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17年臨牀助理醫師知識點區別

導語:關於外耳道真菌病和耳廓軟骨膜炎你可以分清楚嗎? 耳廓漿液性軟骨膜炎,又稱為耳廓假囊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內容吧。

2017年臨牀助理醫師知識點區別

 外耳道真菌病(otomycosis externa)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易在温暖潮濕環境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積極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況下、較易受真菌感染,常見有青黴素、麴黴菌及白色念珠菌等。

  【臨牀表現】

耳內發癢,有的感奇癢,以夜間為甚。

  【檢查】

見外耳道和鼓覆蓋有黃黃色或白色粉末狀或絨毛狀苔膜,有時分泌物或痂皮呈筒狀,除去後見患處略充血潮濕。合併細菌感染時,可有耳痛、流膿。輕者亦可無症狀,僅檢查時發現。

若將清除下的痂皮作塗片,加1~2滴10%氫氧化鈉(鉀)液,於顯微鏡下可查見菌絲和孢子。亦可作培養檢查。

  【治療】

清除外耳道內的所有痂皮和分泌物,用1~2%柳酸酒精或1~2%麝香草酚酒精、1:1000新潔爾滅酒精塗耳。也可用制黴菌素噴於外耳道或塗用達克寧霜劑。儘量保持外耳道乾燥。

耳廓軟骨膜炎(auricular perichondritis)可分為漿液性和化膿性兩種。病變是在軟骨和軟骨膜間有血清滲出(漿液性)或膿液形成(化膿性)。

  【病因】

耳廓漿液性軟骨膜炎,又稱為耳廓假囊腫(pseudocyst of auricle),是軟骨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病因不明,可能與反覆輕微外傷如壓迫、觸摸等機械刺激有關。化膿性軟骨膜炎為耳廓軟骨膜和軟骨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常因外傷、手術、凍傷、燒傷、耳廓血腫繼發感染所致。因可引起軟骨壞死導致耳廓畸形,應認真對待。

  【臨牀表現】

漿液性者常僅有耳廓侷限腫起,有彈性感,不紅,無明顯疼痛,有的局部有發脹、灼熱和發癢感,穿刺可抽出淡黃色漿液性液體,培養無細菌生長。化膿性者耳廓劇痛,檢查可見耳廓紅腫、明顯壓痛,有波動感,有的破潰出膿。

  【治療】

漿液性軟骨膜炎:在無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抽液後注入硬化劑等,為防積液復發,局部應加壓包紮;亦有抽液後用液氮作冷凍治療,大多冷凍1~2次即可痊癒。可配合磁療,超短波透熱理療。

化膿性軟骨膜炎:全身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早期可理療。膿腫形成後應切開引流,徹底清除膿液、肉芽組織和壞死軟骨。後遺嚴重畸形有礙外貌時,可作整形修復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