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試點方案錦集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試點方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試點方案錦集10篇

試點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與原則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以農村“生產發展、村容整潔”為切入點,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重點,以改善農村水土流失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為着力點,做到水土流失治理與水源和水環境保護、農業集約化生產、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使小流域達到景觀優美、自然和諧、衞生清潔、人居舒適,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堅持地方和農民投入為主,國家適當補助;堅持水土保持與環境治理和新農村建設、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水利水土保持措施與其它措施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堅持示範引導、政策扶持的方法,用好“一事一議”等民主議事的機制,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二、建設內容

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發展和完善。工程建設應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基礎,全面做好流域治理、生態修復、水系整治和人居環境改善,建立面源污染控制、人為水土流失防治等管理制度,加強相關監測評價等。

(一)工程建設

1、小流域治理工程。結合當地實際,實施坡耕地改造,修建水窖、水塘和坡面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營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設喬灌草相結合的入庫(河)生物緩衝帶。通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減少土壤侵蝕,發揮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設施控制和降解面源污染的作用。

2、生態修復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實施封山禁牧、封育保護,加強林草植被保護,防止人為破壞。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涵養水源,保護水資源。

3、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編制河道整治規劃,採取清淤、護岸、築堰和綠化等措施,對小流域內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封河育草,維繫河流良好生態系統。禁止河道採沙,加強河道管理及其維護。防止污水和垃圾進入河道,確保河道清潔和優美環境。

4、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搞好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制定村莊環境衞生保潔制度,實現生活垃圾集中管理、生態污水初步處理後排放。人畜禽糞便應因地制宜推廣沼氣池等實用技術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居民比較集中和有條件的地區,生活污水應處理達標後排放。

5、生態農業建設工程。推廣綠色、無公害技術,發展生態農業。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料,採用生物方法以及易降解、低殘留的'農藥防治病蟲害,控制和減少農業污染。

6、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在河道周邊設置植物緩衝帶,種植或撫育具有吸收有機污染物能力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河道和水庫水位變化的水陸交錯帶建設人工濕地,種植適水樹種和草本植物,增強水體自淨能力。

7、水土流失和水環境監測。建立水土流失和水質指標動態變化監測點,對土壤侵蝕模數、土壤侵蝕量、入河(庫)泥沙量,以及總磷(TP)、總氮(TN)、生化需氧量(BOD5)、化學耗氧量(COD)等指標進行監測。

(二)管護制度建設

在試點小流域內,制定封山禁牧、封育保護政策和鄉規民約,建立水源管理和保護制度,保護林草植被,促進生態自我修復。在有條件的地方,實行生態移民和並村;制定化肥、農藥使用推薦種類目錄,明確其合理用量及使用方法;嚴格對生活垃圾、畜禽和水產養殖污染排放的控制管理。加強流域內集體和私人企業、飲食服務等行業排污的管理;監督開發建設項目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控制新增人為水土流失。積極組織開展文明新農村建設活動等。

三、實施期限

工程實施期3年,20xx-20xx年。

四、工程投資

試點工程建設投入以地方為主,中央給予適當補助。中央補助投資從現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及相關水利項目投資

中安排。中央投資主要用於水利水保工程、封育管護、宣傳、監測等。沒有國家重點工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籌解決。各級水利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關部門的配合,同時創新投入機制,依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等多渠道解決投入問題,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五、組織實施

生態清潔型小流域試點工程由水利部統一組織實施,負責審批入選工程、實施方案和組織竣工驗收工作。流域機構負責工程實施的技術指導和檢查驗收工作。各省(區、市)水利部門依據批覆的實施方案,制定和下達年度計劃,組織開展年度檢查,並於每年2月底向水利部上報上年度總結報告。縣級水利部門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面負責組織編制試點工程建設實施工作,建立工程管理制度、落實項目責任、明確任務,開展試點工程建設及相關監測工作等。

試點工程實施完成後,各縣進行自驗,全面總結。自驗結束後向所在省(區、市)上報自查驗收報告。各省(區、市)組織初驗,向水利部上報初驗報告。水利部組織流域機構和有關專家進行竣工驗收,完成竣工驗收報告。

試點方案 篇2

電網公司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實施方案 class="">為貫徹落實《合肥市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意見》(合知〔20xx〕84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公司知識產權管理,現結合公司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是為了推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公司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司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提升競爭力,努力使公司成為合肥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單位。

二、主要內容

(一)成立組織。公司成立由總經理江峯任組長,副總經理張俊生、何鳴任副組長的知識產權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機構辦公室,總經理工作部主任李光宇為辦公室主任,配備專兼職人員辦公,落實辦公經費。

(二)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知識產權利益分配和獎勵制度、知識產權權益維護制度、知識產權信息利用制度和技術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等。

(三)教育培訓。通過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公司決策層的知識產權意識,增強專業技術人員運用知識產權制度提高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和水平,增強經營管理人員把知識產權制度融入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的能力和水平。通過教育培訓,使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在員工中的普及率達到50,在決策層、專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中的普及率達到80;培訓1名能有效管理和妥善處理知識產權事務的專兼職人員。

(四)文獻資料收集。開展知識產權信息特別是專利文獻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建立公司主導產品或主要研發方向中外專利數據庫,以建立專利數據庫為基礎,開展主導產品或主要研發方向的專利信息分析與利用、知識產權或專利戰略研究制定工作,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打下基礎。要通過專利信息分析,在瞭解同類產品或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態勢、市場狀況,尤其是競爭對手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動態的基礎上,從專利申請、專利實施(包括專利轉讓和許可等)、專利保護等各個環節出發,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總體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的專利戰略。公司要以專利戰略的研究制定為主要內容,研究制定包括商標、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種類的知識產權戰略。

(五)專利申請和實施。要以創新成果的專利申請和實施為主要內容,抓好註冊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計算機軟件等的申請(登記)和實施工作,提升擁有和實施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通過開展試點示範,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增幅要達到20以上,專利實施率達到50以上。

三、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1月至2月):成立以公司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二階段(3月至5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做到制度、機構、人員和經費“四落實”;組織知識產權培訓班。

第三階段(6月至7月):建成主導產品或主要研發方向專利文獻數據庫,開展專利信息的分析與利用、專利(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制定工作。

第四階段(8月至9月10日):試點示範工作方案得到全面落實,試點示範的'各項工作全面完成。

四、幾點要求

(一)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是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公司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齊抓共管,切實把各項工作部署認真落到實處。

(二)加大投入,提供財力支持。為了抓好試點示範工作,公司將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專項資金用於在試點示範期間內的知識產權申請(登記)、專利文獻數據庫的建立、專利(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和制定、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等有關費用的支出。

(三)邀請專家,指導工作開展。在試點示範工作中,公司將邀請省市科技廳局的有關專家指導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其運行機制,適時制定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示範文本,幫助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協助建立和更新專利文獻數據庫,指導開展專利(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安徽**電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xx年九月十日

試點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我省電力市場建設,積極穩妥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根據國家《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和《關於規範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的通知》相關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試點區域及預期目標

