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精選13篇)

校園1.2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精選13篇)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徵。

2、通過遊戲活動,正確感知正方體的六個面,知道正方體有六個正方形的面。

3、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習獨立完成製作正方體的任務。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魔方(一個大正方體紙盒,每一面上有一個數字,分別是1-6)。

學具:《幼兒用書》P15-16頁,幼兒人手一支筆,剪刀、膠棒或漿糊、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老鼠的寶貝。

師講述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引起幼兒興趣:小老鼠自從和大老虎又和好之後,它意外地得到了一個寶貝,兩個好朋友可喜歡玩這個寶貝啦!請幼兒猜猜是什麼?

二、初步認識正方體。

1、出示大正方體的一個面(將其餘面用布蓋起來),這個寶貝是什麼形狀?

將整個正方體全部用展示在幼兒面前,再讓幼兒猜猜是什麼?告訴幼兒着是一個正方體的魔方。

2、師進一步的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正方體有幾個面?每一個面是什麼形狀?有幾個正方形?你是怎麼知道的?

三、遊戲:拋盒子。

1、師幼共同商定遊戲玩法:先拋扔這個正方體的大魔方,當魔方停下來,看上面的數字,數字是幾,幼兒就拍幾次手。

2、師幼共同遊戲幾遍。

四、製作正方體。

1、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正方體的展示圖,讓幼兒數一數,它是由幾個正方形的面組成的?

2、師幼共同觀察展示圖,討論製作正方體的'具體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及時地給予適當的指導。

五、遊戲:拋數字魔方。

1、幼兒兩兩結對,商量誰先拋盒子,進行拋盒子的遊戲。

2、拋出盒子後,幼兒根據盒子上面的數字開展各種各樣的遊戲。如:進行跨步遊戲、比大小遊戲等。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正方體的特徵,形成正方體的概念。

2.通過觀察、比較,明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3.經歷正方體的認識過程,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物體。

4.體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學習目的性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正方體的特徵,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一、情境導入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徵,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別説出長方體的稜在哪兒?幾條稜可以分別分成幾組?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三條稜叫做什麼?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板書課題:正方體)

二、探究新知

1.觀察正方體模型,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師:正方體具有哪些特徵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關係呢?

2.小組彙報學習結果。

組1:我們組發現正方體所有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而且正方體12條稜的長度都相等;長方體相對的4條稜的長度相等。

組2:我們組還要補充很重要的一點,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長方體的長、寬、高不會出現都相等的情況。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關係呢?

組3:我們組發現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和8個頂點。

組4:我們組發現正方體相對的面也完全相同,正方體相對的4條稜長度也相等。因此,我們組認為:正方體也是長方體,只不過它是特殊的長方體。

3.小結。

(1)師:同學們的研討交流非常好,的確像同學們所發現的,正方體完全符合長方體的特徵,它是一種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誰能完整地概括一下正方體的特徵呢?

生1:正方體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生2: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有12條稜且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

(2)師:正如同學們所説,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是一種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那麼正方體和長方體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1:它們都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生2:正方體的稜長度都相等,長方體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2.教材第21~22頁練習五第4、5、8、9題。

四、課堂小結

想一想,我們這節課都研究了什麼?是用什麼方法研究的?你學到了什麼?

【板書設計】

正方體

6個面 12條稜 8個頂點

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完全相同

12條稜長度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後思考】

正方體特徵的研究是以長方體特徵的研究為基礎的,在教學中把兩者聯繫起來,通過長方體特徵的研究方法的遷移,使學生自主進行正方體特徵的研究,學生運用實物、抽象的幾何圖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認識了正方體的特徵,並明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發展了空間觀念,也使學生獲得了探究知識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習的信心,這是這節課做得較好的地方。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徵,能找到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並能用語言描述。

2、比較並瞭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3、嘗試利用不同的形體組合正方體。

活動準備:

1、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利用平面製作圖製作正方體;

2、記號筆、積木、PPT、相機。

活動預設:

一、出示幼兒之前區域活動中做好的正方體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這是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做的什麼?(正方體)

