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校園4.99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依據: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長方體(一)中的長方體的表面積

二、設計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注重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手段,在小組合作中,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前面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和頂點特徵,以及展開與摺疊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學習可以鞏固學生對前兩節課內容的理解,同時為後面學習長方體的體積奠定了基礎,可以更好的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由於是國小五年級學生,雖然在前面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瞭解了面和稜的特徵,學習了展開與摺疊,但學生的空間觀念還不強。特別是對立體圖形表面積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困難,還需藉助於直觀的立體圖形,通過動手操作來觀察發現規律。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自主探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建立表面積的概念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找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每一個面的長和寬之間的關係。

六、教學準備

教具:長方體紙盒、長方體紙盒展開圖,。

學具:長方體紙盒、剪刀.

七、教學過程

一、 遊戲激趣 ,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玩個“猜謎語”遊戲,猜對的同學可以獲得獎品,請聽題:

(1)紫色樹,紫色花,紫色花開結紫瓜,紫瓜柄上長小刺,紫瓜裏面裝芝麻。(打一種蔬菜)

(2)紅公雞,綠尾巴,腦袋埋在地底下。(打一種蔬菜)

2、大家的表現真出色,我還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個大禮物,想將它送給這節課發言積極的同學,可是這個盒子不漂亮。現在我要用彩紙包裝一下。(師動手包裝)

你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彩紙嗎?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要求長方體的什麼?(長方體的表面積)看看長方體有幾個面?是那幾個面?(學生找出後,標出上、下、前、後、左、右面)重新擺放長方體,它的前面在哪裏?在長方體的這幾個面中,那些面的大小是相等的?這幾個面的面積大小也就叫做什麼?(長方體的表面積)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始就設計國小生感興趣的遊戲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利用發獎品時,遇到的新問題引入新課。再現生活中的包裝情景,使學生更能體會到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也使表面積概念更直觀,形象化。】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一)、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學具, 想想剛才包裝的是長方體的哪幾個面裏?什麼叫長方體的表面積?標出“上”、“下”、“前”、“後”、“左”、“右”面。

2、觀察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同桌交流後,彙報交流)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那麼怎樣計算你的長方體盒子的表面積哪?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通過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的方法,試試求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同時把討論的結果寫在記錄單上(形式不限),看哪一小組想出的方法多。

(教師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2、交流彙報、總結規律。

(1)哪一個小組到前面來彙報你們的研究成果?

學生彙報算式,引導觀察,用什麼方法計算表面積的?(對錶達流暢,思維敏捷的進行鼓勵)

(2)小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並板書。

分析這幾種計算表面積的方法,為什麼這樣算?在這幾種算法中你喜歡用哪一種?與同桌説一説。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構建知識。利用充足的時間,動手操作,探索、交流合作,發現規律,獲得新知。】

3、即時反饋、鞏固新知。

請同學們算一算,老師的這個禮品盒的表面積是多少?(獨立思考後,小組內交流彙報)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你認為那種方法簡便?

【設計意圖:運用新知解決問題,初步體驗數學的有用性,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在多樣化算法中,引導學生比較,並逐步理解各種算法的優缺點。在解決問題中自覺實現最優化算法】

(三)、嘗試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正方體的表面積應該如何計算?

討論,指名反饋,得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為什麼要乘以6?

1、給稜長為0.8米的正方體木箱表面塗上油漆,塗油漆部分的面積是多少?(獨立探索,再交流計算方法。)

如果正方體木箱沒有蓋,塗油漆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正方體表面積,進一步理解表面積含義。通過變式練習,體會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時,要靈活運用。】

2、歸納小結。

計算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什麼?如何計算?

三、分層練習,拓展應用。

1、口答填空。 10

4 (單位:釐米)

6

長方體的上、下面的長是( ),寬是( ),面積是( )。

左、右面的長是( ),寬是( ),面積是( )。

前、後面的長是( ),寬是( ),面積( )。

長方體的表面積=( )

2、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單位:釐米)

4 8

4 6

4 6

3、生活中的數學。

一個無蓋的玻璃魚缸的形狀是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製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玻璃?

4、生活中有些物體不一定要計算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圖片,製作這些物體要求幾個面的面積?(出示包裝盒圖片、長方體通風管、無蓋水槽、墨水盒圖片)

你還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

【設計意圖:通過基本練習、分層練習、拓展運用,讓學生鞏固新知,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在練習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

四、課堂總結,歸納提升。

這節課學到了什麼?學會了哪些知識?你會解決哪些生活中實際問題? 這節課中誰的表現最出色?

