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新蘇教版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11篇)

校園1.27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蘇教版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蘇教版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有體到面的抽象過程,體會平面圖形源於相應物體的面,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主要特徵,直觀認識相應的圖形,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和區分這幾種圖形。

2、在畫一畫、認一認、圍一圍等數學活動中體會圖形的抽象過程,初步積累認識形體的一些經驗,感受相關形體間的聯繫,形成相應圖形的空間表象。

3、在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初步體會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教學難點:

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並能清晰地識別這些“面”。

教學準備:

掛圖,釘子板,水彩筆,適量的積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

談話:上學期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你能來介紹下它們嗎?

二、搭一搭,畫一畫

1、出示情境圖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愛搭積木嗎?今天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積木,我們一起來搭一搭,好嗎?請每組的同學一起搭

一搭,搭好後互相説一説:你們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

學生分組活動。

全班交流:每組彙報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教師適時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柱的積木各粘一個在黑板上)

2、出示主題圖,談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也想試一試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你畫的圖形分別用了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的是哪個面?

全班交流:你的圖形是怎麼畫的?把你畫的圖形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學生把圖形貼在相對應的立體圖形的後面)

3、揭示課題,談話:同學們剛才畫了這麼多的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三、摸一摸,認一認

1、認識長方形。

教師指着貼在長方體後面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問:這些圖形都是用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

樣的圖形嗎?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學生活動後反饋:指名説一説、摸一摸。

提問:你們知道這樣的圖形叫什麼嗎?(在圖形後面板書:長方形)

2、認識正方形和圓。

教師指着貼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圓形問:這些圖形又分別是用哪一種積木的面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

的圖形嗎?請在小組內指一指、説一説、摸一摸。

提問:像這樣的圖形又分別叫什麼呢?(在相應圖形後面板書:正方形、圓)

3、認識三角形。

教師指着貼在三稜柱後面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問:這些圖形都是用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

樣的圖形嗎?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學生活動後反饋:指名説一説、摸一摸。

提問:你們知道這樣的圖形叫什麼嗎?(在圖形後面板書:三角形)

四、辨一辨,説一説

1、出示一些畫好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學生説説它們的名稱。

2、教師説圖形的名稱,學生從學具盒裏拿出相應的圖形。

3、想想做做1

(1)出示圖形:找一找,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和圓。

學生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

(2)提問:你還在哪裏見過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

學生先在小組內説一説,然後全班交流。

五、練習鞏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先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再全班交流。

(2)提問: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請大家猜一猜,再動手圍一圍。

(3)討論:為什麼在釘子板上能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圍成圓?(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是直的,能

圍出來,而圓的邊是彎曲的,圍不出來)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先説一説打算怎樣塗色,再獨立完成,填空每種圖形的個數,然後反饋。

展示一個學生的答案,指着圖中的長方形,提問:這些圖形有平着放的,有豎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們都是什麼形?

(使學生感悟辨認圖形時,只管形狀,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並提問:這個小朋友正在做什麼?

(2)學生自己用一個長方體畫長方形和一個正方體畫正方形。

(3)小組討論:比比畫出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有什麼發現?

(4)全班交流:指名説一説。

六、課堂總結,課外實踐

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還有什麼問題嗎?

課外實踐:請同學們課後細心觀察,看哪些地方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邊的人

説一説。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新蘇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和模型,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並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形體。 2 .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能對身邊與立體圖形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探究每種圖形的特點,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4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

找到每種圖形的特點並用語言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導入:小朋友們都搭過積木嗎?喜歡搭積木嗎?老師這兒有幾個小朋友用特殊的積木拼搭的作品,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了什麼?用一句完整、好聽的話來説一説。(學生彙報)

二、小組活動,操作感知。

師:他們搭的好不好啊?你們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物體也來拼一拼、搭一搭?但是,在拼搭前老師有幾個要求:

1.請小組4個人把積木放在一起拼搭,先商量好拼搭什麼,再動手拼搭,拼搭完成後為你們小組的作品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2.在拼搭的過程中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聽清楚要求了嗎?請小組4個人開始動手吧!(學生交流、拼搭)小朋友們拼的都非常好的棒,老師選了兩件最漂亮的作品與大家一起分享,現在請作品的小設計師來介紹一下吧!(學生介紹,你作品的名字叫什麼?你們是怎麼拼搭的?有什麼發現?)

