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垃圾去了哪裏》

校園2.08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垃圾去了哪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垃圾去了哪裏》

目標:

1、瞭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的方式處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

2、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準備:

1、請父母幫助幼兒一起收集回收垃圾、處理垃圾的圖片,讓幼兒初步的瞭解垃圾回收的知識。

2、垃圾分類回收箱及各種垃圾的圖片。

3、《幼兒畫冊》(第二冊p22)。

過程:

1、請幼兒相互的交流平時見過的垃圾,説説這些垃圾分別是從哪裏來的。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扔到垃圾箱後怎麼辦?到哪裏去了幼兒交流自己瞭解到的有關於垃圾的知識。教師補充。

3、請幼兒觀看垃圾分類的圖片,認一認垃圾箱上的標記,説説這種垃圾箱的使用方法以及這種垃圾箱的好處,如:

電池回收箱、玻璃回收箱…、

出示各種垃圾的圖片,請幼兒判斷出示的垃圾分別應放入哪裏?還有哪種垃圾也可以放入哪種桶內。

4、鼓勵幼兒日常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分類處理垃圾。

活動反思:

活動的剛開始,我先帶領幼兒討論垃圾是從哪裏來的,在這個環節中,由於大班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直接刺激,能夠引發他們的間接經驗,一個孩子的經驗能夠引起其它孩子對相關經驗的回憶、聯想甚至推論,所以當第一個孩子説了在幼兒園發現的某樣垃圾後,幼兒的思維便總是停留在幼兒園的生活:我們做手工剪下來有垃圾;吃完蘋果後有垃圾;喝完牛奶的袋子也是垃圾、擦過鼻涕的餐巾紙也是垃圾等。後來經過老師的引導,幼兒的思維有所發散:媽媽切菜有垃圾;吃完東西的袋子、皮是垃圾;家裏用破的東西是垃圾;爸爸吸煙的煙蒂是垃圾等,回答問題的氣氛越來越踴躍。

為垃圾分類是本活動的重心,在學習分類投放垃圾時,不是很順利,許多幼兒對垃圾的材質還不是很清楚,可以分辨簡單的紙類垃圾,但對一些塑料、鐵質或者其他材質的垃圾還需要老師的引導,所以這個環節,老師講的比較多,幼兒更多的是聽老師是講解。雖然對分類投放垃圾掌握不是很好,幼兒似懂非懂,但對垃圾要放在垃圾袋、垃圾箱等處,不能隨地亂扔的意識還是很強的。比如,手工活動後,許多小朋友會自覺將剪下來的一些碎紙片扔到垃圾桶裏,有的幼兒還提醒身邊的小朋友説:“這是垃圾,要給它送到垃圾的家裏去的。

活動中又讓幼兒認識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標誌,然後繼續提問孩子可回收的垃圾如何處理才便於儲放,引導孩子想出垃圾必須要根據材料的種類分類才能再利用,這個環節也發揮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讓他們一起把垃圾重新分類。幼兒經過了兩次的垃圾分類,不但獲得了垃圾分類的方法,同時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體現了在探索中學習,教、學、做的統一的教育觀念,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創造能力。可見,不亂扔垃圾,看見垃圾要把它們扔到垃圾桶裏的意識已經在幼兒腦子裏慢慢形成,今後還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復習鞏固,多些隨機教育,相信這種意識會在幼兒腦子裏根深蒂固,使幼兒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