【設計意圖:這樣既能梳理所學知識,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反思意識。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成長,學會互相學習。並鼓勵肯定同學們的出色表現。】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與摺疊的情景,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通過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並從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

教學重點: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有效鋪墊

圖形的世界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一起看大屏幕(出示長方形),認識嗎?你知道長方形面積怎麼計算嗎?

再來看(出示長方體),這是新認識的長方體,你還記得長方體的面、頂點、稜的特徵嗎?(重點板書:長方體6個面)(前—後,左—右,上—下)

二、尋找聯繫、引入新知

1、審題讀取數據(出示相關數據)關於這個長方體,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引導學生讀出長方體的長、寬、高,並發現相對的面,顏色相同。)

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個相同的長方體,你能像老師這樣擺放,並標出上下左右前後六個面嗎?(試一試,並指名指一指)

2、動手填寫數據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展開與摺疊,誰能説一説將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展開後,將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圖形?(將得到一個六個面相連接的平面圖形,即長方體展開圖)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還知道由於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長方體的展開圖也是不一樣的。下面,老師就將這個長方體展開,得到的一個像這樣的展開圖(出示展開圖)。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以及它的展開圖,你能分辨得出這個長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對應於展開後圖形中的哪個部分嗎?

同學們觀看16頁的展開圖,請同學們一起來做個活動,先看要求:

(1)判斷長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對應於展開圖的哪個部分,將上下左右前後標在展開圖的各個面上。

(2)根據長方體各條稜的長度,將合適的數據填在展開圖的方框中。明白了嗎?動手試試看。

指名試一試,這個同學完成的如何,和你標的一樣嗎?反饋:誰能來説説,你是怎麼填的?

三、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1、揭示長方體表面積概念同學們很善於觀察,找出了長方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的聯繫,那麼你想不想通過自己的本領知道我們做這樣一個紙盒需要多少紙板嗎?

適時引導學生思考,求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紙板其實就是求什麼?(所有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補充板書)

拿出手中的長方體,摸一摸它的6個面,體驗一下它的表面之和。

2、估計長方體紙盒表面積誰能先來估計一下這個長方體紙盒的表面積是多少?(引導學生説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並適時的滲透一些估計的方法與技巧。)

3、小組交流並計算結合這個長方體及它的展開圖,想一想,你準備如何計算它的表面積?四人小組內介紹一下你的方法。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4、全班交流與彙報學生板書彙報自己的方法,並讓其他同學給予相應的評價。

5、概括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

方法一:6個面面積相加

方法二:計算3個面的面積×2,依據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的特點。

方法三:計算三對面的面積再相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種方法,誰能説一説,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麼聯繫?有什麼相同之處?請同學們開動腦筋,靈活的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總結求表面積的方法:要想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需要知道什麼?知道了長寬高,應該怎樣計算呢?

6、知識推廣思考:求正方體表面積,需要知道什麼?出示課本第18頁試一試,引導學生完成。

四、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17頁1題,3題,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2、拓展練習(1)17頁4題。

(2)想一想,一個長方體的飲料盒,它的長、寬、高分別是6cm、3cm、10cm。如果圍着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是多少?分析題意,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五.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操作、觀察活動中,自主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自主探索、互助學習的精神,在評價中獲取更多情感,同時學會欣賞他人。

教學重點:

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理解並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迅速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這也是正確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情境導入。

1、複習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2、同學們,我們手中都有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盒子,但都不相同,如果把它們都包上一層紅色的彩紙?它們的顏色就相同了,那麼,需要多大的紙呢?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還數學的原始本來面目,既能達到以問促學的目的,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二、實踐探索,發現新知。

1、結合教材P18頁內容,初步感悟表面積含義。

(1)根據左邊的長方體紙盒,按要求完成所提問題。

(2)問題(課件出示)

(3)如果做上面的紙盒,需要多少紙板呢?

師引導問:需要多少紙板就是求長方體的什麼?

(4)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學生髮表自己的想法。師小結。

2、小組合作學習,探索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

(1)課件演示展開圖,加深理解。

(2)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彙報。

3、分析比較計算方法。通過觀察分析,讓學生想象,展開的實物圖,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展開思維,發現並歸納出表面積的含義,從而明確概念。

當學生理解表面積的概念後,急於知道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訴學生或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推導出表面積的公式,就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我讓學生通過實物圖和平面展開圖的對比,自主探索。

三、舉一反三,知識遷移。課件出示"試一試"

1、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2、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自主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彙報交流。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在長方體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我把遷移類推的機會留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類推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再創造能力。

四、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1)一個無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稜長為5分米,製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玻璃?

(2)四人一小組,用兩個形狀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算一算,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我設計的練習題從易到難,讓學生自己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研究、討論、探索的過程中發展智能。體會生活中的長方體表面積是變化的,只有活學活用才能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新知識?

