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供應鏈

供應鏈管理基本思想方式有哪些

供應鏈2.17W

供應鏈管理意味着包括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不同組織在內的整個鏈的計劃和運作行為的協調,意味着跨越各個企業的邊界,在整個鏈上應用系統觀念,即強調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供應鏈管理基本思想方式有哪些,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供應鏈管理基本思想方式有哪些

  一、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應鏈”(supply chain)由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商、批銷商、零售、運輸商等一系列企業組成。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過“鏈”中的每個企業,逐步變成產品,產品再通過一系列流通配送環節,最後交到最終用户手中,這一系列活動就構成了一個完整供應鏈的全部活動。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一條“鏈”上的各個企業互相只把對方視為“買賣關係”、“交易對手”,各自只關注自己企業內部的運作和管理,而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則是把整條“鏈”看作是一個集成組織,通過“鏈”上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分工,致力於整個“鏈”上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合理化和優化,從而提高整條“鏈”的競爭能力。這是一種跨企業集成管理的新型思想。

實際上,無論企業是否有“供應鏈管理”的意識,供應鏈本身是一種客觀存在,只不過是以前“鏈”上的各個企業沒有一種通過“鏈”上各個企業的合作而增強整個“鏈”的競爭力的意識,從而這條“鏈”處於一種“斷裂”的狀態,導致鏈上各個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更有甚者,還有可能導致整個鏈上各個企業在企業內部管理上所取得的績效互相抵消。通過實施供應鏈管理,可以使這條斷裂的“鏈”有機地連接起來,使“鏈上的各個企業都受益”。

  二、供應鏈管理思想的產生背景

供應鏈管理近年來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新熱點,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從中也可以看出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1)到目前為止,企業為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在企業內部管理上下了很大工夫,引入了TQC、MRPⅡ、ERP,精益生產等多種可續管理方法,因此,對於很多內部管理比較規範的發達國家的大企業來説,似乎在企業內部進一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潛力已經不是很大。而在供應鏈的兩頭,即零部件供應管理和完成品的流通配送環節,尚有很大的節約成本的潛力,需要加以關注和研究。

(2)由於當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縮短產品的開發週期、生產週期、上市週期就成為提高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全部生產週期、上市週期的縮短取決於從產品開發週期、採購供應週期、加工製造週期直至流通配送週期全過程的縮短,這就有必要關注整個供應鏈上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動。

(3)當今世界各國企業越來越專注於自己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通過突出自己獨特的核心能力來加強競爭力,而把非核心業務外包(out sourcing)給其他企業,這意味着整個供應鏈變長,意味着更加需要“鏈”上各個企業加強合作,從而更突出了加強供應鏈管理的必要性。

(4)當今很多企業已經感覺到,單靠一個企業的努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取勝,有必要多個企業結成“聯盟”,共同與其他“聯盟”競爭。而聯盟的“盟友”,首先是與本企業事業內容相關的上下游企業(即供應鏈上的其他成員)。集成供應鏈正是這樣的一種企業聯盟。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企業開始探討如何致力於跨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從而使供應鏈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獲得了飛速發展。

  三、供應鏈管理的本質――跨企業的集成管理

供應鏈管理意味着包括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不同組織在內的整個鏈的計劃和運作行為的協調,意味着跨越各個企業的邊界,在整個鏈上應用系統觀念,即強調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沒有集成化,鏈上的每個組織就會只管理自己的庫存,以這種方式來防備由於鏈中其他組織的獨立行動而給本組織帶來的不確定性。

例如,一個零售商會需要安全庫存來防止分銷商貨物脱銷情況的出現,而分銷商也會需要安全庫存以防止生產商出現供貨不足的情況。由於在一條鏈的各個界面中都存在不確定因素,而且沒有相互間的溝通與合作,所以需要重複的庫存。

而在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中,鏈中的全部庫存管理可通過供應鏈所有成員之間的信息溝通、責任分配和相互合作來協調,這樣就可以減少鏈上每個成員的不確定性,減少每個成員的安全庫存量。

