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務 > 審計師

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範措施

審計師2.83W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審計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審計這一職業的責任也越來越大。而社會經濟生活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了審計的難度,由此產生了一定的審計風險。加強對審計風險的研究並找出相應防範措施,是當前審計理論和審計工作實踐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範措施的知識,歡迎閲讀

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範措施

一、形成審計風險的主要因素

1。審計人員的經驗和能力的侷限性。由於審計對象的複雜性和審計內容的廣泛性,加上近年來人們對審計意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對審計人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在審計過程中,很多方面需要由審計人員作出專業判斷,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判斷能力。然而經驗和能力總是有限的,由於審計人員的審計經驗和能力不足,致使審計難以達到社會全部期望,這就無可避免地會在審計過程中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產生審計風險。

2。審計人員沒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審計準則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進行合理的專業判斷。然而由於審計人員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如果審計人員責任心不強,審計中沒有保持應該持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勢必導致不必要的差錯或者應當執行的必要的審計程序沒有得到執行,進而形成審計風險。

3。審計人員的工作失誤。如果審計人員能夠保證在審計過程中採取恰當的程序和方法,那麼風險就會大大降低。然而審計人員的經驗有高有低,駕馭審計方法的能力有強有弱,審計人員的差錯和失誤有時很難避免,它們可能來自於對審計事項的錯誤判斷,也可能來自於對審計程序的錯誤理解等,這些都會導致審計風險的'產生。

4。審計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現代審計是建立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礎之上的抽樣審計,所遵循的是成本效益相結合的原則,而這兩者本身就是允許一定審計風險存在的。其一,它有些過分依賴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測試,雖然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可以減少經濟活動中的一些錯弊,但因為內部控制系統本身固有的一些侷限性,使其無法避免所有的錯弊。例如審計單位發生未預料的經營狀況,或者出現了比較特殊的業務,原有的控制措施無法適用;工作程序上本應相互牽制制約的工作人員串通作弊;管理人員濫用權力或責任心差致使控制系統失效等。所有這些都會使控制系統失靈,產生控制風險。其二,在抽樣審計中,審計人員常常為了用有限的成本達到較高預期的效益,放棄了相當一部分的樣本資料,這就更加大了給出正確審計結論的難度。以上情況均會造成審計結果出現誤差。

二、形成審計風險的客觀因素

1。審計責任的客觀存在。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審計意見的影響範圍也越來越大,人們的經濟決策對審計意見和結論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如果審計意見有所不適當,與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有所不符,則對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影響將會很大,使得審計風險也隨之加大。

2。審計對象的複雜性及審計內容的廣泛性。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經營過程越來越複雜,與此相應的會計信息系統也日益複雜,財務報表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此外,審計範圍也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審計範圍擴大到今天,已遠遠超過了傳統審計,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審計的對象越複雜,審計的內容越廣泛,審計的難度就越大,審計風險也就越大。

3。被審計單位外部和內部經營背景。經濟環境、被審單位經濟活動的特點、技術發展趨勢、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度、管理人員的品質和素質等因素都會對企業的經營風險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審計風險。這也是審計風險模型中首先要考慮固有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現代審計首先要對企業內外環境全盤評估的理由。被審單位內外環境對審計風險的影響,可以從審計費用充分表現出來,西方審計職業界確定審計費用時,都考慮了審計風險,特別是固有風險和經營風險。

三、審計風險的防範措施

審計風險呈現出擴大化和複雜化的趨勢,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是在保證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防範和規避風險。

1。建立健全審計法律環境。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審計也面臨着許多新課題、新任務。為此,必須有健全有效的法律制度和審計準則,才有利於合理地界定審計人員的責任。應繼續制定和不斷完善審計法律規範。通過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審計法律法規強化審計質量控制、規範審計操作、避免審計中的隨意性、約束審計行為、規避審計風險,切實做到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進一步轉變觀念、強化風險意識。由於人們對審計期望的越來越高,審計人員的責任和風險也越來越大,審計部門將會更加關心如何採取有效的審計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審計成本的同時,高質量的完成審計任務,同時有效地避免審計風險及其損失。因此,審計人員一定要從思想上、觀念上深入理解審計風險、重視審計風險,衝破傳統審計思路的束縛。在執行審計業務的過程中,尋求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審計風險。

