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1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也是今明兩年“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去年以來,區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為進一步瞭解和改善我區農村人居環境狀況,區政協組織委員對兩個鎮鄉的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實地查看了劉西村、張丁莊、劉唐保等10個村的人居環境現狀,邀請區住建、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城管等部門參與調研座談。通過開展座談、走訪羣眾等方式,對我區農村人居環境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人居環境現狀

全區兩個鎮鄉共有行政村55個,除去6個搬遷改造村,還有49個村人居環境需要重點治理和改造提升,其中女織寨鄉14個,稻地鎮35個。近年來,區委政府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村清潔工程、美麗鄉村建設、脱貧攻堅等有機結合,採取購買服務、飲水安全工程,通村公路建設、農村環境整治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增加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一定改善。

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化運作。由外包公司對49個村實行全時段、全覆蓋清掃保潔,運轉三個月共清運生活垃圾4.9萬方。污水治理謀劃長效措施。大洪橋、劉營莊等6個平改村、城中村生活污水已納入城鎮管網;荷花坑、和平街等4個城中村污水部分納入城鎮管網;今年計劃對5個村進行管網改造。境內陡河排污口已封堵50餘處,5家涉水企業均配備排污設施。農村改廁有計劃推進。20xx年以來,分三批次啟動41個村12915户10607座旱廁改造工程,完成省、市達任務。鄉村綠化硬化初見成效。各村主街道基本硬化,主要道路兩側綠化率達到25%,亮化達到“間距不超過60米”標準。

二、存在問題

路南作為城市中心城區,與其他縣區相比,農村數量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總量不大,但這項工作卻遠落後於兄弟縣區,工作進展遲緩,農村建築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治理、羣眾生產生活觀念等方面,是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短板。

(一)思想認識盲點多。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工作中,主要還是依靠以上率下、組織推動式展開,因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制約、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部分村沒有將其擺在優先位置,導致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配置的資源、力量相對偏弱,村基建投資、環境整治、後期管理維護等方面主要還是依靠政府。雖然村民熱情在逐步增加,但由於理念、傳統習慣、技能素養等各方面制約,部分農民認為環境治理是政府的事情,不願投工投勞投錢,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二)村莊規劃編制欠缺。調研發現,農村住房佈局凌亂,農村房屋建設存在盲目性、自發性和無序性等諸多問題,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存在很多環境衞生死角。一是私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普遍存在。目前,全區49個村均無完整的規劃建設編制,大部分村存在違章建築、私搭亂建現象。經過近幾年拆遷整治雖有好轉,但除了“一區三邊”、“三改一通”等政策性治理之外的違建還有很多,農村畜禽養殖、門前屋後、沿街商户等違建面積,比目前已拆的20萬平米麪積要大很多,特別是曹家莊、張丁莊等4個轉移支付村,整體佈局散亂,環境無章無序,雜物亂堆亂放,垃圾亂扔亂倒,人居環境質量處於全區最下游。二是建築垃圾堆積量巨大且與日俱增。據測算僅稻地鎮建築垃圾堆存量多達7萬餘方,日均新增建築垃圾約100方。按外包公司日清生活垃圾200方估算,該鎮每天約有1/3的垃圾得不到及時清理,絕大多數村莊出現建築垃圾亂堆亂放、圍村堵街現象。

(三)基礎設施配套不足。一是污水處理欠賬大。全區需要治理和改造提升的49個村中,生活污水全部納入城鎮網管的僅2個,僅佔4%;部分納入的4個,佔8%,且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稻地鎮各村均自排自處,全區近90%的村沒有污水管網設施。陡河沿岸6村污水私排現象時有發生。二是鄉村道路破損嚴重,年久失修。女織寨鄉吉越路、警侯路兩條道路路面坑窪,警趙路2.3公里路面全線破損;稻齊路翻修工程一年多未竣工,稻胥路修補後出現新破損,老唐柏路路面不平;所有村莊氣代煤改造後路面不同程度受損,未能及時補修。

