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校園1.81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通用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

教學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上好一節課實在是不容易,備課的整個過程都要多次思考,多次修改。上完課後我有幾點感受和大家交流:

1.做為一個數學老師就應該語言準確、語言簡練。這也是每個老師教學中要努力做到的。這一節課我覺得我的語言還是比較簡練的。教學中努力讓自己的語言更加簡練,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

2.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獨立去探究例3的筆算方法。主要是試教時出現的一些狀況讓我改變了教學的方法。

3.新知識學習的時候,對筆算方法強調的不夠,特別是對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這兩點強調的不到位。

4.拓展題目的`設計不夠好,設計的內容過於難,而是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會做。題目的設計必須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跳一跳能夠摘得到,孩子們才有信心!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2

100以內加減法筆算包括不進位加和進位加,不退位減和退位減,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説難度並不大,孩子們掌握的還是可以,可是計算的結果正確率卻不高,不是這邊錯了就是那邊寫漏了,教孩子們計算時一定要仔細,可是光口頭上説,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我們幾個平衡班老師也在互相商討,究竟有什麼好方法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可零零碎碎,究竟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本人事後整理了以下,想出了以下一些不成熟的辦法,正在試行中,結果有待檢驗。

一、抄題目有要求。孩子們常常出現數字抄錯的'現象,如把89寫成98,59看成56等等,因此碰到讓孩子抄題計算時,我嚴禁看一個數字寫一個數字,一定要求把整個算式讀完整記在心裏,重複一遍再抄下算式,可能孩子一開始不習慣,但慢慢的總有成效。另外,還做一些抄數字的專項訓練。

二、計算時不打斷。孩子們計算錯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沒有一次性算完一題就被打斷或分心。例如明明做的是加法題,列成豎式時卻變成了減法,即使寫的是“+”,卻算成減法,還有個位算加十位卻算成減,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更不用説了。究其原因,還是思想上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我採取多錯多做,少錯少做,不錯不做的獎罰措施。例如每天抽5~10分鐘時間,做10道筆算,規定時間內全對的,晚上沒有額外計算作業,錯1~2題的,訂正後,晚上重做10道,錯2題以上的除重做全對外,還要讓家長仿照再出10道,全對為止。(不過此項方法檢測起來有點難度)

三、養成檢查的習慣。有的孩子豎式算好了,橫式上老忘記寫得數。有的孩子豎式上明明算好是75,抄到橫式上卻變成57。因此我要求孩子們做完題後如時間未到,務必檢查,第一遍重點查每個橫式的得數是否寫上,豎式與橫式上的得數是否一致。我們知道計算過程的錯誤對孩子來説是很難查出的,而以上兩條卻相對容易檢查。第二遍,把剛做的題當成改錯題,假設這道題有錯,查查錯在哪一步。

四、改錯題。把孩子出錯的題彙總,讓孩子一起來當小老師,看看錯在哪裏。把錯題歸類,然後每次做題之前先指名提醒,不要出現哪些錯誤,以提高正確率。

五、堅持撲克牌累加,連減的練習。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3

星期二的那天我上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這堂課。通過老師的指導讓我學會了很多:明白了許多在平時課堂上自己不容易發現的問題,知道了這堂課的缺點在哪裏,積累了很多有用的經驗。下面我先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有筆算兩位數加減的基礎,因此,列出豎式筆算是學生較容易掌握的。本節課時,主要是解決計算加法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減法十位不夠減,從百位退位的'計算方法,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根據本節課的重點,教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情境:回收礦泉水瓶,結合情境讓學生根據給出的信息提出了兩個問題:(1)兩週一共收集多少個?(2)第二週比第一週多幾個?

學生在"爭做環保小衞士"的情境中,調動起興趣,並經歷了收集信息、處理、分析信息的過程,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來掌握數學知識,而不是光説光練計算,使得計算課也能生動有趣,而不是枯燥無味。

在筆算中,學生計算順序和計算過程有一定的基礎,重點來解決"十位相加滿十向百位進1;十位不夠減,從百位退1來減的"問題,在這裏,用2個問題提醒學生思考:1、為什麼百位上不是4?2、為什麼百位上是2減1?

