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六篇

校園2.75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課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快樂的動物”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倍”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書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通過“畫一畫、擺一擺、圈一圈”等具體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倍”的意義。因此,教學時我會充分利用主情境圖中提供的素材,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經歷將一個具體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逐步形式對“倍”的認識。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義,99%的學生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並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聯繫,98%的學生會用乘、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倍”雖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説“倍”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二年級學生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愛玩、好動,接受新鮮事物快,又敢於挑戰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學時要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求異思維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

1、在比較小動物數量關係的過程中體會“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會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

3、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經歷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的過程,初步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準備:

教師:課件、15個圓形磁扣。

學生:作業紙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玩個拍手遊戲。

老師拍2下,請你拍出3個2下,要讓老師一下就能聽出你拍的是3個2下。

(拍完後師提問:你拍了幾下?)

生:拍了6下。

老師拍3下,請你拍4個3下。

師:同學們敏捷的思維表現,迎來了許多快樂的動物,(板書:快樂的動物)它們想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數學知識,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的到來。(生鼓掌,課件顯示主題圖。)

【設計意圖:】學生的自主參與是《課標》關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以“拍手遊戲”的情境入手,通過拍出“幾個幾”,既複習了舊知,鞏固了知識去,又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想,變為玩中學的理念,為後面環節的學習做良好鋪墊。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觀察情境圖,尋找數學信息。

師:同學們快往這看,請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都來了哪些小動物?

生:鴨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鳥、和小雞。

師:觀察的真仔細,請認真的數一數它們各有多少隻?並把數出的結果記錄在書第70頁“數一數,填一填。”相應的方格中吧。(課件出示“數一數,填一填。”相應的內容。)

學生開始統計動物的只數,老師巡視指導填寫,指名彙報交流。

師:寫完的孩子請用優雅、帥氣的坐姿告訴老師。誰來説一説答案?

生:小鴨子有6只,小鳥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雞有8只。

學生彙報時,其他同學加以確認後教師板書動物的只數。

【設計意圖:】通過“數一數、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有序的觀察,培養學生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2、體會“倍”的意義。

(1)畫一畫。

師:同學們數得非常認真!在這些小動物裏就數猴子和鴨子最調皮、最機靈了,它們向同學們發起了挑戰,敢於接受挑戰的孩子請坐直。請看挑戰內容。

(課件顯示:如果3只猴子,用3個圓圈來表示,6只鴨子,用6個圓圈來表示,請試着畫一畫並且一眼就能讓我們發現鴨子的只數和猴子的只數之間的關係。)

師:請同學們拿出本子動手畫一畫吧,比比看誰畫的又快又明瞭。

學生在本上畫,教師巡視並指導,同時找一名畫的快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

師:畫完的同學請用坐姿向老師示意。請看我們班這位小老師畫的,你認為他畫的怎麼樣?

猴子:○○○

鴨子:○○○ ○○○

生:很清晰,整齊。

師:如果你也是這樣畫的請自己鼓鼓掌。誰能説一説鴨子的只數和猴子的只數之間關係?

生:鴨子的只數比猴子的只數多3只。

生:猴子的只數比鴨子的只數少3只。

師:你們可真是火眼金睛呀,鴨子的只數與猴子的只數除了有比多比少的關係外,還有一種神祕的關係。

(2)圈一圈。

師:同學們,看,猴子有3只,我們把它圈在一起(邊説邊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幾個幾?

生:1個3;

師:鴨子有6只,6裏面有這樣的幾份呢?請用你靈巧的小手試着圈一圈吧!

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練習本上完成。

師指黑板圖問:你圈出了幾份?

生:我圈出了2份。

師:他正好圈出了2份,説明鴨子的只數裏有二份猴子的只數那樣多。也就是説6裏面有2個3。(板書:6裏面有2個3。)這時我們就説:6是3的2倍。

師:6代表什麼?3代表什麼?

生:6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

師邊聽彙報邊板書。鴨子的只數猴子的只數

師: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鴨子的只數,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所以我們説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板書生齊讀: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

師:我們剛才3個一份,3 個一份圈,實際上就是看6裏面有幾個3對不對?

生:對。

師:那我們怎麼列式呢?