(一)試點區域。經報國家批准同意,我省首期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區域為資興市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衡陽白沙洲工業園、益陽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湘潭經開區4個產業園區。

(二)預期目標。通過試點放開增量配電市場,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增量配電業務,創新增量配網建設運營方式,探索電力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到20xx年基本形成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的有效途徑,初步形成安全有序的增量配電業務區域市場,為全面放開增量配電業務,建設公平、開放、有序的增量配電市場積累經驗。

二、明確增量配電網項目

(一)制訂實施方案。各市發改委、能源局指導各試點園區管委會按照國家《有序放開配電業務管理辦法》和《關於規範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相關要求,結合本園區配電網建設改造實際需求,抓緊制定園區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實施方案,於20xx年3月底前上報省能源局審定後實施,同時抄送國家能源局湖南監管辦。

(二)編制配網規劃。各園區管委會依據全省和所在市配電網規劃,委託專業機構按照《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等國家最新標準編制試點園區配電網建設改造規劃,包括負荷需求、供電範圍、能源互聯網發展、用户電能質量要求、園區及周邊電源接入需要、變電站選址和佈局、線路選型及走廊等內容,其中投資估算、與存量資產關係、公用電網接入方案等內容要詳細説明。規劃於4月中旬報省能源局。省能源局組織評審修訂後予以反饋,並由市人民政府予以發佈。

(三)甄別增量項目。試點園區所在市人民政府及發改、能源部門根據電網結構、供電能力、供電質量、供電的經濟合理性等科學合理確定增量配電網供電營業區,指導園區管委會和規劃單位甄別增量配電網項目。增量配電包括園區供電範圍內除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以外的存量配電資產,以及供電營業區範圍內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電網和22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局域電網。

(四)確定建設時序。各試點園區要將增量配電網建設任務分解形成年度實施(投資)計劃,於20xx年5月中旬前通過市發改委、能源局報送至省能源局,由省能源局向社會公示。公示內容包括項目規模、建設內容、建設地點等基本信息。公示過程中出現重大爭議的項目,省能源局組織開展深入論證,必要時進行調整。公示通過的項目,按照程序補充納入全省配電網建設改造“十三五”規劃。

三、公開透明優選主體

按照《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要求,增量配電網項目主體分兩階段確定項目主體:第一階段,由省能源局通過競爭性磋商、競爭性談判或公開招標方式,分別確定4個增量配電網試點園區的項目業主,並向社會公示;第二階段,由項目業主依法依規確定新增配電網項目的施工單位,並向社會公示。確定項目業主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突出以下“三個優選”:

(一)優選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用電企業、發電企業、電網企業、電力設計(施工)企業、產業園區、社會資本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參與增量配電網試點。試點區域內存在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存量配電設施產權的,國網省電力公司可通過產權置換方式處理資產,或轉化為股本入股混合所有制公司。

(二)優選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採取PPP模式建設增量配電網,由省發改委、能源局作為責任主體,通過公開招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社會資本。由政府資本與社會資本聯合成立項目公司。

(三)優選誠實守信的投資主體。參與首批增量配電網建設的項目業主應為獨立法人,符合《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所明確的`准入條件和投資能力,無不良信用記錄,確保誠實守信,依法依規經營。具體要求在公開招標等內容中明確。

四、統籌實施項目核准

增量配電試點項目由發改、能源部門按照分級權限審批或核准,基本程序如下:

(一)組織申報。試點項目在完成可行性論證並獲得國土預審、規劃選址等支持性文件後,按程序通過在線投資監管平台報發改、能源部門申請核准。

(二)專家論證。發改、能源部門在收到核准申請後,委託第三方機構對項目進行評估論證,包括嚴格核定投資概算、釐定供電範圍、分析回報收益、評估項目可行性等,並出具詳細書面意見。發改、能源部門根據第三方的評估意見,確定是否啟動核准程序或退回申報單位組織修改完善。

(三)審批核準。發改、能源部門在正式受理核准後,將項目有關資料彙總至省能源局,省能源局對項目是否符合規劃、投資合理性、接入系統方案等重點內容進行審查並出具審查意見。各級發改、能源部門應按時完成核準工作並向社會公開,同時報備上一級發改、能源部門和國家能源局湖南監管辦。

五、有序推進建設運營

(一)嚴格規範建設。項目業主要優化工程方案,控制建設成本,及時落實項目用地、拆遷安置、電網接入等外部建設條件,嚴格執行《招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取齊法律法規規定的支持性文件後方可開工建設,並將項目建設進度及時上報發改、能源部門。發改、能源等相關部門負責項目建設的指導和協調,並及時按規程開展驗收。

(二)有序組織運營。增量配電網竣工驗收後,項目業主通過市發改委、能源局向省能源局提出開展配電業務申請,省能源局依法對符合准入條件和其他相關資質的項目業主批覆開展配電網業務。試點區域內,除電網企業存量資產外,擁有存量配電網資產絕對控股權的公司,包括高新產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地方電網、躉售縣等,未經營配電業務,但符合准入條件並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的,可通過市發改委、能源局向省能源局申請開展配電業務。符合准入條件的項目業主可將配電網運營權委託電網企業或符合條件的配售電公司,自主簽訂委託協議。電網企業控股增量配電網擁有運營權,在配電區域內僅從事配電業務,試點區域內競爭性售電業務可由獨立的售電公司承擔,也可採取雙邊直接交易。鼓勵電網企業與社會資本通過股權合作等方式成立產權多元化公司經營配電網。

(三)保障供電可靠。增量配電網運營企業應公開輸配電網絡的可用容量和實際使用容量等信息,保障電網公平無歧視開放,履行供電營業區內電力普遍服務義務,承擔保底供電責任;及時向市場主體及其用户提供報裝、計量、抄表、維修、收費等服務;在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按照有關規定收購分佈式電源發電。配電網運營企業嚴重違法違規的,應強制退出;因自身經營不善的或經營轉向的,在履行相關義務後,可按規定退出。

(四)其他相關服務。增量配電網運營企業可利用互聯網和智慧能源等先進技術,為電力用户有償提供增值服務,包括用電規劃、合理用能、優化用電、需求響應、合同能源管理、用電設備運行維護、多種能源優化組合,以及提供發電、供熱、供冷、供氣、供水等智能化綜合能源服務,受委託承擔供電營業區內的有關電力統計服務工作。

六、合理確定價費標準

(一)核定配電價格。增量配電項目核准後,省發改委按照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組織專業機構對增量配電網開展成本監審、確定准許收益和價內税金,經省政府批覆同意後報國家發改委備案。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核定前,暫按售電公司或電力用户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扣減該配電網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執行。

(二)明確購售電價。增量配電網區域內同時從事配售電業務的企業,其配電業務獨立核算。試點區域內售電價格由市場交易價格、省級共用電網輸配電價(含線損和政策性交叉補貼)、政府核定的增量配電價格以及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成。

