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禹的歷史介紹參考

校園2.75W

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后氏首領,傳説為帝顓頊的曾孫,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他的父親名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我國傳説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後安葬與浙江紹興市南的會稽山上,現存禹廟,禹陵,禹祠。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都有來禹陵祭禹。

禹的歷史介紹參考

人物簡介

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號禹,後世尊稱為大禹,夏后氏首領,他是黃帝的六世孫、顓頊的四世孫(注:黃帝次子曰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曾,鯀曾生鯀祖,鯀祖生鯀父,鯀父生鯀,鯀生禹)。他的父親名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我國傳説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後安葬與浙江紹興市南的會稽山上,現存禹廟、禹陵、禹祠。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生平事蹟

帝堯時,中原洪水為災,百姓愁苦不堪。鯀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時間,洪水未平。舜巡視天下,發現鯀用堵截的辦法治水,一點成績也沒有,最後在羽山將其處死。接着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務以後,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失敗的原因,決定改革治水方法,變堵截為疏導,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名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第三次經過的時候,他的兒子啟正抱在母親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禹三過家門不入,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禹亦關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見一個人窮得把孩子賣了,禹就把孩子贖了回來。見有的百姓沒有吃的,他就讓后稷把僅有的糧食分給百姓。禹穿着破爛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簡陋的席篷,每天親自手持耒鍤,帶頭幹最苦最髒的活。幾年下來,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腳掌結了厚厚的老繭,軀體乾枯,臉龐黧黑。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他們開闢了無數的山,疏浚了無數的河,修築了無數的堤壩,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終於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剛退去洪水的土地過於潮濕,禹讓益發給民眾種籽,教他們種水稻。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禹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於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為伯,以夏(今重慶萬縣市)為其封國。禹在天下的威望達到頂點。萬民稱頌説:“如果沒有禹,我們早就變成魚和鼈了。”帝舜稱讚禹,説:“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為民造福,你輔佐我。我想觀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繡服飾,你諫明我。我想聽六律五聲八音來治亂,宣揚五德,你幫助我。你從來不當面阿諛背後誹謗我。你以自己的真誠、德行和榜樣,使朝中清正無邪。你發揚了我的聖德,功勞太大了!”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將禹推薦給上天,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往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歷日,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

當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奮地為萬民謀利,誠懇地招攬士人,廣泛地聽取民眾的意見。有一次,他出門看見一個罪人,竟下車問候並哭了起來。隨從説:“罪人幹了壞事,你何必可憐他!”帝禹説:“堯舜的時候,人們都和堯舜同心同德。現在我當天子,人心卻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儀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後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給儀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説:“後代一定會有因為酒而亡國的。”

禹繼帝位不久,就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後又推舉伯益為繼承人,負責政務。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過江時,一條黃龍遊來,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歎息道:“我受命於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們何必為這一條龍擔憂?”龍聽到這一席話,搖搖尾巴,低下頭就不見了。帝禹到塗山,在那裏大會天下諸侯,獻上玉帛前來朝見的諸侯竟達萬名之眾。

帝禹在帝位十年後逝世,共在位四十五年,廟號聖祖,諡號後禹。

巨大貢獻

他的主要貢獻有二:一是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世襲制國家——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標誌着我國奴隸社會的開始;二是治理黃河。

黃媛介簡介 明末清初美女詞人黃媛介是怎麼死的?

黃媛介簡介 明末清初美女詞人黃媛介是怎麼死的?黃媛介字皆令,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文學黃象三(有作象山)妹,黃葵陽族女。與姊媛貞(字皆德)俱擅麗才,而媛介尤有聲於香奩間。沈宜修輯當時女子才甚者十八人之作為集,名《伊人思》,媛介為作者之一。媛介本儒家女,性情淑警,髫齡即嫻翰墨,好吟詠,工書畫,以詩文出名,人以衞夫人目之,為世所稱賞。