三、形成表象,建立觀念。

師:小朋友們真是愛動腦、善於觀察的好孩子。在我們的作品中用到的物體的形狀相同嗎?剛才我們的發現就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係。

現在請同位兩個人把你們的物體放在一起,按形狀把他們分分類吧!開始動手。(學生分類,教師巡視指導。)

師:小朋友們已經分完了,哪個小朋友來説一説你是怎樣分的?(你們分成了幾類?你們是怎樣分的?找小組上前展示)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都可以成為小數學家了,按形狀我們可以把這些物體分成4類。讓我們認識一下每一類形狀的名字吧!師:(手拿模型)像這樣的形狀我們叫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像這4種不同的形狀,畫出來就是4種不同的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4種立體圖形吧!(板書:認識圖形)

四、遊戲活動

1.體驗特徵。

師:小朋友們,誰能來説一説長方體長的什麼樣子的呀?(學生彙報交流)

小結:(師帶生一起感受長方體的特點)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點扎手,樣子是長長方方的。

師:現在請把手中長方體的物體放到一邊,請動腦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呢?(學生彙報:XX的形狀是長方體)

2.認識正方體:

師:小朋友們説的非常的好,離小數學家更進一步了,我們再來看看正方體吧!現在請大家拿出正方體的物體,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拿對了嗎?請你輕輕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請你動手摸一摸、看一看正方體長什麼樣子的呀!然後同位互相説一説自己的發現。(同位討論,師巡視指導)

師:誰能來説一説正方體長的什麼樣子的呀?説給大家聽聽你的發現。(學生彙報交流)

小結:(師帶生一起感受正方體的特點)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點扎手,樣子是正正方方的。

師:迅速把你手中的物體放到一邊,看誰的坐姿最美麗。請動腦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的呢?(學生彙報:XX的形狀是正方體)

3.認識特殊長方體:

師:老師這有一個積木請你仔細看看它是什麼形狀的呢?(學生彙報交流)

(分別讓兩種説法的孩子,説一説為什麼?)

師拿特殊的長方體與正方體模型讓學生找不同。

小結:你説它是什麼形狀的啊?4.認識圓柱和球: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是善於觀察的好孩子,再過最後一關就要成為小數學家了,現在請你拿出圓柱再拿出球,看看你都拿對了嗎?請你輕輕地、慢慢地把它們放到桌子上,請同位兩個人一起摸一摸、看一看圓柱長的什麼樣子?球長的什麼樣子?看誰發現的又多,説的又好。

師:誰能來説一説圓柱長的什麼樣子的呀?説給大家聽聽你的發現。(學生彙報交流)

小結:(師帶生一起感受圓柱的特點)用手摸一摸面是滑滑的,立起來像個柱子,躺倒會滾動。

師:誰能來説一説球長的什麼樣子的呀?(學生彙報交流)

小結:(師帶生一起感受球的特點)球是圓圓的,可以來回滾動。

師:既然圓柱和球那麼好玩,可以滾動,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學生彙報:XX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球?(學生彙報:XX的形狀是球)

五、全課總結,拓展昇華。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把4種圖形的樣子都記住了,恭喜你們現在已經是小數學家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小朋友們認識了哪幾個立體圖形啊?你都記住他們的樣子了嗎?

這節課啊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看看是誰吧!(課件展示機器人)誰呀?這個機器人是用我們剛剛學的立體圖形拼成的,現在請你數一數他們分別用了幾個?説給你的同位聽一聽。(同位討論)

師:誰能來説一説你發現了幾個?

(小朋友們你們的眼睛真是太亮了。)

總結:小朋友們你們這節課高不高興啊?認為自己的表現好嗎?你們表現的真是太棒了!下課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3

知識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徵,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

1、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彙報。問:你們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並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彙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説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後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後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後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説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徵。

1、做“做一做”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髮現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固。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P27例1,P29課堂活動第1題,P29練習六第1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曆、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

1、出示P21的單元主題圖。

教師:這是在第二單元學習時我們看到的一幅圖,那時小朋友們在圖中找到了很多有關方向和位置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再來看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看到一些圖形嗎?