(四)農業垃圾日益增多,面源污染嚴重。隨着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普及發展,很多羣眾不再使用傳統的農家肥種植,而是完全依靠農藥殺蟲、化肥催肥養苗、地膜提速增效等短平快的方式。加之環保意識不強,施藥後隨手將包裝物就地亂扔,河道、灌溉溝渠、田邊地角農藥包裝袋和塑料瓶屢見不鮮,化肥農藥污染、白色污染等問題逐漸顯現,對土壤、水源甚至人、畜的生命安全帶來較大隱患。

三、原因分析

(一)工作機制缺失。一是統籌謀劃不到位,綜合治理工作難以持久。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寬,成因複雜,絕非易事,有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責任不夠落實、措施不夠經常、機制不夠完善的問題,更有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的'問題。

我區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多是遇有上級檢查驗收時才突擊整治,村幹部普遍有突擊應付心態,措施簡單、標準偏低,與省市要求差距較大。當前整治工作大多停留在道路硬化亮化、路面清掃,牆面粉飾層面,對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築垃圾清運、面源污染治理沒有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二是約束激勵機制不足,村民主體作用未充分發揮。人居環境整治主要依靠政府推動,村民自治組織作用發揮不夠,缺乏內生動力,自覺參與意願及能力不足。

(二)經費保障不足。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對政府資金依賴性強,去年財政投入的685萬元,僅能滿足鄉鎮生活垃圾的治理成本,隨着各村建築垃圾的增多,農村環境治理成本將會更高,目前只靠財政單一投入不能保障農村環境治理的需要,投融資渠道不暢,結構性投資缺口較大。鄉鎮村在投資治理方面還缺少主動舉措,投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不高。惠民政策方面,稻地鎮劃歸路南後,原有的惠農政策存有一定落差,如每年4萬元農村公共運行經費以及土地流轉、打井辦電等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很大程度影響羣眾參與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積極性,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亮化淨化有規劃卻無法有效實施。

(三)羣眾意識不強。一是臨時應對的思想嚴重。對環境整治工作存在上邊熱、下邊涼的現象,區、鎮鄉幹部熱情高,農民“等靠要”,出現“幹部進村自己幹,農民站在路邊看”現象。極少數村幹部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對羣眾宣傳教育引導力度也不夠。村幹部責任心強的村內治理得較好,村幹部責任心差的村環境衞生狀況令人堪憂。二是長期以來受傳統習慣和落後觀念的影響,村民公共衞生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較為淡薄,沒有養成回收處理垃圾的習慣,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污水亂潑,而且對村中的“髒、亂、差”長期視而不見。

(四)輿論引導缺失。對農民羣眾的環保需求缺乏有針對性的宣傳,缺乏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缺乏接地氣的宣傳媒介。比如,羣眾日常普遍能接觸到的電視、廣播、手機等媒介,關於農村人居環境衞生的相關內容涉及較少甚至沒有,羣眾從思想上就不認為農村環境衞生是大事,進一步加深了農民對農村污染危害的嚴重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在農村沒有形成一種愛護環境衞生的良好氛圍和自覺習慣,加劇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度。

四、幾點建議

(一)注重科學規劃。完善49個村建設規劃編制,切實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做到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村有村莊整治安排、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分離,優化村莊功能佈局,實現村莊規劃管理基本覆蓋。指導各村認真執行建設規劃、產業佈局、土地使用、村容村貌、居住環境、活動場所、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方面的整體性長遠規劃,避免村鎮建設治理的隨意性。

(二)加快補齊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礎設施為突破口,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的原則,把道路、垃圾清運、污水處理等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讓廣大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現代化的生活。 (三)增加專項資金投入。在資金使用上,重點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引導產業發展、支持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財政要逐步增加資金投入,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幫扶投入,鼓勵社會資本、農民投入資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更好。

(四)加大環保宣傳。羣眾是垃圾的產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環境的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一是開展形式多樣的衞生健康教育,使衞生健康理念融入到羣眾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發動羣眾自覺投身到環境治理活動中來。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好各種宣傳媒介,在輿論引導上下功夫,着力細小,貼近羣眾,讓農村羣眾天天聽“整治”、日日見“整治”,耳濡目染地在整治過程中轉變傳統思想觀念。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2

