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保健協會認證

2017年春季皮膚中醫養生知識

  皮膚的健康與臟腑、氣血津液及經絡有關。臟腑功能正常,經過經絡將氣血津液運動散佈在面部,潤養滋補皮膚,抵禦各種外邪侵襲,使面色紅潤光澤,目光有神,皮膚細膩。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分享2017年春季皮膚中醫養生知識,歡迎大家點擊查看。

  一、 中西醫是如何分別認識皮膚衰老的?

2017年春季皮膚中醫養生知識

  西醫認為:

皮膚衰老主要為自然衰老和光化衰老兩種形式,所謂自然衰老,是指由於身體內在因素的作用,主要為遺傳因素引起鑑於暴露部位和非暴露部位,明顯特徵為皺紋的出現和皮膚的鬆弛。

而光老化則指皮膚衰老過程紫外線損害的積累。是自然老化和紫外線輻射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為皮膚暴露部位粗燥,皺紋加深加粗,結構異常,不規則性色素沉着,血管擴張,表皮角化不良,出現異常增殖,真皮彈力纖維變性及降解產物蓄積等。

  中醫認為:

皮膚的健康與臟腑、氣血津液及經絡有關。臟腑功能正常,經過經絡將氣血津液運動散佈在面部,潤養滋補皮膚,抵禦各種外邪侵襲,使面色紅潤光澤,目光有神,皮膚細膩。

若某髒或多髒失調,導致氣血不足或失調,反應到容貌上則面色萎黃或晦暗無光,雙目無神,毛髮漸白,皮膚乾燥,人體衰老。

人到老年,在顏面、手背等處皮膚上,常常會出現一些扁平的黑褐色斑塊,俗稱“老年斑”。老年斑形成的原因是人體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遊離基的物質,即脂褐質色素。這種色素在人體表面聚集,形成老年斑。

老年斑不僅能聚集在皮膚上,而且還能侵擾機體內部,如果沉積在血管壁上,會使血管發生纖維性病變,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肌梗死;沉積於腦細胞時,會影響腦功能,加速腦衰老的過程,引起老年人記憶、智力障礙及抑鬱症等,甚至老年痴呆。

中醫認為,人衰老氣血隨之變弱,新陳代謝也慢了,所以應當及早補充一些調養氣血的食物,如大棗就是好的的藥食同源食物,直接作用是健脾益血,另外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對皮膚很有好處。

要想不長或少長老年斑,只有增加體內的抗氧化劑。最理想的'抗氧化劑是維生素E,它在體內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生成脂褐質素,自然也就有較強的抗衰老功能。我們平時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E,吃些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維生素E,大豆、芝麻、花生、核桃、蛋黃、奶油及玉米,綠色蔬菜均含維生素E,通過吃不但能減少老年斑,還能吃出健康長壽來。

  二、順應自然,調養身心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肺通過宣發作用,將衞氣和氣血津液輸布全身,紋樣肌膚皮毛,以維護正常皮膚功能,如果皮膚出現粗糙,瘙癢等症狀,即肺宣發的功能正常運轉,因此,要想保持皮膚的健康,光靠化粧品是不夠的,外病也可以內治。皮膚的問題,皮膚的保養離不開養肺、潤肺。那麼應該如何保養呢?

  注意飲食可減輕皮膚不適症狀

《黃帝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講人應當因時制宜,根據天時,調神養生。

飲食應多吃“柔潤”的食物,如牛奶、芝麻、蜂蜜、銀耳、糯米、薏米、菠菜。(芝麻:甘平,歸肝、腎、大腸經,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蜂蜜:甘平,貴肺脾、大腸經,補中緩急,潤燥,解毒,薏苡仁: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利水滲濕。健脾,除痺,清熱排膿。)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它即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做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煮粥、燉豬肉時多放一些銀耳,這樣既可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一舉兩得。

在春季要多飲水,多喝粥、豆漿。多吃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的食物。要儘量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肥膩食物。

  合適沐浴

春天多風,氣候乾燥,很多人都會感到皮膚變粗糙甚至出現瘙癢。當出現瘙癢時,有的人洗澡的時間更長,水温過高和用力搓洗,導致皮膚瘙癢更加嚴重。如此惡性循環,加速皮膚衰老。

一般我們建議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不用鹼性大的肥皂,否則皮膚乾燥脱屑,洗澡時間不要過長;老年人的油脂分泌少,洗澡不要過勤,一般應控制在每週1-2次。

  多喝温開水防乾燥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對水的需求僅次於氧氣。人如果不攝入某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也許還能繼續或帶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沒有水,卻只能活幾天。由此可見,水對人的生存是多麼重要。

  保持大便通暢

肺與大腸相表裏,保持大腸通暢,則廢棄宣發肅降功能正常,肺精氣充足,得以滋養和温煦皮膚。

  皮膚保濕防老化

春季天干氣躁,人體的皮脂、水分分泌會逐漸減少,皮膚明顯變得乾燥,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減少,皮膚表層會顯得更加粗糙,乾裂、發癢,抓撓後甚至發炎、感染,可以採用塗油、加濕器等預防措施來保持皮膚的健康。

  充足睡眠

《靈樞 口問》篇:“陽氣盡,陰氣盛,則目暝;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寐矣。”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終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牀,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