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17國小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考生們在複習教師資格證考試過程中,可以通過試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點,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國小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測試題及答案,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國小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1.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 )

A.教育規律

B.教育價值

C.教育現象

D.教育問題

【答案】:D

【解析】:

教育問題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

2.英國政府1870年頒佈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專為資產階級子女服務的學校系統,另一方面為勞動人民的子女設立國民國小、職業學校。這種學制屬於( )

A.雙軌學制

B.單軌學制

C.中間型學制

D.分支型學制

【答案】:A

【解析】:

現代學制主要有三種類型:雙軌學制、單軌學制和分支型學制,題幹中英國的學制類型為雙軌制。

3.其教學法被稱作“產婆術”的教育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蘇格拉底

C.昆體良

D.誇關紐斯

【答案】:B

【解析】:

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

4.教育研究的原則不包括( )

A.客觀性原則

B.創新性原則

C.系統性原則

D.倫理原則

【答案】:C

【解析】:

教育研究的原則包括:(1)客觀性原則;(2)創新性原則;(3)理論聯繫實際原則;(4)倫理原則。

5.制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個體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社會主義制度

D.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

【答案】:D

【解析】:

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

6.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是在( )年。

A.1856

B.1860

C.1862

D.1866

【答案】:C

【解析】:

在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的是清政府於1862年設於北京的京師同文館。

7.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的學制類型為( )

A.單軌學制

B.中間型學制

C.雙軌學制

D.多軌學制

【答案】:B

【解析】:

蘇聯的學制則是分支型學制,它是介於雙軌學制和單軌學制之間的分支型學制,也被稱為中間型學制或“Y”型學制。

8.有關環境與教育的關係敍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社會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變成現實

B.人對環境的反應是被動的

C.環境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

D.環境不決定人的發展

【答案】:B

【解析】:

環境與教育的關係主要有:(1)社會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變成現實;(2)環境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3)環境不決定人的發展;(4)人對環境的反應是能動的.。

9.“教學與發展”的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赫爾巴特

B.贊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魯納

【答案】:B

10.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之間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D.受教育者與教育內容之間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會所要求的道德規範)與受教育者已有的晶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它的實質是社會矛盾在德育過程中的反映。

11.落實我國教育目的必須正確處理好幾個關係,具體不包括( )

A.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的關

B.德、智、體、美諸育之間的關係

C.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係

D.全面發展與職業定向的關係

【答案】:A

【解析】:

落實我國教育目的必須正確處理的幾個關係:(1)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的關係;(2)德、智、體、美諸育之間的關係;(3)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係;(4)全面發展與職業定向的關係。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A.進行個別教育

B.組建班集體

C.建立班級秩序

D.指導學生學習

【答案】:B

【解析】:

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二、填空題

依據新課程知識給《自然之道》(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寫一篇教學設計。

要求:(1)結合學生特點;(2)教學過程要具體;(3)體現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

自然之道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在這個海島上,有許多太平洋綠龜在築巢孵化小龜。我們的目的,就是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太平洋綠龜長大後體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份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幼龜便可能成為食肉鳥的美食。那天我們上島時,已近黃昏,很快就發現一個大龜巢。

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然而,接着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為震驚。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天啊!”我聽見同伴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我們的嚮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隻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着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的歡樂叫聲,響徹雲霄。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答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過程與方法:

(1)運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2)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註定要失敗。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我”和同伴在事情發展過程中感情和認識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自然之道的啟示。

  【教學方法】

朗讀體會法、講授法、情境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設置疑問,揭題導入

板書課題,提問:看到這個題目後你有什麼疑問嗎?生猜測後教師説句子,學生仿造,如:要下雨了,螞蟻搬家,這是自然之道;春天來了,小草發芽,這也是自然之道。究竟什麼叫“自然之道”呢?學生猜測後教師點題:“道”指規律。自然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2)初讀故事,感知道理

①學生自讀,讀準字音,找出新詞,對不懂的詞句,可聯繫上下文或者請教同學、老師。

②檢查詞語,想象畫面。教師抽讀檢查,提問:讀着這些詞語,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③抓關鍵詞,練説主要內容。快速讀課文,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換位思考,感悟道理

①學習3~4段,指導討論。思考:

A.幼龜出來做什麼?遇到了什麼事情?重點分析由“探、欲出又止、躊躇不前”可得知幼龜很警惕。

B.遊人和嚮導的表現有什麼不同?體會“緊張、焦急”與“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的鮮明對比。

②學習5~8段,小組自學,教師指導。討論:

A.嚮導為什麼説違背了“自然之道”,又為什麼不情願救小海龜呢?

B.違背了這個“自然之道”將有什麼後果呢?(出示圖片)請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你看到的情景。

C.他們是怎麼救幼龜的?快速讀第7段,把他們救幼龜的動作找出來。體會幼龜的可憐及作者對幼龜的同情。

D.思考第8段,想象:我和同伴們在想什麼?嚮導又在想什麼?引導體會其複雜的心情。

(4)總結拓展,再悟道理

①試着用文中的詞語串聯複述故事,看誰説得最生動形象。

②分享:生活中,你們是否見到或聽到違背“自然之道”的事?這些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師生互評,總結出: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祕。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探究自然規律。因為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

(5)佈置作業,內化道理

①給家人講講《自然之道》的故事。

②寫一份遵循自然之道,保護自然環境的倡議書。

(6)板書: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