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歌曲牧童短笛教學設計

校園7.4K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所以小編今天為大家準備的是歌曲牧童短笛教學設計,歡迎閲讀。

歌曲牧童短笛教學設計

  歌曲牧童短笛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聽辨不同樂段的情緒,瞭解樂曲的結構。

2. 聯想樂曲的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 通過欣賞樂曲,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聽辨樂曲的結構,瞭解樂曲的背景。

2. 聽辨樂曲不同樂段的情緒,瞭解樂曲的結構。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賀綠汀在1934年創作的,是中國優秀鋼琴作品之一。樂曲的名字源於我國的童謠“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樂曲的旋律優美、淳樸,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濃郁的江南風情。是典型帶再現的三段式。

A段4/4拍,速度徐緩、悠揚,猶如一幅水墨畫。旋律以清新、流暢的線條,呼應對答式的二聲部復調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國民間樂器──笛子的特色,用鋼琴展示了一幅傳統的中國水墨畫,讓聽眾彷彿看到了江南水鄉一個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B段轉為2/4拍,活潑歡快,具有傳統的民間舞蹈風格,與A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後一段再現第一主題,這一樂段採用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調更加的流暢。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牧牛圖》水墨畫圖片。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幅畫上畫了什麼?

學生回答:一個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欣賞樂曲

1. 初聽樂曲《牧童短笛》。

教師:有一首樂曲就表現了這幅圖畫上的情景。

提問:這首樂曲是什麼樂器演奏的?請你給這首樂曲起一個合適的名字。

學生聆聽後回答。

2. 聽辨樂段。

教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國優秀鋼琴作品之一。再次聆聽樂曲,同學們聽聽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

教師指導:聽辨以後請學生説出是怎麼分成三個樂段的。

聽辨樂段,引導學生根據音樂要素回答,如根據速度的變化聽辨出來的,根據節奏的變化聽辨出來的等。

3. 分樂段欣賞樂曲。

(1)第一樂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樂段。

② 提問:這個樂段讓你聯想到什麼情景?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第一樂段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閒地吹着笛子,在田野裏漫遊,天真無邪的神情令人喜愛。

③ 教師用琴帶學生慢唱第一樂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一樂段,學生跟隨音樂哼唱旋律進行記憶。

⑤ 學生自己總結第一樂段速度中速、旋律優美、節奏舒展、情緒抒情等。

(2)第二樂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樂段。

② 提問:這個樂段與第一樂段相比速度和情緒有什麼變化?讓你聯想到什麼情景?

學生自由回答。

③ 教師用琴帶學生慢唱第二樂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二樂段。教師指導:指導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跟節拍輕輕的用右手指尖點左手掌心,不出聲音。

⑤ 學生自己總結第二樂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躍、節奏緊湊、情緒歡快等。

(3)第三樂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樂段。

② 提問:這一樂段與前面的哪一樂段相似?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學生回答:與第一樂段相似,但節奏有變化,節奏緊湊了。教師總結:第三樂段採用了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樂曲的曲調更加的流暢。所以這首樂曲的結構是ABA’。

(4)教師分別彈奏書上譜例,學生完成書上練習。教師提示:提示學生三個譜例的節拍不同。

4. 完整的欣賞樂曲。(《牧童短笛》動畫)

教師提示:請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聽到A和A’的時候,跟隨音樂旋律用手劃4/4拍指揮圖式。

三、介紹樂曲背景

1. 賀綠汀簡介。

2. 介紹樂曲背景。

四、知識拓展

教師:這首鋼琴獨奏曲由於受到眾多音樂家的喜愛,被改編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樂曲,我們來聽一聽。(播放長笛演奏《牧童短笛》音頻)

教師:賀綠汀一生創作了許多的音樂作品,其中著名的還有《游擊隊歌》。播放《游擊隊歌》音頻。再欣賞一首根據內蒙古民歌改編的具有強烈民族風格的器樂作品《森吉德瑪》。播放《森吉德瑪》音頻。

五、課堂小結

“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音樂家為我們表現了一個多麼活潑、可愛的小牧童啊!

  歌曲牧童短笛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欣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及説明】

1、複習歌曲:《我們的田野》

2、欣賞:《牧童短笛》是一首鋼琴獨奏曲,它描寫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時的喜悦景象。欣賞本曲是本課時的重點。

【教學目的要求】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們的田野》,使感受樂曲的情緒和思想內容,感受音樂諸表現手段為塑造形象作用,激發體會一首樂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產生變化,其情緒也隨着產生變化的效果。

2、通過以上的演唱和欣賞,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欣賞《牧童短笛》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 ,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和所描繪的內容。從而提高欣賞作品的能力。

【教學方法】

音樂藝術是以音傳情的藝術,欣賞教學則是聽覺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聽”,通過學生的聽,教師的講,以聽帶講,以講引聽激發自然感受作品的旋律、節奏、情緒以及所表達的內容,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另外,為上課時更好地利用時間,教師課前可用空白磁帶把本曲連錄3—4遍。

【教學用具】

錄音機、磁帶、口琴、小黑板、圖畫。

【課的類型】欣賞課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本堂課我選擇用之前學習過的歌曲《牧童》進行導入,引導同學們演唱歌曲牧童從而引出今天的新課。

2、新課教學

(1)啟發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的內容是鋼琴獨奏曲,這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味的鋼琴獨奏曲,樂曲的'名稱叫做《牧童短笛》。板書:《牧童短笛》。

(一)介紹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現的內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賀綠汀,他是我國著名的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於一九三四年。