2、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怎樣?你們認為呢?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P33—3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在探索學習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問題的習慣。

4、通過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5、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並從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

教學重點: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寬是多少。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剪刀、長方體盒子、尺、硬紙板、火柴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想把它送給這節課最愛動腦筋,最愛發言的同學,老師覺得這件禮物的盒子不夠精美,你們能不能給老師出出主意?(學生説到給禮物盒子包上包裝紙,教師説你的想法和我一樣。)

想知道這張包裝紙的大小嗎?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就會明白。

二、自主探索

分組操作,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含義、並建立它們的聯繫。

同學們,現在請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長方體、剪刀,看看把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紙盒展開是什麼形狀的呢?

請在展開圖中,分別用上下前後左右標明6個面。

觀察長方體展開圖,哪些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

學生分小組合作操作。

三、各小組學生交流彙報結果。(學生到實物投影儀上演示並彙報探索思維過程)可能有以下幾種:

彙報一:

把長方體紙盒6個面剪開,並把相對的面擺放在一起組成三大部分。

要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只要把這三部分面積相加,第一部分面積為"長×寬×2",第二部分面積分為"寬×高×2",第三部分面積為"長×高×2",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學生彙報後,演示這一種推導思維的全過程。

板書:長x寬×2+寬×高×2+長×高×2。

彙報二:

把長方體紙盒剪成面積相等的兩大部分。

只要把這兩大部分的面積相加,就可以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第一大部分面積為

"長×寬+長×高+寬×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積與第一大部分面積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積乘2,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師:同學們的這種方法真不錯,請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這一種方法推導思維的全過程)板書:(長×寬+長×高+寬×高)×2。

彙報三:

把長方體紙盒的六個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兩大部分。

只要把這兩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第一大部分面積為(長×2+寬×2)×高+長×寬×2,並説明"長×2+寬×2"可以表示這個長方體的底面周長。師:這種方法也很好,請同學看演示。(演示這一推導思維的全過程)

板書:(長×2+寬×2)底面周長×高+長×寬×2

師: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一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四、實踐運用

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

説明"至少"的意思。

獨立計算,説説你是怎麼計算的?

2、給出課前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的數據,讓學生計算包裝這個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裝紙。

3、一個正方體禮品盒,稜長1.2分米,包裝這個禮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裝紙?

想一想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呢?

4、選擇題。

1、下圖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①(6×3+3×15)×2

②(6×15+3×15)×2

③(6×15+3×15+6×3)×2

單位:釐米

2、一種長方體硬紙盒,底面是邊長2分米的正方形,高4分米,現在要在外面全部塗上油漆,油漆面積有多大?

①(2×4+2×4+2×2)×2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2、初步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表面積概念,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長方體的特徵是什麼?

2、正方體的特徵是什麼?

指出自帶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並説出右面、上面的長和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導入:同學們對長方體的每個面的面積都會計算了,那麼整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內容、

教師節,笑笑為老師準備了一個小禮物,她想給它進行包裝,到底要買多大的包裝紙才夠而且又最省紙呢?這實際上就是求什麼?(就是求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一共是多少。)

師:那麼怎樣求這6個面的面積呢?

拿出你準備的紙盒,剪一剪,看一看,能發現什麼?(可以分別求出每個面的面積,再加起來;發現相對面的面積相等;發現6個面的總面積就是包裝紙的面積。)學生操作,師巡視。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老師這裏有一個長方體,誰能説出它的長、寬、高是多少?

老師沿着稜把這個紙盒剪開,請大家幫老師算算,看你能算出它哪個免得面積?是多少?(指名彙報)

同學們説的真好。你能把下面表格填上嗎?看誰又快又對。

師: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和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

那麼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小組內討論以下。(師出示課件)

正方體的6個面都相等,請同學們繼續觀察:把一個正方體展開,怎麼求它的表面積?(討論)課件演示

什麼叫表面積呢?

1、教師明確: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學生兩人一組相互説一説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演示課件“長方體的表面積”】

1、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面積用長方體的長乘寬;

前後兩個面大小相等,面積用長方體的長乘高;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面積用長方體的高乘寬、

2、教學例1、

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

教師啟發:“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首先要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計算每個面的面積,把每個面的面積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積、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6頁例5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四第6~10題及思考題。

〔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探索,理解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2、讓學生掌握並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發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培養獨立思考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出應該求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哪幾個面之和。

一、複習鋪墊,導入新課:

1、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表面積,誰還記得?

2、計算下面物體的表面積。

(1)一個長方體長5釐米、寬6釐米、高12釐米。

(2)一個正方體的稜長5分米。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二、探索領悟,總結方法:

談話:在實際生產中,有時還要根據實際需要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和。

出示例5 一個長方體魚缸,長5分米,寬3分米,高3.5分米。製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 談話:請同學們説一説魚缸的樣子。

提問: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麼?

