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一、講好第一節“引言”課,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如何培養國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引言”課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在學生由七年級進入八年級還沒有接觸到物理之前,學生的心情是激動的,他們為自己又能學到一門新的學科感到激動。但同時他們的心情又是複雜的、茫然的,擔心自己能不能學好物理學。因為他們還不知道物理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學習它有什麼重要意義?怎樣才能學好它等等。他們帶着這種心情走進課堂,渴望老師做出滿意的回答。反過來,老師能否滿足學生這種迫切的求知慾望激起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將對以後的學習有深遠影響。我調查過50名(重點班)學生,當他們上完第一節課之後,他們興趣盎然;議論紛呈:30%左右的學生感到物理知識有用,決心要好好學習物理學,成為有用人才;40%以上的學生認為學習物理要做實驗,有意思、有興趣,決心要好好學習這門新學科:20%的學生説,物理是新接觸的學科:少數幾個學生説,上課前聽別人説“物理難學”,待上完第一節“引言”課後感到並不是那樣,學習物理就是學習我們身邊的知識,“不僅有趣,而且有用。”決心從行動上去學好它。

可見,如果第一課能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出來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在“引言”課中做幾個引入入勝的實驗是很有必要的。

二、加強直觀教學,做好實驗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主要措施。

“引言”課的教學不僅是激發興趣的開始,更重要的在於這種興趣的持久性,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把複雜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動地顯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觀察、思維等認識活動達到亢奮狀態。例如:講液體的熔點、大氣壓的存在(馬德堡半球實驗)時,利用直觀教具演示,學生自己實驗,學生既興奮,老師教得又直觀,避免了物理概念的抽象,學生的乏味情緒。在講“凸透鏡成像”時,就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將物體(蠟燭火焰)置於凸透鏡前不同位置(三個區域兩個點)處,觀察它的成像情況,總結成像的規律。這樣既加深了印象,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聯繫生活,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物理現象。

不少學生一碰到説理、論證就覺得枯燥無味,從而抑制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的持久性,感到物理開始易學,隨後就難學(這點使部分學生走向了下坡)。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就必須摸透使學生的學習心理,巧妙設計事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理,迫切想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老師把握時機,將知識由來淺入深、一步一步地教給學生,效果甚佳。例如:在講“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時,結合生活中從日本豐田公司引進的“沙漠王子”汽車,老師提出:為什麼叫“沙漠王子”?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從所學物理知識出發,在老師的指導下,尋找問題的答案(車輪寬大,增大了受力面積),學生的印象就特別深刻。又如在講到“沸點隨氣壓改變”一節時,結合學生生活的環境,提出使用高壓鍋的目的(增大氣壓,沸點升高)。在質疑中還要注意問題多樣性、啟發性、趣味性,既可設計同中求異的問題,也可設計異中求同的問題。例如講浮力時提出:為什麼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有受到向上的浮力?有的又沒受到浮力?有的只受到向下的.壓力?有的受到的浮力又為零?鐵釘在水中要下沉?而鐵質的船又能在水面行駛?實踐證明,從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見到的現象出發,解決他們思想上存在的疑問,是鞏固和加強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

四、重視“小實驗”、開展“小製作”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補充。

實驗既是物理學的基礎,又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演示和分組實驗固然重要,同時也要重視章節末尾的“小實驗”、“小製作”,小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小製作關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二者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比如講大氣壓時,老師做馬德堡半球實驗和在引言所做“水杯倒置”實驗,在課堂進行中,老師指導,學生體會,讓學生與實驗互動起來。課後讓學生用兩個皮碗做做“馬德堡半球實驗”,讓學生體會到著名實驗就在我身邊:在講醫生用注射器吸藥液的原理和演示實驗後,讓學生在生活中自制“土水槍”。這樣,學生理既感到新鮮,費時又少,現象又明顯,而且器材又簡單易得,還可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具體,達到師生互動。但在做小實驗,小製作中,老師要做詳細的指導和幫助,比如指導學生閲讀資料,説明具體做法,必要時還要設法幫助解決製作材料,並要及時交流製作情況,並在小製作中給予表揚和鼓勵。聯合班主任老師開展年級小製作展覽會,互相觀摩學習,對製作精良的給予一定的獎金。這樣既檢閲了成果,又鼓舞了信心。從而使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知識得到了加固,學習成績也會持續上升。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