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六篇

校園3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瞭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2.能舉例説明聚落的位置、形態、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3.瞭解保護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運用圖片説明城市與鄉村的特點和差別,培養學生聯繫實際,

發現地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使學生認識保護世界

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樹立人地協調發展的地理環境觀。

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

2.聚落與環境的關係。

3.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聚落的形態”和“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兩部分,主要講述聚落的形態、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以及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聚落分為城市與鄉村兩大類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樣,但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着很大的協調適應性。世界文化遺產是前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為我們研究人類的文明史,以及人類與環境間的關係,人地協調發展等有着重大的價值。故本節的重點是“聚落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聚落形式是學生身邊具體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學方法設計上,主要採用了分組合作式的教學形式,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通過讓學生當小老師,向其他同學展示個人的想法和小組的討論結果。

課前準備: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接着學生按小組合作分析、解決問題。課前準備提出要求如下:(1)蒐集城市與鄉村的不同景觀圖片,分析城市與鄉村有何差別;(2)蒐集民居建築圖片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料,分析形成建築特色的原因;(3)複習前面世界人口分佈知識,瞭解人口密集地區的地形。

[導入新課] 人類可以説是喜歡羣居的“高級動物”,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有趣的“居住”景觀。請同學觀察下面幾幅圖,它們分別反映了什麼地方的景觀呢?(邊展示,學生邊回答,教師強調圖片分別反映了城市與鄉村的景觀。)

[承轉] 城市與鄉村都是人們集中居住的地方,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聚落。

講述新課:

[一] 講述“聚落的形態”,按以下步驟:

在學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後,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個人所見所聞,再舉些例子。

[承轉] 我們看了這麼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規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幾十人的村莊,大的可以大到上千萬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與鄉村,它們具有不同的特色。那麼,它們有何差別呢?

1. 讓學生分別展示城市、鄉村景觀圖片:引導、啟發學生結合個人所見所聞,討論生活在城市裏有

哪些好處?

[啟發] 教師可先啟發學生從圖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築情況、商店、醫院等的多少,有無農田、果園、魚塘等方面對比,説明城市與鄉村景觀方面的差別。

[討論] 讓學生分組討論,結合個人的所見所聞,教師適當提示城市的學校教育條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娛樂的內容等方面來比較城市與鄉村的差別;並由學生課前做好小課件,上講台當小教師,與其他同學交流小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 教師展示城市與鄉村差別表格:

2. 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從人口規模、從事的生產勞動等方面來討論城市與鄉村的差別。

[講述]: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不難看出,鄉村是人口規模較小的居民居住地。規模最小的叫做村莊,大一些的叫做城鎮,但我們也把它歸為鄉村聚落。鄉村的周圍有農田分佈,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動空間。而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從事非農業產業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匯聚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並對周圍的地區的發展起着顯著的帶動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確存在很多的好處。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問題,你我就身在其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哪位同學起來説一説你認為城市存在着哪些問題呢?

教師引導學生從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業困難等方面來進行討論。

[小結] 隨着城市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改造越來越大,自然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我們更加要加強城市的綠化,管理與保護。在城市的建設中,要注意人與自然的協調關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環境來。

[過渡] 前面我們瞭解了聚落的形態,主要包括城市與鄉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處於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的,城市是在鄉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將會有更多的鄉村發展成為城鎮、進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3. 教師展示動畫:課本P52由村莊演變為城市的過程,討論城市發展過程。簡要分析城市發展條件。

[教師提問] 聚落分佈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勻,從前面的世界人口分佈知識,我們就可以知道,人口分佈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佈情況。那麼,結合人口的分佈情況,分析討論: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啟發] 世界人口密集區域分佈在哪些區域?為什麼?那些地區的地形如何?氣候如何呢?如:我們冀州的地形如何?

學生結合前面所學知識,討論。

[小結]: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氣候、交通等條件影響。氣候温和、水源豐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區易形成聚落。

[承轉] 由於環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築(房屋)風格不同。為什麼呢?

