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一年級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校園1.09W

《小小的船》是新人教版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那麼,如何設計教學教案好呢?下面是國小一年級小小的船教學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國小一年級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國小一年級小小的船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生髮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圖片,激發興趣。

(1)配樂出示美麗的星空圖:一個小女孩兒坐在月亮上,非常高興地看周圍一閃一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空……

(2)導問:看了這幅圖,你有什麼感受?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2、揭示課題。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片中月亮的形狀:你們看,這月兒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像什麼?(小船)

(2)引出課題:葉聖陶老爺爺把它寫成了一篇韻文,便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課《小小的船》。

3、讀課題。

(1)教師指導讀準“船”:“船”字誰會讀?誰還想讀?大家一起讀。你們都見過哪些船?

(2)導學:在“船”的前面加個“小小的”,請讀一讀,你感覺這艘船怎麼樣?(小小的、很輕、很可愛……)

(3)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這是一隻可愛的小船,組織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課題。

4、引導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想知道些什麼?

5、過渡:課文真的是寫船嗎?請同學們讀課文,看插圖,找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先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再往下讀。

(2)用橫線把要求會認的字畫出來,用波浪線把要求會寫的字畫出來。

(3)把生詞多讀幾遍,不會的向同學、老師請教,再讀幾遍。

2、同桌互相檢查讀,當個小老師,糾正讀得不對或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彙報識字情況。

(1)開火車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2)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去掉拼音的生字並及時評價。

4、學生在小組內合作練習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認真聽,仔細評。

5、教師檢查練習朗讀情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全文。

2、啟發想象:你腦海裏出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國小一年級小小的船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小韻文,語言優美,琅琅上口;形象生動,富於想象;韻律和諧,富有音樂節奏感。根據國小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學設計重在創設情境,讀中感悟,想象創新,培育語感。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多媒體課件出示。[首先是藍藍的天空,接着是閃閃的星星,而後是一輪圓圓的月亮。]學生自主説話、想象説話。[如:圓圓的月亮像什麼]

2、多媒體出示。[圓圓的月亮逐漸變成一彎新月,在大海般的天空中輕輕擺動]此時的月亮又像什麼?

3、多媒體出示。[最後出示一個小女孩遠望夜空]

師:晴朗的夜晚,藍藍的天空,可愛的月亮,閃閃的星星,美麗的小姑娘,構成了一幅多美的圖畫呀!有一位叫葉聖陶的老爺爺看到此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小詩。題目為《小小的船》。你們想讀讀嗎?

4、師範讀課文。

〖把學生帶入有聲有色的生活情境,靜中有動的圖畫情境,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學習情緒高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放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課文讀給同桌聽。

3、四人小組配合讀,可一人讀一行,也可一人讀,大家聽等。然後説一説你最喜歡詩中的什麼,在圖上指給大家看一看。

〖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對課文整體感知。〗

三、品讀課文,想象中創新

1、指名讀一、二行: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彎彎的月兒兩頭尖。你能畫一畫嗎?

[學生動手畫一畫,評一評誰畫得最好?]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你看到哪些東西形狀也是彎彎的。

[彎彎的小路、彎彎的小河、彎彎的眉毛、彎彎的香蕉、彎彎的眼睛……]

思考:彎彎的月兒像什麼?[彎彎的月兒像小船,彎彎的月兒像香蕉,……]最後引到書上“小小的船”,並讓學生在圖上指出“兩頭尖”。

比較讀:彎的月兒小的船,小的船兒兩頭尖。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學生在比較讀中感悟語言的美,月兒的可愛。

2、放《小小的船》曲子,學生閉眼想象:

師: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坐在院子裏抬頭看藍藍的天空,藍天上有無數顆小星星一閃一閃的,還有彎彎的月兒,真像一隻小船,讓我們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去。這時,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看圖想象,藍藍的天空像什麼,閃閃的星星又像什麼?

[只要學生的想象有合理的成分都給予肯定]

師:再指導學生朗讀,把想到的美景讀出來。

〖創設富有童趣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想象,學生的想象中有自己的見解,可能幼稚,卻是童心的自然流露,對低年級學生來説,這是最可貴的,那是童真〗

3、師生多種形式讀好這首詩:引讀、表演讀等。

〖讓學生活動起來,通過表演,體會坐在船上的愉快心情,挖掘教材中的移情成分,既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又把學生帶入了擬人化的情景,獲得語言和情感的共鳴。

  國小一年級小小的船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學習偏旁“門”、“舟”。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看圖觀察能力及想象力的進一步訓練。

情感目標: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生字的認讀(平翹舌音、前後鼻音)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具:月亮、小船剪貼圖,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磁帶(歌曲《小小的船》)。

學具:每人一張印有月亮、星星的畫紙,彩色畫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你喜歡晴朗的夜空嗎?晴朗的夜空是什麼樣的?