使學生明確,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這個魚缸的表面積。

啟發學生思考:

根據實際情況,需要計算幾個面的面積的和?其中哪兩個面的面積是相同的?

學生交流,指名口答。

明確:分別求出前、後、左、右和下面的面積,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個面的總面積,再減去上面的面積。

2、列式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

談話:你能説説你列式的根據嗎?讓學生明確算式的含義。

相機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3、談話:還有其他的方法嗎?選擇一種方法算出結果,再互相交流。

4、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明確這張商標紙的面積就是這個長方體前、後、左、右四個面的面積和,也就是長方體的側面積。

第2題,做讓學生先弄清楚需要計算幾個面的面積的和,然後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後,集體訂正,指名説出列式根據。

三、鞏固練習:

練習四第6 題,思考問題是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之和?根據給出的條件,這幾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然後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課堂作業:

1. 練習四第7題 要學明確木板是上、下、左、右四個面,沙網是前後兩個面。

2. 練習四第8題 明確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應長方體的下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頂面和四面牆壁的總面積後,還應該扣除門窗及黑板的面積。

3. 練習四第9題 幫助學生理解台階佔地面積應為各級台階的上面的面積之和,即0.3×6×5=9(平方米)。鋪地磚的面積則是各級台階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積總和,即9+0.2×6×5=15(平方米)。

4. 練習四第10題 要提醒學生以釐米作單位測量有關數據。測量結果可保留一位小數。

五、思考題:

提示學生:這個物體中的每一組相對的面的面積都相等。由此,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是:(7+7+6)×2=40(平方釐米)。按要求補成的最小正方體稜長是3釐米。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

2、知道表面積的概念,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3、在自主解決現實問題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難點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媒體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一)口答填空。

1、長方體有( )個面,一般都是( ),相對的面的( )相等;

2、正方體有( )個面,它們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 )相等;

3、這是一個( ),它的長( )釐米,寬( )釐米,高( )釐米,它的稜長之和是( )釐米;

4、這是一個( ),它的稜長是( )釐米,它的稜長之和是( )釐米。

(二)説一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

教師:我們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它們的表面都有6個面,今天就來研究它們表面的大小。(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1、教師提問:什麼叫做面積?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用手按前、後,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

2、教師明確: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3、學生兩人一組相互説一説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4、教師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前後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2、教師提問:想一想,長方體的表面積如何計算?(學生討論)

老師板書:

上下面:長×寬×2

前後面:長×高×2

左右面:高×寬×2

3、練習解答。

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

4、鞏固練習。

一個長方體長4米,寬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教師:如此題改為同樣尺寸的無蓋塑料盒求表面積如何辦?

學生:應該少算上邊的一面。

列式:4×3+4×2.5×2+3×2.5×2

(三)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教師提問: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

學生:稜長×稜長×6

2、試解例2。

一個正方體紙盒,稜長3釐米,求它的表面積。

32×6

=9×6

=54(平方釐米)

答:它的表面積是54平方釐米。

教師:如果這個盒子沒有蓋子,做這個盒子要用多少紙板該如何列式?

學生:少一個面。列式:32×5

教師明確:説表面積是指六個面,實際問題中有的不是求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審題時要分清求的是哪幾個面的和。

3、鞏固練習:一個正方體的面積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積。

三、鞏固反饋。

1、一個長方體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高是5釐米,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2、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是5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3、判斷正誤,並説明理由。

(1)長方體的三條稜分別叫它的長、寬、高。( )

(2)一個稜長4分米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42×6=48(平方分米)( )

(3)用四個同樣大的正方體小木塊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四個正方體表面積的和小。( )

四、課堂總結。

什麼是長、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計算?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猜測導入

出示兩個紙盒(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特徵?

談話:這兩個紙盒,看起來大小差不多,請你猜一猜,做哪個紙盒用的硬紙板多?

有什麼方法可以證明你的猜測是否正確?(引導可以計算它們所用的硬紙板的面積,然後再比較)

二、探究新知

1、引導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問題: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各個面有什麼關係?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啟發:“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首先要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計算每個面的面積,把每個面的面積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積。

(2)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彙報,並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解法一:6×5×2+6×4×2+5×4×2=60+48+40=148(平方釐米)

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的硬紙板。

(3)比較小結:仔細觀察這兩種方法,體現了長方體的什麼特徵?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節是什麼?(要根據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應的長和寬)這兩種解法之間有什麼聯繫?

