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班數學教案15篇

校園1.9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數學教案15篇

中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感知6以內的數量。

2、積極、愉快參與尋找、辨認數字與感知數量的遊戲。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重點難點:

能不受排列形式影響,感知6以內的數,並能進行數物匹配。

活動準備:

1、課件。

2、每組一套1~6的數字卡、實物(裝有冬棗、橘子、蘋果各6個的籃子)。

活動過程:

一、找座位

1、數字寶寶藏在了火車車廂上,請小朋友找出並説出是數字幾?(引導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車廂上的數字。)

2、你們想坐火車嗎?坐火車卡要車票啊,現在我來送給你們每人一張車票吧!<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分發給每組幼兒一套1~6的數卡,幼兒自由選擇一張)

3、每一張車票上都有數字,請你們看看説説自己拿到票上是數字幾,票上是數字幾就代表你坐在幾號座位。請幼兒説説自己坐在幾號座位。

4、動物朋友們也要乘坐這輛小火車,有些誰呢?(請幼兒逐一認識)它們手裏也拿着車票呢,但是他們的車票上都是小圓點,幾個小圓點就代表它乘坐幾號座位,我們來幫它們看看應該怎麼坐吧!(引導幼兒逐一説説各個小動物手裏的車票上圓點的數量,並用相應的數字來表達)

二、分果果

1、火車開來到了一個果園裏,請大家看一看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呢?

2、動物們摘了好多水果,請小朋友看看、説説它們摘下的各種水果各有多少。

3、動物們想把摘下來的冬棗、橘子、蘋果分給我們每人一樣嚐嚐。我們每一節車廂裏坐着幾個乘客呢?

①將冬棗送給第一節車廂的乘客。

②將橘子分給第二節車廂的乘客,夠不夠?還要摘幾個橘子才能正好分給6個人呢?

③將蘋果分給第三節車廂的乘客,夠嗎?怎麼辦呢?

三、兑獎啦!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這一趟列車有個抽獎活動,現在公佈中獎號碼,如果你手裏的車票上的數字與我們的中獎號碼的數字相同的話,就請我這裏來對獎。(幼兒在聽好老師的題目後思考答案,然後請符合的幼兒快速來對獎,經檢驗,正確的可以得到獎品)

①比5多1的數字是幾?

②其餘的乘客都是鼓勵獎,等火車到站以後,你們可以到我這裏來領獎,但是有個要求:要在車票上畫出六個圓點。

四、開火車

請每一節車廂裏的乘客們按車票上的1、2、3、4、5、6的順序下車排成3列隊伍,檢查小朋友站立順序是否正確,然後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運用遊戲,加深對數的認識將具體的1~6圓點數量與數字符號相對應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感知數字和實物的數量關係運用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數字和數量的關係通過遊戲進一步讓幼兒鞏固數字6嘗試數字1~6的排列。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中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排除干擾認定某一特徵進行多次差異排序,嘗試用語言表述序列的變化。

2、體驗五隻猴子都能當領隊。

活動準備

5只猴子卡片、操作版、標記貼

活動過程

一、為5只猴子取名

(出示5只猴子圖片)

1、猴子表演隊來了五隻不一樣的猴子,為了方便表演,我們先給每隻猴子取名。

2、要求:名字好聽又簡單,一説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他。

3、和孩子交流並認同5只猴子的名字:高高、胖胖、大腳、長尾巴、大帽子

小結

仔細觀察後取的名字真好,好聽、簡單又方便,而且他們的名字正好是每隻猴子身上最特別的地方啊。

關鍵提問:猴子表演隊今天要表演的節目是跳舞,大家要一個接着一個排好隊出場,可是誰排在第一來當領隊呢?你覺得誰來當領隊呢?(幼兒推測)

二、高高當領隊

1、觀察比較,集體操作演示,進行從高到矮的排序

關鍵提問:高高當領隊排在第一,接下來應該是誰呢?為什麼?接着是誰……

2、學習表述5只猴子的身高特徵“最高、矮了、矮一點、再矮一點、最矮”。

小結

如果高高排在第一當領隊,按照高矮的順序從高到矮排隊出場。隊伍十分整齊,大

家説高高能不能排在第一當領隊呀?

過渡:高高當了領隊十分開心,可是胖胖、大腳、長尾巴、大帽子它們也想排在第一當領隊,他們可以嗎?

三、我來當領隊

1、幼兒第一次操作嘗試

關鍵提問:它們可不可以排在第一當領隊呢?你願意來幫助誰?如果他排在第一當

領隊,後面的隊伍應該怎麼排呢?

2、分類展示幼兒操作板(誰是領隊就展示在這隻猴子的下面)

關鍵提問:你幫助誰?(胖胖)是領隊,接下來又是誰?是按什麼來排的?

小結

如果胖胖排在第一當領隊,按照胖瘦的順序從胖到瘦排隊出場。胖胖也能當領隊。

過渡:我們只幫助了一隻小猴當領隊,而且都説出了他能排在第一當領隊的理由,知道它也可以當領隊,是不是每隻小猴都能排第一來當領隊呢?