引導學生説出圖中人行道的地磚是正方形的,人行橫道是長方形的,吊牌也是長方形的,崗亭的頂上是圓形的,還有玻璃窗也是長方形的。

教師: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一些圖形了,這節課我們就在你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基礎上,繼續來認識圖形。

2、揭示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學生根據P27例1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深思。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節特別是展示環節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大家一起學習,學會了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長方體有的面是長方形,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六、檢:

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説一説教室裏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七、練

1、P29課堂活動第1題。

2、P29練習六第1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一)

主題圖例1

(圖略)(圖略)

長方形正方形

課後反思

認識圖形(二)

教學內容

P28例2,P29課堂活動第2題,P30練習六第2、3、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圓柱的學具和釘子板。

教學過程

一、導:

複習引入

教師:我們在前面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圖形中辨認出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嗎?

學生辨認後,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辨認的。

教師:你在上節課是怎樣認識這些圖形的呢?

學生自由地説,教師根據學生的敍述作以下的板書。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圖形分類—物體與圖形的聯繫—説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這節課就小朋友們掌握的這些方法來認識新的圖形:三角形和圓。

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

2、學生根據P28例2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深思。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出示P28“議一議”。

教師:除了有的交通標誌牌的面是三角形,圓桌的面是圓形外,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説幾個例子來大家聽聽。

學生自由地説。

教師:你們在説的時候都到一個“面”字,能説一説這個“面”字是什麼意思嗎?不要這個“面”字對不對呢?

讓學生理解圓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個圖形,而整個圓桌不是一個平面圖形,而是一個物體了。

教師:這樣一來,小朋友對三角形和圓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節特別是展示環節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大家一起學習,學會了辨認三角形和圓,知道了圓柱體的上下面都是圓。

六、檢:

師出示帶有三角形和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物體,指着一個面,讓學生説出是什麼圖形?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七、練

1、P29課堂活動第2題。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5

一、設計思想

"認識圖形"一課是國小低年級數學中具體概念的教學內容。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形狀概念。兒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與圖形和空間有關,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密切。為此,我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設計學生能親自參與又有興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合作意識。同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合理設計活動程序,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認識鞏固。由於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這是一堂複習課,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回憶舊知―――練習鞏固―――聯繫生活。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讓學生説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哪些圖形在哪裏看到過……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生活中的圖形。同時,本單元的活動設計具有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

三、學情分析

這是一堂物體和圖形整合的複習課,學生基本能説出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並能區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進一步的練習,使學生從生活中能很快找到相應的圖形。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很快地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分、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徵。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5、在愉悦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建立空間觀念。

五、重點難點

認識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六、教學策略

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想遷移。

七、課前準備

教師的教學準備:各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卡片(裝入禮物袋)、多媒體課件。

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快把眼睛閉上吧。(伴着音樂,老師發禮物)

師:小朋友們摸摸看,禮物是什麼形狀的呀?

(學生興高采烈地摸着各自的禮物,並説出四個物體形狀)師板書:"立體圖形"

師:摸得真準。老師想考考大家,摸着這些物體,你能想到哪幾個圖形。

(生回憶舊知,説出四個圖形)師板書"平面圖形"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現在這些禮物都歸大家了,不過,老師有個要求,把袋裏的禮物分一分。可以怎麼分?(師看情況,可做引導,指點板書)

生:物體和圖形。

師:那趕緊動手吧!