(三)明確結算方式。增量配電網運營企業承擔配電區域內電費收取和結算業務,按照政府核定的配電價格收取配電費;按合同向各方支付相關費用,並向其供電的用户開具發票;承擔代付配電區域內的可再生能源電量補貼;代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交電網企業彙總後上繳財政。

七、保障措施

(一)組織協調。成立全省增量配電網改革試點推進協調聯席會議,聯席會議由省能源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分工協作,充分調動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和用電用户等各方面積極性,協同推進增量配電網改革工作。各試點園區所在市同步成立增量配電網業務試點工作聯席會議,明確一名市領導具體負責,各市發改委、能源局承擔統籌推進工作。

(二)資金保障。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持增量配電網建設;加大省內PPP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和PPP項目投資引導基金對增量配電網的支持力度。

(三)政策支持。探索研究增量配電網營業區內高可靠性、特殊電能質量等用户實行差異化電價;鼓勵增量配電網項目實施主體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專項債券、項目收益債券、中期票據等方式進行融資;引導政策性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增量配電網建設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研究將配電網建設改造項目納入企業所得税優惠目錄;探索可靠性保險方法進行供電可靠性管理。

(四)形成合力。各級各單位要在省電力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合力推進增量配電網改革試點工作。發改、能源部門要建立健全增量配電網投資建設運營的相關規章制度,依法嚴格增量配電網項目管理,依法依規核定配電價格,及時組織項目驗收。試點單位所在市人民政府要主動承擔增量配電網建設改造主體責任,及時調整完善相關規劃,指導試點園區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為改革試點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試點園區要大膽探索,主動作為,敢於創新,力求穩妥有序推進增量配電試點具體工作。國家能源局湖南監管辦要及時為項目業主辦理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或賦予相應業務資質,加強市場交易、電力安全和供電服務等方面的監管。電網企業要公平無歧視做好併網工作。電力調度機構和交易機構及時做好配電網投產運行安全校核。

試點方案 篇4

第一條:為實現“市範圍參保面不低於30%”的目標,我市承保面須達到實際種植面積的50%,力爭80%。

第二條:試點採取“政策性保險,商業化運作”模式,即人保財險分公司與市財政3:7聯辦共保的方式,保費分賬,風險共擔。

第三條:試點險種和保額、費率的確定。試點所開辦險種在省保監局批准的全省統一的11個農業保險條款目錄中選擇,其中水稻、三麥、油菜為必保險種。保額:水稻200元/畝、三麥100元/畝、,油菜100元/畝、能繁母豬1000元/頭。費率:水稻5%、三麥6%、油菜5%、能繁母豬6%。

第四條:所有保險責任按相關險種條款規定執行。

第五條:所有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的農户、種養大户、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農場、農業園區等為參保對象,承擔財政補貼以外部分的保費(不高於保費的40%)繳付義務。政府鼓勵有條件的農村經濟組織代農民承擔部分或全部保費繳付義務。

第六條:財政補貼政策。市財政對政發[]126號文件中規定的試點險種或指定的'其他險種實行保費補貼,補貼標準不低於保費的60%。對能繁母豬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商業保險制度,原則上財政補貼80%,飼養者負擔20%。市政府積極向省、市爭取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補貼政策,並根據試點情況給予一定獎勵。

第七條:保費收取辦法。嚴格按照業務操作流程和財務管理辦法,統一由(區)財政所收取保費,並負責做好登記、造冊、開票、統計和彙總工作,所收取的保費及時存入農險專户。財政補貼、獎勵資金,由市農險協調小組根據當年人保財險公司向農民承保出具的保險單和銀行解款單,向財政部門按險種提出書面申請。所有保費實行分賬管理,形成農險保費專户。市財政專户、人保財險市支公司賬户分別留存70%、30%。

第八條:農險基金設立及管理。設立農業風險基金,基金來源為上年保費節餘及存儲利息等。人保財險公司按規定提取準備金。農險風險基金單獨開户、單獨立賬、獨立核算、專款專用。基金本息滾存、逐年積累、以豐補歉。

第九條:由政府指定部門(或委託人保財險市支公司)負責保險基金的管理,在農村合作銀行設立專户,任何單位和個人嚴禁運用農業保險基金參與股票買賣、期貨交易和各種借貸、擔保活動等。積累的農業保險基金,統一由市農業保險領導機構監管,並受財政、審計部門和上級保險監管部門監督。

國家免徵農業保險營業税。從年起,全市納入試點農業保險種支付賠款後節餘部分申請免徵所得税,以利農險基金的積累。

第十條:理賠處理。保險賠款由市農險專户資金、人保財險市支公司分別承擔賠付總額的70%和30%。不足部分運用歷年積累的農業保險基金,農險基金不足賠付時,由市政府、人保財險市支公司分別按70%、30%籌資賠付,並向省財政中請補助。在國家農險大災基金以及農險再保險機制建立後按政策規定或條款約定進行賠款攤回。市農險專户在收到人保市分公司賠款通知書10個工作日內要確保向受災保户支付賠款。

第十一條:開辦及經營費用。農業保險保費(含政府補貼、獎勵)的15%,用於開辦和推進費用以及所有經營費用,其中,人保財險市支公司按9%提取綜合費用(含前期宣傳、機構鋪設、設備設施、單證印刷、人力成本、交通費用、展業和理賠查勘費用等,不足部分自籌),6%用於政府有關部門的推動費用,以及(區)財政所的勞務費用。

第十二條:業務管理模式。建立以人保財險市支公司為基礎,以(區)財政所和協保員為依託的農業保險綜合隊伍。由人保財險市支公司負責起草業務、理賠、財務管理辦法和業務操作流程,經市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機構討論通過後執行。政府支持人保財險市支公司在(區)建設保險服務網點。

第十三條:各(區)農業保險領導或協調機構,做好本地農業保險的推進工作,並定期向市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報告農險經營情況,報送相關報表。

第十四條:從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保險公司聘請部分農業和保險專家,成立農業災害定損調解委員會,負責理賠爭議的裁定。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市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

試點方案 篇5

縣地税局穩步推進 “兩評一樹”試點活動,採取六項措施促使評樹活動更加公開透明。

一是宣傳公開。

召開幹部職工動員大會,制定活動方案,利用內外部網站等信息平台,大力宣傳“兩評一樹”活動的目的、內容、方法步驟及具體要求,層層動員,廣泛發動,激發幹部羣眾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

二是監督渠道公開。

緊緊圍繞評工作、評作風的內容,通過局長服務日、發放調查問卷、印製監督卡、召開特邀監察員座談會、設立意見箱、公開投訴電話、走訪服務對象等方式,廣泛徵求羣眾意見,深入查找羣眾不滿意的問題,撰寫自查報告。

三是承諾公開。

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區別縣局班子、基層站所、機關科室和重點崗位人員,圍繞德、能、勤、績、廉以及創建“羣眾滿意基層站所”活動標準和崗位風險等不同重點,深入開展自查自評,主動公開自查報告和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