2、你們在做的時候發現了什麼?結合幼兒的照片講解,幫助幼兒認識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3、師小結:小朋友通過製作正方體發現了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二、請幼兒製作骰子,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正方體的特徵。

引導語:正方體能變成什麼呢?(請幾名幼兒説説)我覺得這個提議很好,我們就來變正方體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時候先想想可以用什麼標記來做骰子,一邊做標記一邊數正方體的骰子有幾面。

2、幼兒動手做骰子,師提醒幼兒邊畫邊數,一定要數清楚骰子有幾個面。

3、師幼交流分享:你用什麼來做標記?你的正方體骰子有幾個面?請全體幼兒一起數一遍。

4、師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三、玩“擲骰子”的遊戲。進一步鞏固對正方體的認識。

引導語:小朋友們真棒,都做好了正方體的骰子,我們來玩“擲骰子”遊戲吧。

遊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全體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若扔出的骰子數字相同,就換一人重新擲一次。

問題1、説説圖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體的。

問題2、 説説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問題3、 從圖中找出是正方體的物體。

問題4、請看大屏幕,這是什麼?猜猜看。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幾個小的.正方體拼成的?請每桌用小正方體的積木拼出一個和照片中一樣的大的正方體,並數一數用了幾塊小正方體。比比哪桌最快。

問題5、請每人在規定時間內,用各種樣子的積木拼一個大正方體。(師將幼兒拼成功的正方體拍照,集體分享)

四、延伸活動:

師: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遊戲就先玩到這裏,請小朋友到區域活動探索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這是什麼?它和正方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4

教材分析

(重點與難點)

本次活動的核心價值是:形與體的不同概念。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骰子、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説,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這節數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學教育遊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活動重點是在觀察比較中瞭解形與體的不同,認識正方體。難點是在自主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幼兒基礎分析

(能力、經驗基礎)

幼兒的有:在中班的時候已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但在生活中仍會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相混淆。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

幼兒的無:形與體的概念還不瞭解。

提升點:從認識正方體開始逐步建構有關立體圖形的經驗體系,這符合他們的認知發展規律。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中瞭解形與體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2、對立體圖形感興趣,在探索中發展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

2、物質準備:磁力片人手7個。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這是什麼?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體嗎?

我們玩扔的骰子(盒子)。

一張正方形的紙。一張紙不能做骰子。

設計意圖:利用磁力片導入,喚醒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已有經驗。

二、自主組合正方體,觀察、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的特徵。

1、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相同與不同。

材料:人手7塊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與正方體一樣大嗎?

數一數幾個磁力片組成一個正方體,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幼兒會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紙片重疊在磁力片每個面上比比是否一樣大。

共同去數一數磁力片有幾個正方形的面。

設計意圖:將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分發到小組內,便於幼兒自主探索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同伴互學的一種經驗來了解形與體的不同特徵。

2、師幼共同驗證。

小結:像這樣用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我們叫正方體。

觀察教師手中每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正方形組成。

設計意圖:利用平面圖形的組合和拆開,讓幼兒形象地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三、生活中的正方體。

1、交流: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2、圖片分享:找找正方體。

我家裏的積木,玩過的魔方……

設計意圖:觀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體,獲取更多立體圖形的經驗。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5

設計意圖:

幾何體的數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説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並且很難聯繫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們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遊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瞭解正方體的特徵,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異同,發展孩子們的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並能説出名稱及其特徵。

2.仔細觀察、樂意探索。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事先收集一個正方體的盒子。

2.黑板,記錄表一張;吸管、剪刀、筆、A4紙;磁力棒若干,3個大筐、3張桌子。

3.長方體盒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鞏固正方形特點。

1.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的紙。提問:你們看這張是什麼形狀的紙。

2.幼兒進行觀察,説説是什麼形狀的紙。如:正方形的紙。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問:你怎麼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紙呢?

4.幼兒説説。能用什麼方法來證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來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結:四條邊一樣長的圖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點。

1.教師出示正方體的盒子,提問:它們一樣嗎?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2.A、幼:一樣的,都是正方形。

師:你怎麼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誰有方法證明盒子的這個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紙貼在盒子上,與其中的一個面進行比較驗證。

師:那另外的面呢,誰有辦法能驗證?

