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

校園2.1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1

  內容:

教科版第十冊第三單元第六課

  分析:

課文記敍貝多芬被一對窮苦兄妹的境遇感動而有感觸發靈感,即興創作了《月光曲》因為這個傳説體現了貝多芬同情貧苦人民的善良品格,所以流傳甚廣,人們都願意相信。

  重難點: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樂曲的意境的統一

  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清課文線索抓住貝多芬的感情變化

3、培養學生審美教育

教具:《月光曲》磁帶

教法:閲讀欣賞法

學情:學生對鋼琴曲瞭解不是很高,需老師點撥

流程

  一、出示課件,營造氛圍

1、多媒體出示貝多芬畫像和他的名字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3、聽月光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説一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1、質疑問難,以學定教

貝多芬為什麼不回答姑娘的話,而卻要為她再彈一曲呢?

2、課文的哪一個地方是直接描述創作《月光曲》的?

  三、體會人物的情感

1、不期而動真情

2、不清而墨知音

3、不答而彈醉

4、讀寫抒真情

  四、拓展訓練

想象背誦段落的景象

  五、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

板書:

所見(談話)事物聯想

月光曲

所聞(時虛結合)大海

時間

第二節

流程:

一、回顧人物的情感的變化人主線

二、指導朗讀

1、月亮升起一節讀緩慢

2、大海洶湧要讀急

3、陶醉時要讀輕柔而慢

三、遷移練習鞏固

1、知道“券”讀quan而不能讀juan,盲和琴字不要多寫一點

2、形近字組詞

茅——矛恬——刮縷——樓

3、背誦課文的第八、九、十自然段

4、欣賞貝多芬的曲子

四、作業:背誦課文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本課8個生字,能掌握“譜寫、蠟燭、清幽”等生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背誦第九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學習作者在寫實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關鍵的字、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傳達出的貝多芬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對窮苦勞動人民的關懷,進而培養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品味文章的優美語言,理解文中關鍵詞句的含義。

【難點】

體會貝多芬對窮苦勞動人民的關懷,感受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

任務導向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音樂名曲《月光曲》、ppt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導入部分,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讓學生沉浸在鋼琴曲美好的氛圍之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讀,教師範讀,為同學正音)

2.學生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思考:《月光曲》是如何譜成的?

明確:貝多芬為盲姑娘彈奏兩首曲子,第二首是在貝多芬有感於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的情況下,即興創作的,遂成《月光曲》。

3.播放《月光曲》,讓學生結合課文談自己的感受。

明確: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自由談感受。

(三)以句帶篇,深入研讀

1.賞析重點句子

(1)一個姑娘説:“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説:“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説:“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説説罷了。”

(這段文字是語言描寫,用兄妹之間的對話,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兄妹倆相依為命的真情,同時,也表現了妹妹的善解人意以及對音樂的熱愛,為後文寫貝多芬兩次為她彈奏奠定了基礎。)

(2)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説:“談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談一首吧。”

(體現了盲姑娘不光愛音樂,更能夠懂音樂,並且懂得貝多芬的音樂,使得貝多芬引之為知音,因此而創作了《月光曲》。)

2.學生分組討論:貝多芬為什麼會譜成《月光曲》,他是以何種心情創作的這首曲子?

(曲為心聲,貝多芬在彈奏月光曲的時候,他的內心一定也是不平靜的。面對着眼前窮苦的兄妹倆,面對着自己真正的知音,貝多芬同情之中又有感動,更有得見知音的感慨與激動。)

(四)拓展延伸,理解難點

各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內心是怎麼想的,他會對兄妹兩個説些什麼?

(五)小結作業

1.讀完本課對你有什麼啟發?(我們要向貝多芬學習,關愛別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2.查找並欣賞貝多芬其他作品,向同學們介紹。

  六、板書設計

月光曲

兄妹倆:聽琴聲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寫作手法:虛實結合、融入想象)

月亮升高風捲浪湧

貝多芬:彈一曲

創作《月光曲》月光照耀波濤洶湧

七、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陌生、清幽、琴鍵、陶醉、甦醒、波光粼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3、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體會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愛,從而培養學生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並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4、體會寫實和聯想相結合的寫法,初步學習在寫實的過程中,展開適當的聯想,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貝多芬的感情變化的原因,因為它關係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激情來自何處,這一點課文沒有具體的答案,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才能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1、蒐集貝多芬的相關資料

2、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你們知道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嗎?它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你們知道貝多芬嗎?學生結合自己掌握的資料,陳述自己的觀點。

教師總結歸納: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出生於1770年,1827年逝世。他從小就表現非凡的音樂才華,十歲舉行公開音樂會,十二歲開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統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貧寒,受盡磨難,對勞動人民十分同情,對專制暴政無比憎恨。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舉世聞名的音樂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2、關於《月光曲》的譜寫還有一個傳説,那就是課本上的第28課《月光曲》。

3、板書課題。學習課文就可以瞭解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故事,還可以從中初步認識貝多芬是一位怎樣的音樂家。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閲讀課文,思考: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首曲子?是哪幾首?

3、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教師重點提醒:

(1)字音方面:茵讀“yīn”,沒有後鼻音。霎讀“shà”不念“chà”。

(2)字形方面:“粼”的左半部分要範寫清楚。“盲”的上面是“亡”,是無、沒有的意思,下面是目。沒有目就是盲人,這正是“盲”的意思。

  4、學生朗讀課文後,交流討論。

(1)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個曲子?