[討論] 把學生分成3組,展示課前蒐集的“東南亞的高腳屋”、“北非的平頂屋”、“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的冰屋”的圖片,討論不同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教師進一步引導:我們當地的民居建築有何特色呢?(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世界各地的民居風格不同,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社會經濟生活關係

密切,體現了當地的文化習俗等。

[承轉] 正因為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聚落建築風格各異,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

4.講述“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展示] 各類文化遺產的圖片,教師邊介紹邊引導學生欣賞圖片,然後請學生考慮圖片反映的內容有什麼共性?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它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某個城市、某個民族、某個國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制度、民俗風情、經濟科技等到的發展水平以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等。

[教師提問] 有人在古代建築物下刻寫“XXX到此一遊”,這種做法對嗎?(不對)為什麼?(學生討論)

[小結]:文化遺產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經濟、科研價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在於:為我們研究人類各個時期的文化精神、社會制度、民族風情等有着重大的意義。特別為我們人類如何去協調人地關係,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寶貴的資料!

[課堂總結] 課件展示課堂板書設計,概括本節知識要點:

1.聚落:人們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為城市與鄉村兩種形式;兩者的差別;

2.聚落的形成及其與環境的關係。

3.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課堂鞏固]

1. 鄉村聚落類型及其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 )

A.農村——放牧B.牧場——伐木 C.漁村——捕魚 D 林場——種植

2.關於鄉村與城市聚落景觀差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觀改變小、建築密而高B 鄉村道路縱橫交錯,網線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學校多 D鄉村人們工作節奏快、文化生活豐富

3.影響聚落形成與發民的主要因素有( )

① 地形 ② 資源 ③ 土壤 ④ 水源 ⑤ 氣候 ⑥ 植被 ⑦ 地質 ⑧ 交通

板書設計

一、聚落的形態

1.什麼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

3.城市與鄉村的差別

二、聚落與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係

1.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2.聚落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

三、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1. 什麼是世界文化遺產

2. 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教學後記

本節內容主要運用了分組合作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學生小組分工合作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的能運用自己學到的地理知識去解析身邊的事物,真正做知識的“學以致用”。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在如下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是真正有效的:當學生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反饋;看到了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這樣才能最好使新課程標準得以實際上的實施。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導言激趣,交代任務

1、教師先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出示壁虎圖),圖上畫的是什麼小動物呀?

2、介紹壁虎的外形、習性。

3、(拿掉壁虎尾巴)問:小壁虎的尾巴沒了,他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7課,《小壁虎借尾巴》。

(板書:17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讀課文:

要讀準字音,特別是表裏的6個字,用筆標出來多讀幾遍。

2、看漢字自由讀課文:

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筆標上序號。

3、指名讀全文,邊聽邊想:

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

(板書、貼小壁虎圖)

三、逐段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學習第1、2自然段:

(指名讀第1、2自然段)

⑴ 想想:

小壁虎為什麼要去借尾巴?

⑵ 出示投影片:

小壁虎在牆角捉蚊子發生了什麼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麼做的?

⑶ 理解掙斷的意思:

如果壁虎不掙斷尾巴,會怎麼樣?

⑷ 指導朗讀:

要用很難過,很不好意思的語氣來讀。

2、學習第3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書上的第二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小壁虎來到什麼地方,向誰借尾巴,借到沒有,為什麼?),邊想邊畫出這些總是的答案。

⑵ 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問題。

⑶ 小壁虎是怎樣來到小河邊的?從爬呀爬可以看出什麼?

⑷ 他看見誰在做什麼?他是怎麼説的,小魚是怎麼回答的?

(貼小魚圖)

⑸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用有禮貌、商量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用講道理的語氣讀小魚説的話。

⑹ 小魚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

(板書:撥水)

⑺ 看板書説説學習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麼?

3、總結學法:

第3自然段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學習的:先讀讀課文,再看看圖,想想黑板的問題,邊想邊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下面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自學第4、5自然段,你們願意嗎?

4、自學第4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4自然段,看書上第三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邊想畫出問題的答案。

⑵ (出示投影片)看,看書回答問題。

(貼黃牛圖,板書:趕蠅子。)

⑶ 老黃牛怎樣用尾巴趕蠅子呢?跟教師做動作。

⑷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讀小壁虎的話要用很和氣、商量和問的語氣來讀,讀老黃牛的話要用誠懇講道理的語氣來讀。

⑸ 看板書説説學習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麼?

5、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學習第6、7自然段:

(指名讀第6、7自然段)

⑴ 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裏很難過,後來怎麼又高興啦?

(板書:長出新尾巴)

⑵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用和氣、親切的語氣讀媽媽的話,用驚喜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

⑶ 把第1段和最後一段連起來讀?想想你又知道了什麼?

