找毛病。正確的做法是“沙裏淘金”——找優點找亮點。特別是針對文章中的那些“個人的獨特感受”,都倍加“珍視”。

【案例】

在教學中,根據習作的要求,採用高分激勵的方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好文章可以給100分。新穎的開頭、結尾,精彩的細節描寫,畫龍點睛的句子,成語的妙用,詩句的恰當引用,文中的插圖,堅持寫觀察日記等等給予加分,上不封頂,可以加100分到300分或更多。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在三、四年級國小生初學作文時尤其靈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體驗,化解學生的消極體驗,使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形成快樂體驗,可以較快地消除國小生懼怕作文心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二、突出重點策略與方法

文章是一個由諸多因素構成的綜合體,作文需要多方面的修養歷練和持之以恆的實踐鍛鍊。因此,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從整體着眼、局部着手,做到每個學段、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一次作文教學都有所側重,逐步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切不可“貪大求全、眉毛鬍子一把抓”。

比如,我們可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和新課標確立的不同學段的作文教學目標來確定中高學段不同的作文訓練形式與能力訓練重點:

低年級(第一學段)是兒童想象活動的“敏感期”,最佳的訓練形式是創造型的想象性寫話和童話體寫話(如根據故事開頭説寫童話、聽音響編寫童話、童話續編、命題編寫童話),重點是培養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能力,增強學生想象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中年級(第二學段)是兒童觀察的活動的“敏感期”,觀察能力迅速發展,特別是觀察的目的性、持續性、細微性和概括性顯著提高,因此最佳的習作訓練形式是觀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動物、人物動作、人物外貌、人物對話和周圍環境素描等),重點是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並讓他們通過想象生動地表現典型表象,即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高年級(第三階段)是兒童抽象概念思維進入“敏感期”的階段,其習作訓練形式應該從觀察習作轉向有明確交際目的實用型習作(包括紀實習作和想象習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學寫生活隨記、學寫讀後感、學寫導遊詞等),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增強學生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每次習作指導都要從整體出發,把握教學重心,制定本次習作的教學目標,進行一兩項習作能力的強化和訓練,這比面面俱到、淺嘗輒止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案例】

人教版第七冊第三單元要求“寫一處秋天的景色”,這對四年級學生來説,學寫景物還是有較大難度的,應該屬於初步練習階段。所以,本次習作教學的重點目標應該定為“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至於材料選擇、富有感情、主題突出、語言形象生動之類的要求就暫別理會了,留待以後再訓練。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如選擇最能反映景物特徵的重點部分,從色彩、形狀等方面寫出景物特點等,並在這一過程中滲透觀察景物的方法指導。這樣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保證習作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訓練紮實、收到實效。

三、讀寫結合策略與方法

讀寫結合是作文教學的一條規律。國小生習作大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和橋樑。指導學生品讀範文的精華,模仿其寫作的風格,學生往往能寫出出人意外的佳作。在教學中,每教到精美範文,就引導學生或仿其開頭,或仿其結尾,或仿其結構,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積極引導他們進行遷移聯想,或“張冠李戴”,或“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學生在模仿借鑑中就學會了寫作的竅門,撥動了情感思維的琴絃,奏出了習作的美妙樂章。

1.多元仿寫

仿寫的範例就是寫作規律和模式的具體化,是“形象化的寫作理論”,是國小生認識寫作規律的感性材料。仿寫可以從形式到內容;從情感到理性,從課內到課外,從經典到隨筆,不受拘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心馳之則神亦往。學生寫作就像是一個學走路的孩子,讓學生仿作就是扶學生走路,在扶着走的時候,老師要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前進,慢慢地孩子就會自己走路了!

⑴句式的仿寫

語言是構成文章的基石,好語言的準確使用,能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擷取課文中極富生命力的語言,有意識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句式訓練,讓學生掌握句式的特點。

⑵片斷的仿寫

在教學中遇到一些描寫精彩生動,或與學生寫作結合緊密、有代表意義的結構段,尤其是課文的開頭、結尾、人物肖像描寫、心理刻畫、對話方式、自然環境描寫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來進行仿寫。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積累應用人物肖像、心理、動作、對話以及自然環境等方面描寫的詞語,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

⑶篇章的仿寫

在學習課文時除要抓好自然段的仿寫外也要滲透學習怎麼樣把各個段落有順序地組織起來,成為一篇文章。實現由段的訓練向篇章訓練過渡,為命題作文打好佈局謀篇的基礎。《美麗的小興安嶺》按四季變換的順序安排,可學習介紹自己的故鄉;《富饒的西沙羣島》總分的順序組織,可領悟如何説明一樣事物;《爬天都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可學會如何寫一件事情……