生:6÷3=2

師:2是指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因為“倍”不是單位名稱,它是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所以算式中的得數後面不寫“倍”字。

師:你們知道除法算式裏的6、3和2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嗎?誰想當個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生:6表示鴨子的只數,3表示猴子的只數,2表示鴨子數是小猴的2倍。

生:6表示6只鴨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鴨子數是小猴的2倍。

師:説得真清晰。同學們,鴨子的只數與猴子的只數之間這種神祕的關係,現在你們知道了嗎?

師:對,它們的只數之間還有倍數關係,即:鴨子的只數是猴子的2倍。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節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通過“畫一畫、圈一圈”等活動,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數學,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從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3、加深對“倍”的認識。

師;松鼠和小雞看到同學們這麼聰明能幹,它們想挑戰同學們有關“倍數關係”的問題掌握得怎麼樣?有信心嗎?

生;有。

師:好樣的!請看挑戰內容,一起讀一讀。(課件顯示:小雞數是松鼠的倍。 請“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

師:同學們請用你喜歡的圖形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後同桌兩人1組,互相説一説做法。

學生動手操作後彙報交流。

師:誰願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聽?

生1:我用2個圓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數,用8個圓片表示小雞的只數。我先把松鼠的兩個圓片圈起來,然後再2個2個地把小雞的8個圓片圈起來。我發現8裏有4個2,所以我知道小雞的只數是松鼠的4倍。 8÷2=4。

師:和他辦法相同的同學請舉手。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先畫了2個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數,又畫了8個小星星表示小雞的只數。我把8個小星星每2個分成一組,我發現能分成4組,我知道了小雞的只數是松鼠的4倍。 8÷2=4。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朋友“倍”,看,鴨子數是猴子的幾倍?小雞數是松鼠的幾倍?我們是用什麼方法解決的?

生:除法算式。

師:像這樣,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解決。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小動物們可不太相信,它們出了兩道有關倍數的題想考考同學們,請看內容:(課件顯示:“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的內容。)

師:一起讀一讀要求和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做對嗎?打開書第70頁最下面動手開始吧!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彙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生:松鼠有2只,我畫2個三角形,把它們圈在一起,看成1份,也就是1個2,鴨子有6只,我畫6個三角形,2個一圈,圈了3份,6裏面有3個2,

6÷3=2,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

師:老師真佩服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掌聲送給他!如果同學們也是這樣想的請你這樣坐(老師示範坐直的姿勢)。

師:誰來説一説下一題的做法?

生:孔雀有1只,畫1顆五星來表示,把它圈起來,看成1份,猴子有3只,畫3顆五星來表示,1個1個的圈,圈了3份,3裏面有3個1,,3÷1=3,猴子數是孔雀的3倍。

師:説得非常清楚,看來你已經和倍交成了朋友,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請為自己鼓鼓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力求實現教學由“扶”到“放”的過程。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活動中加深對“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尋找倍數關係,拓寬思維。

師:在這些小動物中,還有一些動物的數量之間也存在着倍數關係。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試着説一説。

生1:小鳥的只數是小猴子的4倍,12÷3=4。

師:你還能説出除法算式來,真了不起!

生2:小鴨子的只數是孔雀的8倍,8÷1=8。

師:看到同學們敢於發言,善於提問的學習態度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這樣,同桌2人一組,一個做老師提一個有關倍的問題,另一個做學生來回答,如果有困難請舉手問老師,説完後請坐直,比比看哪一組的速度快!開始吧!

【設計意圖:】本環節完全“放手”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操作,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活動中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讓學生考學生,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1、“練一練”第1題。

師:同學們出色的表現,又迎來一些小動物,我們一起去看看是誰來了?

(課件出示書第71頁練一練的第1題。)

師: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第一幅圖中有8只老鼠,4只小貓,求老鼠是小貓的幾倍?

生:第二幅圖中有4只蜻蜓,2只蝴蝶,求蜻蜓數是蝴蝶的幾倍?

師: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第71頁,看第1題,開動腦筋,試着填一填。

學生做完後指名彙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找2名學生交流,根據情況教師進行適當表揚。)

2、看星星,找倍數。

(1)總結各小組得星情況。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和倍交成了知心朋友。小動物們可開心了,他們為我們送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快來看看吧。

(課件顯示以下內容:1、師生一起總結各小組的得星情況。2、同桌兩人一組互相提出一道有關倍數關係的問題,讓對方口頭列式解答。3、完成後請坐直!比比看,哪個小組的速度快!)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師:根據各組的得分情況,你能提出一個有關倍數關係的問題嗎?