四、總結全文

1、引導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

2、説説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有條理展現春節民俗風情

二、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三、理解春節包含的民族文化內涵

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傳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有條理展現春節民俗風情; 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難點:培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朗讀、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一組圖片 ,喚醒學生對過年生活的情感體驗,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2.啟發學生談過年感受:大家喜歡過春節嗎? 為什麼?(學生談談自已的過年感受 )現在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春節的熱鬧景象。

二、解題

1.什麼叫本命年?(可參照書下注釋①)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迴一次,如馬年出生的人屬馬,再遇馬年,就是他的本命年。

三、介紹作者:

學生讀一讀

劉紹棠(1936~1997) 現代作家 他的作品具有“中國氣派,民族風格,鄉土題材,地方特色”的格調,通俗易懂、清新淳樸,代表作有《蒲柳人家》。

四、檢查預習

小組彙報檢查情況,教師抽查。

五、 獨學----合作交流

指明學生朗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開頭引用二十四節氣歌有什麼作用?

2、從第三段中找出最能概括年味兒越來越濃重的四個詞語?

3、文章寫了哪幾件事來具體描寫家鄉過大年的情況?(用“動詞+名詞”的格式概括,如第一件事:“炒年貨”)

六、研讀課文 探討交流。

1、讀第1段,思考:開頭以24節氣歌引出春節,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襯托出春節的重要,突出春節的特點,點明寫作的中心。

2.(比一比)快速閲讀第3段,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能表現作者過年感受的四個詞語(可提示學生注意文中表現鄉親過年感受的詞語)

明確:預熱-增温-紅火-發燒

3.運河鄉的父老鄉親是如何來過年的呢?作者共寫了幾件事具體描繪了家鄉過大年的情況?

明確:1、炒年貨2、吃臘八粥3、買糖果4、挑絨花5、殺牲禽6、備食物7、送灶王8、換門神9、守歲10、拜新年

4.這十件事情是按照什麼順序組織起來的?(引導學生概括出內容後,按順序排列出)

明確:按照時間順序組織的。

臘月七年級--臘月初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正月七年級

這些民風民俗表達了父老鄉親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七、 跳讀品味

1、小組學習:

第4段描寫過年的一些風俗及過年的熱鬧氣氛,你認為哪些詞語最有表現力?哪些語句描寫最生動傳神,即用不多的幾筆就把某一生活場景描述出來了?(結合具體的詞語分析説明)

2、小組代表發言。

明確:①體現過年的熱鬧氣氛的語句。

②文中一些生動豐富的民俗語言。

如:二十四節氣歌;“紅火”“發燒”“年根”;“臘月七年級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小疙瘩鬏”;“開刀問斬”;“忙得腳丫子朝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天麻麻亮”等等。

八.合作探究:

你認為隆重熱鬧的傳統春節傳達着人們的哪些期盼?(組內討論)

各小組展示討論結果後,教師概括或強調: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 喜享歡樂 。

展望未來 祈求安康。

閤家團聚 密切鄉情。

九. 拓展延伸 今昔比較

明確:1不管今昔變化如何,人們的心願和美好的祝福不變;也不管未來變化如何,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和魂不變。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要吸其精華,代代相承;我們更要與時俱進,發揚光大,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沃土上開出更加瑰麗的奇葩 !

十、佈置作業:

回憶你過得最有趣的一個春節並用最生動的語言進行描寫

板書設計:

本命年的回想

劉紹堂

臘月七年級:炒年貨--------預熱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 ∣

買糖果 ∣ 增

挑絨花 ∣ 温

殺牲禽 ∣ ↓

備食物 ∣ 紅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 ∣ 火

換門神 ∣

除 夕:守歲----------發燒

正月七年級:拜新年

教學反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領悟教材把握重點

《蒲公英》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中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為題的語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所持的態度、所作出的選擇不相同,結果他們的命運也截然不同,從而告誡人們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正確教導,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根據課文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3、通過學習、理解課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教學準備:圖片、小黑板、錄音磁帶、投影片

二、精選教法激趣樂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本課藉助錄音故事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情緒,把學生領入樂學氛圍。

2、本着新課程標準中“起點低,要求嚴,訓練實”的要求,緊緊抓住課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點,激發學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賞,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悟,在讀中受到感情的薰陶,使學生的主體狀態得到激活。

3、根據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規律,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將朗讀複述課文等吸收積累語言的訓練放在首要位置,將吸收和積累範文語言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將知識、活動和審美融為一體