、我們都來當領隊

1、幼兒第二次操作嘗試

要求:鼓勵幼兒幫助不同的猴子排在第一當領隊,邊排邊説説誰排在第一,按什麼順

序排的。

小結

原來只要大家仔細觀察比較,每隻猴子都能排在第一當領隊啊。

2、分享故事結尾

就在這時,演出開始了,猴子表演隊的5名演員個個精神抖擻,在表演舞蹈時它們一

會兒按高矮排隊形,一會兒按胖瘦排隊形……每隻猴子都能當領隊排隊形,出色的表演博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中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關係。

2、體驗數學操作和探索的樂趣。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一次性餐盤、叉子、蛋糕圖片各7個、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6添1是7,並能用語言描述。

難點:知道數與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並理解7裏面有7個1;7個1合起來是7。

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老鼠和貓》

老鼠要去買蛋糕,路上遇到了貓,過去六隻老鼠就有一隻貓,我們看看有幾隻貓出現?

請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邊説兒歌邊用手一個一個的指。

兒歌:小老鼠上大街買蛋糕,遇見貓。(指到誰,誰就説:“老鼠”,當指到六個人的時候,那個幼兒就要學一聲貓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貓。看哪位幼兒點數清晰,反應最快。

(二)講解操作:

1、通過貓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學習7的形成。

教師講述:剛才我們請的誰呀?我是怎樣指的老鼠呀?(一個一個的指)我們現在一隻一隻的把老鼠請出來吧!

提問幼兒:幾隻老鼠?我們一起點數。

教師小結:6老鼠又來了一隻貓,現在是幾隻動物?

6只老鼠添上一隻貓是7只動物,6添1是7。

2、教師出示6個空的一次性餐盤當蛋糕盒,有序擺好6個,幼兒點數。

提問幼兒:(1)有幾個盤子。(2)比較動物和盤子一樣多嗎?誰多誰少?多幾個?少幾個?

教師講述:我們給老鼠盤子,貓不高興了,怎麼使6個盤子變成7個盤子?

教師總結:對!6個盤子再添上1個盤子(彩色)是7個盤子,6添1是7。

3、發蛋糕。

教師講述:小朋友們我們為每隻小老鼠發蛋糕吧!(請幼兒在分餐盤的上面一個一個將蛋糕對應放好)。

提問幼兒:蛋糕是怎麼放到盤子上的?6裏面有幾個1,請幼兒點數,並説出總數。

教師講述:貓説我也想吃蛋糕,我們也給它一份蛋糕吧!原來有幾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幾份?

量的物體,感知數字和實物的數量關係運用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數字和數量的關係通過遊戲進一步讓幼兒鞏固數字6嘗試數字1~6的排列 。

教師總結: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發叉子。

請幼兒發7把叉子,提問幼兒:7裏面有幾個1呢?(7個1)請幼兒點數,並説出總數。

(三)幼兒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過程。

教師講述:老鼠和貓吃完蛋糕都沒有飽,那我們給它們再準備一些吃的吧!你們想給它們再準備什麼?

1、請幼兒在第一行插好6個綠蘋果,如果再給貓1個綠蘋果,你會怎麼做呢?

教師總結:6個綠蘋果再添上1個綠蘋果是7個綠蘋果,6添1是7。

2、請幼兒在第二行插好6塊奶酪,與綠蘋果比較多少後,再提問如果再添上1塊奶酪是幾塊了?

教師小結:6塊奶酪再添上1塊奶酪是7塊奶酪,6添1是7。

3、幼兒在第三行插出6塊紅色糖果,與奶酪比較多幾少幾後,提問:如果再添上1塊糖果是幾塊?

教師小結:6塊糖再添上1塊糖是7塊糖,6添1是7。

4、請幼兒在第四行插出6個藍莓,如果再添上1個藍莓是幾個?

教師小結:6個藍莓再添上1個藍莓是7個藍莓,6添1是7。

幼兒一個個將棋子收起來,然後點數説:“7裏面有7個1。”將棋子擺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鬆遊戲:(豐富幼兒的生活常識)

讓我們每位幼兒都當蛋糕麪點師,每個人都做一個不同的蛋糕吧!説出蛋糕

名字,並用身體表示。“你做的是什麼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黃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鬆蛋糕、布朗蛋糕、葡萄乾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動反思:

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是我們從綱要中所學到的,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宗旨,我以遊戲和情景故事為雙重因素,讓孩子們在故事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實際意義,並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鞏固學習。根據本主題的大目標和本活動的內容,我為教育活動制定了三個目標:

一、老鼠和貓的遊戲導入,理解7的實際意義。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導入,讓幼兒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採取了二個步驟:

(一)是通過故事圖片的操作,讓幼兒在表象認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數數,並進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斷。

(二)通過操作智慧盒,讓幼兒親自操作,在實物認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數數,知道6、7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遊戲、故事以及操作,讓幼兒在抽象符號的認知中形成對7的數概念的理解,幼兒學習起來會很輕鬆。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覺我的三個教育目標基本達到,而且孩子的情緒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喜歡這種形式,因為他們喜歡故事,我認為幼兒數學教育以這種故事和遊戲的形式進行傳授,幼兒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操作過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豐富些,達到每個幼兒都能人手一份,互動的效果會更好,再多滲透的一些數學的概念。讓數學來源於生活,如果在活動中再滲透一些情景遊戲,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個人對這節活動的自評,由於個人水平有限,懇請各位園長、主任以及老師們多多指導,我會虛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動中的困惑與困難。謝謝!