(3)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來説一説?(找2組同學來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適當表揚。)

【設計意圖:】本環節力求通過真實的學習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新理念;通過練習體驗,加深對“倍”的理解。尤其是“看星星,找倍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回顧。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掌握了一些有關倍數方面的問題,你能説説嗎?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你想誇誇誰?

找3名學生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的收穫可真是不少啊,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在學生談體會,談收穫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及他人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為學生的心理髮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作業佈置。

師: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關倍數的問題,用你靈巧的小手在A4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概述

國小數學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繫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錶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錶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錶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錶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錶。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錶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慾望,使學生總能處於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説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通過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錶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錶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錶

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節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説説表示的是是什麼時刻?你是怎麼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説説是什麼時刻,然後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分針都指着什麼數?你能用一句話説説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説一説: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錶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麼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説一説:讓學生説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裏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節通過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麼問題?通過觀察學生髮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牀和睡覺的時間,然後同桌的同學説一説,要求説完整。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説一説:讓學生説説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説的慾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後反饋反映出學生通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錶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八、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儘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化;同時教師還需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如藉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角度:藉助多角度運筆方式,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主要教學步驟:

1、速讀課文,要求學生把握登山隊員突擊主峯的主要經過。

2、跳度課文,要求學生選讀最能表現登山對員集體主義觀念和獻身精神的語句。

3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相關寫作活動。

寫讀訓練實施過程:

1、引導學生分別從情節

詳略

寫景等角度,快速瀏覽課文。

2按教學要求,教師提出如下寫作題目,讓學生討論:

A寫內容提要,概述登山隊員登上地球之顛的經過

B寫心得體會,談談自己對劉連滿等隊員精神品質的感想;

C改寫課文片斷,用劉連滿的口吻敍述他這天的登山經歷;

D仿照文中的寫景語句,寫幾句描寫晨光或夜色的話。

3學生從上述題目中選取一個進行寫作。

4、先小組後全班進行交流。

5、學生推薦課文精彩片斷,供全班齊讀品味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現代教育技術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為保證“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的順利實施和本課程的教學質量,依據本專業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

一、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概況

1.本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現代教育技術是中央電大教育管理專業(專升本)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它的文字教材名稱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2)。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像課14學時,網上輔導9次。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教育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心理學等。

本課程的目的

提高綜合素質,使教師掌握運用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的基本能力,適應教育發展、課程改革和教學人才的需求。

本課程的要求

⑴ 通過本課程的開設,提高對學習教育技術意義的認識,樹立現代教育意識,增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改革觀念。

⑵ 瞭解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瞭解教學設計的方式、方法。

⑶瞭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地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有效地使用教學媒體,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

⑷現代教育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高度重視理論聯繫實際,認真學習、理解課程的理論、方法,認真做好相關的實驗,並自覺地把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重點培養提高學習者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意識理念、知識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使教學活動更加科學化、規範化和現代化。

⑸保持課程內容的科學性、規範性和適當超前意識的'先進性,並根據學生在職的特點,以“必須、夠用”為原則。知識範圍選擇適當,突出應用性和注意理論聯繫實際。

2.本課程的辦學形式

本課程的辦學形式有兩個特點:一是它屬於“開放教育試點”課程;二是它屬於中央電大與地方電大的合作辦學的課程。前者決定了它必須在遠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上有所創新,後者決定了它與地方電大必須緊密合作。

3.本課程的學習對象

本課程的學習對象主要是我國邊遠地區和廣大農村的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以在職進修為主。學習對象的主要優勢是:學習動機普遍強烈,願意通過理論學習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目的明確,渴望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知識能力和學歷層次的提高;有着足夠的教育工作經驗;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較強。但他們也有着明顯的劣勢,即:文化層次普遍較低;因經濟狀況較差,學習資源亦相對匱乏;工作和生活擔子較重,因而學習時間缺乏;因為年齡較大,記憶力相對減弱。在現代教育技術的課程建設及具體實施中,對學習對象的這些優勢和劣勢都應通盤考慮、制定相應的學習支持服務的舉措。

4.本課程的媒體資源

本課程採用三種教學主媒體和其他多種輔助媒體。主媒體即文字教材、錄像教材、IP和形成性作業等。文字教材是在教和學中貫穿始終的重要依據,是學習的尺度和標準。錄像教材幫助學生明確基本概念、理清知識思路和要點,減輕學習的難度。IP提供較新的信息,教學指導等。不同教學媒體有自己的教學功能,“各有側重、優化整合”,共同構成本課程的一個完整的“教學資源體系”,以支持完成《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此外,本課程每學期組織提供9次網上學習指導,包括:教材章節的學習引導、測驗和學習資料;同時按學習進度在期末舉行一次直播課堂(複習輔導)。