2、自主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長方體的特徵,我們解決了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的問題,那麼這個正方體紙盒的問題你會解決嗎?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提醒學生根據正方體的特徵進行思考。

(3)組織交流反饋。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談話:我們在求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由此你知道什麼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揭示: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三、練習鞏固

完成課本“練一練”以及練習四第一、二、五題。

四、全課小結

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能概括性的語言説一説怎樣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五、佈置作業

1、做練習四第三、四題。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建立表面積概念,會求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

2、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求法,在觀察對比中,得到長方體表面積公式、正方體表面積公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運用公式實際應用,並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長方體表面積公式的求法探究。

2、公式的實際應用。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探究方法。

教具、學具的準備:長方體盒、正方體盒、長方體展開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出新課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我們學習的好夥伴淘氣的十歲生日,他的好朋友笑笑要送給他一份生日禮物。這個禮物準備好了,可是老師對這個包裝盒卻不太滿意,你能幫助笑笑出一個好主意嗎?

生:可以在包裝盒外面包一層彩紙。

師:老師也是這麼想的。看,老師用彩紙將這個包裝盒包裝了一下,請看(出示課件)。

師:漂亮嗎?

生:漂亮。

師:現在新問題又出現了。要把這個包裝盒包裝好,需要多大的彩紙呢?要求多大的彩紙就是求什麼呢?

生:求六個面的面積之和。

師:對,求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就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的表面積.(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 初步感知

1、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對長方體禮盒的哪些部分進行了包裝?

生:它的六個面。

師:而且,剛剛我們知道的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那麼,你是如何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呢?(師提問)

生:就是求六個面的總面積。(出示課件)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仔細地觀察,長方體的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包括哪些?(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師對照長方體講解表面積的含義。(出示課件,學生齊讀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師:那麼正方體呢?(請同學對照正方體説一説)

師:他説得對不對呢?

生:對。

師:正方體的表面積也就是六個面的面積,它包括前面、後面、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那麼,下面請同學們對照着手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標出它的六個面。

(同位之間互相指着模型説一説。)

師:好。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長方體,你從任意一個角度,對多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

生:三個面。

師:那麼如果老師想看到六個面,應該怎麼辦呢?

生:把它拆開。

師:那麼把它展開,是不是就能看到六個面了呢?

生:是的。

師:下面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把長方體展開是什麼圖形?(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上講台介紹自己展開後的圖形,並分別指出它們所對應的面。對於不同的方法加以表揚。

師:介紹長方體的展開圖有多種。希望同學們課下動動腦筋想一想,想象展開後的圖形。

(師用課件展示長方體的展開圖形,並質疑:觀察展開圖你發現了什麼?)

同學交流並回答問題。

2、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正如大家所説所看到的長方體展開後的圖形,相對的面完全隔開了,展開後每個長方體都有六個面。而且,我們知道長方體的對面面積相等,那麼,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更加形象和直觀了。由長方體變成了我們很熟悉的長方形。那麼,你能求出它的表面積嗎?

(出示課件,生相互交流並展示)

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對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1:我是想先求出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把它們的結果相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S表=S上+S下+S前+S後+S左+S右

師:説得很好。同學們應該表揚一下。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呢?

生2:由於長方體的對面相等,所以我只要求出一個面乘以2就可以了。我得出的公式是: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

(師板書)

師:這個方法很好,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3:我是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的面積之和,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長方體的表面積了。

我得到的公式是: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高×寬+高×長)×2

(師板書)

師:你真聰明,大家表揚一下。(大家鼓掌表揚)

師出示課件,介紹長方體表面積的求法。

3、應用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

師:請大家算一算,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學生獨立解答,指明學生回答)

4、滲透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

(出示課件,學生獨立思考並回答)

師:這個是一個稜長為8釐米的正方體,求它的表面積。

(學生獨立思考並解答)

三、應用所學知識 解決問題

1、出示長方體禮盒的包裝袋,並質疑,求幾個面的面積。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要求學生説出理由和依據。

2、出示教材P18“試一試”,要求學生獨立解答。

讓學生理解題意後,鼓勵學生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全班集體訂正。

3、師:做一個長方體的魚缸需要求幾個面的面積?(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出示課件)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當遇到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數學知識與我們密不可分,我們要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附:板書設計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高×寬+高×長)×2

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89 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操作、討論、交流、歸納的過程,理解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會運用表面積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能根據實際情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部分面的面積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探究立體圖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表面積的意義;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紙盒。

學生:長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複習鋪墊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生答。(教師強調面的知識)

二、創設情境 、引入問題

老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也非常感興趣,做了一個長方體的紙盒,製作這個紙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積的紙板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求什麼?

生:長方體紙盒的表面積。

師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師:看了課題同學們想問什麼?