黃媛介,字皆令,是江甫水鄉嘉興一户書香人家的寶貝小閨女。黃家世代詩書相傳,雖非大户,也算得上中等殷實人家。小媛介天賦極高,讀書寫字,吟詩作畫,都顯得極有靈性,所以倍受父親黃雲生器重,悉心調教,十三、四歲時才名便盛傳一方,這嘉興一帶的人都説:“黃家有女,冰雪聰明。”對愛女的婚姻,黃父也早有打算,在媛介十歲時,便與同窗好友的兒子楊世功訂下了娃娃親。黃、楊兩家相距不遠,大人經常來往,也不因“男女授受不親”而約束小兒女的交往,所以少年的黃媛介與同歲的小未婚夫楊世功常在一起讀書玩耍,彼此十分要好。

黃媛介生活在明末清初,這是一個改朝易代的國變時期,連年的戰亂,流離失所,使知識分子和廣大的老百姓一樣深受“身閲鼎革”帶來的侵害。尤其是對股慄於董狐之筆,他年青史的傳統士大夫來説,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也許就在何去何從的一念之間。與媛介交好的吳偉業(梅村)和錢謙益(牧齋)就面臨這樣的抉擇:在順天從命的通達之下,將道德信守屈從於生命意識來順從新的統治力量是辦不到的。那麼,或則以殉節去實踐道德信守,通過肉體的毀滅以獲得靈的絕對超越;或則削髮為僧,皈依佛門,過一種活着的“殉節”生活;或則遁跡山林,退守田園,求得道德與生命的形式的兼取。吳、錢都選擇了最後一種,但這種選擇本身就包含了退與進的兩重性,仕而隱,隱而仕不過是一道門檻的差別。在新王朝建立初期需要鞏固統治的特定環境下,特別是民族間的隔膜對立,個人的抗拒無疑將危及生命的存在,而作為前朝舊臣,吳、錢有着才高名大的地位,理所當然要成新政權注目的對象。自古忠孝難兩全,為了保全家人,他們被迫出仕,最終逃不掉清廷的徵辟而煎受着為“貳臣”的巨大痛苦。

與此同時,作為官眷的一批名媛們也躑躅於自心愛國,歸於前朝而夫君卻為“貳臣”的矛盾中,苦不堪言。比如錢牧齋的側室河東君柳如是,比如曾被陳維崧《婦人集》評為“南宋以來,閨房之秀,一人而已”的徐燦。柳如是曾在乙酉五月之變後,勸夫婿就義赴死,然“宗伯(錢牧齋)謝不能” (《柳如是事輯》上編卷一)於是如是欲奮身於自家後園的池塘中獨殉國難,卻被丈夫拽住,而不得。後世因此稱其為“凜凜有丈夫風” (羅振玉《負鬆老人外集》)。徐燦的丈夫陳之遴以明朝進士,出仕新朝弘文館大學士,而徐燦身罹故國淪亡。愛者故國,所依者夫君,面臨舊朝的半壁河山也不復存在的現實,國忘而丈夫竟仕!在忍受故國淪喪的同時,又增添了一份莫大的屈辱。這是有別於吳、錢等知識分子的另一種形式的靈與肉的分割。這種雙重的痛苦使得徐燦的心靈孤寂,無所依傍,而心生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的感歎。

名士如許,名媛如許,在這個非常時期,文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面臨着巨大的考驗,他們飽受戰亂的創傷與精神折磨的雙重苦難,作為亂離中的一介弱女,媛介亦未能倖免。她“產自清門” ,儒士之家,亂世更顯清貧,其姊媛貞迫於家境,遠嫁貴陽,為當時貴陽太守朱茂時繼妻。而媛介的未婚夫楊世功納聘後,家中一貧如洗,無力娶親,後世功又流落蘇州,久客不歸。期間,有名人豪客登門説親,願以千金聘娶媛介。而媛介不改初衷,一片痴心待得落魄浪子他鄉歸來,與其樆結。成婚後不久便遭鼎革之亂,“乃跋涉於吳越間,困於槜李,躓於雲間,棲於寒山。”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又被人強為女師,於是又“羈旅建康,轉徙金沙,留涉雲陽。” 途中舟抵天津,兒子溺水而亡,第二年女兒又不幸夭折,真可謂家破人亡!因此媛介所作多“流離悲慼之辭”,但去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足觀其人格的純真。無怪乎姜紹書在其《無聲詩史》中成其“此閨閣而有林下之風也”。