二、學習模式

作為“開放教育試點”課程,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強調以下兩點:一是突出遠程開放教育辦學模式的優勢和特色;二是尋找遠程開放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經驗和規律。據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擬將教學與研究共同推進作為一條基本原則,使之展開積極的雙向互動,目的是為“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本課程的學習過程模式

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即教學過程,它強調的是從學生的角度來描述教學的一般過程,它是學習本課程的外在程序。學習過程模式更側重於教學管理的指導。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註冊登記,領取學習材料(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或VCD光盤、形成性考核作業冊等);

(2)接受學習指導(如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度),明確學習目標;

(3)接受學習支持服務,實踐學習過程:(自學→小組協同學習→面授輔導)(平時成績考核)+實踐環節(平時成績考核)→期末複習→參加期末考試。

(4)畢業或結業。

2.本課程的學習實施模式

本課程的學習實施模式即學習實踐模式,它強調的是從學生學習的內在程序來描述學習過程,是學習過程模式的內化和具體實踐。學習實施模式更側重於學習方法的指導。現代教育技術是一門有一定難度的課程,這是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方法和方法論學科體系,許多概念和理論涉及多個的學科,學生自學會感到很困難,教師要加強輔導、幫助學生自學。

在對學員進行自學方法和自學能力的輔導時,應要求學員善於提出問題,帶着問題學習文字教材,對文字教材的知識結構、基本理論與心理規律要在瞭解、理解上下功夫,認真鑽研,善於分析與概括教材的要點、重點與難點;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心理規律、原則與方法要做到聯繫實際學會應用。

學生學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以自主學習法為核心學習各種學習材料(文字教材、錄像教材、IP教材、期末複習提要等)認真作好學習筆記;

(2)以合作學習法為核心參加小組協同學習;

(3)以輔導交流學習法為核心參加教師的集中面授輔導;

(4)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充分利用中央電大提供的各種教學服務(如信函、電話答疑、電子語音信箱、直播課堂、電子郵件等);

(5)以實踐學習法為核心參加集中實踐環節的各種活動。

三、學習支持服務策略

1.中央電大(課程組)的職責與任務

與以上本課程的學習過程模式、學習實施模式相對應,中央電大(課程組)的職責與任務主要是:

(1)提供本課程的各類指導性文件,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課程實施方案等。

(2)提供本課程的學習材料,主要是多種媒體教材。

文字教材是學習的主教材、是教和學的主要依據。認真學習文字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完成學業的重要途徑。本文字教材為方便學生自學,將教學和導學合一,

設計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本章小結、思考練習題、案例介紹。學生在學習時首先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結構、思路和學習方法,然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學習模式。

錄像教材(14學時)是重要的助學教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課程的學習方法、理清知識要點、提示重點,減輕學生學習難度,強化自學、指導複習。

IP教材(2學時)分為4個專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自主選擇使用。

(3)舉辦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培訓班。為了減輕學習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難度,在開學初,擬舉辦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培訓班,聘請教材主編或主講講解教材思路、結構、重點及難點。

(4)提供本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指導性意見和交流性信息,如開課前、後及其中間運用直播課堂、VBI、計算機網頁、有關課程教師的業務培訓會等形式對學習過程各個環節進行教學管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交流。

(5)對本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監督、檢查、評估以及期末考核工作。 本課程主持教師:中央電大師範部李小林

聯繫電話:(010)66490662;E-mail:

2. 學習進度及方法提示

為了便於學生學習,現將學習進度和相應媒體及學習方法提示給大家,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參考使用。

四、地方電大的職責與任務 在本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地方電大是執行部門,其職責與任務主要是:

(1)根據中央電大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組提供的各種指導性文件,聯繫實際制定本地的實施性教學大綱、課程實施方案並組織招生。

(2)提供學習本課程所必須的硬件條件,諸如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實驗室、面授輔導及小組討論教室等。

(3)確定本課程的主持教師和輔導教師,其職責為:對本課程學習過程諸環節的介入以及各種教學媒體的使用提出實施性意見,指導學生展開自學、小組學習、參加面授輔導以及運用遠程教育的學習方法使用多種媒體教材和多種教學支持服務手段,定期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

