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至關重要,原因創新是國小生潛在具有的一種朦朧意識,在教學活動中我的體會是: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在教學目標上, 做到“上不封頂”。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師教學思想的充分體現,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前提,有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目標的確立上,我始終堅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學大綱的要求,紮紮實實地完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達到規定的“瞭解”、“掌握”、“初步”、“熟練”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頂”是指教師在完成上述教學目標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敢於突破教材,敢於突破教材,敢於突破自我。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越活越好,思路越寬越好,質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爭論得越激烈越好,觀察得越細越好。這樣的教學目標的確立,不僅有利於基礎知識一和基本技能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也為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我會學”。

創新意識,確切地説不是在“學會”中形成的,而是在“會學”的基礎上形成的。“學會”是學生側重於接受知識,積累知識,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會學”是學生側重於掌握學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於發現新知識,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學會”是“會學”的前提,“會學”是“學會”的創造。因此,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堅持把教師的“教”變成教師的“引”,把學生被動地“學”變成主動地“學”。教師的“引”是前提,學生的“會學”是昇華,是創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十分注意“引”的設計。一是引要奇異,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有趣,從而創設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二是引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並不深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引要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實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容易受到啟發,創設學生勤於動腦,富於想象的氛圍;四是引的深度,廣度、坡度要適宜,從而學生對學習內容,喜歡從問題相關的各個方面去積極思考,尋根挖底等等。

在設計好教師“引”的前提下,我還十分注意學生“學”的設計;一是讓學生帶着教師“引”的問題自學,其目的是使學生對新知識達到懂和會,即求“會”,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帶着“為什麼”去自學,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不同的理解,達到對新知識解決問題辦法的認同,即求“同”,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渡;三是帶着“這是唯一的嗎?”質疑去自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於無疑處見有疑,從而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其它途徑和辦法,即求“新”,這是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當然,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不是一題一課所能完成的,只有堅持持久,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學生創新意識是會逐步形成的。

3.在教學練習中,使學生“跳一跳,摘果子”。

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會學”中逐步形成的,而創新意識的鞏固與提高,則是在教學練習中得到保證的。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十分注意練習題的設計,我的做法是:一是層次分明,既要設計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題,又要設計出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發展題;二是形式要新穎有趣,就是説練習題既要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又要高於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樂學善思;三是條件要發散多變,使學生認識到,結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認真思考,反覆實踐才能解決;

總之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只要我們認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就會脱穎而出。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篇2]

時代呼喚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學校又是開展開展創新教育的戰場,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正是我們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我們要千方百計地激“活”學生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讓他們去發現,去探索,去創新。如何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採取了以下幾種做法:

一、創設情境 喚起創新意識

教學成功與否,學習效果如何,取決於全體學生的有效參與程度。主動參與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內動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民主的學習情境,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架設學習的橋樑,提供思考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特長,提高素質。例如,在講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先出示兩個圖形(單位:分米),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有的學生把兩個圖形重合起來進行比較,有的用1平方分米的單位進行測量。我在肯定同學們的積極想法,開動腦筋的同時,又提出新問題:“要想知道天-安-門廣場的面積,中國土地的面積,還能用這樣的方法嗎?”同學們領悟到這種方法麻煩又不實際。

產生疑問,引起思考,是需要學習的開始。疑問萌發起學生求知的慾望,躍躍欲試,開始了新知識的探求,探求的開始正是創新意識喚起之時。

二、嘗試探索 培養創新精神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放手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去探索並嘗試學習新知識。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就是一個很好的指導。在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嘗試、探索。如在教學進位加法35+7=?這節課時,通過“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實驗、探索”、“驗證、運用”幾個步驟,組織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學生憑藉從已知到未知的學習體會,設計出三個層次的研究方案:(1)用小棒擺一擺,用數學具的方法完成計算。(2)小組協作討論,探索計算的方法。

三、合理練習 發散學生思維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練習是數學知識鞏固和技能提高的重要環節,大量地重複練習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合理必要的練習會使學生獲得真知,興趣盎然。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精心設計數學練習題,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重視創新能力的思維發散訓練,提供學生思考的空間。把同一個問題作多種思考,不拘泥於教材提供的解題思路。在解法上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引導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這樣學生的創新慾望就會更強烈。

四、體驗樂趣 學生敢於創造

蘇霍木林斯曾説:“兒童學校願望的源泉是思維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兒童思維是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開的。”創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智慧作基礎,但不可低估情感對知識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設計這樣的環節,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創造成果,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體驗參與的快樂,、思維的興趣、創造的愉悦,使學生樂創造,敢創造。

總之,在課改中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造條件,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並加以正確引導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變得越來越活躍,越來越獨特,而這才是創造性思維所具有的靈活、流暢、新穎的特點,只有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不斷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