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華】國小數學教案集錦10篇

校園2.52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國小數學教案集錦10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角的初步認識和説説做做,練習二十二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初步學會畫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鐘面、投影儀、三角板、紅領巾、扇子、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引導學生觀察實物上面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教師導學生觀察大三角板面上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數數共有幾個角。

(2)出示紅領巾,學生説出紅領巾上面的角。

(3)用投影儀出示扇子的圖,指名學生指出扇子上面的角。

(4)教師拿出教具鐘面,轉動時針和分針,讓學生指出哪裏是角,邊演示、邊説明時針和分針張開得小角就小,張開得大角就大。(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不要再作進一步説明)

2、由實物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把鐘面的時針、分針轉動形成的三個大小不同的角(鋭角、直角、鈍角)描畫在黑板上。

(2)教師以鋭角圖形説明角的各部分名稱,讓學生指出另兩個角的頂點和邊。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個大小不同的角有什麼共同點,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基礎上總結: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引導學生説出生活中見到的角。

(1)讓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哪些角。(國旗上面有角,少先隊隊旗上面有角,房屋的山牆上面有角,教室的窗上面有角,家裏的防盜門上面有許許多多的角)

(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裏什麼東要的面上有角。

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觀察的情況,把有代表性的實物利用投影儀顯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

4、教學角的畫法。

(1)在投影儀上分三步顯示出畫角的步驟,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畫角的方法。

(2)教師示範:畫角時強調先點一個點。從這點出發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3)讓學生照教師的畫法畫出幾個角。教師發現問題要及時指點,例如,有的兩條邊沒有接上,有的第二條邊沒有從第一條邊的端點畫起等。

二、鞏固

1、做教科書第113頁的説説做做。

第1題,要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角的知識獨立進行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第二、第四個圖形不是角,第一、第三兩個圖形都是角。

第2題,師生一起把硬紙拉成大小不同的角,並説明兩根紙條張開得小,所形成的角小;張開得大,所形成的角大。

第3題,讓每個學生拿出一張紙,自己依照教科書第113頁上的圖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可以讓學生互教互學,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的學生。

2、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十二第13題。

三、小結

教師先説明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接着要學生説一説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畫角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佈置作業

做練習二十二第4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紮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並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係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4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4、單元訓練 2課時 計 11課時

單元教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並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並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麼意思?畫的是什麼?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説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説一説。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説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後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麼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後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三)、教師説,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範,緊接着,學生書空,然後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第17頁的內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並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説一説。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後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説一説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還知道了什麼?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於3 3大於23小於4

(1)教師介紹等號、大於號、小於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2)小免和胡蘿蔔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指名上台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5<3誰會讀?

(4)一隻小免吃一個蘿蔔,夠嗎?你有什麼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蔔或者是趕走一隻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後學生互評,最後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後教師評價。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8~99頁的內容。

【活動目的】

1.通過調查每天鍛鍊身體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每天的活動都與時間有關係,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

2.通過各種途徑瞭解各種活動的時間,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養成遵守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前把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完成一張時間統計表格,設小組長一名。(每個小組統計一個方面的內容)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活動

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公園裏人們進行晨練的`情境。

教師:同學們都看到了什麼?

學生1:有人在打太極拳。

學生2:有人在舞劍。

學生3:有人在跑步。

教師: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這些活動,你知道為什麼嗎?

學生:為了鍛鍊身體。

教師:對,人首先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每天鍛鍊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每天也鍛鍊身體嗎?

教師:你們是怎樣鍛鍊的?

學生1:我喜歡上體育課,在體育課上鍛鍊身體。

學生2:我喜歡跳繩、打乒乓球來鍛鍊身體。

學生3:我喜歡早晨跟爸爸跑步鍛鍊身體。

教師:同學們的鍛鍊方法都不錯。其實鍛鍊身體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課外活動、課間操、做家務等,也可以鍛鍊身體。鍛鍊身體需要一定的時間,我想知道同學們每天鍛鍊多長時間,有什麼辦法嗎?學生積極為老師想辦法。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同學們每天鍛鍊的時間好嗎?

板書課題:每天鍛鍊的時間。

二、小組合作,統計結果

教師:剛才同學們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個同學都想幫助老師,就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全體進行活動吧。

教師:我把任務已經分給了你們小組,想知道是什麼嗎?請小組長宣佈每個小組統計的內容。

教師:怎樣才能完成你們小組的任務呢?

