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淺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活動設計模式論文

校園1.03W

 論文關鍵詞:大學英語 口語課堂活動 設計 模式

淺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活動設計模式論文

  論文摘要:業內學者針對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活動存在學生參與性差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借鑑這些研究,博採眾教學法之長,採取折衷主義,以優化學生學習情緒為落腳點,提出7種口語課堂活動的設計模式:競賽性活動、交流性活動、娛樂性活動、真實性活動、開放性活動、合作性活動、分層性活動。綜合運用這7種模式,可以達到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目的。

自2004年頒佈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來,大學英語聽説教學已逐步在全國各大高校展開,傳統的聽力與精讀課程已明確分為聽説+讀寫或綜合英語課程兩門課程。相應地,對於大學英語聽説課的教學實踐與研討也轟轟烈烈地展開。在聽説這一塊,聽和説相比而言,説更難,所以口語教學更難。

當前大學英語口語教改活動中,程世祿、龔由志曾歸納了在廣州大學調查學生對口語課教學改革的建議:課時量太少,應增加口語課時;口語課內容貧乏,應增加英語電影、戲劇、流行歌曲等;口語課堂活動單調,可以建議組織朗誦、演講、辯論、短劇表演等;口語課堂上老師應可能多地把時間讓給學生開口説英語;口語課應儘量讓外教上,以便學到地道的英語口語;老師應佈置口語作業,上課時檢查完成情況。該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其歸納的6條建議中,3條與口語課堂活動的設計有關,涉及到內容、形式和師生的角色。同時,教師普遍反應“學生口語基礎薄弱,少數學生基礎較好、課堂表現積極;大多數學生基礎較差、課堂活動參與性差”,“學生對口語課堂期望值高,不滿足於中國英語教師的英語水平,而且期望課堂活動豐富多彩、不斷有新鮮感”,“班級人數太多,難以各個照顧到,口語活動不好開展”。綜合來看,提高英語水平和課堂操作能力應該是當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師自身所面臨的兩大難題。而即便是操一口純正英語的外教在中國的口語課堂上對於學生的“不配合”、“不活躍”也常常是束手無策。可見,如何設計英語口語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操作能力是一個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1理論基礎

與口語教學密切聯繫且廣泛應用的教學法有聽説法、交際法、任務教學法。聽説法出現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其語言理論基礎是結構主義,心理學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它強調與目的語的大量接觸和實踐,強調語法結構的操練。其目的在於培養口語人才,但其重視機械訓練而忽視語義的傳授,把學習當作刺激一反應的機器。

交際法始於2O世紀70年代,受功能語言學的影響,把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強調語言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互相溝通思想的能力,強調以學生為中心。Littlewood區分了交際教學法中的兩種主要活動類型,一種是“功能互動活動”,另一種是“社會交往活動”2207。任務教學法基於前蘇聯心理學家Vygotsky等人關於語言和學習的理論,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某些任務,使語言學習者自然地學習、習得語言,強調通過口頭或書面交際共同獲得意義,為學生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調動學生運用和創造語言的能力。Willis指出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注意6個基本原則:

①真實性原則,即儘量創造真實或接近於真實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和技能在實際生活中同樣能得到有效的應用。

②多樣性原則,即任務形式的多樣化,任務題材的多樣性及任務內容本身的趣味性。

③適宜性原則,指任務的難度要適宜。

④開放性原則,指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加開放性的任務活動和探究性的學習內容。

⑤形式一功能性原則,即任務的設計要注重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的結合。

⑥連貫性原則,指課堂任務要呈任務鏈或任務系列的形式。

還有一些教學法如社團學習法、自然法、全身反應法、沉默法等並不太為我們所熟悉,但其中不少理念和做法卻值得吸取和借鑑。社團學習法由美國心理學教授CharlesA.Curran提出,在該學習法中,學習者成了由同學和教師組成的.社團的一員並通過與社團成員的交流學習外語,互動有兩種基本形式: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習者與教師的交流。Krashen和Terrel合作出版的《111eNat.uralApproach)>書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自然法”的理論原則和實踐方法,它強調學生應該多接觸目的語,或稱“輸入”,而不是操練,它強調學習情緒的最優化。其教學活動的特點是用熟悉的方法來向學生提供可理解的輸入,為學生營造一個幫助理解輸人、降低學生焦慮程度以及增強學生自信心的課堂環境。全身反應法由美國心理學教授JamesAsher創立,它是通過語言與行為的協調來學習語言的教學方法,祈使句操練是其主要的課堂活動。他還吸取了人文主義心理學關於情感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的觀點,認為一種對學生的言語輸出不作嚴格要求並帶有遊戲性質的方法可以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培養愉快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習效率。沉默法是美國教育家CalebGattegno設計的一種教學法,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儘量沉默,讓學生儘量多開口,學生的學比教師的教更重要。