3。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應對審計風險的實際能力。審計是一種技術性和專業性都很強的職業,且是一種綜合性、高層次的經濟監督,其工作不但需要一套系統的職業標準指導、規範和約束,同時,還要注意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責任心。各級審計機關均應建立責任過錯追究制,堅持誰違法違紀違規誰負責承擔其責任,包括一定的連帶責任。其目的就是要增強審計機關、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責任心,努力把審計風險降至希望值之內。不論是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還是社會審計組織,都要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教育他們嚴格遵守審計法、審計準則和審計規範,堅持實事求是、廉潔奉公、客觀公正,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分析、判斷、預測經濟活動的能力,成為一支具有一定思想素質、業務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審計幹部隊伍,從而達到主動控制風險的目的。

4。建立良好的內部運行機制,完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這是有效防範和控制審計風險的重要保障。各級審計機關和相關審計主體都要在獨立、客觀、公正、廉潔、嚴謹、保密的原則下建立自律性的運行機制,倡導敬業精神,公正執法,不徇私情,同時還應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建立自己的質量控制制度,以期為遵循專業標準提供合理的保證。這包括合理運用全面質量控制政策與程序,以保證所有的審計工作均遵照獨立審計準則執行和合理運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程序,確保審計項目工作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等。

5。搞好審計風險預測,引入對客户的評價制度,慎重選擇審計對象。首先,應樹立只與正直客户打交道的原則。客户如果沒有正直的品格,則出現差錯和舞弊行為的可能性就大,固有風險就比較高。即使擴大審計測試的規模,審計人員也難以使總體審計風險的水平降低到社會可接受的程度內,出現法律糾紛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此審計人員在接受委託之前應當採取措施,如與前任審計人員聯繫,評價客户管理高層的品格,一旦發現委託單位缺乏正直品格就應儘量拒絕接受。

6。採用風險導向審計,降低審計風險。現代審計方法強調審計成本和審計風險的均衡,抽樣審計方法和分析性複核方法的應用貫穿於整個審計過程中,審計的結果必然帶有一定的誤差。所謂審計抽樣,是指審計人員實施審計時,從審計總體中選取一定數量的樣本進行測試,並根據測試的結果,推斷審計總體特徵的一種方法。在抽樣審計過程中,決策者是否具備設計和使用抽樣方案的能力,離不開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而在審計時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要由審計人員正確的判斷加以解決。但審計人員對抽樣結果很難進行質量和數量上的評價,很難達到一定的精確程度。風險導向審計是將審計風險概念全面應用於審計過程的一種審計模式,它通過對審計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來確定審計風險是否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它主要運用分析性複核的方法,不僅對客户的控制風險進行評價,同時更要對產生風險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範圍和重點。這樣就使審計風險與整個審計過程密切聯繫起來,起到降低風險的作用。近年來,風險導向審計在世界其他國家已廣泛使用,其原因就在於從審計準備階段開始就考慮審計風險,並把它控制在最低水平,從而減輕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降低審計風險。

7。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規避和降低審計風險。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0號審計重要性》第八條指出:“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的反向關係。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高。”把握這種反向關係可使審計人員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在接受審計任務時,一方面要考慮審計工作量及成本的大小,另一方面考慮審計風險及影響的高低,合理地確定審計重要性水平,以期達到規避和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8。在對審計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中加強審計風險管理,防範和降低審計風險。審計主體在基本的規範要求下,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對審計風險進行有效的防範,提高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中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從本質上説,審計作為兩權分離的產物,是所有權對經營權的一種監督,審計方法是由審計目的和對象決定。在審計方法環節中,審計效率與審計風險的矛盾十分突出,但面對現在複雜而大量的審計工作,客觀上是對審計效率的一種挑戰。從審計主體與審計客體兩方面來看,對審計效率有共同的要求,在這種矛盾運動中,審計風險,準確地説是審計檢查風險就更加明顯地凸顯出來了,審計實踐的矛盾在運動中達到平衡,既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又可以避免或降低審計風險。

總之,控制和防範審計風險,最關鍵的是增強審計機關領導和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及時建立相關機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只要能正視風險,及時採取措施應對風險,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