三、講究學法貴在探究

新課程標準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者應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習慣和能力。本課我準備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上以學生閲讀、討論、感悟為主,為學生營造能夠讓他們都願意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融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質。

四、巧設程序步入意境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全文。

第一課時:揭示課題,初讀,整體感知全文,細讀精思,突破教學重點。隨課文進行分散識字。

第二課時:品讀感悟,突破教學難點。

這裏我主要説一下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藉助媒體步入意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1、聽本文錄音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出示圖,導入課文。

[此環節設計説明: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是來自學習者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利用電教媒體圖文、聲像並茂,形象生動,用它導入新課,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語境”,從而豐富和拓展了學生閲讀的“心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二、增加密度開闊視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1、讓學生根據要求自由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畫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標出小節號,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習第一小節(出示圖)

(1)問:圖上畫的是什麼?誰能看圖向我們介紹這種植物?

(2)引導讀第一自然段。

(3)相機出示詞語:絨球降落傘,學習生字。

[此環節設計説明:設計自讀、展示、交流這幾個過程,教師就充分地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帶着問題積極探究,用心地品位、揣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在自我感悟、討論中自主學習。學生自我探索知識,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導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探求新知的靈氣與悟性,營造了一種師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課堂氣氛,學生探究知識、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了激活。]

3、學習第二小節

可愛的降落傘們究竟會飄落到哪裏去呢?我們繼續讀課文。

(1)在學生反覆讀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讀懂了什麼?

(2)然後指導朗讀。突出:別也不要只有……才……等詞。

4、學習第三小節

(1)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小降落傘齊聲答到:……(引讀第一句)

(2)絕大部分的種子聽了太陽公公的話,到泥土中去生長了。可是,有兩顆小種子卻不這樣想。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採用分角色比賽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第2、3自然段設計説明:第2、3自然段是故事的發展,是全文的重要,教學設計遵循“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老師“導”而不“牽”,沒有過多的提問和講述,而是巧妙地引導學生抓着藴涵豐富形象的重點詞語,適當點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加知識的容量和密度,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感知、感受、感悟”三個層次逐層推進,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地探究知識。始終引導學生抓着課文的重點詞句,以朗讀為主線,讓學生在反覆讀、仔細品、認真想中獲得新知。]

5、學習第四小節

過渡:種子的選擇不同,它們的結果怎麼樣呢?

(1)自由讀,畫出表示不同結果的詞。

(2)根據回答補充板書。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此環節設計説明:從讀通階段的整體到讀懂階段的部分回到整體,將各個部分聯繫起來,融合貫通,進一步“入境悟情”,感悟會之於心,誦讀出之於口,心口相應,增強閲讀效果。]

三、激活想象豐富説話內容

1、你願意把介紹給別人聽嗎?

2、作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讀後的收穫告訴家長。

[此環節設計説明: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必須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表象再現,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感受。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學生自然地豐富了説話的內容。這種把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是非常適宜的。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優美的情境中複述了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蒲公英的種子給我們帶來一些詞語。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適當談一些自己的理解。

2、出示生字,自讀,指名自選生字,從結構、筆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

3、學生進行部分字的描紅練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初讀課文。認讀要求會認的生字及會寫的生字。

2、藉助學生自己的識字經驗來識記、書寫本課7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再讀課文,能熟練、流利地朗讀。從讀中鞏固生字音與形。

教具準備

字音、生字、新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鳥叫聲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營造氣氛

同學們,我們都看過小鳥,還聽過各種各樣的鳥叫聲!你們聽(播放鳥兒的叫聲磁帶)你們從這些鳥聲中聽出了一種怎樣的心情?(歡快)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心情來學習一篇美麗的課文。

出示課題:父親和鳥

三、 教師範讀,學生感悟

1、教師範讀本課,學生感受,初步感知本課的人物、時間、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通過聽老師範讀,説説本課有哪些人物(“我”和父親)。講的是什麼時候?(“我”的童年)是在一天清晨,父親與我在樹林邊。

