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達翰爾族,一個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郊和黑龍江中上游地區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塔城縣的少數民族。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在悠久的歷史中,他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驍勇善戰的達斡爾族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希望大家喜歡!

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之戀愛篇

在達斡爾族社會裏,達斡爾族姑娘一般都參加田間勞動及採集野菜野果,所以青年男女們相會的機會很多。當見到自己心儀的對象時,他們常常會用歌聲來表達愛慕之心。但是,依照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中,青年男女真正要談婚論嫁,還得由父母決定,即使是有了自己的意中人,也要經父母同意,才能成婚。

一夫一妻宗族外婚制

解放前的`達斡爾族社會處於父系氏族制殘餘的封建社會了,婚姻方面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族(宗族)外婚制。也就是以氏族外異姓成員做為婚配對象,嚴禁同姓和近親間通婚。若出現同姓婚姻則被視為亂倫,必受人們的非議和宗族的干涉。

門第户誼定婚姻

過去達斡爾族社會婚姻關係的締結講究門當户對,門第、家境、聲譽等都是考慮的重要因素。兩家原來的友誼也在締結婚姻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照達斡爾族過去的風俗習慣,一般不與外族(民族)人通婚,特別是不把姑娘嫁去外民族。

父母長輩包辦婚姻

在舊社會,達斡爾族的婚姻觀念受封建思想影響極深。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長輩做主包辦,青年男女絲毫沒有選擇配偶的權利和自由,父母也很少徵詢子女的意見。青年男女平時交往,也需明戒,一點也不得越軌。

式簡禮隆年齡相當即合

“達斡爾嫁娶之道,自古崇尚式簡而禮隆,故問婿許女之際,並無所謂卜命課甲之説,惟以婿女年齡相當,兩家感情融合,即請媒人,繩之姻緣”。

託媒説親款媒訂婚

訂婚方式,除極少數特別要好的朋友之間有指腹訂親的訂婚形式外,大部分都採用託媒説親的方式。即由男方家請一位與女方家有較近關係而又能言善辯的人帶酒到女方家,待禮節性問候之後,擇機婉言説出來意,繼而詳細介紹男方的情況,並回答女方父母提出的問題。如果女方家父母表示同意結親,媒人則給女方家父母斟酒,表示感謝和祝賀,以示訂親事成。女方家則以酒、飯款待媒人,路遠者甚至可以留宿。若女方家不同意,則萬萬不可留媒人吃飯住宿,因為在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中,媒人説親時,女方家留媒人吃、住就意味着同意訂婚。

兩次過禮誠表婚心

親事定妥後,依照達斡爾族的傳統風俗習慣需過禮兩次。第一次過禮叫“察恩特”,禮物必須由新婿親自送到。禮物一般有:配韁馬1匹,表示牽聯姻緣;乳牛1頭,表示補償母親哺育女兒的乳汁;豬2口,其中1口為退毛豬,白酒數斤,糕點若干,另配“瓦特”(用奶幹、野果乾磨製面成)、“烏如木”(奶皮子)等…禮物的厚薄則由家庭情況而定。屆時,女方家則設宴招待族人,女婿則要依次拜見岳父、岳母、長輩,磕頭敬酒認親。女婿返回時,岳父母則要贈送馬匹做回禮。第二次過禮稱作“託列”,約在婚前1個月。屆時,女婿要給未婚妻送去布匹、衣物、首飾等,並商定迎娶日期。

察恩特宴上把酒互祝

在男方家過“察恩特”禮時,女方家則要準備“察恩特”宴,宴會上未婚夫要向女方父母及?他長輩敬酒、磕頭,正式認親。老人們則贈給未來的姑爺錢、錢搭子等禮物。席筵上雙方還要互致傳統的祝詞。男方陪禮人先道:“貴方的少女我方的郎,千里姻緣系雙方。

  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之節日篇

阿涅節

阿涅是達斡爾語,意為大年,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日舉行,節期十五天。七年級早晨,人們梳粧打扮,先向天神、娘娘神、灶神及祖神燒香叩拜。祈求庇佑和恩賜豐年,再向長輩行敬酒磕頭禮並接受老人們的新年祝福。做第一頓年飯(餃子)時,或包進一根紅線,認為吃到者會長命百歲;或包進一枚硬幣,認為吃到者不缺錢花。內蒙古等地達斡爾族還俗以包進八個小麪糰或一攝麪粉,分別象徵八女滿堂和心地善良。早飯畢,青年男女各由同輩兄長帶領,逐户拜年。若某家長輩過世未滿三年,晚輩拜年者要向設在南炕的靈位磕頭敬煙。八年級至初五外出拜年。阿涅期間,婦女聚在一起,喜跳民族舞蹈“魯日給勒”,少女們則擺玩“哈聶卡”(紙人)或“薩克”(踝骨),成年男子舉行賽馬等活動,少年男子則要分成兩隊,舉行“坡列”(曲棍球)比賽,晚上還要舉行火球比賽。

