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習慣培養小結

習慣培養小結1

本年度,根據教育局提出的“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研究的實施意見,我校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傳達與培訓,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上做了嘗試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當堂達標為課堂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習慣培養小結

操作流程:

自主預習:

根據自己班級的情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教師自主決定)給學生制定自主預習內容,力求分層分組有效落實。

合作探究:

放手讓學生根據預習,開展多種方式的組內展示交流,保證每小組成員的組織有序,有效參與和參與學習交流的覆蓋率。

彙報交流:

彙報形式多樣,根據內容靈活安排,發揮小組合作優勢,全員參與,彙報與質疑、主講與補充、評價與疏導,教師根據時間,合理調配。

點撥昇華:

教師不是講授者,而是組織學生按照預定目標開展自主學習,學生在彙報交流、互相質疑過程中,起到點撥引領,起承轉合,行走於小組學習互動中,發現問題,幫助疏導。

但這種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教學活動,要求教師靈活把握。新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的探索與總結,在探索與總結中不斷的進步與完善。

習慣培養小結2

學習習慣是人們在學習活動中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行為方式,是在一定的情況下自動進行某些學習活動的經常性傾向。俗話説“習慣成自然”。很多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國小低年級的學習是人一生中最基礎的學習,其中不僅能學到基礎的知識,還將形成一些學習習慣。而這些學習習慣不僅將影響兒童整個國小階段的學習,而且將會影響其一生的學習。

一、對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主渠道。由於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經常會發生聽課“走神”的現象;還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聽老師講,同學發言時卻漫不經心。教師如果不加註意,及時提醒,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認真、仔細聽上,既不利於學生掌握所學知識,也會使學生逐步養成不認真聽課的壞習慣。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我就採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學生進入課堂教學情境之中,誘導探索、啟發思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不時用鼓勵、表揚、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及時引導學生認真聽別人發言。在學生朗讀時,坐姿不端正或態度不認真,就要及時用正面的榜樣去引導。例:“剛才在你們朗讀時,老師發現有一位同學朗讀的特別認真,書本捧得端端正正的,身子坐地畢恭畢敬的,眼睛仔細地看着書本,朗讀的聲音非常動聽,大家能像他那樣十分投入的用心讀課文嗎?”學生齊刷刷的坐好雙手捧書開始讀了。還鼓勵學生能互相評價、對別人的發言給予補充,指出沒聽懂的地方,並大膽提出來。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儘快地實現從學前幼兒到國小生的角色轉變過程,使他們能集中精力投入學習,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只有先培養好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才能逐步增強課堂學習的效果。

二、對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的培養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是發展學生思維的前提。思維是智慧的源泉,沒有思維就沒有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和昇華。獨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現在懷疑的精神上,就是要敢於質疑。在教學中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不懂敢問、有意見就發表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敢於發表意見,敢於發表不同的意見。所以課堂上在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同時,一定要鼓勵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堅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就能幫助學生較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逐步養成勤于思索的好習慣。

三、對學生積極發言習慣的培養

語言是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工具,同時也是兩者轉化的工具。學生的語言活動是學習認識活動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環。引導學生上課積極發言,把動口與動手、動腦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地實現知識的內化,這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養成敢於發言的習慣。這樣既能訓練學生的思維,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為“輕負提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是否積極舉手發言,從發言中可以明瞭自己的講課效果,也可以判斷出學生聽講是否專心,思維是否活躍。習慣,是一種非意識行為,也可以説是不自覺的行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實踐中經多次重複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能有一個好習慣終生受益,因此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內部動力因素。要想在課堂這個主渠道培養好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必須把語文課堂常規中的學生必須做到的條條款款融化到教學過程中去,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去點點滴滴的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化暴雷為春風細雨,點點入土,一步一步牽引學生完善自己的習慣,讓其受益終生。

習慣培養小結3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現階段的狀況,制定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目標。目的:引導學生分清哪些是好習慣,哪些是不良習慣,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引導學生丟掉學習上的依賴思想,養成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克服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養成全神貫注的好習慣;引導學生丟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首先以班會的形式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有什麼樣的行為反覆體驗,就有什麼樣的習慣養成;養成了什麼樣的行為習慣,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習性;形成了什麼樣的習性,也就決定了你什麼樣的人生。

