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2023立秋節氣如何養生

熱點2.56W

在立秋這一個節氣到來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天氣慢慢的轉涼了,所以説人們也要擔心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一直保持健康的狀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立秋節氣如何養生,僅供參考,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立秋節氣如何養生

立秋節氣如何養生 1

1、立秋宜晚睡早起

立秋時屬於初秋,應該延續夏季夜卧早起的習慣,以預防勞氣傷陰的後果,按照晚睡順應陰氣,早起順應陽氣的原則進行睡眠養生,而到了中秋和晚秋就需要早睡早起避潮濕,避寒涼,順應自然變化,早睡資陽陰氣,早起順應陽氣。民間常説“春困秋乏”,中秋和晚秋早睡正好符合人體睡眠需求,加之天氣涼爽,適宜安睡,秋季睡眠養生能夠幫助人們精力充沛,避免秋乏的發生。

2、立秋注意室內通風

立秋天氣轉涼,應當注意保持室內經常通風,減少室內外温差。儘量不要在室內抽煙,減少空氣污染,廚房一定要配備排氣扇,庭院,陽台和室內可以養些花花草草,不僅可以淨化空氣還可以調節空氣濕度。

3、立秋不宜洗澡過頻

初秋時節濕熱並重,人們常常容易出汗,保持皮膚衞生對於保護皮膚尤其重要。但老人不宜在這個季節洗澡太頻繁,否則容易因為皮膚乾燥而發生皮膚瘙癢症,洗澡不要用鹼性肥皂。人體表麪皮膚與肺部內外相應,秋燥如果損傷了人體皮毛,也會影響到肺的功能。因而女性在秋季多喝潤肺湯。

4、立秋適宜冷水浴鍛鍊

在立秋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開始冷水浴鍛鍊,對增強人體心血管系統功能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都有着極大的幫助。每次進行冷水浴前應該進行熱身運動,揉搓全身皮膚使之發紅,發熱;洗澡順序為四肢,胸,背,使身體慢慢適應低於體温的水温。冷水浴的水温應控制在5~25°C,持續時間約為15分鐘左右比較適宜。冷水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人體經常受冷水刺激,肌肉會緊張起來,作出抵禦氣温變化的反應,常常這樣訓練,可以增強人體適應温度變化的能力,提高免疫力,預防傷風、感冒等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此外,秋季經常進行冷水浴還能增強神經的興奮功能,人在洗浴後會覺得神清氣爽,對血管有很好的鍛鍊作用。

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一候:涼風至

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也就是説,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的熱風,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天氣也呈現初轉涼的趨勢了。

二候:白露生

立秋時節,大雨過後,清風徐來,天上的霧氣白茫茫一片,尚未凝結成露珠,稱之為“白露生”。通俗點講的意思是就是早上大地上會有霧氣的產生。

三候:寒蟬鳴

這時候的蟬,感覺到陰氣上升,鳴叫得更加響亮和悽切。寒蟬開始鳴叫,説明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寒蟬之於秋天,就猶如布穀鳥之於夏天,都是一種信號。

立秋節氣一般喝什麼好

(1)牛奶

牛奶自古就是美容聖品,可以改善皮膚細胞活性,有延緩皮膚衰老、增強皮膚張力、消除小皺紋,對於皮膚的保養有着非常大的好處。

(2)蜂蜜

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及糖類,對於皮膚是絕佳的保養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還可潤肺去燥,從內養外。

(3)荷葉粥

做法:用鮮荷葉一張(約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為原料。將米洗淨,加水煮粥,臨熟時將鮮荷葉洗淨覆蓋在粥上,燜約15分鐘,揭去荷葉再煮沸片刻即可。喝時可適量加點白糖。

功效: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止血,降血壓,降血脂。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病以及因暑熱致頭昏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

(4)紅棗蓮子粥

做法:紅棗洗淨去核,蓮子、粳米洗淨;將紅棗、蓮子、粳米、姜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滾,後改用文火熬至成粥,再用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紅棗食性平和,具有良好的補益作用,與蓮子、粳米同煮,具有補脾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等功效。秋日食用,極為適宜。