抹黑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這是全國人民都開心熱鬧的日子。而對達斡爾族同胞來説,他們還有一個更加歡樂有趣的正月十六“抹黑節”——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據傳説,每年農曆正月十六這天,“五穀之神”要下凡巡視,人們互相往臉上抹黑,是為了祈求“五穀之神”不要把黑穗病傳到人間,使小麥豐收,百姓平安。按照達斡爾族的風俗,這一天族裏的長者都要早早起來,給每個族人的額上抹上一個黑點。年輕人手塗抹油的鍋底黑灰,爭相塗抹在對方臉上,以此互相取笑逗樂。因此,這天早晨,少男少女們的面孔,常被抹得黑油油的。達斡爾人認為,這種抹黑娛樂,象徵着吉祥、好事不斷。

敖包沃貝

敖包沃貝,達斡爾語即敖包祭。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每年春秋兩季各擇吉日舉行一次,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一帶達斡爾族則選定每年八月十八日舉行,節期一天。敖包,即高崗或山上用石塊堆積而成的圓錐形祭壇,在達斡爾族心目中,它象徵着民族保護神或山神。屆時,人們身着禮服,抬着供品,聚集在敖包周圍。先在敖包上插立帶有青枝綠葉的柳樹或樺樹枝,象徵五穀豐盛、六畜興旺。祭祀時,以煮熟的牛、羊、豬肉為供品,並向敖包祭酒白酒、奶酪,張掛各色彩旗、布條。爾後,在敖包四面點火焚香,主祭者巴格其(薩滿助手)朗讀祭文,薩滿圍繞敖包唱求神歌,跳吉祥舞,參加祭祀者齊向敖包叩拜,祈禱風調雨順、家畜平安。祭畢,大家共食祭品並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歌舞等娛樂活動。

端午節

達斡爾族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紛紛早起,前往江河沐浴,或以野外露水擦臉,並採艾蒿插於耳畔和衣冠上,以求一年身無疾病。此日中午,各家要吃餡餅、餃子或蕎麪餄餄。爾後,婦女們成羣結夥,挎框提籃,到江河兩岸採集喜食的“坤必樂”(一種美味野菜)。靑少年們則舉行“坡列”(曲棍球)比賽。

二月二

達斡爾族二月二於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這一天,人們吃豬頭肉,有些地方吃餡餅,禁忌做針線活,以為此日碰針線會得骨節病。

臘八節

達斡爾族臘八節於每年農曆臘月初八這天,人們停止勞動,以“尼基”(即蕎麥米磨成粉,籮後留在籮上的粒狀部分)做成酸奶粘粥,再拌奶汁(或奶油)食用。晚上,舉行歌舞娛樂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一帶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屆時,人們紛紛製作式樣各異的燈盞,爾後上寺廟點燃。當地人認為此日燈點得越多越吉利。

多布抬克

多布抬克是達斡爾語,意為求雨祭,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或八月據旱情擇日舉行。節期一天。屆時,各户婦女帶一隻雞並一碗米,聚集在河畔一棵大柳樹下,先由主祭的“巴格其”(薩滿的助手)誦求雨禱詞,然後前來協助的男人宰雞設祭,將帶毛的雞皮掛在插好的三角木架上,婦女們則在數口吊鍋裏將雞肉與米合煮為粥。肉粥熟後,“巴格其”再致禱詞,婦女們為河神焚香叩拜。接着,家圍樹席地而坐,共食雞肉粥。會畢,婦女們各以樺皮桶和盆瓢等輕便器皿,反覆提取河水,互相追逐澆潑,直至彼此遍體淋濕,以為降雨之樂。據《遼史》載:“若旱,擇吉日行瑟瑟儀以祈雨……又翼日,植柳天棚之東南,巫以酒醴、黍稗薦,植柳祝之……既三日雨,則賜敵烈麻都馬岡匹、衣四襲,否則以水沃之;”“夏五月庚午,以旱,命左右以水相沃,頃之,果雨。”可見此節歷史悠久。

滾冰節

滾冰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一帶達斡爾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落日後舉行。這天,人們提早吃過晚飯,便紛紛邀約來到千里冰封的江面,一邊歌舞娛樂,一邊盡情地在冰上翻滾,取祛疾病之意。至晚方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