人物經歷

若按照正常的情況變遷,漸漸長大的黃媛介與楊世功很快就將組成一個美滿幸福的小家庭。可就在黃媛介接近待嫁年齡時,戰火在大江南北蔓延開來。由於朝廷昏聵,各地紛紛舉起義旗,興兵造反,北有高迎祥、李自成,南有張獻忠,勢力迅速發展,頓時天下大亂。大亂之下,區區讀書人便顯得無所用處,科舉取仕之途斷絕,疲於生計的人們不再有心思送子讀書,以開館授課為生的黃家,日子日漸緊迫。為了謀條活路,黃媛介的`姐姐媛貞嫁給了貴陽太守朱茂時作偏房,哥哥鼎平則放棄了學業,轉而做起了小買賣,黃家的生活勉強支撐下來。

而黃媛介的未婚夫婿楊家情況則更糟糕,連一日三餐都維持不了,哪有錢為兒子辦婚事。黃媛介已到了婚嫁之齡,黃家開始催促楊家娶親,楊家實在無力辦一次勉勉強強的婚禮,楊世功慚愧難當,索性離開家鄉,一是想外出找點掙錢的門路,二是權且躲開眼前的煩惱。

在這空檔裏,太倉才子張溥慕名前來黃家求親,張溥的家境、人品都屬上乘,黃父動了心,想將小女兒改配給他。黃媛介得信後卻執意不肯,她無法忘記與楊世功共同度過的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她的心己系在楊郎身上,於是心意堅決地對父親説:“良駒不配雙鞍,好女不事二姓!”黃父畢竟是讀書人,覺得女兒的話確合禮數,也就不勉強她了。

楊世功在外地聽到了家鄉傳來的消息,心中萬分愧疚,媛介身為一弱女子都如此堅貞,自己堂堂男兒卻躲避在外,實在對不起伊人,於是收拾行裝返回了家鄉。黃家得知楊世功已回家,便上門商議嫁娶之事:“既然世事如此,也就不必講那麼多排場,只要兒女兩情相悦,其他便不重要了。”兩家父母都想通了,婚事便辦得極為簡單,黃媛介高高興興地嫁到了楊家,雖然生活清苦,小夫妻相敬相愛,日子也過得怡然自樂,楊世功放下了讀書人的面子,以販賣畚箕聊以為生。

誰知戰亂綿延不絕,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艱難,楊世功的畚箕生意也日漸冷落,最後終於做不下去了,全家人又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勤儉持家的黃媛介想到了自己擅長寫字作畫的特長,難道不可以憑此為生嗎?她悄悄與丈夫商量,丈夫起先不願意妻子在市上拋頭露面鬻字賣畫,可又實在找不到其他的生路,最後只好同意了黃媛介的想法。可嘉興地方此時地貧人窮,有多少人能把閒錢丟在字畫上,黃媛介只好與丈夫背起行囊,來到猶且繁華的西子湖畔謀生。

夫妻倆在西湖畔租了一個小閣樓安身,楊世功在家操持家務,準備紙墨,黃媛介背上傢什,毅然走上街頭擺開字畫攤。

別看黃媛介的攤前總是熱熱鬧鬧,但真正掏錢賣字畫的人並不多,況且這種街頭買賣,報酬十分微薄,黃媛介一天天寫寫畫畫下來,收入僅夠勉強維持夫妻倆的生活,和節省下來一些捎給嘉興的公婆。日子雖苦,卻日日守着風光明媚的西子湖,做着自己喜愛的舞文弄墨之事,黃媛介覺得也不算太環,雖是替別人寫字作畫,她卻也能盡心盡意於其中,把它當作是一種練習和創作,書法畫技竟不知不覺地在進一步走向純熟。

端坐攤中的黃媛介,雖然布衣荊釵,不施脂粉,但那天生的麗質,清雅高潔的氣質,仍然散發出誘人的魅力,也就不免惹得一些浪蕩公子心裏癢癢。一個春日的午後,攤前沒有了看客,黃媛介欣賞着花團錦簇、水明波靜的西湖,心中畫意甚濃,便提了筆,自顧自地在宣紙上鋪彩作畫。這時,三個錦衣繡冠的花花公子,從附近酒樓裏走了出來,略帶醉意,搖搖晃晃地走近了黃媛介的攤子。黃媛介察覺了動靜抬頭看時,那三個人已嘻皮笑臉地圍在了她面前。黃媛介不虧是見過世面的人,料想這三人心懷不軌,但畢竟是光天化日之下,量他們也不敢亂來,於是從從容容地問道:“三位客官,是否要些字畫?”