教師講解統計方法:讓每一名學生都説出自己活動的項目和時間,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小組整理數據,完成表格。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教師參與每個小組的活動,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三、課內交流,展示成果

教師展示每個小組統計的結果。

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都有什麼發現?

學生1:我發現每個同學每天鍛鍊的時間大約有60分,也就是1時左右。

學生2:我發現同學們比較喜歡的項目有跳繩、跑步、打乒乓球等。

學生3:我發現同學們寫作業的時間多,做家務的時間少。

學生4:我發現同學們大部分喜歡在早晨和晚上鍛鍊身體。

四、提出建議,統一認識

教師:我們每天的時間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項活動,要求怎樣安排時間?

學生1:要合理地安排時間。

學生2:我們每天至少要安排1時的時間鍛鍊身體,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學生3: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和鍛鍊,不浪費1分、1秒的時間。

教師小結:同學們説得非常好,我們每天要安排好各項活動的時間。國家十分重視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專門下發了積極鍛鍊身體的通知,要求我們每天鍛鍊身體的時間不能少於1時,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好身體,才能做好建設祖國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

五、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了每天鍛鍊的時間有多長,可以看出我們每天所做的各項活動都離不開時間,只有合理安排時間,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下課後,同學們都要安排好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時間,養成遵守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3-3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手勢操作探索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學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在手指遊戲中以舊引新

教師與一學生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讓其餘學生觀察兩人各出了幾個手指。(如5和2)

師:你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並像這樣説一句話嗎?(指名説,齊説)

( )比( )多( ),

( )比( )少( ),

( )和( )相差( ),

算式是( )。

與學生再玩一次(如:2和0),師:你會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嗎?同座互相説説看。

師小結:我們在一年級時就知道兩個數相比,如果不是同樣多,必然有大有小,我們通常把較大的叫做大數,較小的叫做小數,兩個數之間的差叫做相差數。那要求大數比小數多幾,或小數比大數少幾,也就是要求兩個數相差幾,用什麼方法?對,求相差數用減法。那求大數或小數該用什麼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這類問題。(板書:大數 小數 相差數 5-2=3 2-0=2)

二、在手指遊戲中初建數學模型

1.求較大數。

師:老師伸出幾個手指?(5)請你們伸出跟老y幣同樣多的手指。比老師多伸出1手指,是幾個?可見:比5多1是幾?怎樣列式?(5+1=6)請小朋友邊比劃手指邊齊説:比5多1是6,5+1=6。

師:比5多2、3、4、5又各是多少呢?同座邊比劃邊齊説。後讓四大組依次邊比劃手指邊觀察邊口述:比5多( )是( ),( )+( )=( )。

師:大膽猜想一下:比5多的數肯定是大數,還是小數,用什麼方法?(求較大數用加法)我們不妨再用手指遊戲驗證一下!

師與男生合作,示範比劃:比10多1是 ,算式是 。師與女生合作比劃:比10多2是 ,算式是 。比10多3,4,5,等等呢?同座合作邊比劃邊説説看。(邊觀察手勢邊思考邊口述邊傾聽。)集體交流後,師小結:求較大數用加法就行了。

2.求較小數。

師:既然求較大數要用加法,那求較小數會用什麼方法呢?請小朋友再大膽猜想一下。(減法)讓我們同樣用手勢遊戲來驗證一下。師做手勢邊問:比10少1是( ),算式是 。(指名説,一、二大組齊説。)比10少2是( ),算式是 。(指名説,,三、四大組齊説。)比10少3、4、5呢?(請同座合作,一人做手勢,一人口述。)

猜一猜:師做比5少4的手勢,讓學生猜是什麼意思,口述:比5少4是( ),算式是: 。(同座互相玩我做手勢你來説的遊戲。指名兩位學生上台展示比劃遊戲。)

師小結:求較小數用減法就行了。

三、實際運用

師:通過剛才的大膽猜想和實際驗證,我們知道了: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掌握了求大數和小數的方法,就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許多有趣的問題。

1.教學例題。(出示幻燈片)

(1)師:圖中有哪幾個小朋友?他們正在幹什麼?老師扮演小英,男生扮演小華,女生扮演小平,將他們擺花片的情況讀出來。

師:如果要求小華要擺多少個,該抓住哪句話來分析?(板書比字句:我比小英多擺3個)在這個比字句中是誰跟誰比,誰多誰少?(我與小英比,我的多,小英的少)所以誰的是大數,誰的是小數?