要求孩子們在上課之前按課表安排,按老師要求準備好書本、文具、學具等與教學有關的學習用品。書本應擺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文具盒應擺放在中間偏上方。在預備鈴響後,快速進教室,靜息等老師來上課。上課時雙手放在桌子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老師要求動筆時,才可以拿筆。課堂中回答老師的提問,要説完整的一句話或者是一段話。

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在數學方面就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和複核的習慣。方法:應用題可以在學生看完題後,讓學生複述題意,畫批、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重要的詞語,每次讀題有什麼新的想法;觀察時按一定的順序、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於題目中的生字或沒見過的名詞、術語,要幫助學生弄懂,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意。對於計算題,要求學生做到:一看數字、運算符號、運算步驟;二看數字特點,可否合理、靈活計算等等。三要培養他們在抄題及計算過程中進行復核的習慣,要求他們每次抄完數馬上再看一遍,有錯及進糾正,做到“一步一回頭”,逐步形成習慣。當做題 發生困難時,也要複核一下,有沒有抄錯數,抄錯單位名稱。同時培養檢查的習慣。做完題後的檢查,主要是檢查理解題意是否正確,數量關係是否找對;列出的算式是否符合題意;計算是否正確;答題與題目的要求是否一致,有無多餘或遺漏的內容、單位名稱是否準確。另外,對“答題”要進行估計,如教室長 600米肯定是錯誤的,類似這種情況出現時,就要找出原因,糾正錯誤。

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寫題號,格式寫正確,阿拉伯數字及符號寫規範,用直尺畫等號、橫線等。要把作業書寫情況作為評估作業的內容。

這些行為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覆體驗,經過這段時間反覆體驗,學生進步很快,但是離我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還需要我不斷的努力。

習慣培養小結4

20xx年12月,我校申報的《國小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通過威海市教育局審批,確定為威海市“十一五”課題。20xx年3月,《國小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開始在我校展開,我們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認真開展了實踐與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現小結如下。

一、及時成立課題組。

課題一確立,我校及時成立了課題組,由鄒宏偉校長擔任課題組組長,樑承虎校長、殷永飛主任任副組長,成員中層領導、班主任老師組成。課題組的人員進行課題開展的認真研究和詳細分工,儘量調動起各位成員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確定課題研究的內容。

1。文明禮儀教育與學習新《規範》、《守則》有機結合,在融合中深化學生禮儀認識。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就必須首先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只有讓《規範》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學校積極進行“學規範,學做人”的宣傳,營造良好氣氛。有計劃地進行“學習規範”專題教育活動,專設禮儀教育篇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

2。構建完整的學生文明禮儀要求,使文明禮儀教育向家庭、社會延伸。學校根據新《規範》與《守則》中對於學生禮儀教育的基本要求作為獨立的內容提出來,並按“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三個方面加於細化,逐一開展訓練。

3。以“爭當禮儀標兵”的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禮儀修養。在整個“爭做禮儀標兵”活動中,“十佳禮儀標兵”的評選、“學做文明禮貌國小生”全校性中隊主題隊會觀摩比賽、禮儀知識競賽、製作禮儀宣傳卡、自制禮儀小報、漫畫等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加強情感體驗,實現知行統一,並促使學校文明禮儀基本情況的提高。

4。學習中華傳統禮儀,將禮儀教育納入到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實現學校德育特色化發展與德育課題研究相互促進的德育新模式。