在供應鏈集成管理的協調下,所有的成員可以用更少的庫存來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較少的庫存又會帶來減少資金佔用量、削減庫存管理費用的結果,從而降低成本。

除庫存的減少外,供應鏈集成管理還可以減少生產過剩情況的發生,並增加在其他領域的協調,如運輸、包裝、標註和文書處理等。通過對鏈上每個成員信息處理行為和產品處理行為的檢查,可以鑑別出整條鏈上的宂餘行為和非增值行為,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即鏈上每一個成員的效益和競爭力。

  四、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對象――三種“流”

一條供應鏈中存在三種“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對象,就是這三種“流”。

  (1)物流

毫無疑問,物料沿供應鏈的流動是最主要的流。原料沿着供應鏈從最初的供應商流動到不同的生產商、裝配商,完成整個製造過程,又從生產商流到一層層批發商、零售商,到達顧客手中,最終實現其價值。供應鏈管理,首先關注的是這種物料流動,怎樣使其在必要的時候,流動到必要的地點,怎樣使這種流動所需的成本更低,怎樣使其在必要的時候,流動到必要的地點,怎樣使這種流動所需的成本更低,怎樣使流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更小,一旦出現偏差怎樣儘快地加以糾正,等等。

  (2)信息流

不言而喻,對供應鏈中物流的控制必須依賴及時、可靠的相關信息。因此,物流與信息流這二者是互相作用、互不可分的。但是,與原材料從最初供應商流動到最終消費者不同,市場信息主要是沿相反方向流動的。為了確定什麼時候使何種物料流到下一環節,其驅動信息來自下一環節。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實際上信息可以代替物料,因為包含真正需求情況的信息可以避免庫存,這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意義所在,正如一句口號所説:“用信息取代很費錢的庫存”。

例如,現在一些能夠跨國製造公司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設置了與零部件企業共享的關於生產計劃和生產實績的數據庫,供應商可以不用等待買方的訂貨通知而自己隨時掃描數據庫提供的信息,由此判斷什麼時候需要送什麼樣的零部件,保證按時送貨。由於從該數據庫可以瞭解買方以後的生產計劃,零部件供應商能夠在此基礎上制訂自己的生產計劃。這種信息的共享使買方的'工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如同一個公司的運行,二者的庫存費用和管理費用都大為降低。

但是,市場信息只是一種信息,總體上來説,還需要技術、經營組織、庫存或人員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在物流從供應鏈的上游到下游的流動過程中,用户需求、產品規格、鏈中各個環節的生產能力、績效、所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偏差等信息,均應沿反向反饋到供應鏈的上游環節。

此外,還應考慮信息的雙向流動問題。供應鏈上的每一個企業,不僅需要直到其下游客户的需求,還需要直到其上游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因此,供應鏈上的企業需要共同分享有關的信息。在有些情況下,有關組織變化(如新的組織結構、新的人員、新的組織功能等)的信息也應予以充分交流,以使鏈上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聯繫保持高效性。在另外一些情況下,生產廠商需要讓供應商分享他們的技術、管理方法,以提高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和交貨可靠性。

典型的方法在汽車製造業使用非常明顯,即,不論汽車主廠還是供應商,均需通過TS16949認證。由於採用同一套管理體系,則在產品質量,生產能力,交貨可靠性都有很大的保障。

  (3)資金流

供應鏈上資金流的含義不僅是鏈上各個企業之間的款項結算,還包括供應鏈上各個企業之間如何通過資金的互相滲透來結成更加緊密的供應鏈的問題。原先,典型的西方企業可能不願意在其供應商企業中注入資金、投資入股,但是在日本,這種資金流動的現象很普遍,甚至日本公司在其美國的供應商公司中也入股。此外,許多企業以提供原料、模具、檢測設備等形式為供應商提供資金,以結成更加可靠的供應鏈。

標籤:供應鏈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