學生説出(我擺的是大數,小英擺的是小數)後畫批:

我比小英多擺3個

大 小

師:誰能連起來説是誰跟誰比,誰的是大數,誰的是小數?(指名説,齊説:我與小英比,我擺的是大數,小英擺的.是小數。)

師:既然小華擺的是大數,求小華的該用什麼方法求?怎樣列式?(11+3=14(個))

師:剛才我們是通過哪幾步求得小華擺的?(先找與問題相關的比字句,然後畫批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最後根據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來正確列式。板書:找比字句,畫批大小,確定加減。)

(2)師:如果要求小平要擺多少個?,你會用以上3個步驟解題嗎?試試看!

指名板書:我比小英少擺3個

小 大 11-3=8(個)

師:這個比字句是指誰跟誰比,誰的是大數,誰的是小數,為什麼用減法?學生交流。

小結:我們是通過怎樣的步驟來解決比多比少問題的?怎樣確定加減?(找比字句,畫批大小,確定加減;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

2.想想做做1。

要求學生讀題,找比字句,畫批,列式計算。後交流思路:我與你比,我的是大數,你的是小數,求我的就是求大數,用加法。

3.想想做做2、3。(步驟同上,指2入板書。)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比多比少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總結:在解題時,要抓住比字句認真畫批,準確判斷誰和誰比,誰大誰小,然後根據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來正確列式解答。

五、拓展創新

師:最後,老師想給小朋友看一道更有挑戰性的題目,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

立定跳遠比賽中,洋洋眺了110釐米,週週跳了140釐米,濛濛比周周少跳20釐米,奇奇比洋洋多跳2釐米。 ?(屏幕顯示)

生提問題,屏幕同步顯示出來,指名口答列式。

[教後反思]

1.藉助手指遊戲巧妙建模。

我讓學生邊比劃手指邊看邊想邊説邊聽:比多(少)是,算式是+(),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手、眼、口、耳、腦等,並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在充分經歷、感受、體驗、感知的基礎上,大腦中生成了豐富的數形表象。藉助豐厚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以及老師及時的引導點撥,他們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多的數是大數,用加法,比少的數是小數,用減法。此時的抽象概括是感性認識積累到一定量後必然的理性飛躍!數學模型的有效生成,使學生由動作思維過渡到表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從而更好地促進新知的內化建構,拓展了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了學生全面的思維能力。通過石頭、剪子、布的遊戲複習什麼是大數、小數和相差數,以及求相差數用減法,為新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接着通過比劃比10多幾是幾和比5多幾是幾讓學生建構數學模型:比幾多幾的數是大數,用加法算;最後通過比劃比10少幾是幾和我做你猜的遊戲讓學生建構數學模型:比幾少幾的數是小數,用減法算。整個建構過程流暢自然而富有變化,學生始終興致盎然、樂此不疲!

2.藉助畫批深悟數量結構。

其實,讓學生理解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求相差數用減法並不難,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認知直覺就能感悟到;但讓學生由比字句掌握其中的數量結構,準確地分清誰是大數、誰是小數誰是相差數,卻並不容易。因為從來沒有誰帶領他們這樣理性地分析過,而且由於生活經驗的負面影響,他們常將牛比羊多3只機械錯誤地理解為羊多(因為生活中我們進行比較時常説省略的比字句,例:誰多?我多)。由於讀不懂比字句的含義,他們只能停留在生活經驗的感知層面,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覺走,以至於到了五、六年級,還有學生分不清誰是大數,誰是小數,見多就加,見少就減。這就是低年級教學時沒有將學生的認識及時提升到理性層面而造成的惡果。所以藉助畫批幫助學生準確而深刻地掌握比字句的數量結構和數量關係非常重要。北京特級教師馬芯蘭就一直主張藉助畫批來指導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當學生能借助畫批准確地分析比字句的數量關係後,比多比少應用題的解答就易如反掌。把這類問題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全部學完,不僅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能發揮教材的整體結構功能,使學生站在更高的起點用全局眼光整體建構知識,提高所學知識的通識性,使學生在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時能融會貫通,併為後繼學習注入無窮動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測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面積單位。

2.能選擇正確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一些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一張格子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

(1)師:同學們你們的臉面是指哪一部分?

