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熱門】國小數學教案範文8篇

校園4.41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國小數學教案範文8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5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節的內容。

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瞭解圓柱的特徵,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係。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國小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後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採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徵,並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瞭解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徵。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係。

3.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設想: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設計本節課的基本思路為:

1.情趣導入。誘發新知。

2.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在這個重要的環節中,我們創設了3個學習情境,即創設實踐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探究情境。力爭達到感知圓柱特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3.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新課後,我們設計了針對性和發展性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下面,就第一點、第二點作以簡要介紹:

第一,情趣導入,誘發新知。

布魯納曾經説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因此,上課伊始,創設學習情境,在遊戲中自然引出課題。

第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分析、比較,能夠概括出圓柱的特徵。

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圓柱側面展開圖的不同情況及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隨機演示學生得出的結論,可能有的學生會剪出不規則的圖形,我們也做了相應準備。

在整個教學中,以師生共同探討“圓柱”的特徵為主線,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的合作意識,力爭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作,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真正實踐新課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遊戲好嗎?瞧,老師手裏有一個魔袋,裏面裝了幾種物體,其中有我們學過的,也有我們沒學過的,看看準能把我們沒學過的物體摸出來?

師:(一個學生摸出幾個圓柱體。)你能説一説為什麼沒摸出其他的物體嗎?

生:因為那些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這幾個圓柱有一個曲面,能夠滾動。 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能夠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反思:採用遊戲導入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摸一摸的遊戲中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徵。然後通過對比、辨析強化對圓柱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彎曲的那個面究竟是什麼形狀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有什麼特徵。

師:從大家的問題當中,老師看出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我聽説咱們班級的同學都很聰明,自學能力也很強,所以老師想讓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你們能行嗎?

……

二、認識圓柱

1.自學並觀察圓柱形狀的實物。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現在就請同學們發揮聰明才智,獨立閲讀數學書74頁和75頁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結合你手中的圓柱體,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來感知圓柱的這些特徵。

[反思:概念教學要求嚴密性和準確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觀察實物,使知識得到整合。]

2.彙報並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看完書的同學請把你瞭解到的知識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嗎?(小組交流彙報讀書體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穫呢?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來介紹你們所瞭解的圓柱呢?

生:我知道了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生:我發現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來。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你是怎樣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認為一模一樣就是完全相同。

師:那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測量底面直徑或半徑來驗證。

生:可以用捲尺或線繩測量周長來驗證。

[反思: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髮現圓柱的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於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採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現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現在通過課件演示,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大家的發現好嗎?(課件演示:圓柱體上下底面重合圖。)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圓柱的上下底面之間畫了4條線段,這4條線段是否都是圓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説出你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課標對本節內容的要求:

⑴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⑵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⑷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⑸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概括歸納就是⑴培養學生髮現數學問題的意識;⑵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⑶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⑷培養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本節內容與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聯繫:

學習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方程的知識後,利用列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本節內容的作用:

⑴進一步拓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發展學生利用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⑶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

學情分析

1、 教師主觀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學,學習基礎較好,能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佔到全班的33℅ ,學習基礎薄弱,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佔到39℅,其他同學學習水平中等偏下。

2、 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分析:

大多數同學對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對於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解答。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分析並找出等量關係,學會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教師在教學時應採用“先扶着學生走,再讓學生試着走,最後讓學生獨立走”的教學策略。

3、 學生認知的障礙點:

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數量間存在的等量關係,然後依據等量關係列方程解應用題。②如何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兩積之和的數量關係列方程。②會把方程中含有小括號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量關係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數學思考:

學生能夠正確地審題、分析題意,思考、分析找出兩積之和的數量關係。②經歷算法多樣化的過程,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度:

在觀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教學準備:掛圖、三枝筆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體驗、感知高矮

師: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到學校來,都做了什麼事,誰還記得 呢?

生1:發新書,大掃除。

生2:安排座位。

師:誰還記得當時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安排座位的嗎?

生:我們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師:高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請少武到前面來,你們説他是高還是矮呢?

生:有的説高的,有的認為矮的,有的説不出。

師:有的認為少武是高的.,有的認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還是矮的呢?現在來比比看,請你找一個比你矮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

生:少武高,寧輝矮。(請兩 個同學説)

師:請你再找一個比你高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請兩個同學説)

生:建東高,少武矮。(請兩個 同學説)

師:為什麼少武一會兒高,一會兒矮呢?

生:因為少武和寧輝比,少武高;少武和建東比,少武就矮了。

師:説得好!誰來説一説,少武和他們兩 人比,少武比寧輝怎麼樣,少武比建東怎麼樣?

