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總結

校園5.57K

因為必修一的地理課本是自然地理,這部分的內容是相對比較複雜的,也是讓很多學生感到吃力的,想學好並不容易。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為地球提供能量

1. 太陽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是核聚變反應。

2.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⑴提供光熱資源;

⑵維持地表温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⑶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

1.

太陽大氣由裏到外分層

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光球

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誌

色球

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日冕

太陽風

2.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⑴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和黑子變化週期有一定的相關性;

⑵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

⑶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⑷兩極地區產生極光;

⑸地球上水旱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地理必修二基礎知識

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 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

1、工業聯繫是工業社會化、專業化生產的必然結果。

工業聯繫有以下幾種:生產上投入—產出聯繫、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繫、非物質上的信息聯繫。

①生產工序上的聯繫(紡織廠和印刷廠之間);

②空間利用上的聯繫(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企業)。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工業地域的規模,可分為工業點(工廠)、工業區(上海金山)、工業樞紐(上海)、工業地區(滬寧杭工業區)。

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形成

以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繫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而自發在地理空間上相互靠近

把生產工序上聯繫密切的工廠佈局在一起形成

在規劃工業用地上,先建成基礎設施,再吸引投資者

工業聯繫

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繫

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繫

空間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業聯繫

發展潛力

多為傳統工業,結構較單一,改造困難

經濟、環境效益較高

經濟、環境效益較高

舉例

傳統工業區一般為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上海金山為石化工業區

我國許多地方的經濟開發區

二、 工業分散與工業地域聯繫

1、工業分散,一是老工業區的發展趨於飽和狀態,使新建企業不得不遷出老工業區;二是由生產聯繫的工業企業之間的分散現象,是為了充分發揮各地的區位優勢而形成的。

形成

為了充分發揮不同的區域優勢,一些有相互協作關係的工廠並不要求集聚,有些工業企業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區發展,這就形成了工業分散現象

體積小、重量輕、價值昂貴的零部件生產企業與產品組裝工廠之間相距較遠

產品結構複雜、零部件種類繁多複雜產品生產,其各種零部件生產廠家也可以分佈在許多地方,形成跨地區、跨國的網絡企業

優勢

充分利用各地區的區位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結果

引發了工業地域聯繫,促進了地域之間人員、物資和信息的流動

動力

現代化交通運輸方式以及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

  高中地理重點知識

一、 傳統工業區

1、傳統工業

概念

一般發展歷史比較長久的工業地域,大多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

典例

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俄羅斯-烏克蘭工業區

地位

在各國以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國發展新型工業的重要支撐點

問題

普遍面臨原料和能量消耗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的問題

發展

30世紀50年代後,尤其是70年代以來,傳統工業區經濟開始衰落,為此,各國採取多種措施對其進行改造

2、傳統工業區特點:時間早;結構重;區位優;規模大;經歷久 (久大重優早)

3、德國魯爾工業區"德國工業的心臟"

(1) 區位優勢:便捷的.水陸交通(歐洲中部陸上交通十字路口)、豐富的煤炭資源;充沛的水源;離鐵礦區(洛林-法)較近;廣闊的消費市場;市場體制健全。

(2) 衰落的原因:生產結構單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老工業區發展趨於飽和狀態;環境問題嚴重;新技術革命衝擊(根本原因)。

(3) 綜合整治: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工業佈局,保證各行業平衡發展;擴展交通,完善交通網;發展科技,繁榮經濟;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二、新工業區

1、"新工業"兩種典型形式:

①新發展起來一傳統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意大利東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術為龍頭髮展起來的工業地域 德國南部、美國的"硅谷"、日本"硅島"(九州島),蘇格蘭。

2、新工業區的四個特點:時間新、地區新、形式新、部門新。

小——以中小企業為主;

輕——以輕工業為主,生產成本低廉、工業考究、質地優良、款式新穎的新工業產品;

同——集中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

專——生產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專業化生產;

散——企業分佈在小城鎮,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3、意大利新工業區(東北部和中部—第三意大利)的發展條件

發展條件

內容

作用

區位優勢

大批廉價勞動力

新工業區興起的勞動力保障

小城鎮用地、用水方便

節省生產建設投資

交通運輸方便

便於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降低運輸成本

國際經濟環境

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漲價

促使廠家生產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產品

國內經濟環境

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國內經濟高度開放;政府大力支持

新工業區興起的自己保障;利於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新興工業區興廠和發展有政策保障

4、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以僱員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實行家庭包工;資本集中程度低,當地主要行業往往包括數百個中小企業;工業大多數分散在小城鎮,甚至農村,成為"分散型工業化"地區。

5、意大利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為獨特的發展模式。普拉託毛紡織行業為主形成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

6、温州鄉鎮企業:

①與意大利新工業區發展相同之處:中小企業、輕工業、資本集中程度低、工業多分散在小城鎮;

②與意大利新工業區發展不同之處:沒形成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系統以及企業間良好的協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