3.B、不一樣,盒子好像有幾個正方形。一個是立體圖形,一個是平面圖形。

4.剛才有小朋友説盒子上有幾個正方形?到底有幾個正方形呢,我們一起來數數?

5.集體交流。

A.你是用什麼方法來數的?

B.教師事先準備若干正方體圖形貼在黑板上,根據幼兒的回答方法進行小結,並用圖示表示。如:按顏色、做記號、方位等。

6.教師小結:原來每個盒子都是由6個正方形組成。

7.那麼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8.出示驗證工具。這裏有一些工具,請你們用這些工具來驗證剛才的猜測,你們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師講解要求:每位幼兒拿1個正方體選擇位置坐下,3張桌子上分別放一個筐,裏面有5只筆、5根吸管、5張A4紙、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兒可以運用這些工具進行驗證,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個小朋友能幹,能用各種方法進行驗證。

10.集體交流,説説驗證方法。

A.你們有結果了嗎》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B.教師引導幼兒説説各自的結果。如:用重疊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鋪等方法進行驗證。

11.出示記錄表,總結盒子的特徵。

12.總結:原來由6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組成的立體圖形是正方體。你們手裏拿的盒子都是正方體。

三、活動延伸。

1.我這裏還有一個盒子,它是正方體的嗎?

2.拿現在我們回教師用今天學過的新本領來驗證吧!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繫,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徵,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毛線、紙、水彩筆、正方體若干、立方體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

用禮物的`形式引出認識的對象——正方體,初步認識正方體。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兒進行第一次探索。

幼兒觀察正方體的特徵,自由拼搭。

教師總結: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有6個面。請幼兒進行驗證。

(2)搭一搭:幼兒進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組合作搭出正方體。

總結:幼兒在拼搭的時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個正方體。少一個正方形和六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個正方體。

(3)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總結:突出個別的,把不正確的進行講解。

3.結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們幼兒園中也有好多的正方體,我們出去找找吧。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長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2.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稜長。

3.培養學生觀察和探何能力,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4.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建立長正方體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長、正方體實物。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導入新課。

1、引導談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築用的磚塊等,它們的形狀都是長方體。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長方體實物。並説明:“像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

2、誰還能説出生活中的長方體實物?

3、出示反例

教師拿出一個不是長方體的實物(四稜台),問學生是不是一個長方體?學生如果答不出來,教師趁勢説明:要判斷一個個物體是不是長方體,要用長方體的特徵來進行分析、判斷。長方體有哪些特徵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長方體的特徵(教師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啟發引導,探索新知。

(一)認識長方體

1、巧切蘿卡妙引思路。

引導學生切第一刀得到一個面,切第二刀得到兩個面,一條稜,切第三刀得到三個面、三條稜、一個頂點。

引導談話:下面我們就從面、稜、頂點這三個方面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2活動一:

拿幾個長方體的物品來觀察,你能發現什麼?將小組同學的發現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通過以上的觀察和討論可以知道:

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也可以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未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3活動二:

用細木條核橡皮泥,小組同學共同做一個長方體的框架。説一説在製作過程中你有什麼發現?

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

(1)長方體的12條稜可以分成幾組?

(2)相交於同一頂點的三條稜長度相等嗎?

我們把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

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指出下面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

多少釐米?

4活動三:

剪下附頁1的圖樣。

(1)把圖樣中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塗上同樣的顏色。

(2)用這個圖樣做一個長方體。

(3)量一量所作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釐米?

(二)認識正方體

1、拿一個正方體的物品來觀察,想一想它有什麼特點?

2、剪下附頁2的圖樣做一個正方體,再量出它的稜長是多少釐米?