(伴着音樂,生動手分禮物)

(二)練習鞏固

師:大家個個都是小能手。禮物分好了,把它們放進抽屜吧!現在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些朋友,看!他們來了(課件出示各種圖形一一出現)

師:它是?……

生:正方體……

(師點擊,生説名稱)

師:真棒,接着我們給他們安排房子吧!(課件出示8所房子)

(生在作業紙上獨立完成,反饋)

師:老師找來了一些有趣的組合圖片,看看他們由什麼組成?(課件出示圖案—卡車和蜻蜓)

師:小朋友們看仔細,數清楚,完成作業紙反面的作業。

(生在作業紙上獨立完成,反饋)

師:大家做得既對又快。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剛才的禮物袋,用裏面的物體,我們也來搭一件最喜歡的東西,當一個小小的設計師。(允許學生下位欣賞)

(師拿幾組好的作品,加以表揚)

師:在我們生活當中,這8個圖形隨處可見,它們的用途可廣了,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方便,還能美化我們的生活呢!

九、板書設計

立體圖形(貼實物)

平面圖形(貼實物)

十、作業設計

1、我會把他們送回家!

2、我會數

有( )個 有( )個

有( )個 有( )個

十一、教師使用體會

問題討論

讓學生畫一畫幾個立體圖形,或許對空間的概念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只是難度比較大。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6

總複習的編排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在複習中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2、一方面鞏固鐘錶中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説出大約是幾時。

3、練習生活實際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圖形,並能夠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

教學難點:

辨認所學的幾何圖形

一、認識圖形

二、認識鐘錶

三、遊戲:

四、課堂小結

1、出示第106頁第3題,

(1)學生看書並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3)教師分別指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學生舉起對應的幾何圖形。

(4)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説出每種物品是什麼形狀?

(5)指名説一説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出示第109頁第12題

(1)學生看書並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有幾個?

(2)並填寫在書上。

3.完成書上第109頁第13、14題,集體訂正。

1、撥鍾

分組活動,讓學生利用鐘錶的學具撥出每個整時和半時,小組中同學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在撥表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確的位置上。

2、認鍾

教師撥鍾,學生認;指名撥鍾,學生認。

(1)引導學生觀察整時:

時針和分針沒有正對着鐘面上的數,而是稍稍偏了一點。

告訴學生:像這種差一點不到幾時,或是幾時剛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説正好是幾時,應該説“大約是幾時”。

(2)問:你們認識電子錶上的時間嗎?

請學生説一説怎麼認的?

如果我們要把鐘上的時間跟電子錶一樣表示,你會嗎?

老師撥時,學生用電子錶形式表示出來。

在盒子裏摸圖形,學生摸出來後,告訴大家這是什麼?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本

板書設計:總複習:複習認識圖形、認識鐘錶。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這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單元的知識。這節課是讓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有關圖形的知識。主要是認識立體圖形,能夠區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活動,初步學會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3、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辯認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現“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若干、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圖片:美麗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種城保裏住着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來認認:説説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稜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裏除了立體圖形的家族,還住着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教師出示圖片字: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認識的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教師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兗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是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漠,説一説,趕快行動吧!

(2)彙報交流

説一説: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在摸一摸找到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 (引導學生説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

老師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示範在黑板上畫一畫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就住在立體圖形上面。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面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這個要求具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也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振、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可能措、畫等方法)

(充分生説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板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與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並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通過學生閉眼想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接

(變式圖樣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徵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的進一步瞭解。)

2、找一找:在教室裏有這樣的圖形沒有?

先由教師引導學生看看教室裏哪些物體有這樣的圖形。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知道可以按邊數給平面圖形分類。

2、讓學生通過圖形的折、剪、分、拼等操作活動,感受圖形之間的聯繫與變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邊的概念,明白圖形按邊的數量分類、命名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起興趣

談話:暑假中,工人叔叔要給我們學校的地面進行整修,就買來了這兩種形狀的地磚,(電腦出示)地磚的面是什麼形狀呢?

生回答,是:長方形和正方形。(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上標出名稱)

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1、認識四邊形

小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兩個,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名字呢?你們知道嗎?猜猜看?指名幾人猜一猜(四邊形)。

你們為什麼稱它是四邊形呢?指名學生説。

教師贊同學生的意見,並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反貼出,同時板書“四邊形”。

a、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可以叫四邊形

那好,我們就先一起來數一數長方形的四條邊。

(1)操作: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數學書,它的封面就是一個長方形,用左手豎直舉在面前。

師示範摸一條邊,這就是長方形的一條邊。

請小朋友自己摸一摸、數一數長方形有幾條邊。

反饋:你是怎麼數的?指名2個學生上台數。(可能會有不同的數法,要肯定有順序數的一種,同時強調要記住第一條在哪裏)。

跟着電腦一起有順序的數。

(2)那正方形呢?你也能來數一數正方形有幾條邊嗎?請一人上台指。

電腦演示。

小結:通過數,我們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條邊,它們都是四邊形。

2、練一練

(1)問: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圖形裏,還有哪個也是四邊形?