教學反思:

在設計“7的形成”活動中,考慮到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豔、誇張的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動物、人物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並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説、做。我依據《綱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兒的認知發展學習規律,將數學活動與有效的故事情景互為整合,讓幼兒學會把獲得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中班數學教案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豬家的房頂

活動目標

1、瞭解梯形的基本特徵,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有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組合而成的一間屋頂為梯形的房子,圖形可拆分;

2、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種梯形圖片,長方形、三角形的紙(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剪刀;

3、人手一張白紙,上畫三個正方形,剪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屋頂很特別,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這幢房子上有什麼形狀。

2、請幼兒在"小豬的新房子"中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數數各有幾個。

二、認識梯形

1、教師:小豬家的屋頂是什麼形狀的呀?這個形狀它叫什麼?(梯形)

看看它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麼不一樣?

將梯形圖片倒着放、斜着放,請幼兒説説這個圖形還是不是梯形?

2、教師: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出示直角梯形的圖片)

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等腰梯形的圖片)

三、讓幼兒動手操作,加深印象。

1、教師:豬媽媽又生了很多豬寶寶,她準備給每隻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屋頂,

下面就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幫小豬們設計出梯形的房頂。

2、教師:老師這裏有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紙,請你們用摺紙的方式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變成梯形,

有誰想上來試試?

3、幼兒嘗試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變成梯形,再將剪下來的梯形拼在白紙上所畫的正方形房子上面,

作為小豬家的屋頂。

四、出示活動教材,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徵。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塗色、連線活動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徵。

2、幼兒操作,教師在旁指導。

2、小班數學活動教案:小兔家的院子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將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序,初步體驗按規律排序的美感。

2、在教師的啟發下,願意進行思考。

3、喜歡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一行的按規律排序的經驗;

物質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小兔子家院子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小兔的新家。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佈置好的小兔子家院子裏。

2、教師:小兔搬新家了,這兩天正忙着裝修呢!瞧,院子裏的地磚才鋪了幾塊還沒鋪好,我來幫幫他吧!

二、按規律鋪地磚。

1、師幼觀察按一一規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磚,説出地磚的排列規律:一塊紅一塊綠,一塊紅一塊綠……啟發幼兒思考接下去應該怎麼鋪呢?

2、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並嘗試接下去鋪地磚,分別詢問幼兒是如何鋪地磚的。

三、按一二規律砌圍牆。

1、師生共同觀察砌牆的磚塊形狀(長方形、半圓形)並討論圍牆的排列形式。

2、引導幼兒按一塊半圓形兩塊長方形來砌圍牆,請個別小朋友先試一試,引導幼兒觀察並檢查他所砌的圍牆是否正確。

3、師幼再次嘗試按規律把小兔喜愛的圍牆砌好,師幼共同檢查自己所砌的圍牆是否按規律排列。

四、遊戲《找朋友》。

1、教師:小兔院裏的地磚和圍牆都裝修好了,小兔可高興呢,它非常感謝我們,邀請我們和它一塊兒跳一個找朋友的舞蹈。

2、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與同伴、教師共同玩遊戲——找朋友。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步幼兒有規律的排序或裝飾花邊。

活動反思:

在環節設置上,我採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整個活動我以小兔造了新房子為線索,層層展開,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精神也比較飽滿。活動內容選擇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活動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過在活動中還是有點不足,就是我提供的範例圖形是一樣的,這讓許多幼兒缺少了思考的機會,多數在模仿老師的範例。

3、中班數學活動小豬家的房頂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一、瞭解梯形的基本特徵,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找出梯形;

二、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三、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四、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一、圖片:有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組合而成的一間屋頂為梯形的房子,圖形可拆分;二、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種梯形圖片,長方形、三角形的紙(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剪刀;三、人手一張白紙,上畫三個正方形,剪刀;四、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屋頂很特別,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這幢房子上有什麼形狀。"請幼兒在"小豬的新房子"中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數數各有幾個。

二、認識梯形教師:"小豬家的屋頂是什麼形狀的呀?這個形狀它叫什麼?(梯形)看看它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麼不一樣?"將梯形圖片倒着放、斜着放,請幼兒説説這個圖形還是不是梯形?

教師:"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直角梯形的圖片)"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等腰梯形的圖片)三、讓幼兒動手操作,加深印象。

教師:"豬媽媽又生了很多豬寶寶,她準備給每隻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屋頂,下面就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幫小豬們設計出梯形的房頂。""老師這裏有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紙,請你們用摺紙的方式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變成梯形,有誰想上來試試?"幼兒嘗試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變成梯形,再將剪下來的梯形拼在白紙上所畫的正方形房子上面,作為小豬家的屋頂。

四、出示活動教材,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徵。

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塗色、連線活動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徵。