3、揭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小組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正方體

長方體

正方體具備長方體所有的特徵,

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我

們可以用圖來表示它們的關係。

三、鞏固深化,培養能力。

1、填空。

(1)長方體有——個面,6個面都是——(也可能2個相對的面是——),相對的面的面積——,長方體有——條稜,每組相對的4條稜的長度都——,長方體有——個頂點。

(2)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也叫——),正方體是——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6個面的面積都——,12條稜的長度都——

2.判斷。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和8個頂點。()

(2)到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的物體不是長方體就是正方體。()

(3)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相等。()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5)相對的4條稜的長度都相等的物體一定是長方體。()

3.如圖,這是一個紙巾盒

4、這個粉筆盒是什麼形狀的?它的稜長時多少?有幾個面完全相同?

(1)這個紙巾盒的前面是什麼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2)它的右面是什麼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3)哪幾個面的長是24釐米,寬是12釐米?

作業:

1、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後説一説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從生活中找一個長方聽或正方體包裝箱,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課後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等方面的感性經驗,並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並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有益於幼兒發展就值得去嘗試。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説,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節數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學教育遊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正方形,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與立體的區別。

2、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它的名稱和最顯著特徵。

3、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正方體,知道它的顯著特徵。

2、難點學習按形體的明顯特徵分類,提高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包裝盒、正方形卡片、正方體展開圖、剪刀、彩筆、膠棒(人手一份)、各種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禮物》引題,教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讓我們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禮物是什麼呢?(出示包裝盒)裏面會有什麼呢?一起探索包裝盒裏的祕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自己的包裝盒與別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祕密包裝盒裏的物品(正方形卡紙),複習鞏固正方形的特徵

3、比較正方形和包裝盒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點?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師幼共同總結正方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稜角的,而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4、小實驗:讓幼兒自由想辦法,看看包裝盒的六個面是否一樣大。

5、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他們手中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鞏固正方體的特徵。

6、製作數字魔方:師幼共同觀察正方體展開圖,看一看有幾個正方形組成?討論製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及時給與指導。

7、遊戲:拋數字魔方(教師拋魔方停下時,看魔方面上是數字幾,幼兒就拍幾下手或跺幾次腳)

8、出示各種包裝盒,請幼兒説出哪些是正方體的,哪些不是,為什麼?

9、請幼兒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的。

三、結束部分

1、裝飾數字魔方,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給自己的好朋友並説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繫,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9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徵。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説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徵。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説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繫,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本文擴展閲讀:長方體(又稱矩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稜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其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能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10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徵。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説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徵。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説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活動反思:

在上兩個星期我上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在上第一次課時,出現前鬆後緊的現象,課堂上動手操作的時間有些過長,應該讓4人小組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通過改進,在第二次課上,有了好的成效,讓每3個小組動手做一種長方體,這樣便於多樣化和節省時間。

1.教學時我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長方體的特徵,不斷積累空間觀念。如讓學生小組合作,發現並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徵;選用合適的小棒做成一個長方體框架,使學生清楚地看到12條稜的關係,從而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得出總稜長的計算公式。

2.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如長方體稜的認識,在學生已掌握長方體有3組相對的稜並製作了長方體框架後,我又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如果製作一個長方體框架,需要量出幾條稜的長度?”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條稜的長度就可以了,這樣12條稜又在學生腦中分成了4組,對總稜長的計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單位的大小。

能力目標動手操作,正確推導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並能熟練計算它們的體積。

情感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歸納推理能力,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重點: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趣引入

同學們,最近你們發現的城市有哪些變化呢?在城市裏為什麼要建這麼多高樓大廈呢?如果建平房,會怎麼樣?

老師帶來一件衣服,誰想試一試?(點名讓一胖一瘦上來)問:同樣一件衣服,為什麼有的寬鬆,有的緊?(因為他們體型不一樣,也就是佔的空間不一樣)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跟空間有關的內容。板書課題:體積

二、學習“體積”、“體積單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蘋果,問:哪隻蘋果佔的空間大?你能從自己的身邊選兩件物體,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個長方體石塊,你知道它們哪個大嗎?那你有什麼辦法?

演示書上的.實驗,得出:土豆佔的空間小,石塊佔的空間大。

3、師揭示: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土豆和石塊相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4、計量體積的大小,要用到什麼呢?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請同學們自學14頁中間部分。

5、學生彙報:

(1)常用的體積單位

(2)拿出課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説説哪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麼規定的?老師用3根1米長的木條搭成一個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牆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並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擺一擺:用稜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木塊,擺成下圖中不同形狀的模型,你知道它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見教材)

得出: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三、自主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

1、猜一猜: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跟什麼可能有關?