不論哪種仿寫,都得要求學生仿中有變,彷中有新。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真情實感。仿寫是注重形式的模仿,不是機械照搬和牽強套用。仿寫的最終目的是將模仿引向創造,在模仿中培養學生的獨創精神。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寫作理論和方法通過範例的具體化加以理解吸收,更好地學以致用,使學生在充分體會範例的選材、謀篇佈局等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的材料與個人的感受,打破習慣性思維,以實際生活為依據充分發揮想象,並運用已掌握的寫作經驗,獨立地、創造性地寫作。

2.補寫空白

抓住情節空白處或簡略處,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或聯想進行補寫,化虛為實,化簡為詳,可以拓展內容空間,拓寬理解背景,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在閲讀教學中,可以引領學生從四個“點”進行補白:一是對教學突破點進行補白;二是對主題深化點進行補白;三是對情節高潮點進行補白;四是對標點符號處(省略號)進行補白。

3.文尾延伸

有些課文故事情節清晰,結尾言雖盡而意未完,耐人尋味。可將原文的終點作為讀寫的起點,聯繫可課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延伸課文內容。

4.多項改寫

這是以原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改寫課文的表現形式,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的再創造、改寫的過程。例如改變人稱:把第三人稱改變為第一人稱或反之;改變體裁或內容:把古詩文擴譯成白話文是最常見的一種,改變部分內容也是一種好方法。改寫往往要對教材進行假設變動,啟發學生思維,使讀寫訓練深刻化。

【案例】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半截蠟燭》教學片段:

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出伯諾德夫人及她的兩個年幼孩子都積極投身到反法西斯戰爭中去,機智勇敢地和法西斯分子作鬥爭的一腔愛國熱情,安排了一項説寫訓練。教師變更課文內容,把伯諾德夫人、大兒子傑克、小女兒傑奎琳三個人依次想法熄滅或取走那藏有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變為伯諾德夫人一人一再想法要熄滅或取半截蠟燭。讓學生想象一下,德國軍官看到伯諾德夫人幾次三番要拿走蠟燭,會有什麼表情,會説寫什麼,會有怎樣的舉動,然後把它寫成一個片斷。

這樣的讀寫訓練,不僅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的緊張激烈,並由此對這一家三口在這樣緊張的情況下不露聲色,沉着勇敢與敵周旋的膽識的肅然起敬,而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他們練筆提供了素材,使之有物可寫。

四、看圖寫話策略與方法

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 低年級的教材大多數都是圖文並茂,教學時,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抓住教材中提供的那些色彩鮮豔的插圖,引導孩子們把觀察到的內容來説一説,寫一寫。看圖寫話教學的基本步驟 :指導觀察——啟發想象—— 先説後寫 。

【案例】

在學習《數星星的孩子》時,我引導學生不看課文內容先觀察課文插圖,使學生初步獲得圖意。學生在觀察時,先弄清畫面上有哪些景物?由此判斷:畫面的時間、地點。接着,學生重點觀察畫面的人物,以及他們的動作?由此推斷:誰幹什麼?因為這幅圖上有三個人,就有必要弄清三個人分別在什麼?主要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學生一步一步地觀察,把握了畫面的內容,在寫話的時候就比較輕鬆:夏天到了,晚上,夜空繁星點點,一閃一閃的,小張衡和爺爺、奶奶一起來到院子裏乘涼。你瞧,他們邊乘涼邊欣賞夜晚的星空。爺爺一邊搖着蒲扇,一邊指着天上的星星,在認真地給小張衡介紹星星的故事呢!小張衡和奶奶聽得入了神,連小貓也在一旁靜靜地聽着!學生的話語雖然是非常幼稚的,是漢音夾雜的,但他們能把自己的認識觀察的事物寫下來,説、寫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國小作文教學設計(三)

國小作文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國小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國小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國小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説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國小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國小語文作文的教學?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國小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緻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説,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閲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閲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閲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閲讀能力或者説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説:“一個作家閲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着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閲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閲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國小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敍”、“倒敍”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閲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説。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3.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4.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後,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讚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閲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敍見聞、寫景狀物、説明事物、發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國小語文教材是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國小生聽説讀寫的能力為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後,看它是否順口,以發現錯漏之處,並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頭痛於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節,努力創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國小作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