生:少武比寧輝高,少武比建東矮。

師:比高比矮至少要有兩 個人才能判斷。

(設計意圖:學生參加比高比矮的活動,不僅體會到高與矮是相對的,而且也初步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

二、 積極參與,理解高矮

師:請同桌同學站起來比一下,誰高誰矮?(同桌同學比較)

同組同學互相交流,運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説一説。

(全班同學交流反饋)

師:誰能説説在生活中看到什麼比什麼高,什麼比什麼矮嗎?

生1:爸爸長得比媽媽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課桌比講台矮。

……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小,語言滯後于思維,組織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高矮的比較,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三、 體驗相對、確定高矮

(教師手握三枝筆)

師:老師手裏握着三枝筆,你們猜一猜,哪枝筆最長?

生:(隨便猜一枝)

師:(亮出謎底)要怎麼比,才能道哪枝筆最長呢?(學生上台比)

師:這個同學把三枝筆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説:有幾樣東西比較長短,必須有一端對齊,或者説要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比較。可是有時候碰到像這樣的情況怎麼比呢?(出示課本“三隻小兔比高矮”的掛圖)

(設計意圖:學生在遊戲中,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後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後再比較的特殊情況:領獎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較,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四、 應用知識、開展探索

師:三隻小兔比高矮,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他們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師:那該怎樣比呢?你能想出什麼辦法來比一比三隻小兔的高矮嗎?

(學生討論交流,再反饋)

師:同學們想了好多辦法,真棒!老師在這張圖上畫了一些格子,不知道這些格子能不能幫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張掛圖)我們看,大白兔的後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請大家邊看邊想一想,可以同組的同學説一説,你是怎麼比的,誰最高誰最矮?

(討論交流,再反饋)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學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掌握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掌握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添“0”及整數部分不夠商“1”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 複習鋪墊

1. 把下面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4.2 0.71 3.56 3(要求學生説明改寫的依據)

2.計算下面各題。

45.6÷8 9.12÷6

提問:這裏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是怎樣算的?(出示: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揭示課題並板書

二. 教學新課

1. 教學例2。

(1)這道題是怎樣的小數除法,你會算嗎?

(學生試做,一人板演)

你算到了哪一步?與前一節課的計算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觀察:除到十分位時,餘下了多少?是12個幾分之一?

誰有辦法在“12”末尾添上一個什麼數字,使數的大小不變繼續除下去?為什麼可以添“0”?添“0”後的120又表示什麼?(板書)

接着怎樣除,請學生把這道題算完。

誰來説一説,例2與以前學的除法計算題有什麼不同?怎樣繼續算下去?

指出:除到被乘數末尾有餘數,在餘數後面添“0”繼續除。(出示結論)

(2)學生練習66.08÷32

注意提問十分位上為什麼商“0”,末尾有餘數是怎樣除的。

2. 教學例3。

(1)讀題列式。提問:被乘數比除數,誰大誰小?36除以48夠不夠商1?

説明:在這種情況下,商應該是零點幾的小數。個位要寫0,表示商是小於1的'小數,這與整數除法不同。

提問:怎樣才能使被乘數大小不變,繼續除下去?

追問:能直接添一個0寫成360來除嗎?為什麼?

説明:36是整數,末尾不能直接添0。要使被乘數大小不變繼續除下去,必須在個位6的右下腳先點上小數點,(板書)再在後面添上0,(板書)化成360個十分之一繼續除。

現在你能除了嗎?學生做在練習本上,一人板演。

請大家用乘法驗算。提問:驗算結果説明了什麼?

提問:例3和前面的計算有什麼不同?整數除以整數時,整數部分不夠商1怎麼辦?接下去又要怎樣算?

指出:在小數除法裏,被乘數如果比除數小,整數部分就不夠商1,先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出示結論)在個位商0後,還要在被乘數的末尾點上小數點,添0繼續除。

(2)練習9.12÷19 57÷750

3.歸納法則。

提問:從前一課時例1的學習,到今天的例2例3,你能説一説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是怎樣的嗎?

讓學生讀一讀計算法則。

三. 組織練習

1. 做練習九第6題。

結合提問:第一題個位為什麼商0?第二題個位商了0,為什麼十分位還要商0?末尾有餘數是怎樣除的?

2. 做練習九第8題。

提問:每組題裏被乘數或除數有什麼變化?商是怎樣變化的?通過這組題的計算,你認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整數除法計算時,要注意那些問題?(商的小數點與被乘數小數點對齊;被乘數比除數小,整數部分不夠商1要商0;有餘數末尾添0繼續除)

四. 課堂作業

練習九第5題 第7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並能正確判斷一個數能被3整除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求規律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把下面每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想加,求他們的和

61338126315507

二、引入新課

1、能被3整除的書的特徵

過程:613------6+1+3=10

38------3+8=11

126-1+2+6=9

507-5+0+7=12

想:把3的倍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她們的和有什麼規律。

1、觀察

能被3整除的數不能從個位上找到特徵

2、試一試

寫出右邊括號裏各個數的每個數位上的數的和。

3、比一比:這些和有什麼特徵?