《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後來根據我國傳統歌謠:“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之句改為《牧童短笛》,這首作品曾獲歐州著名作曲家齊而品先生在中國徵集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獨奏曲的頭獎,後來,齊而品先生在歐洲演奏過此曲,這樣這首樂曲便成為聞名中外的我國鋼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緻的鋼琴小品,它描寫的是小牧童後拿短笛在田野裏一邊放牧,一邊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優美,形象鮮明,具有鮮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園風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師用“嗯”唱完全曲,並指出左右手彈奏的高低部。

(二)“聽”完全曲,“聽”後回答下列問題:

1、《牧童短笛》,由幾個樂段組成?它們的情緒怎樣?(分成三個樂段)。

第一樂段速度徐緩,旋律;

第二樂段速度歡快,旋律流暢;

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

(三)分段分析,分段講解,分段欣賞全曲

第一樂段。1=g,4/4拍,這一樂段用對位手法寫成,左右手各演奏一個聲部,使旋律此起彼落,連綿不斷,在我們面前彷彿展現了這樣一個畫面:一望無際,綠草成蔭的田野裏,兩個牧童倒騎在牛背上,在田野裏縱情對歌。

在這一樂段裏,教師要啟發學生想象,引導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樂曲的兩個聲部此起彼落,正如兩個小牧童在牛背上對歌。

然後出示圖畫,(把課本p24的圖畫用水彩擴寫放大),用圖畫來幫助理解作品。最後再播放錄音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這一樂段由上面的c調轉到g調,由4/4拍轉到2/4拍,速度明顯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潑流暢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躍性的伴奏,構成了一段熱烈、歡快、舞蹈性的,與前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似乎描繪出兩個牧童在田野裏追逐喜戲。在這一樂段裏,我儘量少講,充分啟發學生想象,展開必要的討論。通過聽、講、想、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對於想象豐富、發言大膽的同學要鼓勵、表揚,(如:有的認為兩個牧童不是在田野裏互相追逐嬉戲,而是從牛背上下來,兩個人在打水仗)。這一樂段要聽後再分析。

第三樂段

本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曲調稍加裝飾,使樂曲顯得更加流暢、緊湊、歡快,情緒顯得十分安謐,使樂曲更加充滿詩情畫意。最後樂聲漸弱,結束在明亮的高音區,給人以詩意來盡之感。本段也聽後再分析,以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讓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現的內容好象又回到第一樂段:兩個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對歌,並且趕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賞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賞全曲後,教師應讓學生完整無缺地把全曲“聽”一遍,以便學生加深對全曲(整體)的印象,這一遍,教師不能在中間作任何插話,以免打斷的思路。

(五)討論、談體會

全曲已欣賞三遍,學生對本曲的旋律、節奏情緒以及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已有一定的感受,這時,擠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作個非常短暫的討論以加深對作品的感受。然後,教師作個概括性的欣賞小結。(時間如充許,讓再聽一遍樂曲)

(六)課堂小結及佈置作業

我對本課的教學情況和的學習情況及課堂紀律等作個簡短的小結,表揚上課表現突出的同學,鼓勵上課發言不夠大膽的同學,激勵同學們課後多聽一些音樂,多看電視文藝節目,養成經常欣賞音樂愛好習慣,努力提高欣賞的水平。

  歌曲牧童短笛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想象音樂作品中的意境和情節,懂得分辨樂曲的A-B-A三段體曲式。

2、通過簡單的樂器伴奏來烘托音樂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並通過不同音色的樂器來區別A、B段的不同情緒。

3、知道這是一首具有田園風味的中國音樂作品,激發對民族特色音樂作品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園風味的背景圖。

2、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

活動重點:

聽辨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並用合適的打擊樂來表現各段的情緒。

活動難點:

聽辨樂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應的特點。

活動過程:

1、音樂遊戲《什麼樂器在唱歌》。

師:“什麼樂器在唱歌?”閉上眼睛,聽老師選一種打擊樂器,敲出×××的節奏型,馬上睜開看,邊拍手邊説:“××樂器在唱歌。”

2、播放音樂《牧童短笛》,聽辨這首樂曲是什麼樂器演奏出來的。

師:“請聽聽這首曲子,猜猜是什麼樂器在唱歌?”

3、簡單介紹鋼琴曲《牧童短笛》的音樂背景。

師:“這首好聽的鋼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寫的是我國美麗的江南地區,牧童倒騎在牛背上,悠揚地吹着短笛,在田間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圖,完整地欣賞音樂。

5、分段欣賞。

(1)聽賞第一段音樂。

師:“我們先聽這段音樂,想一想牧童這時在幹什麼?

教師根據描述,邊操作木偶邊進行小結:兩位牧童倒騎在牛背上,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麗的田間。這段音樂是悠揚的,抒情的。

(2)聽賞第二段音樂。

師:“下面,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第一段有什麼不同?聽了感覺怎樣?想想牧童這時又在幹什麼呢?”

教師

小結:牧童這時從牛背上跳下來,高興地在田間翻跟斗抓蝴蝶,這段音樂是歡快的,跳躍的。

(3)聽賞第三段音樂。

師:“下面請你們聽第三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前面哪段音樂是一樣的,這時牧童又在幹什麼?”

教師小結:這段音樂和第一段是相同的,這種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的樂曲叫A-B-A三段體。這段音樂講的是牧童又騎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遠了。

6、啟發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師:“你們覺得這首樂曲的各段用什麼樂器來伴奏比較好呢?”

7、為每位幼兒提供2-3種打擊樂,提醒他們在樂曲的A段與B段用不同的樂曲來伴奏,並能在教師的指揮下變換不同的節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