學生摸臉,但也有學生比劃出臉的一週

師強調:臉的一週的長度叫什麼?(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周長與面積的區別)

(2)師:黑板的表面是指哪部分?

(3)師:你們還可以摸出哪些物體的表面?

2、感知封閉圖形的大小。

教師出示以下幾個封閉圖形,比較它們的大小

師:為什麼你們一看就知道誰大誰小?你們看的是哪一部分?

指名學生上講台比劃三個圖形的大小是指哪部分。

3、提問:有誰知道什麼叫做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不同學生説己不同的理解。

4、同桌合作尋找教室裏哪些物體有面積?

學生回答:書面、桌面、地板、瓷磚……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知道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

3.引出面積單位。

二、探索新知

1、認識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老師提問教室及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面積。

(1)提問:數學課本的封面大約有多大?

感知數學課本封面有多大。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數學課本的封面,

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學生1:大約三個手掌大小。

學生2:大約有我玩耍撲克6個那麼大。

……

(2)我們的黑板有多大?

學生1: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兩個教室門那麼大。

學生2:黑板的'面積大約有4平方米

學生3:黑板的面積大約有10個課桌那麼大

……

師:同學們,你們的回答各種各樣,知道用身邊的物體大小來比較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如果老師不瞭解你身邊的物體,我就無法相象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大小?誰有好辦法?

學生回答:統一面積單位。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

(1)量:讓學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它的邊長。

教師指出: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同時介紹1平方釐米的讀法和寫法。

(2)看:看一看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大小。

(3)摸;讓學生摸一摸1平方釐米的面積有多大。

(4)想:要求學生把眼睛閉起來,在腦海裏回想1平方釐米的形狀,大小。

(5)應用: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面積接近1平方釐米。(拇指指甲蓋,中方格)

(6)估:估一估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7)猜: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3.比較面積單位的大小:把三個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生活中哪裏會用到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44頁中的第1、2、3題

四、課時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什麼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36-37頁:《植樹》

教學目標:

1、結合“植樹”的現實情境,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經歷實際分物過程,再次體驗分物過程與除法的內在聯繫,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發展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4分鐘)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道算式朋友,你們看喜歡嗎? ●課件出示

(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誰最棒!)

60÷3= 300 ÷6=

200 ÷5= 70 ×8=

11 × 5= 23 ×2=

2、導入

師:非常好!同學們知道3.12是什麼日子嗎?(生答:植樹節)你知道植樹有什麼好處嗎?

師:植樹造林是全社會的大事,所以三年級3個班的學生要去植樹, 植樹前,他們都要去苗場領樹苗(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在領樹苗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板書課題:“植樹”

二、引導探索,解決問題

1、出示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生回答)

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師:要求學生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説一説

引導得出:一共有36棵樹苗,分給三個班,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樹苗? 分一分,算一算。

師: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算式,並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並解答。36÷3

小組交流。“與同伴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2、探索口算方法。(可以通過擺小棒來幫助思考)

(1)用乘法想除法

12×3=36,所以36÷3=12(因為12乘3等於36,所以36除以3,就等於12)

(2)可以通過擺小棒來幫助思考。

師:引導學生得出:先分3捆小棒,每班一捆,得出算式30÷3=10,再分6根,每班2根,得出算式6÷3=2。每班分得1捆和2根,得出算式10+2=12

(3)如果在沒有小棒的情況下怎樣得出36÷3的結果?

師:引導學生得出:把36分成30和6,先用30除以3得10,在用6除以3得2,最後10加2得12。(30÷3=10 6÷3=2 10+2=12)

(4)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數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寫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數個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寫在個位上,這樣就算出了得數是12。

師:為什麼要把1寫在十位上麼?

這裏的1表示的是1個十,所以要把1寫在十位上。

(設計思考:這個環節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和交流空間,倡導算法多樣化,注意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且不固定計算思路,培養了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過渡語:每班的樹苗分好了,三(1)班的學生開始栽樹了,但在栽樹之前他們要進行分組。

觀察出示情景圖(課件)

生讀題,

師:能列出算式嗎?