師生共議研究課題:

(1)什麼叫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怎樣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 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什麼叫長方體的表面積呢?請看大屏幕。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展開圖。

師:同學們看完後有什麼想説的?

生:圍成長方體的是6個長方形。

生: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展開後6個面的總面積。

師歸納後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師: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表面積,那麼製作這個紙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這個問題該怎樣解決呢?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粘合圖

師:同學們看完後,又想到了什麼呢?

生:求出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也就知道了做紙盒所需要的面積。

生:要知道做這個紙盒用多大面積的紙板就是求它的表面積。

〔着重引導學生體會: 求做這個長方體紙盒需要多少硬紙板,就是求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圖形

師:現在同學們能求出它的表面積嗎?

生:不能。

師:為什麼?

生:沒有數據。

師課件出示數據,引導學生把數據放到長方體相應的位置。

2.探究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

師:我們知道了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又分別是長方體的什麼條件呢?

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討論:

上、下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和();

前、後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和(); 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和()。

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彙報)得出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長和寬的關係:

上、下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寬);

前、後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高); 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高)和(寬)。

3、嘗試計算

問:現在你能求出做這紙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嗎?

學生嘗試計算,出示活動要求:

(1) 小組討論,想辦法求出做這個紙盒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

(2) 把自己的計算方法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反饋:哪個小組先上來,把你們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向大家彙報一下?在一個小組彙報時,其他小組的同學要仔細地聽,認真地想,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向他們提問

學生板演後説明想法:

生1:我先用30x10求出上面的面積,因為上下面的面積相同,所以再乘2就是上下面的面積;用30x15求出前面的面積,再乘2就得出了前後兩個面的面積;用15x10求出右面的面積,再乘2,就是左右兩個面對面積,然後把6個面的面積加起來。

生2: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3個面的面積,因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再乘2就求出6個面個的面積。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語言敍述的完整性,準確性。

師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彙報結論。

指兩生把板書上的數字換成對應的長、寬、高,引導學生總結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長x高+寬x高)x2或者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長x高+寬x高)x2或者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

4探究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多媒體出示:稜長為5釐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學生嘗試計算,指生彙報並説明想法,引導學生得出: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x稜長x6.

四,鞏固新知、拓展運用

1、課件出示“我會選”,學生口答。同時在多媒體上出示答案。教師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

2、課件出示“説一説”,學生口答,同時在多媒體上出示答案。運用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學習興趣。

3、課件出示“聰明的你”,引導學生注意:

(1)在處理長方體(正方體)實際應用時,要靈活運用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不一定是6個面);

(2)計算時,關鍵是找準數據。

學生獨立完成後,在班內彙報,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4、課件出示“攀登高峯”,引導學生分析計算時應考慮幾個面,問題課後討論完成。

五、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理解什麼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2.掌握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正確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聯繫實際,揭示課題

同學們,學校利用這個假期同學們休息的時間,要對我們的教室進行從新粉刷。

在粉刷之前,校方提前進行了資料收集,收集的資料如下:

1. 每個教室的長8米,寬5米,高3米;

2. 每個教室要對四壁和屋頂進行粉刷;

3. 每個教室門窗的面積共20平方米;

4. 每個教室要粉刷三次;

5. 第一次粉刷每平米用塗料0.5千克;第二次和第三次粉刷每平米只用去塗料0.2千克。

6. 我校共有 個教室需要粉刷。 你能根據校方收集的上述信息幫助校方計算出應該買多少塗料嗎? (揭示課題)

二、師生交流,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生1:什麼叫表面積?

生2: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怎麼求?它們的表面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生3:學了這些知識有什麼用處?

[用與實際相聯繫的事例來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願意學。這也正是符合了心理學中:教學過程始終是伴隨着學生的情緒,並且智力活動也受其極大的影響的論點。在良好的情景創設下,學生學習十分容易地投入。]

三、師生互動,探究問題

1. 學生操作,解決問題;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請將這個正方體紙盒沿着稜剪開。 (學生操作) 我們將正方體沿着稜剪開,就得到了一個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出示學生得到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2)引導學生觀察得到的正方體的展開圖,思考: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什麼特徵?

