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範文10篇

校園5.8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範文10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我園自然的環境資源十分豐富,每到暖和的春季姑娘到來時,花兒競相開放,小樹披上新裝,孩子會在樹樁上玩耍,一旁的粗細不同的樹,更是孩子最親密的好朋友,不管是放學時還是户外活動時,總看到孩子們興致勃勃的和幾個好夥伴玩着,有時候孩子們對季節引起小樹的變化都非常的感興趣,當然也有的孩子會問老師樹上的年輪,比較大樹哪個更粗壯,結合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開展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體驗多樣粗細測量,理解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

2、能完整講述自己的發現,通過活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從小樹立愛護樹木的意識。

活動準備:

絲帶、穿成串的回形針、水彩筆、記錄表若干,1—8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談話導入,引出粗細測量的遊戲:

1、教師提問:(1)我們這是在哪?

(2)春天的小樹林漂亮嗎?大樹多不多?

(3)認識這些樹嗎?這些樹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呢?

2、引導幼兒大膽表述。

3、教師小結:春天的小樹林很美,各種各樣的樹木,樹樁都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4、引出“誰粗誰細”的遊戲。

出示1—8的數字卡片,教師:我們今天來玩一個遊戲“誰粗誰細”,在玩遊戲前我們得先邀請樹林裏的一個好朋友,可以是一顆樹也可以是一個大樹樁,請兩個小朋友為一組,拿着一張數字卡片,選擇好了就將數字卡片貼在上面。

二、基本部分

(一)體驗多種粗細測量方法,感受測量的樂趣

1、體驗目測的方法判斷樹木的粗細,

(1)教師提問:a、它們一樣粗嗎?你怎麼知道不一樣粗?

b、用了什麼方法?(目測)

c、用目測的方法來比較哪個樹最粗?哪個樹最細?

(2)討論:用目測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嗎?

(3)師幼小結:目測的方法非常不錯,不過不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

2、、幼兒集體操作:探索找出比較粗細的多種方法,感知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幼兒集體操作:探索找出比較粗細的多種方法

a、教師提問:有什麼的方法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呢?

b、請幼兒找一顆樹探索粗細測量的方法,教師在一旁指導。

(2、)運用身體不同部位測量,初步感知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a、教師提問:你找到了什麼方法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呢?(用手量的方法)

b、幼兒找一顆樹試一試,教師在一旁指導。

c、教師提問:他是怎麼量的?手指兩端伸到最長了嗎?

d、引導幼兒將手指兩端伸到最長再次測量,其他幼兒數測量結果。

e、討論:為什麼兩次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f、教師小結:兩次測量時手的長度不同,測量次數不同。

g、教師嘗試用手測量,幼兒數測量結果。

h、討論:為什麼師幼兩次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i、教師小結:原來同樣量這棵樹,我們手的長度不一樣,測量的次數也不一樣,這個方法不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

(2)幼兒體驗用雙手環抱的方法,感知測量工具與結果的關係。

a、教師提問:還有什麼的好方法能準確比較路段的長短呢?(雙手環抱)

b、引導幼兒找一顆樹試一試,教師在一旁指導。

c、教師嘗試用雙手環抱測量,幼兒記錄測量結果。

d、討論:為什麼師幼兩次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e、教師小結:原來同樣量這棵樹,我們胳膊長度不一樣,測量結果也不一樣,這個方法不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

3、出示測量工具,探索測量方法。

(1)出示測量工具,幼兒體驗工具測量,學習使用工具測量的方法、

a、師提問:(a)我們還可以用什麼辦法能比較出粗多少,細多少?

(b)知道哪些測量工具?

b、教師小結:原來測量工具有這麼多,捲尺、毛線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測量、

c、出示絲帶、穿成串的回形針,師提問:(a)這是什麼?

(b)它可以怎麼做測量?

d、幼兒集體操作:探索用絲帶、穿成串的回形針測量小路的方法,教師巡迴指導。

e、教師請幼兒講述、示範自己找到的測量方法。(一段絲帶連一段絲帶量、用手指做標記量……)

f、教師總結幼兒找到的方法並正確示範:翻轉的測量方法。

翻轉的方法:測量時要從起點開始,頂端對齊,末尾翻轉到另一端,記住保持是一條直線,收尾相接,末尾翻轉到另一端,保持是一條直線。

g、幼兒自由練習,鞏固方法。

(2)幼兒集體操作:兩人一組合作測量,記錄測量結果。

a、教師:現在兩個小朋友為一組,分別用絲帶、穿成串的回形針量一量一個路段,看一看有什麼不一樣!