4、結論: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三、鞏固練習

1、第一題,下面那些數能被3整除,為什麼?

2、第二題,在下面每個數中的方塊裏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有約數3。

3、第四題,綜合性練習

四、,佈置作業

反思:這節課導入不夠自然,沒有讓學生引入到課的內容上來。對於知識的也知識通過部分學生的的出,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所以在做練習的時候好多同學沒有真正的領會。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正確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和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解答過許多應用題,有一步計算的、也有兩步計算的.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答較複雜的應用題,並歸納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和檢驗的方法.

教師板書:應用題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1

例1.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題

(1)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意?如何分析數量關係?

(3)怎樣分步列式?怎樣列綜合算式?

(4)怎樣驗證是否正確?

2.彙報討論結果

(1)課件演示:一般應用題1(出示摘錄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及線段圖)

(2)提問: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麼?後3天做了多少套怎麼求呢?已經做的套數怎麼求?

(3)學生列式

分步: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綜合:(660-755)3

=(660-375)3

= 2853

= 95(套)

(4)教師小結檢驗過程.

方法一:按照原來的`題意,依次檢驗每一步列式和計算是不是對.

方法二:把最後結果當做已知數,按照題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計算,看結果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

3.規納概括

(1)課件演示:一般應用題2

(2)教師提問:這四步你感覺你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

(3)小結:解答應用題時,我們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題意上,因為解題思路是根據題意確定的.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決定着思路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一)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棵,澆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澆了5天.五年級每天澆多少棵?

(二)李小勝拿3.2元錢買文具,買了4支鉛筆,每支0.6元.剩下的錢買圖畫紙,每張0.2元,可以買幾張?

(三)新豐農具廠趕製540件農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餘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四)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裝訂完?

1.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出示不同算法,請同學討論是否正確.

四、質疑調節

1.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審題除了以上方法外,還有什麼方法檢驗呢?解答應用題為什麼要檢驗?(討論)

五、課後作業

(一)學校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

(二)甲乙兩地相距300千米,一輛大車從甲地到乙地計劃行6小時,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行10千米,實際幾小時到達?

(三)裝訂小組計劃裝訂一批書,每小時裝訂180本,10小時可以裝訂完.如果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裝訂20本,幾小時可以裝訂完?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説一説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蔔,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並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裏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後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蔔,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蔔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並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蔔?右邊有幾隻白兔?

一個蘿蔔對着一隻白兔(邊説邊在蘿蔔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蔔沒有多餘的,白兔也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説:蘿蔔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麼情況下,蘿蔔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説:一個蘿蔔對着一隻白兔,蘿蔔沒有多餘的',白兔也沒有多餘的,我們説:蘿蔔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蔔,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説,邊動手連線。説明蘿蔔、白兔同樣多。(板書:蘿蔔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着課本上的圖説一説。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着○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麼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説一説,怎麼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着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説。(一個△對着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説一説,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着教室的人或物説一説,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隻小雞對照一隻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餘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餘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隻小雞對着一隻小鴨,小雞有多餘的,小鴨沒有多餘的,我們説: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後,再説一説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着一個○,都對上以後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後,指名回答並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着一個桃;蘋果沒有多餘的,我們説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後,指着圖説一説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着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着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着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裏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裏畫了兩行什麼?仔細看每行的後面還畫了什麼?(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説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後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後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後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着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釐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範邊説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三、鞏固發展

1.把下面圖形分類,再用學具擺一擺,比較同樣多、多些、少些。

(1)○和△比( )

(2)○和☆比( )

(3)☆和△比( )

2.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1)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和△同樣多。

(2)第一行擺6個△,第二行擺○,○比△少2個。

(3)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比△多3個。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什麼是同樣多、多些、少些。)

五、佈置作業

1.指着書上5頁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圖説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2.用學具邊擺邊讀,理解同樣多、多些、少些。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材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61頁

教學目標:

1、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着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2、經歷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體會觀察比較、歸納的學習方法。

3、感受數學知識中的邏輯之美,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教法學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導探究。

2、學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生成問題 激興導入

1、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師:知道這節課我們要研究哪部分內容嗎?

師:你看了這個題目,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向哪移?變化?)

師:帶着問題學習會讓我們的學習過程更清晰,學習目的更明確。相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解決心中疑惑。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利用國小生對於新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自主發問。這些問題來自於學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們急於探究新知的動力,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孫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動畫,將情境中的數據列出,感知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及小數大小變化。

師:課前老師通過和同學們交流知道同學們都愛看西遊記,這天師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經的.路上,突然殺出一個妖怪,想不想看當時是什麼情況?(放動畫片)

(設計意圖: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並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為探索有什麼變化規律作好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衝動。)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從情境中提取數據讓學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①

0.09米=(90)毫米 ②

0.9米=(900)毫米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