(4)幫助學生做好期末複習和考試準備工作。

(5)組織實施實踐操作教學環節。

五、“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實踐教學設計

(一)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及要求

1.教學內容

針對“現代教育技術”中各章節的實踐性學習的任務,採用上機操作、練習作業和實踐考察活動等方式進行教學,是本課程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文字教材和錄像教材中一些實例的學習和技能訓練的內容也可供有選擇地重點學習。

2.實踐教學要求

實踐教學的總體要求是要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將我國中國小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的具體情況與本課程的學習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具體要求是:

⑴結合工作實踐體會,做好課程作業,尤其要按照理論聯繫實際的要求認真完成好各學習單元后所附思考與練習和“形成性考核作業冊”中的論述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氣温和降水的數字資料,繪製出氣温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並依據這些氣候資料説出氣候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圖文系統,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將氣候圖像中藴含的氣温、降水等信息挖掘出來,從而提高學生讀氣温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析氣温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以及分析、概括氣候資料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嘗試與他人交流、溝通,嘗試認真觀察,逐漸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和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氣温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的繪製與判讀。

難點:能夠根據氣温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説出氣候的特點。

三、教法和學法

(1)教法:

教師利用計算機演示氣温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整個繪製過程,學生觀察、模仿、繪製、歸納。教師提供案例,進行例題的講解,學生以兩人小組合作進行分析歸納氣候特徵,然後指導學生理清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最後領着學生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學法:

①根據提供的氣候資料,學生通過自主繪製氣温曲線圖與降水柱狀圖,體會繪圖的基本步驟,最後歸納出繪製氣候直方圖的基本方法(或注意事項)。

②學生通過兩人小組合作,按照老師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歸納,最後掌握利用氣候直方圖分析氣候特點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部分

[師設疑]:同學們知道最近湖南衞視最火的綜藝節目是什麼嗎?

[學生交流]:爸爸去哪兒(異口同聲)

(師展示圖片)

- 1 -

[創設情境]:爸爸去哪兒的第二季啊將在新加坡開拍,爸爸們的地理成績可差了,他們不知道新加坡那邊的氣候是不是和長沙一樣,也就沒有辦法提寶貝們準備行李了,於是乎在網上找了一堆資料。

(邊説邊播放新加坡的一些城市景觀、旅遊景點、氣候圖)

[引出課題]今天呢,老師就領着大家一起來學習《氣候資料的分析》,通過今天的學習,幫助爸爸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板書課題)

(二)主題部分

(1)學會讀圖

[組織活動]:請同學們看一副圖,我們以前在學習地圖三要素的課堂中強調過,拿到一幅圖,先讀什麼呀?

(展示烏蘭巴托氣候圖)

[學生回答]:先讀圖名

[肯定學生]:對,我們要先讀圖名,請一個同學給我們説一下這幅圖的圖名。

[學生回答]:烏蘭巴托氣温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

[教師提示]:回答正確,那麼老師現在呢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這幅圖,你能夠得到哪些信息呢?

[進行交流]:大多數學生得出烏蘭巴托7月氣温最高,是19℃,1月氣温最低,是-23℃。學生舉手回答。

[及時指正]:教師糾正,不是7月的氣温,表述不準確,應該是7月的月平均氣温是19℃,且提到氣温年較差

[設疑操作]: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請你上來給同學們演示一下,好不好?

(學生用教鞭指着氣温曲線上的點,比劃判斷的方法,教師對他判斷的正確與否給予評論)

[詢問複查]:其他同學是不是也是這樣判斷的?(生答:是)

[設疑]:有同學從這幅圖上觀察到了其他的信息嗎?

[學生回答]:7月降水量最多,80mm左右,1、2、11、12月降水量最少,接近為0。年降水總量約為100mm。

- 2 -

[教師表揚]:這位同學觀察很仔細哦!你能不能上來教其他同學你是怎麼判斷的呢?

[學生演示]:學生上來在圖上指出怎樣判斷的,教師對於正確的結論給予鼓勵,

[引導互評]:對於不足的,教師問學生:同學們覺得他比劃的對不對? (學生對他進行評價)

[教師總結讀圖方法]

[自主學習]:現在我們會讀這種座標圖了嗎?(會)好,下面我們來檢驗一下,打開導學案,自主完成活動一。

[檢驗效果]:我們請一個同學來説一下他的答案(同學回答,教師點評講解活動一,昆明的氣温和降水情況)

(2)動手繪圖

[教師過渡]:這種座標圖我們現在已經會讀了,那麼大家知道這個圖是怎麼畫出來的嗎?