幼兒操作,教師在旁指導。

【教學反思】

活動第一環節:找梯形。我製作了課件,出示小豬的圖片,為活動創設“小豬告訴大家好消息,它家造新房子”的活動情景,激發活動興趣。然後讓幼兒找一找這幢房子的房頂特別之處,然後引出梯形,並讓幼兒認識梯形。本環節中,我重點讓幼兒感知梯形倒着放、斜着放,還是梯形。這裏自我感覺對梯形的介紹不精煉,沒有把梯形和長方形作一個透徹的比較,所以部分幼兒還不能把長方形和梯形區分出來。接着是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這裏方老師也提出了建議,活動中,我太強調讓幼兒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確,我把目標定得太高了,不符合中班幼兒的接受能力。

第二環節:變梯形,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轉換成梯形。以情景:“豬媽媽又生了很多寶寶,她準備給每隻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房頂,請你們一起幫忙!”導入下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把長方形、三角形轉換成梯形,感知長方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關係。我設計了一個很難的環節,而且在幼兒操作前,也沒有做到清楚的講解示範,一開始就讓幼兒自己探索,導致部分幼兒不能轉換出正確的梯形。

中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掌握6以內的數數及認識數字。

2、培養幼兒學數的興趣,發展思維力。

 活動準備:

1、房子6幢。

2、動物照片拼圖每組一盒

3、1---6的數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找房子

1、師:花園裏,有許多漂亮的房子,我帶你們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數一下,這裏共有幾幢房子?(6幢,幼兒口手一致點數)

2、師:這些房子都是小動物住的,它們告訴我,每幢房子的門裏面都有一個數字,讓我們來猜一猜,是什麼數?

a、紅房子裏是個比2大1的數,那是幾?(3)猜出後請幼兒找出數字,放在板上,驗證。

b、綠房子裏是1、2、3、4、5、6裏面最小的一個數,那是幾?(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裏是排在4後面的一個數,它是幾?(5)

d、藍房子裏的數是1、2、3、4、5、6裏面最大的一個數,那是幾?(6)方法同上

e、1到6這些數裏面,還有哪兩個數沒有猜過?(4和2)紫色房子裏的數比黃房子大,想一想,它該是數字幾?(4)

f、剩下黃房子裏的數又是幾啊?(2)

二、拼房子

1、師:這些房子裏住着哪些小動物?只要找到它們的照片我們就能知道了。

2、教師示範拼照片。如:這張卡片後面有個數字4,再找一張後面有4個圓點的卡片拼在一起,翻過來,就是一張小動物的照片。那你們等會找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先拿數字的卡片,再去找幾個圓點的另外一張卡片拼在一起。

3、幼兒操作。要求拼出動物照片後,馬上用手遮起來,不要讓老師看見,等會老師來猜。

三、猜動物(二進制)

師:我這裏有三張小動物的照片,等會兒你們看看這些照片,有你的小動物就講有,沒有的講沒有,讓我來猜猜看,你拼的是什麼小動物照片,它是住在幾號房子裏的??(遊戲反覆進行4----6次)

四、送小動物回家

師:我們遊戲做好了,現在該把這些照片送到它們家裏了。

1、讓幼兒分別將照片按後面是數字幾送到幾號房子。

2、請幼兒説説幾號房子是什麼顏色的,裏面住着什麼小動物。

中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動動、玩玩中瞭解一星期的排列順序,並能正確應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具、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星期娃娃頭飾。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一週日及排列的順序

1、多媒體畫面

(1)認識一週日

教師:星期媽媽有幾個寶寶,他們都叫什麼名字?(幼兒講述)

(2)星期寶寶“星期寶寶們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個星期寶寶?”

小結:這七個星期寶寶就組成了一個星期,也叫一週。

2、學習正確排列一週日

教師:星期寶寶可調皮了,他們老是排錯隊。小朋友,你們誰會幫他們排隊呢?誰排第一個?(幼兒討論)

3、多媒體畫面-多媒體演示一週日的排列

(1)傳説故事教師導語: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哪一天應該排在第一天了嗎?接下來怎麼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幾天?(幼兒講述)

小結: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一星期怎麼排

1、遊戲“開火車”

幼兒帶上“星期”頭飾。

玩法:請星期日寶寶當火車頭,然後去邀請其他的星期寶寶,最後按照一週日的順序排好成一列“火車”。

2、你是星期幾?(星期六)

“星期六後面是星期幾?”(星期日)

小結:星期是循環的。

三、認識今天、昨天和明天。

1、多媒體畫面

(1)教師:誰來告訴大家,今天是星期幾?(幼兒講述)

(2)再請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幾?明天是星期幾?

(3)小結:今天在中間,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後面一天是明天。

2、遊戲“找朋友”

玩法:先選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寶寶,請他來找出自己的兩個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四、小結幼兒活動。

中班數學教案7

設計思路:

心理學研究指出:兒童是通過活動、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係的。《綱要》還指導我們“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綱要》中的字裏行間無不向我們透露着“學習不是告訴,是感悟、更是體驗。”從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入各種遊戲中,絕大部分孩子會活動得十分高興和投入,且教育效果也會有所不同,那麼數學遊戲化就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有了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去羊村》中,我以幼兒熟知並喜愛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為背景故事,以遊戲為主軸,將各個教學環節緊緊扣在教學目標之上,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下,好玩的遊戲中,輕鬆地掌握按一定的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目標:

1、掌握10以內的序數,並通過遊戲學習按一定的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2、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喜羊羊與灰太狼》音樂,動畫人物圖片數張,羊村標識一個,,數字卡(1-10)各一張,箭頭圖示一個。

