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山行》教學隨筆

文學2.64W

導語:《山行》一詩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雲、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山行》教學隨筆,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山行》教學隨筆

  《山行》教學隨筆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説:“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一冊就安排了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根據新大綱精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一年級學生學習古詩,一方面是要把古詩作為一個識字的載體,另一方面是要學生通過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這其中識字仍然是我們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學習生字不是枯燥的,更不是靠死記硬背的,只要我們認真研究所教的每一個字,採用不同的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漢字的神奇魅力,為學生的持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另外,一年級學生理解詩意不要求一一對譯,那樣不但會破壞古詩的意境美,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不利於今後的學習。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這首詩的教學要突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識字,二是積累,三是靈性的培養。關於識字,要充分地從字的特點出發,通過多種途徑,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識字。關於靈性的培養,就是要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把課上得自然、生動、有趣。

基於以上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2、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雨字頭”。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具體教學,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一、故事導入。同學們,大家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吧:(略)這樣在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進而引出課題,並釋題。

二、初讀古詩,感受意境。通過教師的範讀及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古詩文字的優美。

三、隨文識字。我相機出示圖畫,並一句一句引出四句詩,這樣圖文結合,進入詩的意境,在感受詩意的基礎上採用加一加、對比等方法識記生字,進而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最後,把生字放回文中,整體感知詩的意境,體會深秋時節的自然美景。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在感知詩的意境基礎上指導美讀,讀出詩的意境美、語言美,也讀出作者對寒山石徑,楓葉似火的喜愛,同時這種情感也感染着學生,一種對秋天美麗景色的喜愛便由此而生。

  《山行》教學隨筆

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第一步:感悟美景,創設情境。

運用多媒體設計精美的深秋圖片,營造出濃郁的深秋氛圍,讓學生感受濃濃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接着設計了問題:自由觀圖,用學過的表達秋天的四字詞語來形容秋天的美景,表達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總結時,導入對描寫秋景古詩的瞭解,進而導入課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反覆誦讀,體會詩意。

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學生學習中的合作伙伴。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引導學生互相評議,教師鼓勵性總結,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沒有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根據詩句大膽想象,沒有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遠處發展。

標籤:山行 隨筆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