b、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測量一個路段,記錄測量結果。

c、教師巡迴指導。

d、幼兒講述粗細測量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樹立從小愛護樹木的意識。

(1)討論:怎樣保護我們的樹朋友,

(2)組織幼兒互相討論。

(3)教師小結: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保護樹木要靠大家來完成,我們可以種植小樹苗,給樹苗澆水、施肥、捉害蟲、修剪葉子,不亂折樹枝,不爬樹等方式保護樹木,為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國家就將每年的3月12日做為中國植樹。

延伸環節:

幼兒和樹樁繼續玩“誰粗誰細”的遊戲,進一步學習運用工具量直徑比較物體粗細的方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

比比誰最快。

二、活動目標。

1、正確認讀1——10的數字,學習用序數詞表述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從不同方向辨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三、活動準備。

1、畫出樓房圖,10種動物卡,1——10的.數字卡。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1頁,筆。

四、活動過程。

(一)動物排隊。

1、小動物們排好隊伍準備去參加比賽,看看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2、將10種動物排成一行,指導幼兒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説出他們的位置,然後粘上相應的數字卡。

3、教師任意説出某種動物的名稱,幼兒説出該動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4、變換排列方向,重新擺放數字卡。想一想,小兔剛才排在第幾位?現在排在第幾位?為什麼不一樣了呢?(排隊的方向變了,位置也變了。)

(二)比比誰最快。

1、動物們開始進行跑步比賽了,咱們看看誰跑的最快。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指導幼兒觀看畫面,看清誰在前面,誰在後面,把他們的名次記錄在獎盃上。

2、教師認真檢查,給予指導幫助。

(三)活動體驗。

帶領幼兒到活動場地,每10人一組,看看自己排在第幾位。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減法,繼續感知三幅圖之間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走了”、“還剩”的實際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彙表達圖意。

3.獨立將三幅圖連起來,表達其中的含義。

活動反思:

活動準備:

1. 教具:有關4的減法圖三幅。視頻儀、電視機。

2.學具:幼兒數學操作材料p25,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複習4的分合。集體、個別與老師口頭對4的分合。

二、學習4的減法。

(一)、學習4的第一組減法。

1.教師依次出示3幅圖,(小雞在草地上),請幼兒用完整句講述每一幅圖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兒用正確的詞(走了,還剩)表達圖的含義,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説一説。

2.請幼兒説説每一幅圖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為圖列出算式。

3.集體讀算式。

(二)、學習4的第二組減法。

教師直接將3幅圖出示,(天空中的飛機),讓幼兒觀察後用完整句表達,並列出算式,集體、個別講述。

(三)、學習4的第三組減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圖,最後一幅打上問號,讓幼兒編出題目,(河裏的小鴨子),方法同上。

(四)、集體讀4的`三個減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動。

1.看圖列減法算式。

教師先講述做法,然後讓幼兒操作。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啟發幼兒用 “吃了”、“還剩”等詞彙,講一講三幅圖的含義,再將算式填寫完整。

2.將分合式填寫完整。(方法同上)

四、評講

集體檢查做的對不對,請個別幼兒上來講一講自己是怎麼操作的(放在視頻儀上)。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內容

本堂課是幼兒在學習了2345,6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基於幼兒對數概念比較不理解,教材通過操作、觀察,讓幼兒反覆進行6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從而形成數概念的意識。

本節課,屬於數概念的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説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悦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裏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現在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於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二、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所以我制定出本次的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和組成,嘗試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係。(能力目標)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情感目標)

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6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兩邊數列的關係。

三、活動準備

1、每6人一組,每組沒人一份畫有空白圓卡片的紙板

2、每人一份水彩筆

3、每組一份記錄表

四、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複習5的組成。

出示數字5(剛剛複習的小圓片)老師手裏拿着板子展示“我有1個小圓片?你有4個小圓片”我有2個,你有??並記錄在表格中。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學習6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使數學貼近於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

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於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係。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5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係這一環節。

4、找一找,合一合(學習6的組成)。

還是按照之前複習5的方法來歸納出6的組成。並記錄在表格中。

設計這一環節的意圖是讓幼兒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當中,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同時要求他們進行記錄和同伴交流,有利於發展他們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5、遊戲出活動室《小蝌蚪找媽媽》。

根據第4環節中學習6的分解和組成,引出《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景,按照幼兒自己分解出的答案做遊戲:1只蝌蚪前面遊,5只蝌蚪後面遊;2只蝌蚪前面遊,4只蝌蚪後面遊??這樣教學前呼後應,讓幼兒興致濃濃地在複習6的分解和組成中結束本節課。