四是述職述德述廉公開。

由班子成員、中心所長、科室長撰寫述職述廉報告,公開向幹部職工述職述德述廉,接受幹部職工面對面的.質詢。

五是羣眾評議公開。

按照工作評價和作風評價,設計縣局班子、班子成員、基層站所、中層以上幹部及重點崗位人員四種評議票樣,根據述職述德述廉情況,分層次進行民主評議,將評議結果進行公開。

六是整改措施公開。

結合自查自評、調查問卷、監督卡、民主評議所徵求的意見建議和評議結果,認真梳理分類彙總,針對存在的問題,建立台帳,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項目、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明確職責分工,抓好整改全過程的公示化運行。

試點方案 篇6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增強企業自主創新潛力,根據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以下簡稱三部門)《關於印發“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政字[20xx]31號)的要求,決定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試點目標

作為“技術創新引導工程”的重點任務之一,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潛力為核心,探索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和支持,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構成各種類型具有示範性的創新型企業,引導更多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為增強自主創新潛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帶給支撐。

二、工作原則

(一)突出引導。突出政府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促進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提高企業的持續創新潛力。

(二)注重集成。把扶持企業技術創新的科技計劃、基地建設、人才培養以及試點推動等措施有效地集成起來,整合資源、構成合力,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

(三)分類指導。選取不同類型的企業開展試點工作,根據各自特點探索具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和相應的評價辦法;區別不同地方狀況,指導其根據各自特點開展試點工作。分期分批推進試點和評估命名工作。

(四)重點推進。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開展試點工作,進行重點引導和支持,發揮其對各類企業的輻射和示範作用。試點工作重點支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升自主創新潛力。

三、選取條件

選取一批在技術創新、品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理念和文化創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業進行試點。試點企業要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條件:

(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掌握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於領先地位。用心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或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

(二)具有持續創新潛力。在同類企業中,研發投入佔年銷售收入比例較高,有健全的研發機構或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領先的技術領域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重視科技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

(三)具有行業帶動性和自主品牌。在行業發展中具有較強的帶動性或帶動潛力。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創新,透過競爭發展,構成了企業獨特的品牌,並在市場中享有相當知名度。

(四)具有較強的盈利潛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企業近三年連續盈利,整體財務狀況良好,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呈穩定上升勢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

(五)具有創新發展戰略和文化。重視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創新,努力營造並構成企業的創新文化,把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創新作為經營發展戰略的重要資料。

試點企業主要在國有骨幹企業、轉制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其他主要依靠技術創新發展的企業中選取。國有骨幹企業是指中央和地方國資委分別監管的企業;轉制院所是指中央和地方已實施企業化轉制的應用開發類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是指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他企業主要是指除上述三類企業之外主要依靠技術創新發展的企業,包括科技型中小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等等。在滿足上述五個方面要求的基礎上,各類企業還應滿足以下條件:

———國有骨幹企業。有明確的技術創新戰略並貫徹實施,主導產品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擁有國際或國內著名的自主品牌產品等。

———轉制院所。在轉制改革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承擔國家和企業科研任務較多,自身科研投入較大,科研儀器設備條件比較先進,有較強的面向行業開展技術研發服務和推廣應用的潛力等。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5%以上,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專職科研人員佔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分別不低於30%和10%,創新產品及技術性收入佔銷售收入的50%以上,具有較強的技術儲備潛力和發展後勁等。

———其他企業。具有自主創新成果;不斷創新企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企業成長性強,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行業技術發展中能夠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等。

三部門根據上述條件選取試點企業。各地方應參照上述條件並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本地區試點企業的選取條件。

四、支持措施

對三部門聯合確定的試點企業,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在以下方面有選取地給予支持:

(一)國家科技計劃給予重點支持。支持企業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對試點企業申報的科技計劃項目,優先予以立項支持;科技計劃中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優先支持試點企業承擔。科技金融工作對試點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二)加大創新基地建設力度。支持有條件的試點企業獨立或聯合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類)、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以及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等。

(三)支持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對試點企業管理人員的技術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等培訓,組織對試點企業的標準化培訓,組織開展試點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人員交流與合作,支持試點企業培養國際化人才。

(四)支持企業加強標準和知識產權工作。支持試點企業成為技術標準制定的牽頭單位,並優先支持試點企業參與企業標準試點工作。支持試點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自主品牌戰略等。

(五)強化業績考核對技術創新的導向。對國有試點企業,明確企業負責人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領導職責,將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和創新潛力建設作為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資料。

(六)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表彰和獎勵。對成績個性突出且貼合條件的試點企業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設立國家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加強對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的獎勵,對創新業績突出的試點企業給予優先獎勵。

各地方參照上述措施並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相應的支持措施,對本地區的試點企業給予支持。三部門對地方試點工作擇優給予支持,推動試點工作紮實開展。

五、組織實施

(一)中央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

1.選取確定試點企業。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首批共同選取100家企業進行試點:

國務院國資委負責初選10家國有骨幹企業;

科技部負責初選10家轉制院所;

科技部負責在地方科技部門推薦的基礎上初選8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其他依靠技術創新發展的企業。各省、自治區科技廳、直轄市科委、計劃單列市科技局按照本方案提出的要求,各推薦2家企業,於20xx年4月30日前報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批試點企業經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共同審議後於5月下旬確定。

2.試點企業上報試點方案。進入試點的各類企業要制定本企業的具體試點方案,明確試點任務、具體措施、工作進度以及年度目標。地方推薦的企業試點方案在報送企業名單時一併報送。試點方案經三部門聯席會議批准後實施。

(二)地方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

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商國資監管部門和工會組織等負責本地區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

1.制定試點工作方案。各地方根據本《通知》制定本地區的試點工作方案,確定試點企業條件、試點資料和支持措施等。

2.選取確定試點企業。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商國資監管部門和工會組織按照本地區試點工作方案選取試點企業。各地方要根據本地區實際狀況合理確定首批試點企業的數量,併兼顧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的企業。

3.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各地方於5月下旬將本地區的試點工作方案和試點企業名單一式三份報科技部備案,開展試點工作。

4.三部門加強對地方試點工作的指導。及時組織試點狀況的調研和交流,各地方在試點工作中遇到的狀況和問題要及時報告。

(三)評估命名“創新型企業”。

在中央和地方開展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制定“創新型企業”的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組織開展對中央和地方兩級試點企業的評估工作,對其中貼合條件的企業,命名為“創新型企業”。研究制定支持創新型企業的政策措施。

創新型企業試點方案主要資料要求

試點企業應着重圍繞以下主要資料制定試點方案。

1.加強研發潛力建設。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增強技術研發潛力,提高成果產業化潛力,推進產學研合作,發起或參與技術標準制定。

2.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增加自身研發投入,用心承擔國家及行業科研任務,改善科研儀器設備及中試裝置,提高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

品友互動

3.培養創新人才隊伍。加強管理人員科技培訓、職工技能培訓。加強科技人員繼續教育。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重視發揮職工技術協會的作用,不斷總結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操作法,善於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提高職工創新意識。

4.推進創新基地開放共享。對於財政性資金支持建設的試點企業研發機構,建立和完善向行業和社會開放共享的機制,把面向行業和社會帶給服務,作為運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