三、積極開展實踐與研究。

1。學習宣傳。什麼是“禮儀”?學什麼樣的禮儀?這兩個問題是此課題實踐與研究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我們首先組織學生學習《規範》、《守則》、“坐、立、行”正確姿勢、待人接物的規範等等,然後發動學生查找中華傳統禮儀知識,把歷史上知禮儀,懂禮儀的名人故事收集起來,利用班會時間交流學習。通過這兩個步驟活動的開展,學生對禮儀有了較全面的認識,明白了懂禮儀、有禮儀對一個人來説是很重要的,從而產生主動參與學禮儀的活動的想法,既調動起積極性,又為以下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評議辨析。各班根據禮儀教育內容和要求,組織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為和學生的思想、行為現象進行評議辨析。通過辨析,使學生分辨美醜善惡,知道好與不好,遇到問題懂得思考“為什麼、怎麼辦”,以加深對禮儀要求的進一步理解,強化學生的.行為意向,也能鍛鍊學生的思考、分析、辨別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學科滲透。德育處要求各位教師在各科教學之中滲透文明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充分挖潛教材中的禮儀教育因素,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和同伴合作時、參加各種學習討論時、回答問題時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同時也和師德建設相結合,要求教師保持應有的教學禮儀,不體罰、變相體罰、謾罵侮辱學生,注重教學中教師文明禮儀的誘導作用。每個學期,要求每位教師上交一份滲透禮儀教育的學科教案。

4。榜樣示範。首先由教師示範,通過直觀形象的示範,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行為方法,給學生樹立行為的榜樣,如:升國旗時要嚴肅,立正站好,目視國旗;接待客人來訪要有禮貌,主動問好;上課舉手發言,起立回答問題,向他人請教習題,上下樓梯右行,讓路右退一步,請長輩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師以規範化的動作示範,學生仿照老師的示範動作進行練習。再請做得好的學生示範,各班自行比賽,選出班級“禮儀之星”,張榜表揚。

5。實踐體驗。實踐體驗,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禮儀行為規範訓練時,我們將禮儀行為進行分解、逐一強化練習,以達到學生能掌握具體行為技能的目的。由少先隊把每週模擬訓練的項目羅列計劃出來分發給各班,然後各班利用班隊課進行模擬行為訓練,如在進行“如何做客”的行為訓練時,教師首先創設情境,然後指導學生參加“做客”練習,要求學生準確用好“您好”、“謝謝”、“再見”等文明用語。由教師細心指導學生,讓座、開門、走姿、坐姿等,使其不僅語言文明而且行為文明。當學生掌握基本要點之後,可以由各班開展各種競賽,推選出“禮儀之星”上報學校德育室。

6。故事啟迪。愛聽故事是國小生的一大特點。在禮儀教育中,我們提倡教師充分發揮語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處地講禮儀故事,對學生深明道理,強化道德認識有較大幫助。再請學生收集交流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我們身邊的禮儀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確禮儀來感染薰陶學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轉化為內因動力。

7。活動競賽。這是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比賽形式進行訓練的方法。五月份我們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故事比賽,四年級一班的王思琪同學被評為橋頭國小故事大王擂主。各班教師針對國小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開展禮儀規範比賽,如“禮儀知識知多少”、“看看誰的儀表美”、“禮儀演講賽”、“禮儀小品表演”等。根據實際表現,評出“文明禮儀示範班”、“禮儀之星”。

8。環境薰陶。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不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學校努力創設傳統美德、行為規範、禮儀教育的育人氛圍。如懸掛偉人像、禮儀教育格言,黑板報、等圍繞禮儀教育進行宣傳。

9。家校合力。禮儀教育要取得整體效應,就要使家庭教育影響與學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則一致,內容互補,時空充實。因此在禮儀教育中,我們利用各班家長會向家長提出禮儀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禮儀規範,使家長意識到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並掌握一定的禮儀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從而自覺地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四、下階段計劃與打算。

總之,通過實踐與研究,我校《國小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已經順利開展起來,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其中實踐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是我們今後還要繼續堅持的。但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對理論的研究學習還不夠深入,開展單項活動後的小結和課題階段性的總結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今後還將在這些方面加以改進。另外,禮儀教育的實踐活動方面,我們還將開展“禮儀值周”等活動,力爭在豐富多彩的德育及少先隊活動中紮實進行《國小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的實施,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文字材料和過程材料的收集,使課題研究工作更加規範化、系統化。

標籤:小結 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