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學英語詞彙教學實證研究論文

校園3.18W

一、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與多模態教學方法

大學英語詞彙教學實證研究論文

西方國家早期學者Kress和VanLeeuween(2001:183)認為模態是物質媒體經過長時間的社會塑造而形成的意義潛勢,可以通過一種或多種媒介來實現;媒介則是指用於符號產品和事件生產的物質資源。基於此,張德祿(2009:3)認為多模態話語是通過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並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來進行交際的現象。多模態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教學理論,是指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教學手段來展示教學內容(如圖片、動作、表情、視頻、音頻、PPT等),充分調動學習者多種感官協同運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實證研究

在此次實驗中,作者嘗試把多模態教學法運用到專業英語詞彙的教學過程中,借力PPT,把靜態資源(如文字、圖片等)和動態的資源(動作表情、聲音、動作、手勢等)結合起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英語詞彙的學習,以檢驗多模態詞彙教學的效果。1.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了周口市某大學2017級英語教育的兩個平行班作為實驗對象。兩個班的學生英語水平相當,使用統一教程---《致用英語綜合教程2》第二版,所教詞彙都選自1-8單元生詞表,兩班授課教師均為本人。1班(23人)為實驗班,採用多模態詞彙教學模式;2班(23人)為控制班,採用傳統的詞彙教學模式(黑板加粉筆)。2.研究工具。(1)自做多模態詞彙教學課件--PPT。製作方法主要是通過視覺模態和聽覺模態來呈現英語單詞的意義,其中視覺模態包括視頻、圖畫、文字、顏色,及教師的語言動作等;聽覺模態包括音頻等。(2)兩份測試卷:詞彙能力前測試卷和多模態詞彙能力後測試卷。(3)在實驗結束後,作者給實驗班的學生髮放《多模態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專業詞彙教學中的評價問卷調查》。3.研究過程。實驗時間為14周,在實驗開始前分別發放相同測試試卷對兩個班進行詞彙能力的前測,以驗證兩個班的詞彙水平是否處在同一水平上。然後,作者在兩個班實施不同的英語詞彙教學方法:在實驗班進行多模態詞彙教學模式,但是控制班實行傳統的詞彙教學模式,試驗結束後,作者分對兩個班發放相同測試試卷對兩個班在進行一次詞彙能力的後測,並用SPSS25.0軟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檢測實驗前後兩班詞彙能力的變化。4.實驗結果與分析。(1)前測詞彙成績結果與分析在圖表1中,1班的前測詞彙成績均值是67.913,2班的前測詞彙成績均值是66.609,兩個班的成績較為接近。此外,標準差和標準誤差也比較接近,説明兩班的英語詞彙水平可能相近,可以開展實驗。(2)後測詞彙成績結果與分析通過14周的多模態詞彙教學,表2顯示實驗班1班後測詞彙均值成績為71.6522,與前測詞彙成績均值67.913相比,有顯著提高。控制班2班後測詞彙成績均值為67.347,與前測詞彙均值成績66.609相比,沒有明顯性變化,同時也表明通過多模態詞彙教學,實驗班和控制班的詞彙成績也開始出現了差異,為了進一步證明實驗班和控制班在實驗前後的詞彙成績是否達到了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作者對兩個班的後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下表3。表4是兩班後測詞彙成績獨立樣本的T檢驗,sig.=0.725(>0.05),表明了兩班的後測成績方差是對齊的.。需用sig(2-tailed)=0.026來解釋檢驗的結果,因為0.026<0.05,説明兩個班的後測成績已經發生了顯著性差異。由此,作者認為多模態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詞彙成績,因此,在大學專業英語詞彙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採用多模態詞彙教學法。5.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本次問卷調查發放23份問卷調查,回收23份有效試卷。調查結果顯示:82%的同學認為多模態教學鞏固了他們的詞彙記憶效果;73.5%的同學認為精美的的多模態PPT比傳統的粉筆加黑板式教學方法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調動學習詞彙的積極性;73.7%的同學喜歡多模態教學模式。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發現:作者在使用多模態詞彙教學後,實驗班的學生對此教學方法持贊成態度,並認為此方法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加深他們的詞彙記憶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詞彙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的利用圖片、音頻、語言、文字等多種模態,把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調動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對詞彙的理解,減輕記憶負擔,提高詞彙的輸出能力。但是,同時要注意,在選擇模態時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對各種模態進行篩選併合理利用,過多的模態或媒體資源不僅不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會使學生眼花繚亂,分散注意力,最終事倍功半。

【參考文獻】

[1]ins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M]onEdwardAmold,1972:110.

[2]Kress,G.&VanLeeuwen,imodalDiscourse:TheMode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on:Arnold,2001:183.

[3]段小藝.概念隱喻理論及其對大學英語詞彙教學的啟示[D].成都:四川師範大學,2012:1.

[4]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