5.完善創新戰略和管理制度。制定並實施企業科技創新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和自主品牌戰略等。建立並完善企業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體系。

6.完善創新機制政策。完善激勵創新的機制,推動技術要素參與分配,建立內部員工股權激勵機制,鼓勵職工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發明等創新活動,營造創新氛圍,建設創新文化等。

試點方案 篇7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又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做好企業的專利工作,對於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充分依靠和運用專利制度,使之成為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動力機制和保護機制,促進形成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把專利工作切實納入企業的技術創新、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中去,提高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促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一、企業專利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為了適應加入wto的需要,大力推進我市企(事)業技術創新工作,促進全市科技、經濟發展,參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經貿委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全國企業專利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及作法,指導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深入開展。本着“試點先行,積累經驗,以點帶面,積極發展”的方針,擬選擇若干家企(事)業作為試點單位,予以積極指導,促使這些企(事)業在專利文獻運用、專利申請、專利產權管理、專利技術實施、產業化、專利保護等方面先行一步,起到專利工作示範作用,從而推動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健康發展。

二、專利工作試點企(事)業應具備的條件凡我市內企(事)業單位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單位:

1、已建立了專利工作規章制度,確定了專利工作的主管領導,設立了專利工作機構,配備了專職或者兼職的專利工作人員,專利制度的功能、作用已得到發揮的企(事)業。

2、專利產品已成為企(事)業的支柱,並具有可觀的市場前景。

3、專利技術實施效益好的企(事)業。

4、專利技術應用或專利戰略運用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企(事)業。

5、開展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的企業單位。

6、已擁有一件以上高新技術專利,並開發為市場暢銷或知名品牌產品的企業。

三、專利工作試點企(事)業及產業化示範工程單位工作重點被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的單位。要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制訂試點方案,遵照《企業專利工作管理辦法》積極開展工作。試點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抓好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1、充分利用專利信息,提高企(事)業科技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企(事)業利用專利信息的意識,把對專利信息的利用逐步納入到科研、生產活動中。有條件的應儘快建立專利文獻數據庫,隨時掌握國內外動態,積極開展專利文獻檢索工作。在科研立項、產品開發、技術引進以前要進行必要的專利文獻檢索、分析和論證,避免低水平重複研究,避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提高科研立項和產品開發工作的起點和水平。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要注意專利信息的利用,並爭取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

2、增強專利保護意識,制訂和運用專利戰略。企(事)業完成發明創造後,對適宜申請專利保護的,要及時申請專利,使專利保護與市場開發結合起來,把專利保護納入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體制中,以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家和企(事)來單位自身的合法權益。特別要注意處理好專利申請與科技成果鑑定之間的先後關係,凡要申請鑑定的技術或產品,首先應辦理專利申請,待獲得專利申請後,再組織科技成果鑑定、新產品發佈會或新產品展覽(銷)會,以免喪失新穎性而失去獲得專利資格。結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開展專利戰略研究,掌握相關領域國內外的技術發展方向和目標,制定出專利進攻和專利防禦戰略,指導本單位開展技術創新和參與市場競爭,使之能得到整體和長遠的發展。

3、完善企(事)業專利工作管理制度,培訓專利工作人員。確定企(事)業專利分管領導,指導專人負責。有條件的要設立專利工作機構,從組織上保障專利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制定專利管理辦法,完善專利管理制度,使本單位開展專利工作有章可循,並將專利工作納入經營管理體制之中,以適應企(事)轉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積極培訓專利工作隊伍,不斷提高專利工作人員的素質,使其在發明創造、專利申請、專利文獻檢索、專利產權管理、專利技術實施、專利保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4、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需要明晰企(事)業的產權,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要制定專利產權管理辦法,維護國家、單位和發明人的合法專利權益。在簽訂研究、開發合同中,必須明確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企(事)業轉讓專利權、以專利權入股、許可他人實施專利技術等,須進行專利資產評估。

大力開展產、學、研聯合,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一是實施企業自身的專利技術;二是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利技術引進到企業共同進行中試和產業化:三是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發新產品。通過專利技術產業化和商品化,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工業,創立一大批專利名牌產品,以佔領國內外市場。四、專利試點企(事)業的申報與確定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單位,須由具備條件的單位提出申請,經各縣(區)科技局、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推薦,各縣(區)只能推薦1-×××個單位。經市知識產權局審批後報省知識產權局確定。經審批確定的專利試點單位,要定期填報專利試點工作情況登記表。

五、政策措施

1、試點單位研究、開發、生產、經營的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可優先考慮列入全市專利技術專項資金項目,並按有關規定給予資助。

2、列入試點的企(事)業單位,將對其知識產權的申報費用給予一定的資助。

六、試點時間

試點時間自申請批准之日起,時間為2年。

七、考核和獎懲**市知識產權局成立企(事)業專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專利試點工作的審定、考核和獎懲。凡被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單位,每年要考核一次。考核內容為專利試點主要內容,考核評價指標另定。考核合格者,可繼續列入試點單位,對其中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產業化進程較快的企(事)業經評定可授予《**市企(事)業專利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並對有突出貢獻人員予以表彰、獎勵。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試點資格。

八、總結與推廣各縣(區)科委、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單位的工作指導,幫助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總結推廣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經驗,以推動全市專利試點工作的開展。各縣(區)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再選擇幾家企(事)業單位作為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專利試點單位,參照本方案有關條款,開展專利試點工作,並將專利試點情況報送市知識產權局。企業專利試點策劃方案曾老師

試點方案 篇8

城市運行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氣體已佔到全球總量的75%,製造出全球80%的污染。全球性氣候變暖以及連帶造成的氣候變化與碳排放密切相關,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當前從建築設計上看,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將建築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築納入與環境相通的循環體系,從而更經濟有效地使用資源,使建築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儘量減少對自然景觀、山石水體的破壞。第二種是將自然引入建築,運用高科技知識,促進生態建築化,人工環境自然化。如馬來西亞楊經文先生設計的綠色摩天大樓,它在現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現自然,運用生態技術,將植物、水體等自然景觀引入建築物內部,使自然成為建築的一部分。實際上可持續發展涵蓋的範圍更為廣泛,涉及到文化、自然和居住環境等眾多因素。世博生態城就是將建築融入自然的一個經典代表,區域內的森林和綠化面積將從原有68%的水平提高到75%,對園內品種單一的人工次生林實施科學改造後,可以提高城市綠色質量,為春城人民提供開放式的公園。

1 社區存在問題

目前世博生態城的交通出行主要以步行、公交和私家車為主,在低碳社區建設的過程中,將逐漸加強自行車交通網絡,把自行車作為短途交通工具,而長途出行時,乘坐公交和地鐵為首選。通過完善的自行車設施和網絡,解決公交到住宅區和商業區“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率。

垃圾進行單一填埋或焚燒永遠跟不上垃圾增長的速度,垃圾源頭減量化才是首要任務,也是緩解垃圾圍城、解決末端土地緊缺難題的根本。當前居民對低碳生活的意識較差,產生的廢棄物較多,同時垃圾分類設施較不齊全,根據實際調查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率並不高,完全知曉垃圾分類的居民少,垃圾資源化率較低。