三、藉助字音,熟讀課文

1、教師出示字音卡片,學生準確拼讀。注意“喃”字沒有後鼻音,“ ”是直呼。

2、字音與字形相結合,學生認讀。注意與同音字、音近字比較。例:未——味,農——濃,南——喃,吾——焐,恩——

3、指名朗讀,或以開火車形式朗讀,對讀不準的讀音,要予以及時糾正,並鼓勵學生加強練習。

4、自己藉助字音,熟練朗讀,要求讀流利。

5、指名朗讀課文,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朗讀。全班齊讀課文。

四、識記字形,書寫生字

1、出示“喜、夜、重”等生字字音,指名讀,隨時糾正讀音。注意“重”是翹舌、後鼻音。

2、小組合作,分析字形:共同分析每個生字可用什麼方法來識記。

3、小組彙報識字方法,師生共同評價、訂正。

4、採用開火車,找朋友(偏旁組字)讓學生熟練認識生字。

5、老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學生觀察書寫筆順與結構。

6、學生臨寫,教師巡查,指正。

五、朗讀課文,鞏固字音

1、學生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熟讀,理解感悟課文內容,認識、瞭解小鳥的生活習性,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尤其是小鳥的愛護、珍惜之情。

2、能用“快活”説一句話,理解並掌握課後新詞。

教具準備

1、鳥兒鳴叫歌唱的錄音帶。

2、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分組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流利通暢。

二、感悟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邊讀邊體會內容,並標出各自然段的序號。

2、幾位同學朗讀全文,大家評一評,讀得準不準,好不好。

3、通過朗讀課文,請用“最喜歡┅┅還有┄┄”説説父親喜歡什麼?帶着十分喜愛的語氣來讀第一段話。

4、找一找,這個故事發生在我的什麼時代?是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在哪兒?學生用敍述、平緩的語氣朗讀第二段話。

5、自讀第三、四段,找出不理解的詞語;不明白的句子。

6、教師出示課文插圖,理解“霧朦朦”。自“自言自語”的一句話理解“喃喃”。學着用若有所思的語氣朗讀這一段。

7、朗讀“┅┅並沒有┅┅也沒有┅┅”帶上自己奇怪、疑問的語氣。教師引導提出問題:為什麼我沒看見一隻鳥飛,沒聽見一聲鳥叫,爸爸卻説:“林子裏有不少鳥。”

8、自讀第五、六段,找出父親説有鳥的根據。教師總結:是因為無風,葉子在動,還有鳥味。指導用輕輕的、生怕驚動小鳥的語氣來讀。

9、讀讀課文第六段,看看我有什麼發現嗎?教師小結:我只聞到濃濃的草木氣味,沒有聞到鳥的氣味。指導用疑問的語氣來讀。

10、學生同桌分角色朗讀7——11自然段。老師扮演父親,同學們扮演“我”,全班共同參與,感受人物對話。

11、學生説一説“鳥的氣味”從哪來?什麼時候是鳥最快活的時候?

12、播放鳥兒歌唱的錄音,觀察圖中父親説話的神情,引導理解“快活”。同學們試者談談自己感受“快活”的時候。在理解感情的基礎,用“快活”説一句話。教師適機表揚。

13、學生自讀12——16自然段,説説從這幾段中又掌握了什麼有關鳥兒的知識。

14、教師引導理解“為什麼在鳥兒最快活的時刻,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15、理解最後一句話,説説我為什麼為父親不是獵人而高興。

16、男、女生合作朗讀關於父親和我對話的這幾個自然段。

17、出示課後“我會讀”的詞卡,請同學們接力讀詞語。並學習“霧濛濛、熱騰騰”説幾個結構相同的詞語。再説幾個與“濃濃的”結構相同的詞語。

三、感情昇華

教師: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知道了什麼知識?你們瞭解了這個小祕密,會不會去傷害小鳥呢?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鳥類朋友呢?(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説明:信息技術支持導入、講授、評價等環節優化的三項作業,可以是同一節課中不同環節的技術應用,也可以是不同課中相應環節的技術應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環節優化(一)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術支持的導入設計

説明:在這一步裏,請將你在導入環節上要説的話,預估的時間,所採用的信息技術支持(請具體説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導入效果,並截取重要畫面,鏈接相應的文檔)呈現在下表中。

信息技術支持的講授環節優化(二)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術支持的講授設計

説明:在這一步裏,請你在下表左欄簡述講授環節的主要教學活動(一至二個),並在下表

信息技術支持的評價優化(三)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説明:請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針對一至兩個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設計,在表格呈現您設計此項評價的目的、所採用的評價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術工具。

第二步:技術支持的評價設計

説明:在這一步裏,請將你在該環節的教學、評價目的、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呈現在下表中。在“評價工具”一欄中,除量規外,其他均需信息技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