  2課堂活動設計

面對眾多的教學法,外語教師們要找到適合各種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的固定教法常常左右為難,因此不少教師採取折衷主義(eclecticism)(Stem,Tarone)E4-5j的教學法,所謂折衷即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擇優選用的方法,這不失為一種博採眾長、靈活運用的教學方式。所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這也是筆者所採用的課堂教學方法的理論依據所在。

我國學生的英語課堂沉默現象及形成原因引起了國內外研究者的普遍關注,依據Tsui、FerrisandTagg、孟凡韶及高桂玲[的調查結果,該現象與學生的情感焦慮、性格特徵、教師課堂提問技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普遍較低及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密切相關。從課堂活動設計的角度來看,學生的情感焦慮、性格特徵以及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普遍較低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層面:如何能減輕學生的情感焦慮、讓不同性格特徵的學生相互影響、照顧不同英語口語水平的學生。在課堂活動的設計和實踐中,筆者認為優化學生的學習情緒尤為重要,“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學生有各種心理需求,譬如溝通交往、表現自我、求援互助、遊戲娛樂等等,如果在口語課堂活動的設計中能考慮並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他們的團隊精神、好勝心、表現欲等,儘量減少他們的焦慮情緒和害羞心理,達到一個活躍的學習狀態,這就是成功的一半。這裏歸納了幾種口語課堂活動的設計模式:

1)競賽性活動。所謂競賽性活動是指在活動中分組開展比賽,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達到學習口語的目的。譬如:在上《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説教程Fashion這一主題單元時,教師可將課堂分為兩組進行比賽,看哪組舉出的有關時尚的例子最多。學生會絞盡腦汁地找詞,譬如網戀、婚前同居、佩戴彩色隱形眼鏡、韓流、跑酷等等,從而達到了walTl1.up和brain.storming的作用。

2)交流性活動。所謂交流性活動是指有雙向或多向的溝通交流活動,區別於演講、複述故事一類單向輸出和理解式活動。譬如:辯論賽是一個有效的即興進行的交流活動,尤其是在交叉質疑和自由辯論環節,學生必須準確地領會對方的觀點並找到恰當的反駁點、迅速組織語言進行反駁,在這樣的交鋒之中,學生的英語思維和應用能力得到了鍛鍊。如果所選材料涉及的主題具有爭議性,如“Shouldpeopleimprovetheirappearancethroughplasticsurgery?”等話題,效果會更好。

3)娛樂性活動。所謂娛樂性活動是指以娛樂為主,在輕鬆的娛樂中潛移默化地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唱英文歌曲,看英語電影都是娛樂性極強的語言學習方式。在輕鬆享受的過程中恰當地進行一些活動,譬如歌詞賞析、電影對白配音(dub.b)和影評式討論,則能起到深化語言學習的作用。遊戲也是學生喜歡的課堂活動,譬如心有靈犀活動:兩位學生上講台面向同學,老師將寫有英文單詞或詞組的卡片展示給台下學生,要求他們用英語解釋或提示,台上的學生進行猜測。又如,新生上課之初才剛剛結束軍訓,可讓學生演習基本動作並練習英語口令:立定!(Attention!)稍息!(Atease!)向後轉!(Aboutface!Abouttunr!)齊步走!(Quicktime,march!)向左轉!(Leftface!)向右轉!(Rightface!)等等。繞口令的表演遊戲也是一個難度不大、參與面較廣的口語活動,可以鍛鍊學生的語音、語感、語流。