指名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出示)。

(2)還會有其他形狀的四邊形嗎?(有)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哪些圖形是四邊形呢?

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再校對。

小結:第1、第2、第4個圖形雖然形狀各不相同,但都是四邊形。凡是四條邊圍成的圖形都是四邊形。(把這3個圖形貼到長、正方形一起,寫上“……”)

3、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1)認一認

問:工人叔叔搬運時不小心把瓷磚打破了幾塊,我選了2塊,把它們的形狀描下來了,看看,它們有幾條邊?是幾邊形呢?(出示書上的五邊形)

你能來指出它們的五條邊嗎?指名上台指,第1個由1人指,第2個由1人帶領全班一起數。

小結:這兩個圖形各有五條邊,叫做五邊形。

(2)説一説

問:四條邊圍成的叫四邊形,五條邊圍成的叫五邊形,那六條邊圍成的呢?(學生猜:六邊形)

看,蜜蜂的蜂巢就是由許多六邊形組成的。

我們書上也有兩個六邊形(出示六邊形)。

打開書,把p、26的這兩個圖形,挑選其中一個把它的六條邊數給同桌聽。

指名問:你剛才數的圖形有幾條邊?是幾邊形?

小結:這兩個圖形各有六條邊,是六邊形。板書:六邊形

(3)搭一搭

五邊形和六邊形還有其他樣子的嗎?(有)(……)

那你想用小棒來搭五邊形和六邊形嗎?先再腦子裏想一想,你準備怎麼搭?

操作: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人搭五邊形,一人搭六邊形,看誰用的小棒最少?

學生活動,一人在實物投影上搭。

問一問用了幾根小棒。

小結:我們用5根小棒,做五邊形的5條邊,用6根小棒,做六邊形的6條邊,搭出了五邊形和六邊形。

小棒收起,推至桌角。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

1、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現在它們在一起聚會了,你還能分得清嗎?

出示第3題。一人讀要求,解釋題意。獨立在書上完成。指名回答。

2、小朋友分得真清楚,它們還會在一起變魔術呢。四邊形可以變成五邊形,五邊形可以變成六邊形,六邊形又能變成四邊形,你相信嗎?

好,請小朋友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跟我一起變。

師示範,是幾邊形?再依次折,是幾邊形?請一人數一數。最後又變回四邊形。

請大家把紙夾進書裏,看電腦老師再來給大家變一遍,邊看邊想象自己剛才折的過程。再填空。

3、剛才的摺紙有趣嗎?

再來看,我這裏還有一張長方形紙,如果從上面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什麼圖形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那怎樣剪是四邊形,怎樣剪是五邊形呢?

想好了,就請你拿出剪刀,來試一試吧。

學生操作,師挑選好的貼上黑板。

4、剛才我們活動開展的熱熱鬧鬧,現在,我們要來安靜的讀題、做題,能做到嗎?

出示第5題。把下面每個圖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幾個?

審題。這句話裏要注意什麼?

試畫第一個,猜猜看,可以怎麼畫,最少分成幾個三角形?指名回答,師畫。

第二、三個學生獨立完成,2人板演,反饋。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這些圖形(揭題、板書課題)。

猜猜看,還會有幾邊形呢?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一年級的國小生年齡還小,知識面窄,生活經驗不足,構成了概念教學中的障礙。作為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充分運用實物、教具、圖表等直掛教具,以及動手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正確、完整、豐富的表象,把純粹的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這樣就有利於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於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探求新知的慾望。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16~1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體會“面在體上”。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只管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並嫩個識別這些圖形。

過程與方法:通過摸一摸、畫一畫、找一找,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化形象為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並能識別這些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體”與“面”的關係,知道面來自於體。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牙膏盒一個,魔方一個,水彩筆筆筒一個(圓柱形的),長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圓形卡片各一張,磁鐵

學生:一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識,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我們經常用到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提問:你們都用過這些東西嗎?他們的形狀屬於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圖形朋友?

