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扁鵲見蔡桓公》 教案

校園1.2W

教材分析:

《扁鵲見蔡桓公》 教案

《扁鵲見蔡桓公》是一篇篇幅短小,內容淺顯的寓言故事。通過敍述扁鵲為蔡桓公“四診病”而蔡桓公卻“四忌醫”的情節,着重塑造了扁鵲這個古代神醫的形象,在輕鬆的敍述中滲透了生活哲理。根據教材特點及單元教學目標,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 掌握常用實詞的讀音和意義,積累文言詞語。

2. 多角度發掘寓言文本的寓意,進行個性化解讀。

3. 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學生分析:

學生學習過《〈論語〉八則》、《寓言三則》等文言文,已具備了必要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分析方法,培養了翻譯文言文的'能力。此外,七年級學生性格活躍,表現欲強,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文言講析方法,勢必會磨滅他們學習的興趣,無法收到教學實效。所以根據學生特點,我採取了“主體參與式”語文學習活動設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去相互質疑,相互解惑。

設計理念:

1.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學”的觀點。

2.《語文課程標準》所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計劃兩課時,教學過程擬採用“主體參與式”語文活動設計。第一課時開展4個活動——“我會説”;“我能讀”;“我會譯”;“我能析”。旨在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鍛鍊口頭表達;學會熟練誦讀文言文;積累文言實詞,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讀文本。第二課時進行3個活動——“我會演”;“我能背”;“我來寫”。意在讓學生通過編演課本劇進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能當堂成誦;鍛鍊想象與聯想能力,續寫與仿寫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查閲關於扁鵲、《韓非子》、蔡桓公的相關資料;準備《新華字典》、《古漢語字典》等工具書。

教師:劃分學習小組並確定組長;複印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師:同學們,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下面老師在黑板上板書一句話,請大家隨着老師的板書大聲讀出來。(教師板書:“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書完後,要求全班同學齊讀兩遍。)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古文《扁鵲見蔡桓公》,希望各組同學在組長的帶領下團結協作,積極探究,圓滿完成本課學習任務﹗相信大家一定行﹗

(以激勵性語句作為開場白,容易激活興奮點,增強學生自信心。在學習者情緒高漲之際,及時拋出學習任務,明確要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活動一:“我會説”(時間:5分鐘)

1.各小組同學將課前收集的有關扁鵲,《韓非子》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並註明資料來源。

2.小組長指定一名成員宣讀整理結果,其他成員可進行相關補充。

(此設計意在鍛鍊學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時,既鍛鍊了口頭表達,又便於學生進一步瞭解作者及相關背景知識。)

三、 活動二:“我能讀”(時間:10分鐘)

1.小組合作,初讀課文,並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標註“腠、桓、還、湯熨、齊、遂”等字音。

2.學生聽教師範讀,進一步糾正字音,體會朗讀節奏及語氣。

3.各小組自由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課文,如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男女生配合讀、小組之間賽讀等等。讀完後展開自評與互評。

(“古書不厭百回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裏去,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領悟。)

四、 活動三:“我會譯”(時間:15分鐘)

1.明確目標。各組從文中挑出2—3個較難理解的句子,寫在白紙上。

2.鄰近兩組交換“目標”,利用工具書,理解句子含義。

3.各組代表宣讀討論結果,其他同學進行訂正及補充。(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關鍵實詞如“間、將、居、益、索”等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