4)真實性活動。所謂真實性活動是指教師恰當地利用教學環境,開展非模擬式的真實口語交流活動。在口語活動中,分角色扮演是教師較常採用的方式,而學生對於此類“虛假”、“做作”的活動日趨厭倦。如何在幾米見方的教室裏實現具有真實性的現場表達或交流有一定難度,但操作得當會深受學生歡迎。譬如:新生訪談,新生來自全國各地,各地天氣、飲食、名勝、風俗、名人等皆有所不同,按省份或地區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在小組進行討論和準備,再展開組與組或地方與地方的對話或訪談,加深彼此的瞭解。又如:在上Person.ality這一主題時,可以讓學生用一個或多個詞來形容自己的個性(中英皆可,需要的時候教師可提供語言支持),同時讓同學評價其描述是否恰當並補充,這是一個人人皆可參與且氣氛活躍的課堂活動形式。再如:可結合校園“寢室美化比賽”這一主題活動,以寢室為活動小組,讓他們展示寢室的照片,並介紹美化理念、設計方案和佈置過程。

5)開放性活動。所謂開放性活動是指能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的口語活動,從而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來,並得到多彩紛呈的活動內容和結果。譬如:教師給出主題ept,fashion,music,love,將學生按每6~8人一組分組,讓他們自由選擇主題併發揮想象,構建合適的故事背景和語言形式,通過10~20分鐘時間準備,用自己的方式把這個主題表現出來。結果學生準備積極,各個主題都有涉及,同一主題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生動活潑,耳目一新。如:Mu—sic這一主題,兩個節目主持人與幾位歌星閃亮登場,主持人與歌星對話,讓大家瞭解歌星的演唱風格和音樂形式,並穿插歌星的演唱。Love這一主題以家庭劇的形式出現:兩學生扮演父母,兩學生扮演女兒及其黑人戀人,另兩學生扮演奶奶和姑姑,女兒帶黑人男友回家,遭到親友的反對,反應了中國家庭對跨國婚姻的態度。而即便是演講,也可採用開放式話題,如If1wereamillionaire…Ⅱthetimecouldgoback…Ⅱ1werethechairmanofChi—na…這類話題學生感興趣而又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還可提供一些或一組富有寓意的漫畫或圖畫,讓學生充分自由地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創造性思維,再表達各自不同的描述和觀點。

6)合作性活動。所謂合作性活動是指通過小組等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既發揮各自優勢,又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讓口語活動成為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在合作性活動中,“團隊精神”的發揚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可以改變學生孤立無援的狀況,克服語言表達中的心理障礙,營造輕鬆、愉悦的口語環境。前文所舉例的辯論賽也是一種合作性很強的活動,正、反兩方都要根據自己辯方的觀點通力合作去找有力的證據,同時還要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如何防衞和反駁,這種合作是多方面的,蒐集材料、模擬辯論、語言切磋、辯手分工等。戲劇表演、短劇表演也是合作性很強的活動,上文所提到的表現“music”的短劇,口語好的同學可擔當節目主持人,銜接好各個環節,調動大家的氣氛,會唱歌的同學可擔任歌星的角色,唱上一段英文歌曲錦上添花。總之,在合作過程中,學生減少了使用陌生語言的焦慮感,獲得更多的語言使用機會,使表達英語的水平提高,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相當程度的照顧,學習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

7)分層性活動。所謂分層性活動是指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讓活動有難易層次之分,以照顧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爭取讓他們都有充分鍛鍊、得到提高的機會。譬如:新聞報道,就單單報道新聞而言,所有中下水平的學生都可有備而來,如進一步就相關熱點話題進行討論,中上水平的學生參與性則更大。又譬如:電影欣賞,電影對白的配音可以給口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以更多的表現機會,而影評式討論則可以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得到鍛鍊。

再比如:工作面試的模擬活動,扮演面試方的學生重在蒐集和詢問面試問題,扮演求職者的學生則要多方準備如何回答,甚至要隨機應變、臨場發揮,讓基礎較差的同學擔任面試方的工作、基礎較好的同學擔任求職者的工作不失為合理的安排。如何讓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在同一個活動都有開口説話的機會,其設計會有一些難度,然而設計合理則會得到大家的歡迎和普遍的參與。

  3結束語

聽、説、讀、寫、譯各門技能中,“説”是學生的致命弱點,而各科教學中,“口語教學”又是薄弱環節。如果説宏觀調控如更新口語教材、控制班級規模、增加口語課時、優化語言環境、學生分級教學等是作為一線教師力所不能及的話,那麼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和課堂操作能力一定是可為的,提高自身英語水平非短期所能達到,而其後者可以開展得迅速而有時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需求,嫻熟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設計好大學英語口語的課堂活動,打破學生的沉默乃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