公共配套設施方面比較完善。在便利服務設施方面,在低碳中心商業區已經配套建設了面向大眾的食堂和咖啡廳,但針對住宅區還缺少社區公共食堂的配套建設,規劃建設配餐服務中心可以極大方便社區居民的飲食需求,確保向居民提供營養健康的綠色食品。

缺少數字化碳排放監測系統。低碳社區應統籌建立社區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社區內重點單位、重點建築和重點用能設施的全覆蓋,對社區水、電、氣、熱等資源能源利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測。需要加快建設社區能源管控中心,安裝智能化的自動控制設施,加強社區公共設施碳排放的智慧管控,並面向家庭、樓宇、社區公共場所,推廣智能化能效分析系統。居民低碳意識不強,低碳行為參與度較低。

2 低碳社區建設目標

2.1 規劃佈局

將低碳理念貫穿到社區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統籌已建區域改造與新區開發的關係,合理配置居住、產業、公共服務和生態等各類用地,科學佈局基礎設施,加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推行社區“15分鐘生活圈”,強化社區不同功能空間的聯通性和共享性。

2.2 綠色建築

所有項目從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階段全面落實綠色建築要求,充分考慮昆明當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採用被動式設計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昆明天然的採光通風,合理選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嚴格做好綠色施工過程節能降耗及環境保護,社區綠色建築達標率達到70%。

2.3 低碳交通

統籌考慮社區及周邊公共交通站點設置,建設以人為本的慢行交通系統,提高公交車、地鐵、自行車等不同交通方式換乘便利化程度,構建緊湊高效的社區公交和慢行交通網絡。同步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配套設施,開展電動汽車接駁服務,社區內購物班車和物流配送採用新能源汽車。

2.4 可再生能源

建設太陽能光電、太陽能光熱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建築屋頂太陽能光電、光熱利用覆蓋率達到50%以上,同時道路照明局部採用太陽能路燈,整個社區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比例至少達到2%。

2.5 水資源利用

統籌社區內、外水資源,優先接駁市政給排水體系,同步規劃建設供水、排放和非傳統水源利用一體化設施,全部實行雨污分流。污水社區化分類處理和回用,從單體建築、小區、社區三個層面統籌建設中水回用系統。採用低影響開發理念,建設雨水收集、利用及控制系統,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容量達到7680m3。

2.6 固體廢棄物處理

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就地化”的處理原則,採用社區化處理方式,建立節約、高效、低碳、環保的'社區垃圾處理系統。合理佈局廢棄物便捷回收設施,社區內設立舊物交換站,商場、超市等設立以舊換新服務點。建設廚餘、園林等廢棄物社區化處理設施,促進社區內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0%。有效銜接市政固廢處理系統,配備標準化的分類收集箱和封閉式運輸車等設施。

2.7 社區生態環境

社區開發建設過程中,優先保護自然林地、濕地等自然生態景觀,保護生物多樣性。社區景觀綠化優先選用栽植本地植物,強化喬、灌、草相結合,維護社區生態系統平衡,促進社區景觀綠化與自然生態系統有機協調,每個鄰里的綠地率至少達到30%。

2.8 低碳管理

建立覆蓋社區內各類主體的碳排放管理體系,制定碳排放管理制度,明確各主體責任和義務,建立社區重點排放單位目標責任制。社區內新建建築建立數字化碳排放監測系統,對社區內重點建築和重點用能設施實行全覆蓋,對社區所有新建建築的水、電、氣、熱等資源能源利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2.9 低碳生活

規劃建設配餐服務中心、公共食堂、家政服務點等便民生活配套設施,合理佈局社區物流配送服務網點,打造社區商業低碳供應鏈。制定併發布綠色低碳裝修指南,引導裝修企業從設計、施工、選材等方面進行低碳裝修。在社區建成投運後,面向社區居民和單位發放低碳生活、低碳辦公指南,粘貼低碳相關標識和説明,指引入住單位和社區居民科學利用社區內的公共設施,培養低碳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

3 低碳社區建設方案

3.1 低碳規劃原則

世博生態社區以低碳理念統領社區建設全過程,通過環境整治和相應的開發來找到景觀中原有的平衡,通過完善該區域的城市功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世博園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價值。設計採用“分水嶺”的規劃方法來決定哪裏是最適宜開發的地方,同時健康有效地整治森林的問題也左右着設計概念的形成。森林整治的想法包含着一些生態概念如:高質量的呼吸空氣、高質量的飲用水、野生動物棲息地及與植被相聯繫的多種物種。把恢復森林作為最基礎的設計概念。

3.2 低碳文化生活

建立社區食堂,增加配餐服務中心,生態蔬菜配送等生活服務。業主通過社區商城即可實現微信點餐和微支付;也可通過到店掃描二維碼點餐和支付。每天在訂閲號實時更新發布每日菜單、新品推介、優惠活動等,通過互聯網+不僅為業主提供了生活便利,同時也提升了物業公司服務品質。

積極引導居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形成以低碳生活為榮的社會風尚和共建和諧低碳家園的社區文化。通過微信平台、論壇、宣傳欄等方式,積極向業主傳播倡導低碳生活理念、引導低碳生活方式、宣傳低碳生活典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增進與業主之間的感情。倡導清潔爐灶、低碳烹飪、健康飲食,減少食品浪費。設立方便居民舊物交換和回收利用的“社區低碳小站”,商場、超市等設立以舊換新服務點。

3.3 低碳運營管理

管理體系健全,節水政策落實到位。制定節水管理制度、檢漏保修制度、用水巡迴檢查制度,設有節水管理部門及專職管理人員,出現問題能及時解決。水計量不存在水費“包費制”。公共用水管理做到節水設施到位,無浪費水資源的現象。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户表普及率達到100%。

加強智慧社區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實現社區運營管理高效低碳化。通過互聯網思維、物聯網思維方式以用户為中心整合社區商業、物業服務和其他配套資源創建以物業為主導的社區智能服務平台,為業主提供一對一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社區智慧交通服務系統,建設覆蓋試點社區主要道路、公交場站、居民小區、公共場所的智慧交通出行引導設施,建立交通數據實時採集發佈共享和運營調度平台,提供道路交通實時路況、接駁車即時呼叫、智能停車引導、公共交通信息等服務,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服務體系。

加強垃圾分類管理,提高垃圾資源化率和社區化處理率。完善社區節能減碳監督管理和獎懲制度,鼓勵社區居民、社會組織參與低碳社區建設和管理。通過努力,使試點社區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100%、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0%以上。

在建築及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同步設計安裝電、熱、氣等能源計量器具,倡導建設能源利用在線監測系統,實現能源利用的分類、分項、分户計量。開展家庭碳排放統計調查,建立新建社區水電氣熱等資源能源數據信息自動採集和社區温室氣體排放信息系統並集成到新建社區智能平台統一管理和運行維護。定期開展碳排放評估工作,並定期向社區居民和有關單位公示反映社區低碳發展水平的指標信息。