老師出示實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筆筆筒)。請同學分別來説一説。(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談話:同學們都帶來了一些積木。請拿出相應的物體,向大家介紹介紹它的名稱,好嗎?

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們的小朋友這麼熱情,所以又給我們帶來了幾個新的圖形朋友。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提問:你們認識嗎?(學生口答後,把圖形卡片貼在黑板上)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操作領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談話:剛剛我説今天的這些朋友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它們帶來的,可它們到底藏在哪裏呢?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積木,看誰先發現其中的奧妙。

學生在幾何體上找圖形,教師巡視。

組織交流時,注意讓學生説一説摸這些物體面的感覺。

2.畫一畫

談話:剛才我們分別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面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如果它們能從物體上走下來跟大家見見面,那該有多好啊!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商量商量。

學生可能想到下面的方法:

①把這些圖形從紙盒上剪下來;

②把這些圖形描下來(先讓學生説一説怎樣描,再示範)……

談話: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下面就請小朋友像老師那樣把這些圖形畫下來。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並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先在小組裏説一説自己是怎樣做的,再組織全班交流。

3.找一找

談話:其實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只是我們平時沒注意罷了。現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的。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説一説,再組織全班交流。

談話:多媒體出示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你們能説一説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的嗎?

三:操作練習,鞏固新知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動手創造這些圖形,好嗎?

1.圍一圍“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並組織反饋。

提問:你是怎樣圍的,怎樣想的?

追問: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嗎?(幫助學生體會圓的邊是彎曲的,在釘子板上圍不出圓)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並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畫出的圖形。

3.塗一塗“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能用三種顏色分別塗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嗎?請小朋友們按要求塗上顏色,並數出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學生在小組內完成塗色,並填表。

組織全班交流。

4.遊戲。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好不好?

隨着音樂的節奏,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把它們分別放入相應的盒子裏。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提問: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你們對它們熟悉了嗎?(先讓學生總結,然後教師歸納)老師希望我們能在數學課上結識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一起快快樂樂學習長大好不好?

五: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長方形正方形圓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0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這些立體圖形的特點,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2、結合分一分、認一認、玩一玩等學習活動,積累觀察、思考、交流的學習經驗,感受分類思想。

3、培養觀察、表達和歸納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

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瞭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課型】

新授課

【學習重點】

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並加以識別。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學習難點】

能根據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徵,對物體進行精準的區分。

【學習方法】

講解法、觀察法、討論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模型、各種形體實物。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神祕的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大家喜歡它嗎?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機器人的到來。

師:悠悠為我們準備的物品可真多,其實在這些物品身上都藏着許多小祕密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認一認、看誰在這節數學課上的收穫最多,好嗎!

二、合作學習,認識圖形。

1、給圖形分類。

師:看到小朋友們這麼積極,機器人很高興!它想請你們把這些物品按照形狀分分類,看看哪些物品能歸為一類。同桌互相説一説,你打算怎麼分,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分了幾類,是怎樣分的?

2、揭示名稱。

師:大家自學了微課,能給這幾類物品起個名字好嗎?像牙膏盒、墨水盒這樣長長的方方的物品叫做長方體(一邊演示教具,一邊板書名稱);像魔方這樣正正方方的叫做正方體;

像茶葉筒這一類物品叫做圓柱;像籃球、乒乓球這樣圓圓的叫做球;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

(板書課題)

3、瞭解特徵。

師:剛才通過分一分、認一認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新的幾何體,我們用手可以摸到這些圖形的輪廓,感受到它的厚度,它們是立體的,這些圖形又叫做立體圖形。

師:課前讓大家自學了微課,相信同學們對立體圖形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大家也帶來了很多物品,對嗎?它們是幫助你今天學習的好朋友,下面請聽活動要求: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圖形,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然後同桌互相説一説你的好朋友長得是什麼樣,摸起來有什麼感覺。趕快行動吧!