2、小樹苗圖片十個,水桶圖片一個,樓房圖示一個。

4、電影票三十張,紅色十張,綠色十張,十藍色十張。

活動過程:

1、到達羊村。(放音樂進入場地,以遊戲的口吻導入活動。)

通過給羊村成員排隊複習10以內的數序,初步感知序數。

2、綠化家園。(小朋友和羊村成員一起種樹。)

在種樹過程中再次感知10以內的序數,並學習按一定的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3、“猜猜我家在哪裏”。(小朋友根據羊村成員提供的信息找他們的家。)

在找家的過程中,小朋友再次利用序數解決問題。

4、“高高興興看演出”。(小朋友通過電影票找座位。)

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序數含義的理解。

5、幼兒觀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投放操作材料,便於幼兒進一步學習10以內的序數。

中班數學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能將6以內高矮、粗細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操作中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粗細不同的吸管6根,幼兒用書,PPT,操作單。固體膠,笑臉貼紙。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看,今天誰來我們班上了(孫悟空),你們知道孫悟空有一個厲害的武器是什麼嗎?對,它就是金箍棒,孫悟空可厲害了。他會七十二變,看,他變出了什麼?兩根金箍棒,他們有什麼區別呢?(一根粗一根細)那我們就分別用粗和細來將他們標識出來。

看孫悟空變出了許多的金箍棒,他頭都暈了,你們幫他整理嗎?你會怎麼整理呢?請你去、舉手説一説。(由細到粗或出到細)我們一起來幫助孫悟空整理金箍棒吧!先找出最粗的,然後再找第二粗的,接下的第三粗的,第四粗的,第五粗的,最後最細的。老師要換一邊你會嗎?教師演示操作過程。

2.看,孫悟空還變出了什麼,(許多的孫悟空)

哇,你知道他們誰最高,誰最矮嗎?(不知道)為什麼呢?(因為看不出來)你有什麼好的方法知道他們的身高嗎?

教師小結:兩個人比高矮的時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捱得近一些。

1、探索按照高矮粗細排序的方法。

(1)你是按照什麼規律給它們排隊呢?(從粗到細或從細到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請你舉手告訴我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

(2)小結,原來物品不僅可以根據粗細還可以根據高矮來排隊。

3請幼兒分組活動

孫悟空還變成了許多的物品,要請小朋友們幫忙來排排隊,現在,請你們回到自己的桌位去操作吧!

(1)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教師知道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3)幼兒之間互相檢查,交流討論。

4活動評價與結節

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單,你是按照什麼規律給它們排隊呢?(從粗到細或從細到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今天我們學習了本領,請寶貝們課後比比誰跳的遠,誰長的高高的!

中班數學教案9

【內容與要求】

1. 能從正序排列中尋找逆向的順序,感受序的可逆性。

2. 在遊戲中逐步養成積極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態度。

【重點與難點】

能從正序排列中尋找逆向順序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張,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動物頭像圖片,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認認小豬的家

1、一羣可愛的豬寶寶住在用籬笆圍起來、有紫色屋頂的房子裏,你找到了嗎?在哪裏?

(二)尋找回家的路

1、豬媽媽請三隻小豬穿過小河,去麪包店買麪包,媽媽告訴他們要快去快回,而且一定要原路返回,才不會迷路。(和幼兒討論“原路返回”的意思。)

小結:原路返回就是把本來的順序全部倒過來,最先走過的地方最後走,最後走過的地方最先走。

(三)去做客

1、小豬的朋友——熊貓打來電話,邀請他們去做客,他們準備坐車去熊貓家玩。要經過哪些地方才能到熊貓家呢,我們一起來帶着小豬去熊貓家吧!

(四)遊戲:原路返回

1、三隻小豬都順利的回家了,那我們也來試試玩“原路返回”的遊戲,好不好?

2、規則:做客的幼兒必須原路返回,走錯的'客人停止遊戲一次。

中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複習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認識半圓形,知道半圓形和圓形的轉換關係。

2、在轟動中,讓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數學操作活動。

3、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用各種圖形拼成的路、佈置好的半圓形拼圖環境、蘑菇卡片、小筐、大型積木塊。

2、錄象帶、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重點

在活動中,幼兒能鞏固掌握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活動難點

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自己發現兩個半圓形合起來是一個圓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外面下雨了,通過兔媽媽和兔寶寶在屋裏玩《找朋友》的遊戲來複習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徵,從而引出新課。

二、基本部分

(一)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1、 觀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狀

雨停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外面採蘑菇,它們走在小路上,剛走出不遠,兔媽媽不小心摔倒了。這路上的坑太多,而且這些坑的形狀很奇怪。引出讓幼兒觀察這些奇怪的坑,然後讓幼兒分別説出這些坑的形狀。

2、 鋪小路

教師示範講解怎樣鋪路。告訴幼兒要把石頭放進和它形狀、大小相同的坑裏邊,然後還要檢查鋪平了沒有。

(二)認識半圓形,理解半圓形和圓形的轉換

1、出示半圓形的石頭,讓幼兒討論該放在什麼地方。

2、歸納出:半圓形有兩個角,一條邊是直線,另一條邊是弧線。兩個一樣的半圓形合起來就是一個圓形,同時一個圓形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半圓形。