2、引出課題。今天,月亮姐姐就來到了我們班。月亮姐姐問好:“一(五)班小朋友你們好!”(互相問好)“能説説我長的什麼樣嗎?”(觀察月亮的形狀、顏色)像什麼呢?(彎彎的,像香蕉、鐮刀、小船)

3、這樣美麗的月亮姐姐掛在藍藍的夜空中是多麼美麗呀!有一位名叫葉聖陶的老爺爺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4、學習“船”字。順口溜:幾隻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讀課題,想到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出示課件,隨音樂教師範讀課文,生評價。

2、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

3、指名讀課文,互相評價。

4、齊讀課文。指導讀“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

5、情景中學習、檢查生字(課件輔助)

(1)除掉課文中的熟字,集體認讀詞語。

(2)除掉詞語中的輔助熟字,認讀生字。

(3)集體討論記字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並全班交流。

(4)認讀生字,和生字寶寶打招呼。

6、讀課文,生字寶寶已經認熟了,能把課文也讀熟練嗎?

三、讀讀、想想、説説

1、聽音樂《小小的船》説感受。

2、找最喜歡的夥伴背誦課文。這麼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詞也記在心裏呢,並表演出來呢?

3、背誦課文匯報,評出最佳表演獎。

4、詞語訓練。

( )的船 ( )的月兒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動

1、如果你有一雙翅膀來到這美麗的“小船”裏,你會看見什麼?(啟發談話)

2、把你看到的東西畫出來。

教後反思:

本節課為人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新教材第一冊第七課《小小的船》。

《課標》中提出:國小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此為依據展開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營造課堂教學的“綠色生態環境”

語文教學應當是生動活潑的,充盈着豐富的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改變對語文教學那種傳統的理解,打破語文教學那種教師問、學生答的定勢,使語文教學活起來,使教學中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多起來。葉聖陶先生認為:“上課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該如尋常集會那樣的討論,教師彷彿集會的主席。”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參與,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暢通,從而形成課堂教學的“綠色生態環境”。這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主動參與;變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為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學習為主;變以學生“洗耳恭聽”為主為學生積極思維為主;變師——生的單向交流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師和學生共同閲讀,共同斟酌,相互評價,隨時啟發指點,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九年義務教育大綱提出“要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聯繫生活實際識字,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學過的'字力求在語言訓練中反覆運用,把識字和聽説讀寫結合起來……”

“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是識字教學的重要原則和方法。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就是在識詞中識字,在學句中識字,在閲讀中識字,使識字結合一定的語言環境進行,而不是離開語言環境孤零零地識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有助於建立字的音、形、義之間的牢固聯繫,準確理解字(詞)義,提高識字、學詞的質量。在語言環境中通過學詞、學句識字,多義字等難以確定意思的,字(詞)義變得容易確定了;難懂的字詞變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意思比較抽象的字詞變得比較具體了。本課識字環節,就是讓孩子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學句、學詞中識字。如學生在讀“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在沒有其它生字干擾時,邊讀邊看中就熟悉了生字“坐”讀音與字型。

加強識字同客觀事物的聯繫,有助於建立詞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詞,還有助於豐富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客觀事物包括圖畫、實物,也包括已有的生活經驗。識字時,在課件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實物或聯繫生活經驗。如,在學習“閃”字時,配有閃閃的星星圖片,使字詞與意思之間架起了認識的橋樑,從而易於理解字詞的意思,易於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繫,提高識字效率。

三、讓學生在閲讀中發展創造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國小閲讀教學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就顯得猶為重要。國小閲讀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創造因素,閲讀教材是作者的文學創作。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使學生敢於説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而不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就學一句,應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學三句。作為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生創造能力的民主環境,要善於分析並支持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個人看法,要讓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有自己獨自的看法,只要不重複別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學習課文“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時,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設計提問“如果你坐在這小小的船裏,你會看見什麼?”學生的回答是豐富的:“看見了流星雨”、“看見了太陽系的行星”、“看見了中國的長城”、“看見了北斗七星”……讓學生自由地去創造,可以與觀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斷的判斷力相結合,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加工進行創造。

階段的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樂於畫畫,願意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我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閲讀想象的同時,拿起彩筆,把自己在閲讀中想到的畫出來,把自已在閲讀中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充分享受閲讀的快樂。學生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對閲讀內容回顧、加工的過程,等他把這幅畫畫好以後,也就把自己在閲讀中的收穫表現了出來。畫筆走進學生的閲讀世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他們閲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