[學生通過操作得到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由於沿着不同的稜剪開,就得到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也不同,因此會有多種展開圖,至於有哪幾種展開圖之一知識在二年級下的學習中已經解決,教師不需要展開。]

2. 組內交流,發表見解;

(1)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6個正方形的面組成。

(2)它們的形狀都相同。

(3)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3. 教師引導,深入探究;

(1)想一想可以怎麼求這6個面的面積總和。 先求出1個面的面積,再乘以6,就是這6個面的面積總和。

(2)請你試着求一求你手中的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總和。

注意:先測量稜長的尺寸,再計算,取整釐米數。 (學生計算) 看書鞏固,掌握方法; 剛才我們計算的就是正方體的表面積,那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麼求呢?書上有具體的介紹,請打開書,翻到P39,看書回答:

(1)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2)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學生通過對自己手中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的觀察,自主探究,得出了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麼求的結論。最後通過看書規範自己的結論。]

四、巧加點撥,學而致用

1.追隨上知,質問質疑

拿出手中的長方體紙盒,指出它的表面積,説説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知道它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嗎?

2.遷移知識,靈活運用

學生利用所學方法推導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

3.組際交流,發表見解

4.看書小結,掌握方法

請打開書,翻到P40,看書回答:

(1)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5.引用方法,靈活解答

算一算你同桌手中長方體的表面積。

[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通過班級適當交流取得共識。當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都不能很好解決時,教師再適時指導、點撥。]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由此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2、能根據現實情景和信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長方體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求意識和探求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並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數學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流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複習長方體的特徵。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知道它們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那麼它們都有哪些特徵?

生:長方體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2、師:同學們説得真好,都已經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徵。那麼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長方體,一起來探究一下長方體的面。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師:現在老師手中有一個長方體紙盒,昨天同學們回家也都做了一個,剛才我們説長方體有6個面,他們分別是,(邊説邊指),那麼如果我們沿着長方體的某些稜剪開,再展開,會是什麼形狀呢?

接下來學生動手剪(強調要求)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展開後,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原來的立體圖形變成了平面圖形。

生:我發現長方體展開後還是由6個長方形組成的。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演示(實物展開後貼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還能像中一樣找到剛才指出的前面嗎?後面又在哪裏呢?你還能找出上、下、左、右分別在什麼地方嗎?

生:能。

師:那麼請你們在自己的長方體展開圖中標出上、下、左、右、前、後。

師:觀察長方體展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我們知道長方體有6個面,哪些面的面積是相等的?

生:前後面,左右面,上下面是相等的。

師:為什麼?

生: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同桌合作)

生:上、下每個面的長和寬是長方體的長和寬,每個面的面積是長x寬;前、後每個面的長和寬是長方體的長和高,每個面的面積是長x高;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是長方體的高和寬,每個面的面積是寬x高。

師:同學們,像這樣我們把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長方體的表面積。

(板書:表面積)

(2)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師:那麼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小組合作:

1,先獨立思考,記錄下自己的方法。

2,小組內交流,探討哪種方法更簡便。

學生作業展示: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

或者(長x寬+長x高+寬x高)x2 分別解釋

教學例1。

出示例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出示)

問題: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就是求這個長方體包裝箱的什麼?

生:實際上就是求這個長方體包裝箱的表面積。

根據上面咱們總結出的公式來求一下表面積

方法一:0.7×0.5×2+0.7×0.4×2+0.5×0.4×2=1.66(平方米)

方法二:(0.7×0.5+0.7×0.4+0.5×0.4)×2=1.66(平方米)

(3)通過剛才的操作與例題,你覺得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需要哪些條件,又該如何計算呢?歸納總結

三、深化提高,綜合應用

1、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六的習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讓學生髮現本題中“沒有底面”這條信息很重要。

(2)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四、歸納知識,總結學法

師: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在這節課學習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或深刻感受和老師、同學説説。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

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 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並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 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 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

探索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長方體盒子一個,直尺,鉛筆。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有效鋪墊

師:最近我們新認識了長方體,你還記得長方體的特徵嗎?(重點板書:長方體6個面)(前—後,左—右,上—下)

二、尋找聯繫

、引入新知

1、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個相同的長方體,你能在它的表面上對應六個面標出上下左右前後六個面嗎?(試一試,並指名指一指)

2、同學們手中的紙盒是我剛買回來準備裝小禮物用的,那麼他們廠家做這樣一個紙盒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硬紙板呢?求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紙板其實就是求什麼?(所有

面的面積之和) 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其實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課件展示)板書:長方體的表面積。

4.想要知道所有面的面積和,首先我們要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你們準確找到每個面的長和寬嗎?先自己嘗試獨立説一説。開始。

5.看來大家都很有信心的樣子,把你的發現再説給同桌聽一聽。開始。你能發現它們的長和寬與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係嗎?