3、 讓幼兒尋找半圓形,説一説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半圓形的物品有哪些。

(三)利用遊戲讓幼兒加深對圖形的掌握

遊戲:《摸石頭》

幼兒蹲在小路的兩旁,教師出示一個圖形,請幼兒迅速用小手摸到這個形狀的石頭,看誰又對又快。

三、結束部分

遊戲:《採蘑菇》

幼兒拿着一起採到的蘑菇同教師隨音樂走出教室。

設計思路

一次在户外活動時,幾個孩子圍在操場的一個角落裏,遠遠的看去就象發現了什麼寶貝似的。我走到他們身邊才發現是在玩一塊小石頭。小朋友急忙告訴我:“劉老師你看,這是圓形的石頭。”另一個小朋友又説:“可光滑了,真好玩。”從孩子們的眼裏看得出他們很喜歡這些天然的“玩具”,要勝過玩那些洋娃娃、電動車、積木等等。每一次户外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動尋西找的玩土、玩沙、玩石子,總也玩不夠,而在我們計算課上,已經認識過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掌握的還不紮實。於是,我便構思出這節活動,讓幼兒即能複習學過的幾何圖形,又能體驗到遊戲的快樂。

中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知道它們的外形特徵。

2、學習嵌板與相應卡片的配對。

3、發展幼兒的視覺與觸覺。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嵌板、實心圖形卡片、粗線條與細線條卡片(附後)。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對兄弟,請你們仔細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嵌板)。

二、幼兒觀察、操作學具,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1、操作、感知,認識正方形與長方形。提問:

(1)這對兄弟長得一樣嗎?

(2)它們哪裏不一樣?

(3)那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

(4)師總結:這個四條邊一樣長的方形叫做正方形。這個兩組對邊一樣長的方形叫做長方形。

2、三段式教學法教授正方形與長方形:

(1)師:這是正方形(長方形)。

(2)師:這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啊?

(3)師:這是什麼?

三、嵌板與卡片的配對。

1、教師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師:今天正方形和長方形兩兄弟還帶來了它們的照片,你們想看看嗎?

(1)(出示實心圖卡片)

師:你們看這張照片是誰的啊?(根據幼兒的回答擺放卡片,檢驗是否正確。然後請幼兒擺放另一張卡片)

(2)(出示粗線條卡片)

師:我這裏還有兩張卡片,和剛才的有點不一樣,你們來幫幫忙,看看它到底是誰的。(請幼兒嘗試擺放)

(3)(出示細線條卡片,請幼兒嘗試擺放)師:你怎麼知道照片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兒操作嵌板與卡片的配對。教師個別指導。

師:小朋友們,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倆的照片,你們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發給它們啊?

【教學反思】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學之處,在於它能針對幼兒發展的敏感期幫助幼兒發展潛能。敏感期有感覺器官精練的敏感期和肌肉運動協調發展的敏感期。在感覺的敏感期內,孩子會以他的視覺、觸覺去學習分辨物體的尺寸、大小、顏色、形狀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動。正是根據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設計的。但它既不是一個純粹的蒙氏活動。又有別於我們當前幼兒園的一般教學活動,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綱要》理念的一個結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嵌板)這一載體幫助幼兒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此次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活動的命名和導入部分

設計者將毫無生命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稱為“兄弟”,將枯燥的形狀擬人化、遊戲化,這樣能幫助幼兒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使學習活動從一開始就讓幼兒感到親切、好玩,激發了幼兒探討的興趣和慾望。

2、活動充分給予了幼兒實際操作的機會。幼兒通過觸摸兩個方形來感知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典型特徵。並且通過觸摸比較找出他們的不同點,體現了讓幼兒自己動手感知、自己得出結論這一科學的教育理念。

3、嵌板與卡片的配對練習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長方形的特徵。同時,配對的練習又是分層次的。從實心到粗線圖再到細線圖,逐步增加難度,幼兒必須通過進一步的操作才能解決問題,這種由易到難的卡片讓幼兒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形成了思維判斷能力。

中班數學教案12

教學目的:

1、初步瞭解物體量可以根據某一特徵(數量)進行排序,中班數學:奇妙的小書。

2、通過愉悦發操作進一步感知多樣的排序方法。

教學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圖形片、印章、圖片、蘋果貼片、水彩筆、人手一本空白書。

2、教師自制圖書5本。

教學過程:

一、作品示範。

師:今天,楊老師帶來了幾本奇妙的書,你們想看嗎 ?(出示第一本書,看封面),你們能從封面中猜出裏面的內容嗎?

打開書,觀察裏面的內容,找出其中的規律,幼兒教案《中班數學:奇妙的小書》。

師小結:糖果是從少到多排的。

(出示第二本書,看封面5---1),猜猜裏面的內容。

觀察裏面的內容,找出其中的規律。

師小結:這本書是從多到少排的。

(出示第三本書) :這本書沒有封面,看看裏面的內容,我們也來設計封面。

打開,得出規律並記錄封面。

師小結:今天,楊老師帶來了許多書,身裏面的內容看上去又整齊又清楚,這是從少到多排的;這是從多到少排的;而且還有許多的排法(出示另外兩本書),可以從小到大排列;從長到短排列,多好看呀,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奇妙的書呢?