農村環境整治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更是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基層羣眾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沙柳街道加強村莊規劃佈局,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把村容整潔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確要求大力加強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注重加強農村基礎投入,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讓羣眾都參與進來,為沙柳的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街道組織900多名黨員積極參與村莊建設、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活動,營造了良好氛圍。

一、主要做法

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方案,從“全域建強、全域提升”出發,深入分析轄區環境現狀,探索新的模式,切實發揮每名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和羣眾的參與熱情。

(一)抓宣傳,提高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利用節假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多次召開街道黨員幹部大會,會後發放生態環境保護倡議書13000多份,全街道形成了抓生態環境衞生的'濃厚氛圍,切實提高了廣大羣眾的環保意識。

(二)抓整治,促進農村環境轉變。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街道主要領導帶頭,全體機關幹部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參與活動的黨員羣眾達1萬人次,投入資金500多萬元。集鎮範圍保潔、清溪公園環境整治實行市場化承包,聘用衞生監管員2名,購置分類垃圾桶1000餘隻,清運垃圾7000餘噸。

(三)抓機制,確保人居環境衞生不斷改善。強化對村級組織和保潔員的責任考核,健全長效保潔制度。對轄區17個行政村環境衞生責任考核,落實專人負責,實現門前三包,公開接受羣眾監督,增強垃圾清運能力。街道垃圾實行循環不停清運,做到日產日清。

二、問題分析

黨的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目標,要落實這一要求,環境衞生存在羣眾參與度不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在美麗鄉村創建過程中,羣眾對改善人居環境條件、推進綠色家園建設的認識不足、主動性不強,一些村民對“髒、亂、差”現象習以為常,甚至麻木不仁,缺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較差,生活觀念依然較落後。

(二)農村生活污染增多,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在節假日、農忙期間生活垃圾數量也持續增多。

(三)公共設施配套薄弱。大多數村設置垃圾池的標準不高,垃圾桶數量不足,垃圾桶損壞了沒有更換導致桶內污水流出這個問題在我街道多數村存在。

(四)亂堆放現象依然突出。農村房前屋後、路邊隨處可見亂推的柴草、農家肥;少數附屬設施存在亂搭亂建現象,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

(五)管理機制不完善。村民自治存在薄弱環節,村規民約不夠完善或執行不好;環境衞生長期處於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狀態;三是沒有形成村環境衞生工作機制,收集、處理垃圾(污水)的責任落實不到位。

(六)環境治理成本高,街道財政壓力大。垃圾處理從清掃、收集到運出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要花錢,費用都比較高。街道每天均產生將近13噸垃圾,每噸垃圾從收集、運到縣垃圾處置點平均花500元左右,一個月要花1.5萬元,村級保潔工資支出42.5萬、河道保潔工資10萬、公路保潔支出10萬,加上相關配套設施投入,街道全年在環境治理方面投入超過100萬元。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環保意識。一是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宣傳欄、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眾對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倡環保工作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切實增強廣大羣眾參與清潔村莊建設、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二是學校要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環境保護要從孩子抓起,要教育孩子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等環保行動,讓我們的學生成為廣大農村的環保義務宣傳員,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活動為我們的環保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大力實施綠化工程行動計劃建設,進一步推進綠色家園建設。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綠色普安行動計劃”,實施好退耕還林等工程,切實抓好普安綠色村莊創建計劃,保持村莊山水生態格局與自然環境協調,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森林等自然資源,培育和提升農林牧漁田園式生產景觀。引導農民在房前屋後栽花種樹,綠化美化庭院。在路旁溝邊、村莊周圍、田間地頭造林綠化,減少土壤裸露,真正實現綠化、美化目標。

(三)大力實施淨化工程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一是大力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户分類基礎上的“村收鄉鎮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做到定點收集、定時清運,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二是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支持,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村莊清掃保潔費用可適當採用政府補助、村集體和農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三是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每村根據實際至少落實1名以上保潔員專門負責垃圾的收集、清運工作。四是落實河長制,保護河、湖、塘等原有水生態環境。五是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回收利用,推廣應用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規範處置農村工業固體廢物及建築垃圾,實行污染物集中處理。六要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績效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