五、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利用遊戲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重點部分的教學採取動手操作實踐,幼兒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動手動腦,練習次數多,密度高,有利於幼兒熟練地掌握6的分解,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老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可充滿激勵的語言,將會給幼兒不斷探究的動力和熱情;而層次分明難易適度的過程,也使新知得到鞏固和應用。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親近自然,產生關愛自然的情感。

2、練習目測數羣,嘗試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數完全部的方法進行8以內的數數。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能目測簡單數羣。

物質準備:學具:標有5、6、7、8點子卡片的布條若干,點子排列有規律;標有5、6、7、8朵花的紙袋若干,花朵排列有規律。場地:帶幼兒到園內落葉較多的大樹下。

【活動過程】

1、練習按點子數撿落葉。

(1)師:“小樹葉離開大樹媽媽,落了一地,好美啊。我們來玩一個撿落葉的遊戲吧。(出示帶點子卡片的布條)請小朋廢看清卡片上有幾個點子,就撿幾片葉子,再用布條把葉子捆成一捆。”

(2)幼兒自選點卡,目測卡片上的數羣,聽音樂撿落葉。

2、檢查點卡和樹葉的匹配情況。

討論:你們怎麼知道卡片上有幾個點子的?你發現怎麼數速度最快?(重點學習“接數”的方法,即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數完全部的方法)

3、再次練習按接着數的方法撿落葉。

鼓勵幼兒多次取不同卡片,撿、捆紮樹葉,比一比誰撿得又對又快。

4、給落葉裝袋。

(1)出示4只貼花紙袋,請幼兒給紙袋編號。

(2)請幼兒將剛才捆紮的樹葉,放入與其對應數字的紙袋中。

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把落葉帶回教室,放在區角繼續練習數數,也可進行手工粘貼等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興意盎然,非常的開心。這樣的活動打破了幼兒園狹小的空間限制,為幼兒提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通過直接與自然、社會接觸來獲得感性的知識,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提高語言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慾望。滿足幼兒主動發現、探索的心理需求,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看看、聽聽、想想、做做的`過程中,才能更有效地發展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使幼兒創造潛能的發展具有了必要性。大自然社會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我們只有走出幼兒園狹小的天地,把孩子們解放出來,帶他們到社會中、自然中,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就會變大,心胸寬廣,性情快樂,生活活力、思想情感、身心素質都得到了提高,正如陳老先生所説:“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計算的準確率,直接影響學習質量。實際教學中,根據幼兒生特點,安排活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加深對1—10各數意義的'理解及組成,同時培養學生的數感,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於一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活動洋溢着愉快的學習氛圍。

活動目標:

1.鞏固10以內加法。

2.提高幼兒計算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動物圖片、幼兒活動手冊三第38頁

活動過程:

一、練組成

2—10各數的組成。

①7的組成有哪幾組?

②8的組成有哪幾組?9的組成?10的組成?

教師一一列舉。並驗證正誤。

二、換禮物

1、小牛這裏有一張卡片7分,請你為小牛選擇禮物?

□○□=□找出:3+4=72+5=71+6=7

任意選擇禮物與小動物連線,並列式計算,看看兩種禮物的分值是否與獎券上的分值相等。

2、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找出相對應的數。

□○□=□

三、幼兒操作

看準題、算對數。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能按照物體的高矮、厚薄、寬窄的差異進行10以內物體的正逆排序。

2.初步理解序列中量地相對性、可逆性、傳遞性。

3.能夠與同伴合作完成排序活動,並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操作結果。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長度一樣寬窄不同的紙條每人10張