二、幼兒討論,製作圖書。

師:如果你們要編一本小書,想要編一本怎樣的書呢? (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幼兒相互欣賞。

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告訴對方我的書是怎樣排列的。

中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拼貼一幅完整的畫,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能仔細觀察、思考,獨立完成拼貼活動。

3、能較專心地進行創作活動,體驗創造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若干幅由各種幾何圖形片拼貼的畫。

物質準備:不同大小、顏色的幾何拼圖(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梯形、橢圓形),作業紙,剪刀、筆、漿糊、抹布等物。

【活動過程

1、園園的魔術畫

——教師出示幾幅有幾何圖形拼貼的畫:這是園園送給我們班小朋友的。它是怎麼做的呢引導幼兒發現這些畫是由多種圖形拼貼出來的。

——鼓勵幼兒也嘗試製作一幅魔術畫,啟發幼兒思考想品拼什麼?需要用哪些圖形呢?怎樣拼貼?

2、魔術畫

——師幼共同觀察桌面上的材料,請幼兒想好需要什麼材料後再來拿取。

——幼兒拼貼,教師觀察、提醒,在其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提醒幼兒注意使用漿糊的衞生,愛惜材料,不浪費。

3、欣賞作品

——鼓勵幼兒給自己的作品起名字,並大方的向集體介紹,用了哪些幾何圖形拼貼了XX畫。師幼給自己喜歡的作品拍拍手。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數學教案14

教學設計思路:

1、提供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進行高矮的比較,並不是純粹的知識性的學習,而是幼兒的一種體驗性的活動。本次活動,我給幼兒提供有趣的素材,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幼兒獲得對比較高矮活動的體驗。

2、引導幼兒思考與交流。

這此活動的學習我力爭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領悟比較的方法,進行有序而且有條理的思考。在比較的過程中,幼兒會有不同的方法,教師應注意進一步培養學生傾聽,尊重別人想法的良好習慣,並引導幼兒進行交流。

3聯繫生活實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體會到學習探索的快樂。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比較物體的高矮,懂得高與矮的比較是相對的。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培養幼兒比高矮的興趣,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懸掛蘋果,同樣大小的紅色、綠色大長方體積木各一塊,兩張小雞和小鴨圖片,一把貼絨小椅子,三棵高矮不同的大樹圖片。

2.高矮不同的材料:紅色、綠色的小長方體積木、正方體積木各若干,塑料積木若干,大小不同的杯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比高矮集體活動:

1.誰摘到了蘋果請甲乙兩名幼兒來摘懸掛着的蘋果(不能踮起腳或跳躍),可看到甲摘到了蘋果,乙卻摘不到。(教師為什麼甲摘到了蘋果,乙卻摘不到)引出話題,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説一説高矮的話題,老師和你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誰最高。

2.與同伴比高矮幼兒兩兩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師比),講出誰高、誰矮或兩個人一樣高。自由交換夥伴再比,可多次進行。(教師: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3.比用具剛才小朋友比了高矮,我們每天都在活動室裏遊戲.學習,對我們活動室裏的用具再熟悉不過了,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尋找兩種用具比較高矮:如大廚子高,小廚子矮;桌子高,小椅子矮;琴高,電視櫃矮……4.比積木我們活動室裏還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教師出示紅色、綠色長方體大積木各一塊,變換擺放方法,讓幼兒觀察比較:兩塊積木平放――一樣高;紅積木豎起來,綠積木平放――紅高綠矮;紅積木平放,綠積木豎起來――紅矮綠高。教師拿掉紅積木,問:綠積木是高還是矮?(幼兒無法比)由此使幼兒懂得了一種物體不能比出高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之間才能比出高矮來。

分組操作:

幼兒拿高矮不等的材料進行比較。

讓幼兒用同樣方法將相同數量的小長方體積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師問:你們誰搭得高,誰搭得矮?幼兒:一樣高)

讓幼兒將相同數量的塑料積木插好,相互比高矮。(教師:看看誰插得高,誰插得矮?幼兒:一樣高)

讓幼兒將大小不同的兩隻杯子比高矮。(教師問:哪隻高,哪隻矮?幼兒:大杯高,小杯矮)

請甲幼兒把6塊正方體積木搭在一起,乙幼兒把5塊綠正方體積木搭在一起,然後比一比。(教師:哪個高,哪個矮?幼兒:甲的正方體體積木比乙的正方體積木高。教師:用什麼方法能讓紅正方體積木比綠正方體積木矮呢?幼兒:甲拿走兩塊正方體積木,或乙加上兩塊正方體積木就行了。怎樣讓他們一樣高呢?幼兒:甲拿走一塊紅正方體積木,或乙加上一塊綠正方體積木。)演示遊戲:

小朋友們玩得高興嗎?聽:有兩隻小動物吵起來了,他們吵什麼呢?教師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遮住下半部分)玩遊戲。(教師用小雞的口吻説我小雞高,你小鴨矮。教師然後又用小鴨的口吻説:不,我小鴨高,你小雞矮)老師請小朋友們判斷一下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幼兒可能回答一樣高,因為它們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從頭部看是一樣高的)教師揭去遮蓋的布,幼兒看到小雞站在小椅子上,小鴨站在地上。再請他們想一想,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教師可邊説邊把小雞從椅子上取下來與小鴨比,使幼兒懂得比高矮必須在同一平面上。