2、實踐:拼擺長方體,四人一組,用不少於16塊小正方體拼擺長方體,並分別記下襬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

3、小組合作:學生四人一小組操作並做好實驗記錄。

四、知識遷移推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師: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什麼關係?

生: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師:根據這種關係,你能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2、師生共同歸納: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用字母表示為:V= a×a×a= a3

師強調: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3 a表示3個a相加。

拓展應用學校要在操場修建一個長方體的沙坑,如果長6米,寬4米,裏面要鋪墊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噸計算,這些沙子重多少噸?

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最高興的是什麼?你還有什麼疑惑?

作業佈置33頁8、9題

板書設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體的個數=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

‖ ‖ ‖ ‖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 = a×a×a= a3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12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長方體。

2、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展空間知覺。

3、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預先收集各種各樣的盒子。

2、幼兒操作材料:正方體、長方體;膠水、棉籤。

活動過程:

1、看一看

T:看,這些東西,你們都見過嗎?他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玩一玩

T: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請你們每人選擇一樣玩一玩,看看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

3、説一説

T: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盒子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T:有的説有正方形,有的説有長方形,那你的一個盒子上合起來有幾個圖形組成呢?

4、認識正方體

T:看,這是一個魔方,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我們把每一個正方形都稱作為面。那看一看它一共有幾個面?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

T: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就叫做正方體。

5、認識長方體

T:看,這是什麼?它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怎麼不一樣?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6、分類

T:這兒有兩個架子,看,這是什麼標記?這呢?請你們幫你手裏的盒子找家,邊找邊説你送的是什麼?

7、檢查

T:盒子、玩具都找到家了,他們有沒有都找對家呢?

8、遷移

T:今天你們都和正方體、長方體交上了朋友,那想一想,除了這些架子上的東西,還有什麼東西也像正方體或方體?

9、延伸

T:今天,我為你們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紙,請你將紙沿虛線向五角星方向折出摺痕,然後打開,將小半圓形圖案沿直線向五角星方向折,在小半圓形圖案上塗上少量的餓膠水與上面的圖形粘牢。看看變成了什麼形體?做完一張再做另一張。

大班數學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體 篇1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感知它們的特徵。

2.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形體。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正方體、長方體積木及玩具。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前幾天森林裏颳大風,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麼辦呢?(小朋友幫助小兔搭房子)二、引導幼兒觀察搭房子的材料--積木,認識正方體、長方體。

(一)認識搭房子的材料1.師:我們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麼呀?這些積木都一樣嗎?

2.請每個幼兒拿一塊積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積木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先讓幼兒自由講講,再請個別幼兒回答)(二)引導幼兒數一數手裏的積木一共有幾個圖形組成。

1.師: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正方形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你能告訴我,你的積木上一共有幾個圖形嗎?(幼兒數,老師觀察)2.請用不同方法數的幼兒倒前面來示範數。

3.全體幼兒用與剛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數數。

(三)引導幼兒觀察每個面的形狀。

1.師:小朋友都很能幹,都數出了積木上由六個圖形,誰來告訴我,你的積木上是六個什麼圖形?

2.小結:由六個長方形或四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長方體,由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正方體。

三、幫小兔子搭房子。

1.師:現在,就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來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堅固又漂亮。(幼兒建構房子)

2.參觀房子,説一説搭房子的積木是什麼形體的?

四、遷移經驗,運用自己感知的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徵判斷自己的禮物是什麼形體。

1.師:小朋友幫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謝你們,所以給你們每人送了一份禮物,從你們的椅子下面拿出來看一看,説一説,你的禮物是什麼形體的?

2.分別請拿正方體禮物的幼兒和拿長方體禮物的幼兒到前面來,其它幼兒檢查是否正確。

五、活動延伸請幼兒課後在幼兒園、在家裏找一找,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然後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繫,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