(學生活動)。

(每小組的學生拿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説説。老師參與小組活動和學生一起玩。)

師:誰願意上台來介紹你的好朋友。願意介紹哪一種都可以,説一説它們長的什麼樣。其他的同學要仔細看、認真聽。

生: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長得圓頭圓腦的,摸起來圓乎乎的,沒有平平的地方,它愛滾來滾去的。我很喜歡玩球。

師:你真會觀察,讓它滾給大家看看(在實物投影上滾一滾),請同學們從你帶來的物體中拿出這位同學的好朋友球。我們的下一個好朋友是誰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點圓,又有點長,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圓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滾它就滾,它站着不會滾,只有躺着才會滾。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讓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嗎?(生在實物投影上演示。)

師:請同學們拿出他的好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它長長的,有的地方摸起來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來有點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個面。

師:你能有順序地數給大家看看嗎?大家都來數數。

生:六個面摸起來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聽話,它不會亂滾,我很喜歡它,我家裏有很多東西跟它長得一樣。

師:你真聰明!對你的好朋友非常瞭解,請同學們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誰知道它的名字嗎?你們還有好朋友介紹給大家嗎?

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個面,六個面是一樣大的,有的地方摸起來是平平的,

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點扎手,它也不會滾。

師:你真了不起,請同學們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誰知道它的名字嗎?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不僅會聽、會看、還會説,真了不起!掌聲送給自己。老師把大家剛才的發現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讀一讀,記一記。

4、辨析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不同之處。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長得很像,那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小結:長方體長長的,方方的。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六個面,但長方體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體每個面都一樣大。

師:圓柱和球長得也很像,那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小結:圓柱可以直直的往前或後滾動,但球可以四處自由滾動。

5、找朋友。

師:看來大家都認識了立體圖形的特徵,請幫這些好朋友拉起小手。

6、猜圖遊戲。

師:看着圖形我們一下就能認出來,看不到圖形你還知道嗎?來一組猜圖遊戲好嗎?

(1)圓圓鼓鼓小淘氣,滾動起來不費力。

(2)正正方方6張臉,平平滑滑都一樣。

(3)上上下下一樣粗,放倒一推就滾動。

(4)長長方方一物體,平平穩穩隨處見。

7、欣賞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師:這些圖形是不是很神奇啊,其實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它們,不信我們來看一看吧!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四種立體圖形,圖形王國給我們發來了邀請卡,只有答對了問題,才能開啟圖形王國的大門,有信心嗎?

1、師:這不是我們的機器人悠悠嗎?它的身體也是由不同的立體圖形組成的,快數數每種圖形分別有幾個吧,請大家拿出課前發的邀請卡,完成第1題。

2、師:看來剛才的題目沒有難倒大家,下面一道可有點兒難度的哦,完成邀請卡的第2題。

3、師:還是沒難道大家,你們太聰明瞭!看來我必須要提高難度了,請同學們思考,可以和同桌説一説。

師:我們成功地打開了圖形王國的大門,圖形王國中除了我們今天學習的立體圖形外,還有很多神祕的圖形等着我們去探索呢!

四、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呢?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今天回家找一找自己家裏哪裏有我們今天學過的圖形,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一聽,好嗎?

國小一年級下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篇11

課題一: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容:

P72的內容,練習十五的第1-4題,認識圖形。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能夠辨別這些圖形。

教具、學具準備:

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同樣大小的正方體8個。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不同的形狀,(拿出一個紙盒)。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麼形狀的?板書:長方形。

讓學生數一數紙盒有幾個面?教學生有順序的數法:上下,左右,前後各兩個面,一共是六個面。

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學生看一看長方體的各個面和相對面有什麼特點。

這樣使學生明白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問:誰知道它們是什麼形狀的?板書:正方體。讓學生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並且指出正方體的六個面有什麼特點?

3.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出示一些實物,讓學生辨認。

課間活動。

5.做P72的“做一做”

二、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五的第1-4題。

三、小結

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面一樣嗎?

正方體呢?

認識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