(5)山楂大棗蓮子粥

做法:山楂肉50克,大棗30克,蓮子30克,粳米50克。先將山楂肉、大棗、蓮子放入陶器罐內,放進清井水,先煮至蓮子熟爛後,放入洗淨的粳米,待成粥後,即可食用。

功效:降血脂,補氣血,增胃氣,養心靜神,治療失眠。

立秋節氣的養生食譜

1、宜祛暑滋陰立秋之後,晝夜温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市民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2、調理脾胃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温還是較高的,空氣濕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虛,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脾虛的人常常食慾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芡實、山藥等。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如西瓜、梨、黃瓜等,要少吃。

3、着重養陰補虛秋天正是養陰補虛的好時節,但是秋補可不能亂補,只有瞭解自己的體質才好對症進補。如果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體質。用黃芪、黨蔘、西洋參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如果面色蒼白,口脣淡白,夜熱盜汗,肌膚枯澀,舌淡紅無苔就屬於血虛體質。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椹做粥,在燉雞湯、燉肉時也可以加點。如果顴面潮紅,口燥咽乾,盜汗,尿少而赤,大便祕結,舌紅少苔就是陰虛的體質。可以用麥冬、五味子、山藥、百合等,熬粥的時候可以放幾味。

4、調節心情謹防秋燥人們在夏季酷熱大汗之後,常損耗過多,會出現體內營養及水分不足。而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乾燥,易耗津液。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大便乾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徵”。老年人對秋天氣候的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重視預防。

立秋節氣各地有哪些習俗

1、啃秋

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説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2、吃“渣”

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3、秋忙會

秋忙會是立秋習俗之一,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4、稱水

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5、秋社

秋社也是立秋習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6、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台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立秋節氣如何養生 2

1、調理脾胃

雖然説立秋節氣到了,意味着進入秋季了,但是其實這個節氣到了之後,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天氣依舊很熱。很多人平日裏也依舊經常吃生冷的食物,長時間吃它們會刺激脾胃,不利於脾胃健康。所以説,立秋到了之後要注意調理脾胃。

其中,立秋節氣到了之後,人們調理脾胃要從健脾、清熱、利濕這三個方面下手。這樣做才能將體內的濕邪排出去,讓脾胃功能慢慢恢復。

2、預防秋燥

立秋到了意味着進入秋季了,氣候會比較乾燥,人們需要預防秋燥。因為燥邪特別容易號津液,這個時候人們非常容易出現咽喉乾燥、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不適,這些都是秋燥綜合症的典型症狀。

建議人們要及時預防秋燥,比如説多吃養陰清燥、潤肺生津的食物,其中常見的養生湯有鴨肉湯、百合湯、雪梨湯。

3、及時養陰補虛

秋季是很適合養陰補虛的,但是人們要選對方法進補,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千萬不能盲目跟着別人進補,否則會導致身體不適出現,甚至損傷身體健康。

比如説血虛體質,會出現夜熱盜汗、面色蒼白等症狀。屬於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當歸、何首烏、紅棗等搭配肉類燉湯喝。比如説氣虛體質,會出現食慾不振、懶言懶動等症狀。屬於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黃芪、黨蔘等泡水飲用。

立秋節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1、少吃刺激性食物

立秋節氣到了之後,要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助熱,吃多了容易上火,加重體內燥熱。秋季本來就乾燥,還整天吃辣,則容易加重燥邪。因此,為了健康人們要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調味料。

2、不能暴飲暴食

立秋節氣到了之後,天氣不那麼熱了,人們的胃口會慢慢好起來,所以吃的要比夏季的時候多。注意要控制食量,千萬不能暴飲暴食,因為熱量攝入過多,很容易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腰腹部,導致肚腩越來越明顯。

3、預防心理疾病

進入立秋之後,由於天乾物燥,很多人們會覺得煩躁,情緒容易變得不穩定。很容易出現心情鬱悶、情緒低落、悲傷等不良情緒。極其容易誘發抑鬱症,或者説導致抑鬱症發作。為了健康着想,進入秋季之後,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總是生氣,更不要時刻處於悲秋狀態。

4、適當艾灸

到了立秋節氣之後,天氣慢慢會由熱轉涼,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導致身體出現陽消陰長的情況,為了保養身體,建議適當艾灸,幫助滋養陽氣,避免陽氣宣散過快。

不過艾灸保養的技巧,並不是適合任何人,打算通過艾灸保健身體的人們,需要再諮詢醫生之後,才可以艾灸。而且要到醫院艾灸,而不是自己在家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