彈了兩首曲子

(2)這兩首曲子分別是什麼?

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學的貝多芬譜寫的曲子。第二首是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3)課文什麼地方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從哪到哪講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

2-7自然段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8-10寫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三、學習彈第一首曲子的內容

1、指名學生朗讀2-7自然段,教師及時正音。

2、貝多芬是人民喜愛的音樂家,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

他到各處旅行演出,甚至來到一個小鎮上。盲姑娘也在彈他的曲子,而且因為不能直接聽貝多芬本人的演奏感到深深的遺憾。

3、盲姑娘一家很窮,又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

他們住在一所茅屋裏。兄妹倆相依為命。哥哥是個皮鞋匠,妹妹是個盲人。他們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

4、姑娘為什麼説“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是隨便説説罷了”

姑娘很懂事,她聽出哥哥話中不安的意思,能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反過來安慰哥哥,把自己想聽音樂會的強烈願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説説”,從這裏可以看出兄妹倆互相體貼,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5、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

她看不見樂譜只是聽別人彈過幾遍,就能彈貝多芬的曲子,儘管斷斷續續,很不熟練,卻是很不容易的。貝多芬自己彈起來,她立刻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説:“彈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並且由此猜出彈琴的正是貝多芬本人。這説明她具有音樂才能,貝多芬也深深地為自己能在窮人中有這樣的知音而感動,正是這種激情促使他創作了《月光曲》。

6、小組分段朗讀課文。

  四、作業設計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新字詞掌握情況。

2、學生快速朗讀課文1-7自然段。提問:貝多芬為什麼彈完了一曲又彈了一曲?

  二、學習貝多芬彈奏《月光曲》部分

1、指名讀課文8-10自然段,師生評議。

2、貝多芬彈的是什麼?他彈的和看到的有什麼關係?皮鞋匠聽到琴聲,好像看到了什麼?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交接處,月亮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湧過來,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樂曲使他產生了聯想。開始,音樂可能是徐緩的,使人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雲。再後來,音樂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聯想到月光下風起浪湧。

3、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麼?為什麼説盲姑娘“彷彿也看到了”?

4、為什麼兄妹倆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的離去?他們完全沉浸在音樂當中。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兄妹倆帶來一篇温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感受,也給自己帶來了一次意外的創作收穫。

  三、引導學生體會聯想在文中的作用

1、引言:這個傳説之所以寫得這麼感人,這麼富有美感,是與文中記敍中展開了聯想有很大的關係。

2、閲讀課文,劃出文中運用了聯想的地方?

如:在“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琴鍵來”這一段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聯想?如果把聯想部分去掉,文章會變得怎麼樣?

不那麼深刻感人。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第九自然段。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有各種小動物的音樂。

2、師:你有什麼感受?

3、指名回答。

4、師:在森林中,各種小動物的叫聲都是美妙的音樂,他們共同組成了林中樂隊。

5、板書課題:林中樂隊。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師:其餘同學仔細傾聽,聽一聽他們的朗讀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3)指名學生讀課文,其餘學生認真聽,注意讀音。

2、學生讀後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讀生詞。

(2)用形象法理解詞語。重點:帶“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師:大家掃清了閲讀的障礙,大家來找一找“林中樂隊”的成員有誰呢?找到後畫出來。然後,四人小組交流,到底樂隊奏出怎樣的樂曲。

(2)四人小組交流。

(3)指名回答。

三、小結

這麼美妙的樂曲是誰演奏,作者為什麼能描繪這麼美妙的景色,你們想知道嗎?下節課我們再一起探討。

  第二課時

一、看圖説話

1、師: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他們都在做什麼呢?

2、指明回答。

二、細讀理解課文

1、師:請大家快速地默讀課文,用直線畫下中心句。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中心句。

3、學生根據自己剛才的閲讀回答。

1)師:用課文中的哪一句話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2)過渡:走,讓我們走進林中,聽一聽這些美妙的音樂吧。

3、再指名讀課文。

師:林中的音樂都有哪些?分別在哪個自然段描寫了?

A第一自然段:夜鶯的特點。

B第二自然段:各種動物的聲音。

C第三、四自然段:小洞“樂器”和“演奏方法”。

4、師:你喜歡哪一種音樂?把這個自然段讀出來。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彙報。)

A、有感情朗讀

B、師:你想象一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C、學生想象後回答。

D、教師根據學生彙報及時給予評價。

5、師:這些音樂都是由哪些動物演奏的?

A、學生根據自己的瞭解回答。

B、齊讀和指名讀相結合。

6、師:跟隨着作者的腳步,你都瞭解到什麼?用曲線畫出來。

A、指名學生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B、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

1、師:你認為林中還有哪些動物的演奏?

2、指名回答。

四、小結

1、以前我們曾經瞭解過海底世界有奇妙的聲音,今天的學習,又讓我們領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樂,現在就來談談你的感受。

2、師:那麼作者的感受又是什麼呢?

3、指名回答。

4、師:作者感歎道:森林裏的樂隊就是這樣組成的。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再來感受一下林中樂隊的奇妙吧。

5、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長》;

3、預習語文天地——讀一讀。

  板書設計

林中樂隊

森林裏所有的動物都在唱歌奏樂: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樂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