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教育

經過對十四次團代會會議精神的學習,令我深切地體會到各位領導對我們大學生的殷切的期望和極大的鼓勵,也使我深深地感覺到我們這一代大學生所肩負的重任,讓我認識到樹立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教育

社會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個享有獨立人格的社會成員對自己應該對國家、社會、集體以及他人所負責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範、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社會責任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如何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使他們關心社會的發展,並把它與自身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成為一種信念和情感,昇華為主人翁責任感.。

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現

1、自我責任感弱化。

自我責任感弱化主要表現在有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不負責,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不當回事。通宵上網打遊戲、看電影、閒聊等等,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

2、家庭責任感弱化。

很多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家人;只求權利,不盡義務。在家裏就像太上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3、社會公德責任感弱化。

社會公德,簡單説,就是在社會生活中以德待人,以德律己,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然而很多大學生做不到這一點。教室裏的牆壁上、課桌上、甚至衞生間的門欄上,都可以看見大學生們的“塗鴉”;寢室裏,有的同學根本不顧他人感受,常常高聲喧譁到深夜,或是煲電話粥到深夜。

4、對他人責任感弱化。

有的大學生把感情當兒戲,輕易傷害他人,對愛情不負責任;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認真去做,敷衍了事,對老師不負責;輕易答應同學事情而不做,對同學不負責任;受點挫折就輕易選擇自殺,對父母、社會不負責任。

5、自我意識高於一切。

個人自我意識凸顯,缺乏整體意識和社會意識,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注重個人價值,漠視社會價值。重視個人理想,缺乏社會理想和主人翁精神。只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忘卻了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還應對社會、集體、國家乃至我們生存的環境盡一份責任;對索取、自由、權利樂此不疲,而對奉獻、義務、責任卻頗感不適。

此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還表現在功利主義不斷加強,以及道德責任認知與行為不統一等多個方面。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突出表現為“無興趣、無所謂、無意義”的“三無”現象:

1、“無興趣”。即有些大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對什麼都沒有勁。表現在行動中就是情緒冷漠、空虛,情感委頓,整天無精打采、懶洋洋的。持有這種心態的學生,對自己要做怎樣一個人,怎樣做都稀裏糊塗,當然也就談不上為完成責任而努力了。

2、“無所謂”。就是學習無所謂,工作無所謂,成功無所謂,失敗無所謂,讚揚無所謂,批評無所謂。一切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虛無主義態度,甚至有學生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不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不問”作為座右銘。對這部分學生來説,大到社會的發展、改革的前途、國家的命運、人類的理想,小到自己的學習、生活,都不想參與,都拒絕參與。

3、“無意義”。這部分學生似乎看破了紅塵,將社會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戲”,將人們的活動都看成爭名奪利,因而對他人、對社會都看得很黑、很灰、很暗,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毫無意義,心態漸漸變得冷漠起來,嚴重者則走上出家乃至逃遁的道路。

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它既與轉型期社會的環境相關,也與家庭教育氛圍有關,還與青年大學生的自身因素有關,更與高校教育管理的軟弱無力有關。

1、 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新的環境條件下,一味地要求大學生只講社會價值,不講自我價值是不現實的,要引導他們把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有機結合起來,摒棄西方資產階級倫理思潮中“單純利己”的道德標準。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應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和實

現更大的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的最大實現才是自我價值的真正實現。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動力,遠大的理想信念,能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社會責任感就要從具體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具體的活動中培養。

2、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開設傳統文化的課程:如大學、中庸、論語等。用傳統文化醫治現代個人主義帶來的自私隔膜、孤獨異化、人情淡薄、生活缺少目標失去意義等等病症。在弘揚傳統文化時,以科學的辯證法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傳統文化觀,使大學生理解導致社會責任感現狀的主要原因。解開學生的心理困惑,使他們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成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精髓乃一個“仁”字,所謂“仁者愛人”,“愛”表現為對父母、兄弟姐妹的.愛,對家族的愛,對鄰人的愛,最後以至對天下所有人的愛,達到所謂的“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一家”。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教育》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