3.4 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

建築佈局、設計充分考慮昆明當地氣候條件,最大化利用自然採光和自然通風。儘量採用當地建築材料和低碳建築材料,選用低碳技術和低碳設備,大力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築應用,做到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與建築一體化同步設計。

嚴格落實綠色施工,優先選擇國家和地方推薦和認證的節能低碳建築材料、設備和技術,利用本地材料和可循環利用材料。施工單位參照《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嚴格做好綠色施工過程中的節能降耗及環境保護工作。

對社區內規劃的新建建築,要全部按綠色建築設計標準設計建設。新建保障性住房將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一星級標準,新建商品房將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二星級及以上標準,確保世博生態城新建建築達到《雲南省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DBJ53/T-39和《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50378的相關要求。

3.5 建設高效低碳的基礎設施

推行網格式道路佈局,實現社區與周邊路網有效銜接,做好社區微路網建設,優化社區出行道路與城市主幹道的接駁設計。合理配置社區內商業、休閒、公共服務等設施,提升社區總體服務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改善社區交通微循環,合理配置社區內公共自行車專用車道,增設方便居民出行的自行車自助點,每個生活鄰里小區至少配置1個自行車租賃站點,使得居住者可以更容易便捷地往返於各建築物之間。每騎自行車替代機動車行駛1英里,就能減少近1磅(450克)的CO2排放量,同時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

儘管交通並不是温室氣體的最大製造者,但是世博生態城將建設一個更加有利於市民健康的交通體系。一、二期工程將共同配建1個電動車公共充電站,三期則單獨配建1個電動車充電站,併為這類新能源汽車提供免費停車優惠。酒店、商業等公共機構優先配備新能源汽車,支持社區內購物班車和物流配送採用新能源汽車。同時合理設置公共自行車租賃、拼車搭乘和出租車停靠設施,優先建設立體停車、地下停車設施。

建設社區垃圾分類收集、分選回收、預處理和處理系統。世博生態城將逐步完善垃圾綜合管理體系,以減量控制為主,資源回收再利用為輔,剩餘垃圾進行焚燒和填埋。通過加強垃圾分類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資源化率和社區化處理率。採用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與天地、生物防治植被病蟲害相結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社區內各單元門口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對環境有害物集中收集處理;在社區內建立“寵物公廁”及“寵物便紙箱”,為社區養寵物業主良好習慣養成提供先決條件。

完善無障礙設施和道路指示牌,擬增設太陽能路燈系統,太陽能路燈爭取達到總路燈數的30%。

3.6 優美宜居的社區環境

遵從自然規律,社區綠化儘量採用原生植物,建設適合本地氣候特色的自然生態系統。加強社區生態環境規劃設計,充分利用綠化帶隔聲減噪,建設滿足居民休閒需要的公共綠地和步行綠道。建築推行立體式綠化,充分利用建築屋頂和牆面、道路兩側、過街天橋等公共空間,開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樹圍綠化、護坡綠化、高架綠化等立體綠化,最大限度提高社區綠化率。

加強社區用水節約、回用及循環利用,儘量採用雨水、再生水等非傳統水源。加強社區公園、廣場、文體娛樂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

4 結語

世博生態城的建設實現了可持續綠色生態社區規劃、建設理念,以低碳理念統領了社區建設的全過程。設計和建築的思維緊緊圍繞綠色低碳的要求,符合國家“提高社區建築和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延長建築使用壽命,避免大拆大建,增強社區適應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能力”的要求。並始終堅持推廣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建設高效低碳的基礎設施,積極培育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方式,探索和推行低碳化運營管理模式,營造優美宜居的社區環境。

參考文獻

[1] 邵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社區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 20xx.

試點方案 篇9

一、 企業專利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

為了適應加入wto的需要,大力推進我市企(事)業技術創新工作,促進全市科技、經濟發展,參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經貿委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全國企業專利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及作法,指導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深入開展。本着“試點先行,積累經驗,以點帶面,積極發展”的方針,擬選擇若干家企(事)業作為試點單位,予以積極指導,促使這些企(事)業在專利文獻運用、專利申請、專利產權管理、專利技術實施、產業化、專利保護等方面先行一步,起到專利工作示範作用,從而推動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健康發展。

二、 專利工作試點企(事)業應具備的條件

凡我市內企(事)業單位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單位:

1、 已建立了專利工作規章制度,確定了專利工作的主管領導,設立了專利工作機構,配備了專職或者兼職的專利工作人員,專利制度的功能、作用已得到發揮的企(事)業。

2、 專利產品已成為企(事)業的支柱,並具有可觀的市場前景。

3、 專利技術實施效益好的企(事)業。

4、 專利技術應用或專利戰略運用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企(事)業。

5、 開展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的企業單位。

6、 已擁有一件以上高新技術專利,並開發為市場暢銷或知名品牌產品的企業。

三、 專利工作試點企(事)業及產業化示範工程單位工作重點

被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的單位。要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制訂試點方案,遵照《企業專利工作管理辦法》積極開展工作。試點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抓好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1、 充分利用專利信息,提高企(事)業科技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企(事)業利用專利信息的意識,把對專利信息的利用逐步納入到科研、生產活動中。有條件的應儘快建立專利文獻數據庫,隨時掌握國內外動態,積極開展專利文獻檢索工作。在科研立項、產品開發、技術引進以前要進行必要的專利文獻檢索、分析和論證,避免低水平重複研究,避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提高科研立項和產品開發工作的起點和水平。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要注意專利信息的利用,並爭取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

2、 增強專利保護意識,制訂和運用專利戰略。企(事)業完成發明創造後,對適宜申請專利保護的,要及時申請專利,使專利保護與市場開發結合起來,把專利保護納入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體制中,以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家和企(事)來單位自身的合法權益。特別要注意處理好專利申請與科技成果鑑定之間的先後關係,凡要申請鑑定的技術或產品,首先應辦理專利申請,待獲得專利申請後,再組織科技成果鑑定、新產品發佈會或新產品展覽(銷)會,以免喪失新穎性而失去獲得專利資格。結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開展專利戰略研究,掌握相關領域國內外的技術發展方向和目標,制定出專利進攻和專利防禦戰略,指導本單位開展技術創新和參與市場競爭,使之能得到整體和長遠的發展。

3、 完善企(事)業專利工作管理制度,培訓專利工作人員。確定企(事)業專利分管領導,指導專人負責。有條件的要設立專利工作機構,從組織上保障專利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制定專利管理辦法,完善專利管理制度,使本單位開展專利工作有章可循,並將專利工作納入經營管理體制之中,以適應企(事)轉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積極培訓專利工作隊伍,不斷提高專利工作人員的素質,使其在發明創造、專利申請、專利文獻檢索、專利產權管理、專利技術實施、專利保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4、 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需要明晰企(事)業的產權,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要制定專利產權管理辦法,維護國家、單位和發明人的合法專利權益。在簽訂研究、開發合同中,必須明確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企(事)業轉讓專利權、以專利權入股、許可他人實施專利技術等,須進行專利資產評估。

