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校園7.9K

知識要點與學習要求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⑴明確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瞭解正義與非正義的含義。

⑶瞭解公平與正義的區別與聯繫。

⑷明確做有正義感的人的具體目標。

2、能力目標

⑴理解正義要求處於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

⑵自覺維護正義,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⑴樹立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為榮的意識,培養正義感。

⑵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勇於同非正義行為作鬥爭。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框 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

一、設計理念

1.新課程改革強調以人為本,淡化學科體系,注重學生的感受、經驗、體驗、學習、昇華的過程,變接受性學習為探究性學習,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因此,教師應學會“用教材教”,既立足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的道德學習,積極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踐行,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思考;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繫,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比較鑑別中辨認觀點,在價值衝突的辨析中澄清觀點,在自主探究中提煉觀點,讓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營造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幫助、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

2.按照課程標準的理念,八年級教學內容要從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來安排相關教學內容。這一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表現為:隨着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也逐漸加強,但受年齡的限制,是非觀念還處於學習和培養階段;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會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很少知道回報,付出;即使知道什麼是正義,也不知道如何維護正義,做一個正義的人。因此,教學應適應學生逐漸擴展的生活內容。

二、對應課標內容

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培養正義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三、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生能比較全面地瞭解正義的內涵及表現;瞭解社會發展需要正義;正義與公平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正義的含義、表現、作用及正義與公平的關係)。

(二)能力目標

能比較全面地概括什麼是正義,瞭解正義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辨別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歸納總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的社會正義感,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正義全面的認識(含義、表現及作用)。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

五、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活動法、討論法等。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

在本課教學中,我事先對學生的思想狀況作了調查:提到正義,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説出一些正義的言論、行為,但卻很少了解正義還體現在制度上,社會發展需要正義;道德學習更應重踐行。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引起學生的共鳴,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落腳點。以此作為切入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活動法、情景教學法、對比法、討論法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踐行,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思考,幫助學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正義感,願意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

(二)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正義的課程資源。

九、教學過程(見下表)

導入新課

活動一:經驗激發興趣

撒貝寧與《今日説法》用法律與正義的關係引入課題。

討論、思考:你喜歡這個節目嗎?為什麼?(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找到新舊知識聯繫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長霞與李真的對比照片,簡要介紹案例。

對兩人作出評價並説明你的理由。(通過鮮明的對比,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對邪惡的憤恨和對正義的.渴望。)

講授新課

活動二:遊戲瞭解需要

1.設計聯想競猜徵集題目遊戲。説明遊戲規則:説出與正義相關的詞語。

2.設問:提到“正義”,你為什麼會想到這些詞語?

3.板書經典詞語。

討論、發言:與正義相關的詞語有哪些?你為什麼會想到這些詞語?

(以遊戲開始新課,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為學習的主體。

通過學生活動反饋學生對正義的認識,,可為後面的教與學作準備,及時引導突破重難點。)

活動三:情景拓展思維(通過設置情景,拓展對正義的認識。)

1.投影蔣慶及其事蹟。設問:蔣慶的哪些做法表現了正義?

2.提到“正義”,你還會想到哪些人和事?為什麼?

3.閲讀蔣慶事蹟材料。

4.討論、思考:蔣慶正義的表現是什麼? 3.討論其他正義的人和事。

歸納總結:

提問:你是如何理解“正義”的?思考、總結:什麼是正義?你如何理解“正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活動四:聯繫實際指導行為

有同學想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公安局長,我可以為正義做些什麼呢?放影:我校校運會裁判員和運動員宣誓錄像。

討論:1.校運會上裁判員和運動員是如何體現正義的?2.身邊可以做的正義的事還有哪些?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體驗正義就在身邊,能自覺踐行。

歸納總結:正義可體現在思想、行為和制度等方面。

討論、發言:正義表現在哪些方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活動五:暢所欲言反饋效果

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設問:1.你能列舉出一些體現正義的制度嗎?2.國家為什麼要制定這些制度?

分組討論、總結:我國的制度怎樣體現正義?(學生對知識的反饋與知識拓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活動六:澄清錯誤科學理解

1.設問:多勞多得與交納個人所得税矛盾嗎?為什麼?

2.對一些貧窮地區實行優惠的經濟發展政策是正義嗎?為什麼?

分組討論、總結:瞭解正義與正義制度的作用。(通過討論澄清學生的認識誤區,讓學生對正義有比較全面的理解。)

歸納總結:正義的制度與公平有何關係?

分組討論、總結:正義的制度與公平的關係。

課堂小結:1.科學歸納對正義的理解。2.社會發展需要正義。

分組討論、總結:對正義比較全面地理解。

鏈接與延伸:

朗讀馬丁神父的悔恨詩P113相關鏈接。

思考、發言:這首小詩給我們什麼啟示?

知識的延伸,激發學生的正義感。

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社會發展需要正義。 “正義可能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引起學生的共鳴,嘗試做一個正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