2.記錄紙,彩筆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按寬窄排序,感知量地可逆性。

(1)請幼兒隨意取出4張彩紙,按由窄到寬進行排序,並用與彩紙對應的彩筆將順序記錄下來,説一説自己排序的方法,如目測、重疊。

(2)請幼兒按由寬到窄的順序排序,並記錄結果。比一比,説一説紙條順序有什麼變化。

2.再次排序,感知量地相對性。

(1)請幼兒隨意增加2張彩紙,給6張紙條再次按由寬到窄的順序排序。並記錄結果。

(2)請幼兒將記錄結果與第二次的記錄對比一下,説一説原來的3張紙條排序有什麼變化。

3.第三次排序,感知量地傳遞性。

請幼兒取出最窄和最寬的彩紙,説一説兩張紙條跟其他紙條比,按照由窄到寬的順序排,它們的位置有沒有變化。

4.請小朋友比高矮,再次感知量地可逆,相對性。

5.到教室中尋找可以排序的物體,感知物體的.高矮、厚薄。

(1)請幼兒到教室裏找一種可以比較厚薄、高矮的物體,如圖書、積木、桌椅、玩具櫃等,看誰比較的數量多。(www.2baobao)也可自由結伴比高矮。

(2)請部分幼兒説一説找的哪種物體,找了幾個,按什麼順序排序,是用什麼方法進行比較的。

(3)教師根據情況,隨機提出不同排列順序,再一次感知量的不同性質。

活動反思

孩子在做中學,所以本次課程我給幼兒準備了足夠的材料,讓孩子在操作中感知量的可逆性、相對性和傳遞性。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與生活,所以在活動最後,佈置親子小作業,找一找生活中能夠排序的東西,記錄下來,和小朋友互相交流、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實物圖,根據圖意編10的加法應用題並列式計算,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3、注意幼兒書寫時握筆的正確姿勢。

活動準備:

不完整分合式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複習10的組成。(碰球)

1、教師:“我們來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要是9”。

2、運用拍手遊戲和碰球遊戲。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學習10的加法。

1、出示缺少總數的分合式一。

教師:請小朋友説説這道分合式怎麼讀?1和9合起來是幾?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分合式?(引導幼兒列出算式並寫出得數)

教師:這道算式的得數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個數?分合式中少了哪個數?(教師將分合式填寫完整。)

教師小結:這道算式的得數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總數。

2、教師:我們看看這道算式1+9=10,它還可以變出另外一種算式。(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其中兩加數的`交換規律,即9+1=10).

教師小結:加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可以互相交換位置,所得結果不變。

3、依次出示其他三組分合式,讓幼兒編出算式,然後集中討論,交流。

教師:請小朋友説説這道分合式又該怎麼讀?2和。8合起來是幾?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分合式?(引導幼兒列出算式並寫出得數)

教師:這道算式的得數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個數?分合式中少了哪個數?(教師將分合式填寫完整。)

教師小結:這道算式的得數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總數。

4、教師:我們看看這道算式2+8=10,它還可以變出另外一種算式。(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其中兩加數的交換規律,即8+2=10)

教師小結:這道算式的得數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總數。

5、集體朗讀10的9道加法算式。

三、編應用題。

教師:這些算式還可以表示其它的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説説。請幼兒依次根據算式嘗試口編加法應用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四、幼兒作業。

1、教師講述書寫要求。

教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數學本和鉛筆,要請小朋友看分合式變算式來書寫10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師也畫好了一張作業紙,仔細看看要怎樣書寫。

教師邊講述邊示範,要求幼兒先把書寫本對摺,在折線的左邊書寫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變算式。

3、幼兒進行書寫,教師觀察並指導。

4、評價幼兒作業情況。提醒幼兒注意書寫格式。

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正確握筆,端正坐姿,書寫規範、整潔,不亂塗亂畫。

四、結束活動。

教師展示書寫規範的作業,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數的分解及組成,理解除1以外的數,都可以分成兩個數,分析一個數的多種分發。

2.發展分析能、觀察能力以及記錄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的多種分發,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瓶蓋若干、數字卡若干。記錄卡每人1張。

四、活動流程:

活動一:拍手遊戲,情境創設,導入。

(1)看數字卡片:排相應次數的手。

(2)老師這裏有2個蘋果,要分給兩個小朋友,你會分嗎?想一想,怎樣分?有幾種分發呢?

(3)看課件:看看你分對了沒有?怎樣用數字表示?

今天,我們要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你有信心嗎?敢挑戰嗎?

活動二:學習3和4的'組成。

1、學習3的組成。

問題一:3個橘子分成兩份,先想一想,可以怎麼分?填寫出分

合式?讀一讀。

問題二:看課件演示。説説怎樣分更有序,不會漏掉。

2、學習4的組成與分解

問題:4朵花,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有序地分?

1、請個別幼兒上來分一分,説一説。

2、看課件,集體讀分合式。

活動三:學習5的組成。

1、幼兒每人與個瓶蓋。

要求:

(1)有序地分成兩份。獨立操作,填寫分合式。

(2)讀一讀分合式。

(3)舉手交流。

2、小結:説説你有什麼收穫?

活動三:幼兒操作,獨立完成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獨立操作完成練習。

3.教師巡視指導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學具,讓幼兒杆子將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並作記錄。

2、通過討論、分析,理解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如一個不風增加1,另一個部分就要減少1。

【活動準備】

塑料小鴨學具人手7只。

【活動過程】

一、複習6的組成。

玩“碰球遊戲”,出現數卡。

師:這數是幾?答“6”。

師:今天玩碰遊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

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

師: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

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

師:今天小狗請幾隻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麼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

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麼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並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

師:現在我請某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

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複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

師: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

師: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後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