(48÷4=)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列,引導學生説出把48人,分成每4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分?(48裏面有多少個4)

(課件出示)48個點,每一個點代表一個學生,讓學生獨立分一分,然後交流。

通過操作,讓學生觀察出把48分成40和8,用40除以4,8除以4,把除得的商相加。( 怎麼讓學生上台分?這地方如果不用課件演示,而是準備一個點子圖讓學生畫。)

(課件出示)口算過程:40÷4=10 ,

8÷4=2

10+2=12

3、課件出示:算一算,你發現了什麼?

30÷3=

33÷3=

36÷3=

39÷3=

(1)學生獨立算一算,病觀察算式中的變化規律,與同伴説一説自己的發現。

(2)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説清楚什麼變化,被除數和商是怎樣變化的?

課件演示:算式的規律是除以3不變,被除數每次加3,商每次增加1(增加1個3)。

(3)試着讓學生寫出如上面的算式,算一算結果,鞏固學習到的方法。這題是讓學生在發現 48÷4規律的基礎上續寫)

課件出示:提問你還可以寫出一組算式嗎?

40÷4=10

44÷4=11

48÷4=12

用你的.發現嘗試計算52÷4=(用上面發現的方法完成,重點引導學生用5除以4商1餘1,餘下的1在十位上,表示一個十,與個位上的2組成12÷4=.

(4)小結

師:小朋友請看剛剛算的這些題,它們的除數都是幾位數?(一位)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板書)

三、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課件出示

1、分一分,算一算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生活的問題(課件出示)

第1小題。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應該用除法解決。55÷5=11(倍)

答: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11倍。

第2小題。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元?

應該用減法解決。55—5=50(元)

答:一雙鞋子比一副手套貴50元。

師:同學們思維這麼敏捷,下面我們來進行2分鐘小競賽。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先到達終點

3、挑戰賽。課件出示

學生獨立算一算,然後交流,説説口算的方法。鞏固整十、整百數以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設計思考: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在練習中,讓學生解決

多信息,綜合性、開放性較強的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了學生根據問題正確選擇信息的能力,體會數學在生活的應用。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 你有什麼收穫?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幾種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還可以用小棒幫助算。)你最喜歡用那種方法,下課以後和你的小夥伴説一説。

五、作業

完成教材37頁4、5題

板書設計:

植樹---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36÷3=12(棵)

答:平均每班分到12棵。

48÷4=12(組)

答:可以分成12組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徵,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

2.通過複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徵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通過複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徵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複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複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課,複習立體圖形的特徵.(板書課題)

二、複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徵.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麼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説一説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圓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長方體)

它們有什麼特徵呢?我們先來複習長方體的特徵.

(一)複習長方體的特徵.【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長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方體的特徵.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和節約愛儲蓄的好習慣。

內容分析

1、 重點:使學生明確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難點: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會利用利息計算公式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學生上網去查尋或向父母瞭解有關的儲蓄知識;

2、銀行定期存款憑條;

3、教學課件。

教學策略

質疑解疑,合作探究,學會蒐集整理資料

教學模式

導入 依提綱自學 小組交流自學體會 師生補充説明

教學程序

一、啟發談話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都做什麼用了嗎?剩下的暫時不用的錢呢?把錢存入銀行有什麼好處?那麼怎樣計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問題。(板書課題:利息) 學生自由談。 檢查學生課前的調查情況。

二、自學教材 領悟新知

三、小組討論 解決疑難

四、排疑解難 學後測查

A:排疑解難 師:下面請同學們依據自學提綱,獨立自學教材3839頁的內容。屏幕顯示自學提綱:

1、存款的意義

2、存款的種類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義

4、存款的利息計算公式

5、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為2.25%,年利率2.25%的含義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麼決定的?

教師巡迴指導,並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把重點的地方畫下來。師:大家在自學過程中都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也可能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依據自學提綱把自己自學所獲得的知識及遇到的問題帶到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解決。若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暫時保留。(教師巡迴指導。注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理解有誤的與同學們商討解決。使學生從悟中學。)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小組討論中遇到的疑難發現的新問題,師生共學生自己讀書。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生畫。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學生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 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鍛鍊學生獨立思考和質疑解疑的能力。培養學生會讀書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鍛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鍛鍊學生通過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C:認識存款憑條,填寫定期存款憑條。D:彙報上網查詢到的相關資料。

五、加強反饋 鞏固新知

六、總結深入 強化新知

七、課後作業:

同商量,研究解決。(也可利用學生上網查找的資料來共同解決)

師:下面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看屏幕小紅1999年10月1日在銀行定期存了200元錢,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 % ,到20xx年10月1日小紅一共能得到多少元? (讀題,給學生思考時間,誰能説一説你的想法。學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做)

1、拿出存款憑條,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2、指導學生填寫並算出你將獲得的利息。(選幾個放展示台展示)

師:你還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識或常識?

