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關於探索全程化就業指導工作模式的方案

職場3W

就業,是近幾年來社會最關注的問題,是關係到廣大高校畢業生切身利益,關係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關係到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關係到社會穩定,關係全局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對近幾年發展迅猛而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高等職業教育而言,就業則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的主旋律。

關於探索全程化就業指導工作模式的方案

高職畢業生作為我國勞動力資源中的一個優秀羣體,其合理、及時而充分的就業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都有着重要的意義。相對國家傳統教育體系下的本專科大學生而言,高職畢業生因其更注重實際操作能力而廣受用人單位青睞。然而,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趨增長的大好形勢下,許多高職院校畢業生卻出現了“滯銷”的不利局面。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於當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模式不能適應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要求。因此,只有構建符合高職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新型就業指導模式,才能科學、規範、高效地開展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

一、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在參照普通高校運作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問題 。

1.就業指導人員單一,專業素質不高。由於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尚屬起步階段,大部分就業指導工作人員是從原來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中抽調出來的,甚至有的院校直接由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兼任。因此對就業的相關政策、法規、畢業生的指導和諮詢,以及就業知識結構等工作還沒有很好的掌握,難以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務。

2.就業指導“重階段”而“輕全程”。目前儘管有 93.8%的學校已經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仍安排在畢業前一年,不少學校甚至為了走形式 ,而在學生畢業前一個月開辦就業講座,指導課的內容僅僅停留在向畢業生灌輸就業政策、就業技巧等層面,而忽視對其創造性、忠誠度、責任感 、團隊合作精神、職業道德意識等的指導和培訓,因此難以適應當前就業形勢的需求,使就業指導僅限於階段性而非全程性。

3.就業指導缺乏實踐性。高職院校缺乏對未來職業的實用技能的培訓。校企之間對教學內容和設計方面的認識有脱節,學校側重理論,單位側重實用。不少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面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差,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 要。這也是目前很多用人單位寧願花高薪聘請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不願招收應屆畢業生的原 因之一 。

二、以就業為導 向,構建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

1.全員參與是實施全程化就業指導的基礎。提高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核心是全體教師的參與。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不是學校哪個部門或哪個人的工作,而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職責。高職院校教師必須明確,一方面,就業工作做不到位,必將影響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後的工作質量、生活成長的質量。另一方面,一個學校就業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的聲譽,影響學校的社會地位,影響學校的綜合辦學效益。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辦學方向。要把握好這一方向,高職院校的全體教師必須積極努力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相互協作做好教育過程中的每一項工作。

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教育者如果把握好這一階段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就是給他們人生旅程確定了“方向盤”。正是由於教師自身所處的重要地位和所承擔的重要作用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學生文化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各科教師只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實施教育、培養活動,才能真正做到全體教師都來育人,全部的教學過程都實施育人,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能為人民服務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2.職業生涯規 劃指導是全程化就 業指導的主要 內容。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就是要從學生人校起組織和規劃好大學生涯的輔導,將之納入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滲透到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列入學校的教學大綱、培養方案中,並與其他課程具有同等地位。一年級在大學生中開展個性傾向測試,職業素質測評,瞭解學生的特長、愛好、潛能、性格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 自我,為學生量身訂做符合其發展的個性化職業生涯規劃和培養方案;二年級在大學生中開設培養大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創業能力、職業道德等相關課程,不斷強化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觀念和責任感、使命感 ,並通過開展社會實踐 、見習等活動,讓大學生對自我能力、優勢進行評估 ,自覺進行適應性或超前性學習,不斷完善未來職業生涯所需的知識結構,促進職業素質的提升、職業能力的塑造和職業道德的養成。同時這也為大學生接觸和了解職業、社會創造條件,從而逐步確定職業目標;三年級在大學生中開展實習和培訓活動,不斷培養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Ρ淠芰Α⒐低ㄐ髂芰Α⒑獻骶瘛⑿睦淼魘誓芰Φ齲槐弦登跋拐摺⒊絛蠔拖喙卦褚導記芍傅肌?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根據 自身的素質特徵,結合個人的價值趨向和興趣愛好。並考慮人才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設計職業發展 目標和實施計劃。其次,注重不斷髮展變化的社會需求。在指導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根據職業需求的變化對職業生涯的影響,進行彈性規劃。學會分析、收集社會需求信息並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調整職業生涯的規劃。第三,要堅持指導的個性化原則。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規劃應因人而異。因此,職業生涯的規劃指導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指導他們按照“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擇己所利”的原則,進行正確的職業定向、定位,激發他們 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培訓的慾望,培養一定的自學能力、創業能力。第四,要堅持指導的系統性。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更注重素質的積累和提高,注重對職業需求和發展變化的適應性。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不僅僅是組織一次活動,而應該貫穿整個大學學習生活。這些也是大學生不斷提高自我、適應社會需求、充分就業的前提,是時代對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新要求。

3.建立校企合作是實施全程化就業指導的有效途徑。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離不開產業、企業的需求導向,而產業、企業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資源。因此,建立校企合作,有利於增強辦學活力。首先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和企業簽訂書面協議,規定雙方的責任和權利。高職院校成為企業的人才培養基地,企業成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實習基地和畢業生就業基地,雙方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其次,加強校企互動交流,推進職業指導前移。雙方開展互動式交流與宣傳活動,企業派出技術專家定期到學校開展企業形象宣傳活動和舉辦職業指導報告、學術或科普講座,幫助畢業生了解企業和行業情況及就業形勢和職業要求;學校也要派出專家學者到企業宣傳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提升學校的影響力,突出本校畢業生的品牌形象。此外。也可派教師走進車間,實地考察增強實踐經驗,促進師資隊伍建設。第三,及時聽取企業意見,調整專業設置。企業把社會急需人才信息傳遞到高校,高校要聽取企業的意見 ,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既要突出傳統的專業特色,又要與當前科學技術前沿相結合。對於企業急需的特色專業,可與企業協調,及時進行通用專業方向改造,可通過專業課和畢業設計的強化,將通用專業學生調整改造為具備特色專業素質的學生,以滿足企業的需要。第四,校企聯合,組織學生畢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樣一些實踐環節的培養,促進學生和企業的互相認識和了解。對學生來説,增強了適應社會和崗位的能力,還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説,這是最好的形象宣傳,也是挑選新員工的良機。

總之,隨着今後畢業生的不斷增多,新的就業形勢給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面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高職院校應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新型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努力實現高職畢業生的充分就業 ,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