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擂茶的歷史介紹

校園4.1K

具史料記載,在宋朝時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餚,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味。而且其製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表現了客家人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傳承。

擂茶的歷史介紹

現今在大陸福建省寧化縣,廣東省陸豐縣、陸河縣、揭陽縣,江西省,湖南省,及台灣省新竹,桃園,台北,花蓮,台中縣東勢,高雄美濃...等地的客家莊仍然保留這種美味文化。

尤其以新竹縣,湖口、竹東、北埔等地,於台灣光復時期,隨政府由大陸遷台的那羣客家人更是道地的原味,當年雖然隨着戰亂及貧窮,但那羣客家人從大陸來台時依然不忘每天必用之吃飯工具『擂缽』,至今仍有老一輩的仍寶貝着他的吃飯工具保存至今。

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胃,滋補長壽之功能。

  歷史上的閩南茶葉國際貿易

“海上絲綢之路”的.濫觴,造就了今日閩南諸神雜居的局面。但相對於鼎盛的煙火,茶葉才是這一區域真正的信仰所在。它關乎生計命脈,衍生世風民俗,交織出宗族親情的網絡,由此打造一個氤氲的世界。不管閩南人走到哪裏,聞到茶香便找到了歸屬。

閩南茶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一位來到中國的阿拉伯商人寫道:“在中國,茶同鹽一樣是國王的課税品,所到之處都在販賣,並且有苦味,注湯飲用。”但茶葉成為海外貿易的主角則在幾個世紀之後的宋元時期,一箱箱的茶葉經由“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南亞和歐洲的港口。17世紀初,扮演“海上馬車伕”角色的荷蘭人及其成立的東印度公司,掀起了歐洲商人來福建採購茶葉的浪潮。

美國學者彭慕蘭在《貿易打造的世界》一書中寫道:“從哥倫布到工業革命的三百年間,三種跨洲貿易盛行一時:一是從非洲到美洲的奴隸貿易;二是美洲所產的金、銀大量出口到歐洲、亞洲;三是致癮性食物(茶葉、咖啡、巧克力等)日趨旺盛的貿易。三種貿易中,只有最後一種在進入工業時代後仍長久不衰。”

但這樣的“長久不衰”並不屬於閩南地區。事實上,該地的茶葉出口在1886年達到歷史最高峯後便急遽下滑,而由盛轉衰的危險處境早在19世紀70年代就暴 露無遺了——由英國人從福建移植到印度的紅茶打破了中國人對國際茶葉市場上的壟斷。儘管輸出總量仍在增長,但閩茶的危機還在繼續。直到如今,中國茶葉在國際市場上仍處於弱勢,面對立頓等外來者的挑戰,甚至無力固守本土市場。

晚清海關副税務司班思德(Banister,T. Roger)指出,中國茶“均由小農自由種植,生產數量漫無節制、殊欠組織,栽培方法墨守成規、鮮知改良……趨於沒落,乃勢所必然也”。相比之下,印度在 歐洲商人的控制下,採用大農場集中經營,各道工序均經過科學測驗,產量和品質都極為可控。英國人最初還引進中國茶種,後來連中英茶樹雜交的努力都放棄了。 由於整體口碑的下降,閩南所產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失去了主動權,目前主要的市場還是集中在中國的南方。

標籤:擂茶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