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生語文自我評價能力

經過幾周“五環教學法”的踐行,對於“培養國小三年級語文自主學習的方法”小課題進行實踐的研究和思考,重中之重的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從主動識字,主動讀文到主動解決疑惑,都離不開一個學習習慣的養成;三年級學生有主動學習的願望,但自制力較差,惰性強,特別是住校生,這些因素制約着孩子們的學習成效。進行對“五環”的踐行,孩子們有了展示的舞台,這樣帶動了大部分的學生,識字方法貫穿每節課,這個環節課堂氣氛非常熱鬧,幾乎每個學生都在參與其中,但回家預習時,個別學生只要遇到“生字”,就懶到去查字典,總是去猜而不進一步去證實,工具書握在手裏,而不去利用,可從第二天上課展示讀書中看出,基礎好的學生讀幾遍書後就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並有深入的質疑,而基礎差的學生讀幾遍課文後,大腦中似乎沒有留下“東西”,更別談解決問題了,讓人哭笑不得。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以肯定“五環教學法”這個流程非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能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但要分階段實施,而且要有淺入深。

如何培養國小生語文自我評價能力

如何培養國小生語文自我評價能力 [篇2]

摘要:在國小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有助於學生再現所學知識拾遺補缺,減少學生練習時的錯誤,切實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學能力。同時也可以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繁重負擔,及時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來安排教學。

關鍵詞:國小生 語文 自我評價 能力

在國小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有助於學生再現所學知識拾遺補缺,減少學生練習時的錯誤,切實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學能力。同時也可以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繁重負擔,及時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來安排教學。那麼,如何幫助國小生培養語文的自我評價能力呢?

一、什麼是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個體對自己的思想、願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國小生數學自我評價能力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動機、習慣和個性特點等各方面的判斷和評價。

二、自我評價的意義及可行性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每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監控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對學習的促進功能將越大。而從低年級開始,更應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這有利於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葉老指出:“嘗謂教而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要達到這樣的自的,必須使學生具備自我評價的能力,即能夠按既定的目標和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檢測,做出正確的評價,促進自己的學習。所以,從國小階段就開始引導兒童進行自我評價,對培養高效、自主的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評價對於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所有年齡段學生而言,都應是日常學習和評價的一部分;教育者只要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自我認識的發展規律來選擇不同的教育手段,培養兒童的自我評價能力是可行的。

三、培養國小生語文的自我評價能力的`策略

1、為學生創設自我評價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1)、一個學生喜歡評價的課堂。愛因斯坦曾説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所以經常採用實物演示、情景展現等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以直觀形象的手段來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參與自我評價的積極性。對發言流利、聲音響亮的同學給予表揚和肯定;面對學生的種種思維結果,或精彩或不盡人意的回答,教師必須以飽滿的熱情,充滿信任的眼神,寬容的態度,多元化的激勵評價和精當的講解。

2)、一個充裕的時空環境。要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保證他們評價的時間。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個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學生髮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的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傳統的課堂教學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師生問答的環節裏,學生基本是被動地接受,所以我們在研究中努力改變這種狀態,要求教師每節課至少給予學生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討論、評價。

3)、課堂開展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自我反饋和評價,開展同學間的互相評價。如:“這位同學的題目符合要求嗎?”“為什麼不符合要求?那麼應如何改動呢?”“這些答案中誰的答案最合理呢?”……通過互相反饋和評價,學生學會了評價別人,也更學會評價自己,因為,學生在評價別人時,必須自己先做出判斷,發現它不符合在哪裏,或錯在哪裏,這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評價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此長期訓練,可以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從而也形成了自我評價能力。

4)、教師必須學會“傾聽”學生的觀點,讓學生無所顧慮的表達意見。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後,教學組織形式呈現多樣化,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增多了。在組內合作、班級反饋時就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和結論,而不是去猜測與揣摩教師所期待的標準答案,課堂上就會出現不同的聲音,引發爭論,甚至還會出現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想法

2、客觀評價學生的行為,為學生自我評價做好示範。

國小是學生的自我評價開始起步的階段。他們的進步是從依賴成人對自己的評價逐漸形成自我評價能力。他們從成人的評價中獲得對自我的肯定與否定。因此恰當的評價,對國小生自我評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不要做籠統的評價,籠統的評價很容易扼殺他們努力的火花。這樣的評價就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懷疑。教師對學生的客觀評價還應表現在他能看到每個人的進步和閃光點,對每個學生不同程度的進步,都能給予恰當及時的評價。

3、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能力。

國小生是正在成長中的個體,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還不夠成熟,特別是還不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這時就需要教師們的正確指導,培養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國小生之所以在評價過程中,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卻及少能認識到自己的過失,就是因為他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過高和過低的自我評價對國小生的成長都是不利的。所以説,在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只有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才能給予自己恰當的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