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和在小組中合作交流討論等學習形式,讓學生清楚準確地掌握計算方法,同時在小結的過程中再提問:在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引起學生對本節課主要知識的回憶,以及對計算時的習慣培養。

本堂課最大的缺點練習的內容較少應該適當的在增加練習的內容更好的鞏固知識,另外就是課堂的調節還有待提高,這也是在經後的教學學習中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缺點也是需要加強很改進的。希望在以後不斷的學習生活中鍛鍊自己,提高自己。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4

青島版教材的最大特點是把知識融於一個個有趣的情境串中,使學生在情境串中解決問題。本課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勤勞的小蜜蜂整裝待發採花粉的情境,引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圖,通過學生講故事——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把知識學習與解決問題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形成了以解決問題為線索的知識鏈,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在教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筆算的算理和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筆算方法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同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先讓學生獨立解答自己喜歡的問題,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5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這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的口算方法,明確了相同數位的數相加、減的道理,用豎式計算只是形式不同,算理相同,計算難度不是很大,所以教材把加、減法筆算合併在一起教學。教學首先從國小生出去遊玩引入,為觀察例題的圖片做鋪墊;然後讓學生觀察思考,提出符合圖意的問題,列出加法算式,藉助學具進行計算,初步發現用豎式計算加法的運算方法,並把這一方法遷移到用豎式計算減法中。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豎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豎式計算的格式這一環節上,因為我認為只有學生真正懂得了豎式計算的格式,才能從根本上理解豎式計算的好處和用處,所以我着重強調兩方面的教學內容:

1、豎式的書寫格式與規範;

2、豎式的計算過程。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豎式,學生在獨立列豎式時仍然出現一些問題:

1、數位對不齊: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列豎式不成問題,一位數加減兩位數錯誤比較明顯,總會個位上的數對到十位上,造成計算錯誤。我覺得學生對計算方法理解還不是很透徹,涵義還是比較模糊,因此教學中要多次強調十位和十位對齊,個位和個位對齊;個位和個位上的數相加減,十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減。

2、橫式上的得數不寫。

3、因為不進位不退位的`豎式相對簡單,有的學生口算了以後再把答案寫在豎式上。還有的學生先在橫式上口算答案,再列豎式計算。

計算是個常抓不懈的活,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提升上來的,只有多將數學問題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來,讓他們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這樣每個學生才有自主發展和創新的機會,我們的教學效率才會有所提高。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6

小數加減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計算法則在算理上也與整數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學生由於在之前對整數加減法接觸較多,通過對整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回憶(即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應該能順利遷移到小數加減法上來。

為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數學、用數學,充分挖掘“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眾多的生活實例中選取“奧運會競賽成績”這一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恰到好處地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揉合在一起。在課堂上,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勞麗詩和李婷的競賽成績,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在分析數據的同時提出數學問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發問題,發揮學生積累的競賽經驗,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學生的探索必然是積極主動的,從而對小數加減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對“列豎式為什麼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些在傳統教學中需要教師總結、歸納的學習重點,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數加減法計算時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要對齊,然後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對計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豎式計算的正確率也很高。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的計算題,學生常常會受整數減法的影響,將末尾的數對齊。為此,通過舉例子,引導學生討論,發現:“凡是遇到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時,可以先在被減數的末尾補0,使被減數的小數位數與減數的小數位數一樣多,再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這樣一來對位就較容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列豎式後,正確率明顯提高;對個別學生則提出強制的要求,必須記住這種方法。

2.在口算整數加小數時,學生會將這個整數與小數的末尾對齊後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學生在口算時不仔細看題,當作整數加法進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質量。對此,就要加強口算訓練,日積月累,長期訓練,逐步提高正確率。

3.在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如果算出的結果是83.90。學生往往會忘記化簡或者是在寫到橫式上時把化簡的過程顯示在橫式上,而不是把最後的答案寫在橫式上。對於常犯這樣錯誤的學生,他們並不是不會化簡或不明白為什麼可以化簡,只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導致的結果。對於這樣的學生嗎,只能在做作業時多多的提醒,沉下心來做作業。慢慢克服浮躁的毛病。

4.在列豎式計算時,如果末尾兩個數加起來是10的話,那個應該寫在末尾的0會不寫,計算出錯。這都是學生粗心,浮躁導致的結果。

這個單元的教學下來,感覺到對於學生會常犯的一些錯誤,在平時的新授課的教學中要適當的穿插在其中,這樣才能減少學生自己在做作業時犯錯的頻率。要在學生犯錯前先把這種錯誤示範出來。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7

在上學期教委組織的有效課堂教學抽查活動中,我提供了一節《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由於剛剛進行了小數的初步認識,還沒有進行小數大小的比較教學,所以在教學會考慮到學生實際掌握的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總體感覺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緊密聯繫生活,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於生活。”在現實的生活中,許多學生在購物時已經有了小數計算的經歷及自己的方法,又加上五一期間各種商店藉機開業,因此我設計了文具店開業的熱鬧場面,帶領學生參觀併購買文具這一情境,來共同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購物,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以自己的親自觀察,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時我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弄清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注重培養學生概括歸納、分析運用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舊知識的遷移,放手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把課堂還給學生

