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那樹》教學設計板書

校園4.32K

【目的確立】

《那樹》教學設計板書

1、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認識人類文明發展與自然環境的衝突。

【確立目的的依據】

這篇散文通過描寫一顆長年造福於人類的大樹最終被人類伐倒的故事,表達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以及對都市文明發展的利弊,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層思考和深重感慨。學習本文,既要把它當作語文材料來學習,又要把它當作認識自然,透視人與自然關係的教科書來學習。因此,引導學生多角度揣摩、探究,進而理解課文主旨,從中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為本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另外,課文語言簡潔而生動,內斂而深沉,且藴藏着含蓄、豐富的感情,所以應當讓學生在細細品讀語言的基礎上,準確把握作者藴含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從生活現象導入新課

方法要求:利用多媒體教具展示由於文明發展而生態環境遭破壞的畫面,然後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由熟悉的環境遭破壞的場景,或者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象入手,讓學生有話可説,這樣既能切中課文主旨,也能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主動性,自然導入對新課的學習。

二、聽課文朗讀,感受形象

方法要求:學生聽課文朗讀磁帶,然後以“那是一棵的樹”説一段話,學生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教師做適當點撥,讓學生從樹的形態、品格、思想等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對見解梳理、篩選,然後明確。

明確:那是一棵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樹。它給人類帶來濃蔭,驅走煩躁,把生命之綠鋪滿大地。即使在高樓大廈,交通擁擠的今天也默默地奉獻着。

那是一棵堅固頑強的樹。“有一次颱風吹了兩天兩夜,附近的樹全被吹斷,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樹屹立不動。”

那是一棵能預知未來,富有愛心的樹。預知自己將被砍伐時,先告訴體內的螞蟻,讓它們儘快搬走。

那是一棵可憐的樹,為人類默默奉獻那麼多,到頭卻慘遭殺戮。

三、品讀語句,體會感情

方法要求:讓學生找出那樹被砍伐的句子,進行朗讀,體會語句中藴藏的深刻感情。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這篇散文深沉、悲憤的朗讀基調,讓學生把握好感情,朗讀要深沉、有力度、有餘味,並讀準重點字詞。

明確:“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叢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兩星期後,根也被挖走,為了割下這顆生滿虯鬚的大頭顱,劊子手貼近它做了個陷阱,切斷所有的動脈靜脈。”作者採用擬人化的筆觸,賦予樹人格形象。通過“咬”“嚼碎”“呻吟”“割”“大頭顱”“動脈靜脈”這些詞,能夠看出作者對那樹悲慘命運的同情,對砍伐者的憤恨和悲哀。

四、分組討論,探究主旨

方法要求:學生可做深入閲讀,並思考這篇散文作者的立意是什麼?文中有對人類文明快速發展作形象地描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者是否持否定的態度?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合作探究,教師做適時啟發。

明確:“這世界上還有別的東西,別的東西延伸的'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房一排一排捱過來。”語句中“一里一里”“一千碼一千碼”“一排一排”形象地寫出了人類文明發展速度之快。這和那樹“一里米一釐米地向外”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人類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就難以協調,那樹的悲劇命運就難以避免。但作者並不是否定人類文明的發展,只不過是對文明發展的負面影響引發深沉的思考和感慨。“對付文明造成的災害,是用進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這正如作者所説的。

五、結合生活,體驗反思

方法要求: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反思那樹的悲慘結局,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交通專家的做法是否值得肯定?如果不值得肯定,那麼是否有既保存那樹又不妨礙交通暢通的辦法。值得肯定!不值得肯定!教師通過為學生搭建一個對話的平台,讓學生在思辨中激發心靈的火花,啟迪思維、更新認識,完善觀念。對學生反思的結果,教師都可作積極的肯定,主要在於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六、比較閲讀,拓展延伸

方法要求:發放閲讀材料《巨木之死》,讓學生比較兩篇文章在內容、寫法上的異同?教師可做提示:這篇抒情意味很濃的紀實散文,表達了熱愛環境和生命的人們帶淚的沉重的吶喊,從主題的表達上,兩篇散文有相近之處。

標籤:板書 那樹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