那三個花花公子見黃媛介這般客氣,心裏頓了一下,也就不好意思太張狂了,其中一個上前道:“小娘子如此才貌雙全,落得街頭賣畫,真是可惜呀!”這裏話剛落,另一個又湊了上來,涎着臉説:“是呀,不如跟我們回府去寫字畫畫,少爺們重重有賞。”説完,就上來要幫黃媛介收拾東西。

黃媛介淡淡一笑,擋住他們的手,正色道:“我憑本事吃飯,有何可惜?寄情於湖光山色之間,其樂無窮,何必重宅深院!”話説完後,見他們面露愠色,黃媛介又放緩了口氣,客氣他説道:“不如我在此送三位客官一副字吧!接着,鋪紙提筆,飛快地寫下了一首詩。

著書不費居山事,沽酒恆消賣畫錢;

貧況不堪門外見,依依槐柳綠遮天。

此詩明明白白地表示了她甘貧樂道的心願,三位花花公子見了不由得暗暗歎服,只好接受了詩幅,灰溜溜的走了。

黃媛介籬字賣畫的日子久了,名聲漸漸在西湖邊傳開了,許多閨秀舉行文會,都特意下帖邀她前往,她倒也欣然從命,着一身淡雅布衣,坐在花紅柳綠中,反而別有一種風采。

當時女性舉行文會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多才多藝的名妓發起並參予的,一種是名門淑女、大家閨秀舉辦的。這兩種文會各有自己的一班人員,因門第不同,往往是不互相摻合的。而黃媛介的身分與她們都不一樣,所以兩種文會都對她敞開大門,她也不分彼此,只圖談詩論文,酣暢盡興。

西湖上的名妓之首,此時要算是柳如是,她已是錢謙益愛姬,在西湖畔築“絳雲樓”而居。“絳雲樓”已成了柳如是會客宴賓的場所,文人雅士穿梭如流,黃媛介也是座上常客。柳如是見她生活貧困,便勸她不妨到一些名士文會上唱詩作陪,也好得些賞金貼補家用。黃媛介明白那種身份實際上相當幹詩妓,雖然酬金較高,卻以賣笑為生,實為她不恥,因而斷然拒絕。她雖然常與名門貴族之士相交,但竭力堅持不出賣自己,寧肯賣字街頭,過一種清貧自得的生活。對此,錢謙益曾私下裏對柳如是説:“媛介雖窮,清詩麗畫,點染秀山媚水之間,未嘗不是一件樂事呀!”此話確實道出了黃媛介生活的真諦。柳如是將此話轉告黃媛介後,媛介深為感慨,答道:“知我也,知我也!”當即賦詩一首,贈錢謙益以酬相知之意。詩云:

懶登高閣望青山,愧我年來學閉關;

淡墨遙傳縹緲意,孤峯只在有無間。

黃媛介的人生歲月就在這種平淡悠遠的氛圍中流逝,既無大喜,也少大悲,陪伴着山水詩畫,終了一生。

秦王子嬰簡介 在位僅46天,秦朝最後一個統治者 子嬰怎麼死的?

秦王子嬰簡介 在位僅46天,秦朝最後一個統治者 子嬰怎麼死的?秦末王嬴子嬰,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嬰,或單名嬰。秦朝最後一個統治者,在位僅46日。

人物簡介

子嬰的身世並無定論。他是秦帝國第三任皇帝,也是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世稱“秦三世”。初稱皇帝,後來改稱“秦王”,在位46天,史稱“秦王子嬰”。

子嬰性格仁愛,有節制。秦二世胡亥被弒後。趙高迎立始皇帝嫡長孫子嬰即皇帝位。

其後不久,子嬰依趙高建議,廢帝號,稱秦王。

子嬰即位五天後,趙高企圖招引起義軍到咸陽並承諾殺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嬰知道後先下手把他殺死,並誅殺趙高全家。