上課開始,我首先進行了整數加減法複習,並讓學生在做題時思考三個問題,即:列豎式時應注意什麼;計算時從哪位開始計算;相加滿十,不夠減時怎麼辦?通過複習,有目的的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有效的引導。當學生在對提的問題進行解決時,我把加、減法同時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算法。由於有了的複習的鋪墊及對人民幣的認識,學生很自然的想到了要相同的單位才能進行加減。然後在學生的彙報中,我加了一句:“怎樣才能保證相同的單位對齊?”學生馬上就説了只要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自然是水到渠成,並且是印象深刻。

三、對學生的'練習進行有效的指導。

對本節中出現的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的計算題,學生常常會受整數減法的影響,將末尾的數對齊。為此,通過討論,發現:“凡是遇到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時,可以先在被減數的末尾補0,使被減數的小數位數與減數的小數位數一樣多,再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這樣一來對位就較容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列豎式後,正確率明顯提高。最後一起觀察對比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異同,來總結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使人人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為以後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由於沒有進行小數大小的比較,我有意識把整數減小數這個內容放到了後面的教學中,這樣在本節課中對於小數點對齊這個知識點引起的衝突顯得稍微不夠,導致這節課有點平淡,起伏不大。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8

課堂教學亮點:

1、加減混合的口算在一年級已經接觸過。本節課利用學生熟知的公共汽車上、下車生活情境圖引出加減混合計算(不含小括號)。而這類加減混合式計算是在連加、連減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運算順序與連加、連減相同,所以我大膽的採用了知識遷移、類推的方法讓孩子們嘗試。把學生的主動探索和老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增強自信心。

2、本節課習題設計我採用同桌比賽,獎勵小熊卡片的方式進行,激發孩子們的童心、童趣,使他們都能夠積極參與,學習熱情很高,興趣濃厚,學習效果較好。

3、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情景圖例,先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接着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怎樣寫就比較簡便?簡便在什麼地方?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兩個豎式連寫比較方便。在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中,讓學生結合連加的豎式寫法類推出來。這樣既鞏固了前面的知識,又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整節課的效果很不錯。“做一做”的練習中注重讓學生説圖意,根據圖意列式計算,以更好地理解計算順序。值得欣慰的是,學生對於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還是掌握較好的,計算速度也較快。這部分內容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的知識是學生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所學計算方法的綜合練習。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進行鞏固練習時,如教科書第29頁第五題通過在連寫豎式中填空的形式,解決用連寫豎式進行計算的難點。教師強調書寫格式和進位、退位的計算。這樣感覺學生計算自己出的題興趣很高,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

發現問題與不足:

今天的學習還是比較順利的,孩子們對兩位數加減的豎式計算方法掌握得也比較理想。只是在實際計算過程中,錯誤率還是較高,如我們班的顧庭豪、吳一帆、湯軍輝等主要是抄錯數字、抄錯運算符號、忘記進位或退位、只寫了第一個算式忘記第二個算式等等,還有的同學如周穎、楊浩然掌握的不夠靈活,能夠口算的仍進行豎式計算。看來今後要在抄題、檢查及靈活性培養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9

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時,通過前面對於數學和連加、連減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學習了看圖用較簡練的數學語言説圖意,並能夠提出數學問題。而且在計算方法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繼續訓練學生看圖説圖意提數學問題的能力。那麼我就重要引導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以及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對數學語言的`培養。

上下車問題是典型的加減混合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開始我根據這一問題創設情境作為新課導入並展開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

然後我讓學生觀察情景圖,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算式中的每個數分別表示圖中的什麼?這樣學生就初步理解了意義,而且我覺得通過讓學生説而且是有道理完整地表達,可以培養學的數學口頭表達能力。但是對圖式加減我用了較多的時間,從動態演示到靜態圖,讓學生説圖意似乎比較難。如果根據圖出示不完整地算式讓學生根據圖意填寫完整,再來説圖意,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可以過渡的平台,也許學生可以理解得更快。也可以節約一些時間用以後的鞏固練習。

接着就是解決計算方法。知道按順序計算是最簡單的。解決先減後加也基本如先加後減。學生學得都挺不錯的,掌握的也都非常好。

其實我感覺教師不應該僅僅侷限於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在學會必需的知識後,及時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知識、應用知識,有利於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提高今後學好數學的熱請和信心。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我注意到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上課時注意力集中,下課時仍然興趣盎然,做到了教與學融為一體。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0

《加減混合》是蘇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在學習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為今天學習的這節新內容打下了基礎。教學《加減混合》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就是《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這節課所要掌握的運算順序較為簡單。

在複習引入時,口算題中就提示了運算的順序,只不過在教學新課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加以強調,方便學生及時掌握和運用,教學加減混合,老師採用的是情景教學法,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説出自己所觀察到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和對情境圖的理解,讓學生嘗試列出算式,老師給予引導和訂正。