大力開展產、學、研聯合,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一是實施企業自身的專利技術;二是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利技術引進到企業共同進行中試和產業化:三是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發新產品。通過專利技術產業化和商品化,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工業,創立一大批專利名牌產品,以佔領國內外市場。

四、 專利試點企(事)業的'申報與確定

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單位,須由具備條件的單位提出申請,經各縣(區)科技局、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推薦,各縣(區)只能推薦1-2個單位。經市知識產權局審批後報省知識產權局確定。

經審批確定的專利試點單位,要定期填報專利試點工作情況登記表。

五、 政策措施

1、 試點單位研究、開發、生產、經營的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可優先考慮列入全市專利技術專項資金項目,並按有關規定給予資助。

2、 列入試點的企(事)業單位,將對其知識產權的申報費用給予一定的資助。

六、 試點時間

試點時間自申請批准之日起,時間為2年。

七、 考核和獎懲

**市知識產權局成立企(事)業專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專利試點工作的審定、考核和獎懲。凡被列入全市企(事)業專利工作試點單位,每年要考核一次。考核內容為專利試點主要內容,考核評價指標另定。考核合格者,可繼續列入試點單位,對其中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產業化進程較快的企(事)業經評定可授予《**市企(事)業專利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並對有突出貢獻人員予以表彰、獎勵。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試點資格。

八、 總結與推廣

各縣(區)科委、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單位的工作指導,幫助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總結推廣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經驗,以推動全市專利試點工作的開展。

各縣(區)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再選擇幾家企(事)業單位作為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專利試點單位,參照本方案有關條款,開展專利試點工作,並將專利試點情況報送市知識產權局。

試點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不斷推進新農保制度建設,完善制度體系,逐步擴大覆蓋面,努力使我縣農村居民享有養老保障。

基本原則:新農保試點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準和待遇標準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主導和農民自願相結合,引導農村居民普遍參保;對參保農村居民實行屬地管理,逐步提高基金管理層次。

二、任務目標

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户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農保試點工作啟動後,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參保登記辦理工作,力爭20xx年底實現對全縣30%農村適齡居民的覆蓋,20xx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三、參保範圍

本縣行政區域內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具有本縣户籍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四、基金籌集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 個人繳費。未滿60週歲的參保人應按年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檔次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繳費檔次隨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情況適時調整。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參保人符合領取養老金待遇時,由中央財政全額支付每人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

省、州、縣財政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其中:省財政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州財政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5元;縣財政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0元。

對農村重度殘疾人(1-2級),省財政按照最低100元繳費檔次標準逐年全額代繳養老保險費,同時享受上述政府給予的繳費補貼。

參保人當年未按時足額繳費的,不能享受當年的政府繳費補貼。

五、建立個人賬户

新農保經辦機構為每個參保繳費的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户。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省、州、縣財政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户。個人賬户儲存額每年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參保人跨縣(市、區)轉移養老保險關係時,可將其個人賬户儲存額全部轉入新參保地,按照新參保地有關規定繼續參保繳費,並享受相應待遇;轉入地尚未開展新農保工作的,可將其個人賬户儲存額暫存於原參保地,待條件具備時轉移。

參保人在本縣內轉移時,只轉移養老保險關係,不轉移其個人賬户儲存額。

六、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户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全額支付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户養老金:個人賬户全部儲存額除以個人賬户養老金計發月數,即個人賬户月領取標準為個人賬户全部儲存額除以139。

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户資金餘額,除政府繳費補貼(本息)外,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政府繳費補貼(本息)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七、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有農村户籍的參保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實施時,已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對其在年滿45週歲到新農保啟動時之間的未繳費年限,可在其年滿59週歲當年一次性補繳相應年限的養老保險費,同時享受政府給予的'繳費補貼,但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

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得少於15年。鼓勵其在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後繼續按年繳 納養老保險費,長期繳費,長繳多得。新農保試點實施後中斷的繳費年限不允許補繳養老保險費,參保人在繳費期間未實現連續繳費的,可從中斷繳費的次年繼續繳費,其中斷前後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多繳多得。

八、基金管理

新農保經辦機構要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在農村信用社開設收入户和支出户,目前暫時實行縣級統籌,納入社會保障基金縣級財政專户,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待條件成熟時實行州級統籌。

九、基金監督

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基金的監管職責,制定完善新農保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範業務程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的籌集、發放進行監控和定期檢查,並定期披露新農保基金籌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加強社會監督。財政、監察、審計部門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嚴禁擠佔挪用,確保基金安全。新農保經辦機構和村民委員會每年在行政村範圍內對村內參保人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接受羣眾監督。

十、經辦管理服務

要認真記錄農村居民參保繳費和領取待遇情況,建立參保檔案,長期妥善保存;要按照精簡效能原則,整合現有農村社會服務資源,加強新農保經辦能力建設,運用現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農保工作經費不得從新農保基金中開支。

十一、相關制度銜接

截止20xx年11月30日,××縣有人口515331人,其中農業人口449673人;農業人口中16—59週歲的有301216人,60週歲及以上的有56212人;農村重度殘疾人有2255人(持證人員)。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有參保人員19844人,已享受待遇人員有702人。原來以個人繳費為主、完全個人賬户的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要在妥善處理老農保基金債權問題的基礎上,做好與新農保制度銜接。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週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週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户資金併入新農保個人賬户,按新農保的繳費標準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我縣新農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成立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縣人民政府縣長王家林同志任組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興標同志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縣勞動保障局、縣編辦、縣委宣傳部、縣發改局、縣國土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農業局、縣計生局、縣廣電局、縣殘聯和各鄉鎮人民政府組成。

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勞動保障局,由馬雲璉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新農保的各項具體工作。

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新農保試點工作的主管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開展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將其列入本鄉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縣勞動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試點工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新農保的統籌規劃、政策制定、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等工作。

十三、機構和經費保障

為確保新農保試點工作順利啟動實施,在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設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性質為事業單位,編制40人,其中:彌陽鎮4人;其他各鄉鎮每鄉鎮2人;縣級14人。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網絡建設費及設備配置費也納入縣財政預算。新農保啟動時,縣財政另安排60萬元啟動資金。

十四、做好輿論宣傳工作

建立新農保制度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大決策,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重大舉措,是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是實現廣大農村居民老有所養、促進家庭和諧、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各有關部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加強對新農保試點工作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各項政策的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導適齡農民積極參保。

十五、實施時間及步驟

本方案自發文之日起實施。在未來一年內將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2月1日—12月15日):宣傳發動。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做好啟動前的宣傳動員工作,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廣泛宣傳新農保政策,做到家喻户曉、人人皆知。

第二階段(20xx年12月16日—20xx年6月30日):正式啟動新農保工作。做好參保登記、待遇審核等工作。

第三階段(20xx年7月1日—9月30日):完善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各項業務管理更加規範。

第四階段(20xx年10月1日—12月31日):總結驗收。認真總結新農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好的經驗,對存在問題加以整改。

標籤:錦集 試點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