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樂器

小提琴揉弦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樂器2.45W

揉弦在小提琴技巧中絕對佔有不可,又是音樂表現中一個獲缺的地位,它既被視為一種演奏能力重要的組成部分。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歡迎欣賞與借鑑。

小提琴揉弦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 左手虎口太緊(大拇指太緊)】

揉弦通常在學生有一定音準基本功(良好的手型)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為了保證音準和手形的穩定,不少學生虎口都夾得較緊。換言之,大拇指和食指緊夾琴頸。這樣就侷限了顫指的活動空間。就像始終帶着剎車,車輪就無法順暢轉動。揉弦時的手指狀態與不揉弦時最大的變化有三處:

其一,揉弦時大拇指稍低,略往琴頭靠。不過拇指位置的高低前後更取決於手的.大小。對於手不大或偏小的演奏者通常拇指位置較手大者偏低,這樣可以為四個手指的揉音騰出更多空間。以我的經驗,拇指放在琴頸下面與下齶百分百地托住琴身,讓左肩完全放鬆甚至處在一種懸空狀態(不用肩墊時更明顯),這時的手指非常輕鬆、悠閒,反映在揉弦上更有極佳的表現;其二,

揉弦時一指(即使不是一指是其他手指揉弦時)的指根內側靠琴頸處不應與琴接觸,與琴頸略有一手指距離,這是手指揉弦時前後運動必需的空間;其三,揉弦時手指應比平時按音時略平,讓多一些肉頭撫觸琴絃使揉出來的聲音更飽滿有“肉感”。

  【2. 手指不會動,拼命搖手腕,形成手腕前後擺動的錯誤動作.】

錯誤的原因在於不知道揉弦應該哪裏發力。手腕對很多人來説是最靈活最容易動的關節,錯誤地用手腕發力既簡單又輕鬆,看上去也搖起來了,而效果就天差地別了。正確的力應來自手掌,

揉弦的過程左手不應改變基本手形。我編了個口訣來形容:

“手掌發力手指擺,風吹樹杆樹枝甩;手腕只是傳送帶,大臂小臂一起來”。川籍小提琴教育家楊通六曾説:“揉弦像搖一棵大樹,樹幹沒怎麼動但樹尖很明顯”。

在初始階段,我會用左手召喚“來,來,來”的動作啟發學生,即手臂抬起呈V字形不動,手掌朝自己的臉像扇子般前後擺動。一般來説學生很快就能瞭解基本運動原理。為了練習手掌擺動的均勻,可左手握糖果硬盒(小粒糖果或口香糖最好),邊搖邊聽裏面糖果篩出的有節奏的“嚓,嚓”聲。

從揉弦的視覺來看,有的人手掌擺動幅度大,有的人手臂(主要是小臂)動作幅度大。不論是手的哪部分動作明顯,手指、手腕和手臂是揉弦基本運動形式的三個不可分割的因素。

  【3.手指的前後運動直接產生了音高波浪式的起伏】

手指壓力的變化,指肉與琴絃接觸面的大小,都是小提琴演奏者對音樂色彩深度處理的基本源泉。美國音樂家教育家傑克·弗拉希特著書曾對手腕在揉弦中的重要性這樣説:“手腕起樞軸作用,它必須把手臂和手指結合成為和諧的整體。手腕中出現任何不該有的緊張,便可能使手臂或手或兩者通統無能為力”。他同時認為“忽略手臂是產生緊張和遭受挫折的基本原因”。(摘至《小提琴演奏者手冊》傑·阿·弗拉希特著。P49)

消除緊張,擁有舒適的動作和平靜的控制是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肩是緊張的源頭,打開這道閥門,讓力量的源泉通過手臂在手指間自由流淌。手指、手腕和手臂,各自分工不同,應相互協作配合,為優質揉弦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