現在我們請兩位小朋友站到老師這來,讓甲小朋友站在椅子上,乙小朋友站在地上,比一比誰高誰矮。(有的小朋友可能會説:甲站在小椅子上呢,沒法比。有的可能會説:甲高乙矮。適時強調讓幼兒懂得比高矮必須都站在同一平面上。然後讓甲乙兩個小朋友都站在地面上比高矮。

二誰最高1剛才我們比較的是幾個人的或幾個物體的高矮,(兩個)下面我們比較一下三個物體的高矮。看老師手裏有幾個積木(三個)。老師拿出三個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積木,請幼兒仔細觀察,並問:這三個積木,那個最高,哪個最矮?最高的一定比其他的都高。

2請三個小朋友到前邊來比一比誰最高。(叫兩組)

3小朋友們你們觀察的真好,每天我們都在小操場的大柳樹下做遊戲,老師把三棵柳樹請到了中二班,他們想請你們幫幫忙看看誰最高。師把三顆樹的圖片數貼在不同的平面上(有的可能會説甲高丙矮,有的可能會説沒法比)適時強調比較物體的高矮必須在同一平面上。然後把三棵大樹調整在同一平面上,比出哪棵大樹最高。

4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玩遊戲《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選出每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來比賽,選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頒發獎牌,並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多運動,才長得高。

老師請你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分別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比高矮,該怎樣比?把比的方法告訴大家。

中班數學教案15

目標:

1.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係。

2.學習根據數字和圖形標誌匹配相同數量的幾何圖形,並能聽懂要求進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去做客的快樂。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1)與幼兒數量相等的貼有7-10不同數量魚的盆子。

2)貼有數字圖形的手環和一定數量的三種幾何圖形。

2.課件:去小貓家去做客的路上風景及遇到的小動物。

3.教具:貼有7-10數字的操作板。

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禮儀:

師:小朋友們今天啊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去貓媽媽家做客,你們説好不好?

師:小朋友老師要問問你去可人家做客要注意什麼,能不能直接自己推門一聲不吭,招呼不打就進去了?

幼:不能。

師:對,不能這樣,那要怎麼樣呢?

幼:敲門,到招呼……師總結:我們到了客人家呀要先敲門,或者按門鈴,進去後還要有禮貌的問好、打招呼。

2.準備禮物:

師:但是這樣我覺得還不夠,你們説我們這樣兩手空空的去好不好啊?

幼:不好師:那請小朋友來説説去別人家做客我們可以帶什麼啊?

幼:……、……師:可以帶……、……這些送給別人的東西我們可以叫它禮物。

那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去貓媽媽家,貓媽媽最喜歡什麼呀?

幼:魚師:貓媽媽呀可喜歡吃魚了,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準備了送給貓媽媽的禮物,那就是貓媽媽喜歡的魚。

請小朋友輕輕的把準備好的魚拿起來,然後觀察一下你的盆子裏有幾條魚,舉手告訴我。

請1-2個幼兒説一説你的盤子裏有幾條魚。

師:老師這裏也準備了魚,我們看看有幾條。(師幼共同數)啊,我有7條魚。

二、去做客的路上。(感知10以內的數量)

1.出發前的準備:

師:現在我們給貓媽媽的禮物也準備好了,我們出發吧,去貓媽媽家吧好不好。去貓媽媽家的路上我們還會遇到好多小動物呢,請你仔細看看他們是誰?

好了,請小朋友站起來,站在小椅子邊上,跟我一起出發吧。

2.去的路上:

教師隨這畫面的變化提不同的問題。(是誰呀,有幾個?)8、9的時候與幼兒一起數一數

三、去家裏做客。(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

師:啊,貓媽媽家到了,我們先要怎麼樣啊,(敲門)貓媽媽把門打開了,我們來和貓媽媽打個招呼吧(貓媽媽你好)

2.給貓媽媽送禮物師:哎呀,你們帶了怎麼多魚給我呀,謝謝你們,但是貓媽媽年紀大了,數不清了,請小朋友幫我一個忙好嗎?

幫我把它放到相應的數字下面師:我們來看看怎麼放,這快板上有數字7、8、9、10、那你們説7下面貼幾條魚,8下面呢,9下面呢,10下面呢。

我們看看老師這裏我們剛才數了是幾條,(10條),那我應該貼在數字幾下面。

分組貼,一次為7、8、9、10條師:我來幫貓媽媽檢查一下對不對。撿幾個盆子數一數(8、9、10)

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給我們,不過她還沒做好呢,貓媽媽要考考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做出來。做對了貓媽媽就會把手環送給你。

(2)介紹材料:手環上有數字圖形標記,請看清楚手環上的數字和圖形標記就貼幾個相應的幾何圖形。(視頻演示:三角形、長方形)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要看清楚數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數數有幾個什麼幾何圖形。

四、結束。

沒做完的幼兒可以在區域遊戲時完成。

活動反思:

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遊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標籤: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