聯繫對情境圖的理解和算式之間的'關係,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夠理解加減混合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學生列出算式後,要求學生嘗試用豎式進行計算,列豎式計算之前引導學生説出計算的順序,學生計算時,教師巡視指導,讓3名同學在黑板上板演,少部分學生是分步進行計算的,多數學生採用一個豎式進行計算,對這兩部分學生進行點名,分別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1

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是學生在學習了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會了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很自然的進行了知識遷移。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解決小數連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每步計算的意義。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小數連加和加減混合計算方法的過程,並能選擇靈活的方法解決小數連加、連減計算的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教學前,我設計前置性任務:星期天,媽媽給小明買了一個書包38.5元,一雙運動鞋27.5元,媽媽付了100元,應找回多少元?讓學生自己試着解答,然後交流不同的算法,並彙報,然後總結算法。並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這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例3以練習的形式出示,學生列了三個算式,並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計算。在批改過程中發現學生掌握了運算順序,只是個別計算馬虎,出現錯誤。

通過這節課,給了我深深地感觸,那就是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仔細認真,我們才能將良好的教學效果呈現給我們的學生,將教學進行到底!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2

本節課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

1、在進行小數混合運算時,能正確合理地進計算;

2、注意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整類、歸納,逐步理解簡單的策略,培養學生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己提供學習資料,合作交流等形式,充整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4、注意學生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節課下來我針對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基本滿意。並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小結如下。

1、引入很有特色。上課伊始,師生經過了幾句介紹性的談話後問學生:“老師這個人像整數中的幾,又像小數中的'幾?你最喜歡哪個整數,哪個小數?為什麼?你能否用這幾個數來編一道題。”來引入新課。這些問題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第一任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更好地掌握它,不覺得累,也不覺得煩。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2、知識呈現的過程進行教學。先從整數、小數一步混合計算起步,讓學生充整感知計算方法,然後再往後遷移到兩步混合,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學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本節課整數小數混合計算方法的獲得,是在學生自己出題、自己計算,通過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等形式來觀察、比較、整析、歸納得到的,而不是由教師直截了當拋給學生的。這充整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只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3

教學首先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放手先讓學生試算,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總結出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安排,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不僅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培養了觀察、分析能力和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只是在教學的時候,學生受到前面的連加連減的影響,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總是把運算的順序寫錯。因此,計算的時候要時是的提醒學生,使其不受定勢的影響。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4

《加減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教材在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的估算”一小節,這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始。

筆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國小生計算的幾種主要方式,從計算結果的角度來看,筆算、口算、心算可歸入精確計算,而估算則可看作是一種近似計算方法。估算是對事物的數量或計算的結果做出粗略的推斷或預測的過程,也是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以往的國小數學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筆算、口算能力的培養,對估算的要求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又離不開估算,比如:從家到學校估計有2千米,步行上學估計要用15分鐘;帶了10元錢去買菜,估計只能買一斤豬肉和2斤西紅柿,18+23經估算知結果應是40左右……所以《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並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我思考這個內容時,是反覆考慮要不要講“四捨五入”法;要不要講“約等號”;估算如何用算式來表示。因為人教版二上第31頁首次出現估算專項學習內容“加減法的估算”,但近似數的概念、約等號還沒出現,只要求用語言敍述估算的過程。《標準》提出了加強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學段要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在一年級上、下冊教材的相關內容中,已經進行了估計和估算的滲透,在這一冊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現估算的`教學內容,但還沒有出現約等號。這塊知識講到什麼程度,很難把握。後來我反覆學習了教參,又請教了一些老師,老師們説在考試中會涉及估 算 並且要寫過程,所以我教給學生書寫格式和“約等於號 ”的寫法,“四捨五入”法 沒有講,因為只要學生會把題中的數轉化成與之接近的整十數就可以啦,出現個別問題再個別解決。

在進行練習時又碰到了一個難題。P32練習六第一題“先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這裏有兩個指令,先估算,再比較。我先讓學生寫出估算的過程,來鞏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決第二個問題,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結果,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只能讓學生把精確計算的過程也寫出來,來幫助解決第二個問題。我是這樣處理的。

我想如果在複習這部分知識時,我會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創設一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要用到估算的情景,知道生活中有時只需要知道一個大概,不需要了解準確數時,我們就需要估算。在平時計算時判斷結果是否正確也可以用估算來判斷,如43+18=51 對嗎?

(2)讓學生學會估數,因為在估算中,估數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一定要明確在二年級上冊的教學中,應選用整十數相加減的方法來估算

二年級數學課加減筆算的教學反思 篇15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計算方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更瞭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習的興致。在以學生熟悉的購買商品的具體情境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學會計算方法。學生都能正確表述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突破了重點。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個別學生雖然能夠列出算式,但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見解;有的不會計算;在練習與作業中錯誤驚人地多,像混合運算的格式不正確、計算不準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列成綜合算式對於運算順序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的使用小括號。今後在計算訓練和習慣培養上都應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