四十餘日後,劉邦首先進入關中,到達灞上後勸子嬰投降,並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用繩綁縛自己,並攜同皇帝御用的玉璽和兵符等,親自到劉邦軍投降。秦朝在子嬰投降的一刻正式結束。劉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不久,項羽亦率領大軍到達關中。劉邦因無力抗爭而撤退。項羽進入咸陽城後,立即殺死子嬰,並進行了大屠殺,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生平事蹟

擁立為君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寵信趙高,賜死扶蘇,誅殺多位舊臣,包括蒙恬、李斯等人。當秦二世準備加害蒙恬時,子嬰曾勸阻二世説:“趙王遷殺死李牧而任用顏聚,齊王建殺死他前代的忠臣而任用後勝,結果都使國家滅亡。蒙氏,是秦國的大臣、謀士啊!而陛下您想一時就把他們殺掉,臣私下認為不妥。誅殺忠臣而舉用沒有德行的人,是使朝廷內羣臣互不信任,而使在外的將士們意志喪失啊!”但秦二世不聽從他的諫言。秦二世在位三年,被趙高所殺。趙高欲自立為王,但發現羣臣並不支持,於是迎立始皇孫子子嬰即皇帝位,並將玉璽交給他。其後不久,趙高聲稱民變四起,秦地比統一前更小,建議子嬰稱王而不稱帝,子嬰依趙高,廢帝號,改稱秦王。

誅殺趙高

公元前206年九月,趙高令子嬰實行齋戒,要到宗廟行禮,接受傳國的玉璽。經過了五天,子嬰與他兩個兒子及宦者韓談謀議説:“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秦二世,害怕羣臣們誅殺他,便假作是行德義而立我為王。我聽説趙高竟與楚國約定,消滅我國的宗族後瓜分土地在關中稱王。現在要我齋戒,到宗廟敬祀祖先,這是想趁機在宗廟中殺死我。我推託有病不能去,丞相一定會親自來到我這裏;他一來我們就殺了他。”趙高几次派人來請,子嬰都不去宗廟。果然他親自來到齋宮,子嬰便命令心腹韓談刺死趙高,並誅滅趙高三族。

投降劉邦

劉邦義軍最先進入關中,子嬰遂派將領率兵至嶢關抵禦,劉邦帶軍繞過嶢關,越過蕢山,在藍田一帶兩度大敗秦軍。公元前206年十月,進入武關,到達灞上後派人勸子嬰投降,並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遂與妻子用繩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駕駛的白色馬車,身着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裝束,並攜同皇帝御用物品(包括玉璽和兵符),在軹道親自至劉邦軍前投降。秦朝在子嬰投降的那一刻正式滅亡,所以子嬰共當了46天秦王。樊噲提議殺了子嬰,劉邦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後,項羽亦率領大軍到達關中。劉邦的部將曹無傷向項羽稱劉邦將以子嬰為相而自立為關中王,結果項羽設下了鴻門宴。項羽入咸陽城後,立刻殺死子嬰,並進行了大屠殺及縱火。

身死之後

子嬰死後,有關他埋葬的地點一直不詳。

秦二世胡亥簡介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胡亥是怎麼死的?

秦二世胡亥簡介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胡亥是怎麼死的?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第十八子,扶蘇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自幼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台,祕不發喪,在趙高、李斯的幫助下,逼死扶蘇,繼而又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從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生平事蹟

人物簡介

秦二世(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姓嬴,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贏扶蘇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他自幼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時,病死沙丘宮平台,祕不發喪,在趙高、李斯等人的幫助下,胡亥逼死長兄贏扶蘇,繼而又殺死親兄弟姐妹二十餘人,從而當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下令始皇后宮無子者皆從死,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了在驪山陵墓裏。徵調材士五萬人屯衞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左丞相李斯與右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上書請求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各種苛捐雜税。

錯誤致死

二世聽信趙高讒言,誅殺李斯,迫使馮去疾和馮劫自殺。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離投降項羽,劉邦攻下武關,趙高惶恐。公元前207年趙高與其女婿咸陽令閻樂合謀,逼二世自殺於望夷宮。臨死前二世説只願當萬户侯,閻樂不準,遂自殺,卒年24歲。趙高以平民之禮埋葬了胡亥。

標籤: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