1、基本練:選擇題 (略)

2、提高練:應用題 (略)

3、思考題 (略)

依自學提綱進行總結複習,説説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略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自己做。學生觀察。學生自己填。彙報蒐集到的資料。學生自由説。 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自學情況。鍛鍊學生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鍛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鍛鍊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利息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0xx.92%2(1-20%)+200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4頁例2、例3、例4及相應的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經歷計算經過時間的過程,掌握時間計算的基本方法。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你們去過遊樂園嗎?

學生激動地高聲答道:去過!

教師:遊樂園裏有些什麼?你最喜歡玩的是什麼?

學生1:有碰碰車、摩天輪、過山車。我最喜歡玩過山車!

學生2:還有海盜船、旋轉木馬。我喜歡玩旋轉木馬!……

教師:有這麼多啊!那如果去遊樂園玩的話,一定要花不少的時間吧!

學生們肯定地答道:嗯!

教師:你們會計算經過的時間嗎?我們今天就來解決這類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教師:二年級(1)班的小紅在下午2:00~4:00(板書:2:00~4:00)去了遊樂園,她在遊樂園裏面玩了多長時間?

學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並全班彙報。

學生1:我1時1時地數,從2時到3時經過了1時,從3時到4時又經過了1時,一共玩了2時。

學生2:我用減法做,4-2=2時,小紅在遊樂園裏面玩了2時。

教師小結:計算從幾時到幾時經過的時間,可以1時1時地數,也可以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

2.教學例3

教師:第二天,小紅去上學。算一算,她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課件出示例3圖,引導學生觀察:小紅是什麼時間離開家的?什麼時間到達學校的?)

學生獨立解決,並彙報。

方法一:小紅出發時,分針指向1,到校時分針指到5,從1到5是4個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紅出發時是8時5分,到校時間是8時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師:説一説你喜歡哪種方法,説出喜歡的理由。

嘗試練習:“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比較一下,這兩道題有什麼不同。

3.教學例4

教師:小紅所在的'學校在週末舉行了春季運動會。(課件演示運動會的場景)看,緊張激烈的比賽開始了。拔河比賽從8:30開始,9:40結束(板書: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賽用了多長時間。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誰願意介紹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兩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兩段,8:30~9:30是1時,9:30~9:40是10分,所以經過了1時10分。

方法三:可以用減法,9時減去8時是1時,40分減去30是10分,所以經過了1時10分。

教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你喜歡哪一種?説一説,單項賽用了多長時間?學生獨立解決,全班交流。

小結: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

三、鞏固深化

(1)課堂活動第1題。

生生互動,互相説一説自己參加的一項活動經過的時間。

(2)小強的星期天。

先計算經過的時間,再填在書上。

(3)出示課堂活動第3題情境圖,説一説有哪些活動,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時間,課後再實際驗證。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時間過得真快,一節課就要結束了,對於時間,你想説些什麼?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圖畫式應用題

教學目的:

1、學會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

一、引入

今天咱們到郊外去秋遊,看看有哪些數學知識。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麗的郊外風光]

師: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朵,還有幾隻蝴蝶正飛來飛去呢。

課件出示左邊5只,數一數有幾隻蝴蝶?再出示2只,現在呢?

出示大括號和問號,師:現在有多少隻蝴蝶呢?你知道用什麼方法計算嗎?

美麗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來了一羣小朋友,他們是來捉蝴蝶標本的呢!

課件分步出示

2、左邊4人2、右邊2人3、大括號和問號,小組裏互相説一説圖意

分組説圖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誰來説説圖意,你知道怎樣算嗎?

三、課中操

四、減法圖式

那邊的小朋友玩的開心,這邊的農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這是什麼?

先出示顆葵花,再演示農民摘了3顆,再出示大括號和7個最後出示問號。

問:你能説出圖意嗎?

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

農民伯伯摘完了葵花還要摘石榴。課件分步出示石榴圖,自己説出圖意後想一想怎樣列式。

五、練習可自己適當調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題看圖,先説出算式後寫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