[學生展示]:請一個同學在小黑板上描出一個點,請同學們判斷是否正確,如若正確,請他將分析思路講給大家聽;如若錯誤,請其他同學指證。

[師點撥]: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作出點評,然後簡單演示氣温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的步驟。

小結:繪製氣温曲線圖三步驟:定位----描點----連線

小結:繪製降水柱狀圖三步驟:定位----描線 ----畫柱

[學生展示]:我們請2位同學上黑板完成活動二好不好?請xx xx2位同學上來,其他同學在下面完成洛杉磯的氣温變化曲線圖和逐月降水量圖。

(教師巡查學生完成情況,指導學生畫圖,找出典型,用紅筆評等級,然後投影到多媒體,提醒學生避免出現類似錯誤或者是對正確答卷的表揚。之後清同學們評價黑板上兩位同學的作業,教師也對對黑板上作圖的2位同學的作業情況作出點評、用哄哄粉筆打等級)

(3)描述氣候

[教師過渡]:看來同學們對於怎麼繪製氣温曲線圖和逐月降水量圖已經掌握了,那麼大家從這個圖上是不是可以很快的説出它的氣候特徵了呢?現在就來檢 - 3 -

驗一下大家的水平了,請同學們看到活動三的第一題,看圖描述洛杉磯的氣候特徵。

[引導學生]:找幾個學生描述生:夏季????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鼓勵性評價,並且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答出正確的答案

[總結提問]:同學們表述不一,到底誰的回答是正確的呢,我們暫時不予評價。老師呢先給大家看一個約定俗成的描述氣温和降水特點的標準。(展示 月平均氣温高於15℃ 高温,月平均氣温0~15℃ 温和,月平均氣温<0℃ 寒冷;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多雨,月降水量在50mm左右 濕潤,月降水量<20mm 少雨)看了這個標準,現在你還會像之前那麼描述嗎?

(生:不會)

[教師設疑]::那你會怎麼描述洛杉磯的氣候特徵呢?

(生答,師總結: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總結歸納]: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我們這節課到底講了什麼?你又學到了什麼?(生答)

(4)學以致用

[前後呼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讀圖、繪圖、看圖描述氣候特徵。那麼你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助爸爸們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那個難題嗎?

(能)

我們再次觀察新加坡的氣温氣温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你能否迅速總結它的氣候特徵?

[交流總結]:全年高温多雨。這個問題中如果有學生回答夏季冬季都高温,教師對此應該解釋,熱帶地區,沒有冬夏季之分)

[教師設疑]:那麼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你建議爸爸們提前準備那些東西去錄節目呢?

[學生交流]:(相機、泳衣、裙子、太陽傘、防曬霜、花露水) 那我們現在就帶着行李物品一起出發吧!

[教師總結]:好了,剛才我們大家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爸爸們解決了生活 - 4 -

當中的難題。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地理知識是無處不在的。

[教師總結性板書]:板書內容

氣候資料的分析

《氣候資料的分析》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秋遊

教學內容: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4—5頁

教學目標:

1、探索並初步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

2、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 學重 難 點 :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 學準 備:情境圖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説圖意。

2、結合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先獨立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全班彙報提出的問題。

(1)兩隊都上了船後,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2)乘車返回學校,還有多少人沒上車?

2、獨立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兩隊都上了船後,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請同學們先獨立進行計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算的?

3、全班交流算法。

(1)90-45-25=20(人)

(2)兩隻船共能坐下的人數。 不能上船的人數。

45+25=70(人) 90-70=20(人)

重點指導第一種算法的豎式,問:每一步都求的是什麼?個位不夠減怎麼辦?

4、解決第二個問題。

乘車返回學校,還有多少人沒上車?

請你説一説解答的理由。

5、算一算。

89―36―27=100―54―38=

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8 55 67 16 4 ― 2 5― 1 7― 3 4― 1 2( )( ) ( )( )

2、計算。

77―33―2596―39―45 100―91―8

四、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 書 設 計 : 秋遊

(1)90-45-25=20(人)

(2)兩隻船共能坐下的人數; 空着的座位數數。 45+25=70(人) 90-70=20(人)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