6.誰能到前面來説一説?老師幫幫你。這是前面長方形的長,這是寬。下面和上面相同。這是左面長方形的長,這是寬。誰能到前面再來説一次。

7.其實啊,這六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着奇妙的關係,我很想知道哪個小組能最先找到,找到了請馬上坐好。預備,開始!誰能到前面來説説?後面和前面?是一樣的。(説左面 和上面都會提示對面)

8.看來大家的空間感都很強!嗯,現在我像昨天一樣把長方體展開,現在大家來看大屏幕,這是這個長方體紙盒的展開圖,誰能結合這個展開圖再來説一説,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長寬高的關係。(展開圖上標出上下左右前後)

9.那大家現在可以計算出製作這個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嗎?要想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還要知道長方體的什麼?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我們現在不知道手中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怎麼辦?測量。對,現在同桌兩個人合作,測量出長方體的長寬高,並用鉛筆標到盒子上。測量並記錄結束請馬上做好。

10.誰來説説你們的測量結果?長12釐米,寬6釐米,高4釐米.和他測量的數據相同的請舉手,嗯,大家測量得真準確。知道了長寬高,那我們現在就,動手來計算一下,製作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硬紙板,注意計算過程中要準確。開始。

11、 大家算出來了嗎?小組內交流一下,説一説你為什麼這麼列式。

12、全班交流與彙報。 (找到不同類型的方法,寫黑板上。)這是我看到兩個同學的不同方法,和這個同學方法相同的請舉手,誰能説説你是怎麼想,為什麼這樣列式。

誰和這個同學的方法相同,你又是怎麼想的?誰能來説説你的想法?

13、根據孩子們的列式,進行總結。

方法一:6個面面積相加

方法二:計算3個面的面積×2,依據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的特點。

方法三:計算三對面的面積再相加

14、這幾種方法,哪種比較簡便?誰能根據這個式子能説説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等於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長x高+寬x高)x2要想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要知道長方體的什麼?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

四、鞏固練習

1、 洗衣機廠家想要定包裝箱,想請我們幫忙算出一個包裝箱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大家一定要算仔細,可不能給廠家算錯了。看大屏幕。出示課本第17頁練一練第二題,引導學生完成。

2、 課本17頁第5題。

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五、總結:今天大家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和要求

1、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

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1、長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18頁的長方體紙盒和它的展開圖,完成下面兩項活動。

(1)長方體的6個面分別對應於展開圖的哪個部分?分別將它們塗上相應的顏色。

(2)展開圖的各條邊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在展開圖的方框中填上適當的數。

(3)估一估,做這樣的一個紙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紙板?再算一算。

學生交流,小結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對於學生出現的不同的方法,教師都給予肯定,關鍵是讓學生説清解題的基本思路,然後引導學生比較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繫。)

提示:在計算實物的表面積時,要根據實際選用不同的方法靈活計算。(要弄清物體的表面積是指哪些面的面積之和。)

2、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學生嘗試探討:教科書第18頁“試一試”。

學生交流,小結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課堂練習

1、教科書第19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科書第19頁“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先説商標紙的面積紙哪些面的面積之和,再計算。

3、教科書第19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結合實際想一想,一個電視機布罩要做幾個面,哪個面是不需要做的,再讓學生嘗試計算。

4、教科書第19頁“練一練”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再交流。

5、教科書第19頁“練一練”第5題。

如果學生列綜合算式有困難,允許分步計算。

6、教科書第19頁“練一練”第6題。

讓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國小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有關圖形問題的學習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資源: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談話:前兩節課我們探索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與教材中例4和“試一試”同樣大小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可分為哪幾組?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問題: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

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的各個面有什麼關係?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交流中明確: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

(2)啟發:請你藉助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模型思考,根據長方體的特徵,可以怎樣計算這6個面的面積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樣列式的,並相機板書如下算式:

6×4×2+5×4×2+6×5×2; (6×4+5×4+6×5)×2

(4)比較小結:這兩種方法都反映了長方體的什麼特徵?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節是什麼? (要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關面的長和寬)

(5)提出要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都是可以的。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2.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長方體的特徵我們解決了做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板紙的問題。如果紙盒是正方體的,你還會解決同樣的問題嗎? (出示‘‘試一試’’)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3)組織交流反饋,提醒學生根據正方體的特徵進行思考。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談話:剛才我們在求做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三、應用拓展

1.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列式和題中的直觀圖具體説明思考的過程。

2.做練習四第1題。

讓學生看圖填空,再要求同桌同學互相説説每個面的長和寬,並核對相應的面積計算是否正確。

3.做練習四第2題。

讓學生獨立依次完成題中的兩個問題,適當提醒學生運用第(1)題的結果來解答第(2)題,並要求學生説説用這樣的方法求表面積的根據。

4.做練習四第5題。

讓學生根據表中列出的各組數據對每一個物體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作出判斷,並説明判斷的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並將結果填人表中。最後引導學生比較求長方體的表面積與求正方體表面積的過程和方法,説説求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時各要注意什麼。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什麼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樣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與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什麼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