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魯迅作品《孔乙己》讀後感

校園1.22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作品《孔乙己》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作品《孔乙己》讀後感

近日,浙江紹興郵友方建新寄來魯迅作品《孔乙己》紀念封1枚,此封為宣揚魯迅作品、傳承魯迅精神而印製的。封的左下方印有咸亨酒店的門面和穿着長衫的孔乙己手端酒碗,另一隻手抓着碗裏茴香豆的情景。右上角蓋有彩色郵資機戳,下邊的紀念郵戳也是孔乙己手端酒和抓茴香豆的畫面,三者圖案十分巧合。記得我上中學時曾讀過此文。為了加深印象,特又從書櫃中找出魯迅的作品《吶喊》一書,再次重温《孔乙己》這篇文章。

《孔乙己》是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説,寫於1919年3月,同年4月發表在《新青年》月刊,後編入小説集《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二篇白話小説。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這篇小説,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劇和整個社會的病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是一篇討伐封建制度及封建教育的檄文。小説以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合,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形象地塑造了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麻木冷淡、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小説從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含蓄地説明他顯擺“讀書人”的架子,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願與“短衣幫”為伍。“唯一的”説明他和酒店裏的上層人和下層人都有距離。身份特殊。預示着他悲劇命運的必然發生。肖像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刻畫出一個貧困不得志,又經常捱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對比,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服飾的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髒又破,長期不洗不補。説明孔乙己已很窮,只此一件長衫。他和范進都是舊社會的知識分子,都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讀書人,都是不會營生的犧牲品。他們信奉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孔乙己不能進學,窮酸迂腐,抱殘守缺,好喝懶做,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對人物動作,生態的`描寫,顯示了孔乙己心地善良。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排出九文大錢”表示他不會欠酒店錢。自己是規矩人,同時也想在“短衣幫”面前炫耀一下。

孔乙己唯一被人記起的理由,就是他還拖欠了酒店老伴的十九個銅錢。作品中一再出現的“鬨笑聲”,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可有可無而又可笑可伶的多餘人。孔乙己雖未曾進學,卻具有幾分清高,喜歡孤芳自賞,他雖然餓得臉色青白,卻始終不肯脱下又破又髒的長衫。自己認識幾個無用的字,卻沾沾自喜,並以自己是個讀書人而自命不凡,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別人取笑他時,他還要用“四書”“五經”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説成“竊書,不能算偷”。當別人問他“當真認識字麼?”他卻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同時,他還固守“君子因窮”的道德理念。以上諸多分析都可以説明孔乙己也自視清高,從而使他不能正確地認清自己。

語言描寫表現是迂腐的。孔乙己的語言是很有特色的,動輒“之乎者也”。再給孩子們分茴香豆時,他有一句經典的話:“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陳腐的語言便是他迂腐性格的表現。孔乙己抱着過時的陳腐觀念不放,生活在一個激昂不安卻已前進的社會裏,難免不會顯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為一個典型的抱殘守缺的形象人物。

魯迅的這篇《孔乙己》一文,一方面在於寫出孔乙己這個人物,另一方面,更是用一種黑色幽默的筆法來描述這一平常而不忍目睹的赤裸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