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基礎素質

高層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

一個優秀的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應當具備的素質是很多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高層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希望能為你提供幫助:

高層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

  一、自信(成功的基礎)

(一)因為自信,所以美麗。

有人説,自信的人才可愛,此話頗有道理。自信的人,與人交往時坦誠自然,能更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本色,能更有效地與人溝通和交流,也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係,為自己贏得友誼和事業的成功。

其實,自卑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為什麼老要和自己過不去呢?你不覺得自身有許多可愛的地方,令人驕傲的地方嗎?

(漂亮——吃苦——聰明——好學——善良)

你可能有一萬個理由自卑或感到信心不足,但是肯定有一萬個理由讓你自信。

生活中突出體現自信的可能只是你的第一次,第一、二件事,那也就是成功的契機!

(二)挫折並不可怕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作為一個經營管理者不可能沒有困難,不可能沒有遇到挫折,事實上有的人因為挫折面退縮,遇到困難面繞道。其實這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個小坎兒,只要邁過這幾個小坎兒,就不會怕大坎兒,就能取得成功。

有自信未必都會成功,但缺乏自信必定不會成功。“你認為你行你就行”。

發現你的優點,發現你的特長。

(三)信心是動力

法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伊爾.索爾基在調查了貧困國家後,得出的結論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災禍,不是瘟疫,不是令人憎恨的戰爭,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己的懦弱,自己的虛榮,自己的恐懼。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就什麼都完了!

所以相信自己非常重要。

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就如同一根受了潮的火柴,是不能擦亮。

安東尼羅賓:信心一次產生一點點,反覆是培養信心的辦法,信心一次建立一點點,直到有一天你擁有了自信。

信心是一種心理狀態,可以通過自我暗示培養起來。如果通過反覆不斷地確認,你相信自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傳遞到潛意識,它就會帶來意料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創造出奇蹟。

“對自己和自己所作的事情要有信心”

“堅持信心,要有信心,一要都會好起來的”

“深信會成功的人,必定會成功”

(品種全——價格低——品質好——服務好)

(四)如何擁有自信

擁有和培養自信心的要訣有三:

1、首先想到的是成功,而不是失敗和困難。(追求成功,相信成功)

2、要經常地、時時地提醒自己,你比你想像中的要好。千萬不要自貶身價。

3、立大志。成功的大小取決你對自己信任的態度。你的目標立得小,所取得的成就也就小,目標立得大,所取得的成就也就大。

  二、敬業(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使敬業成為自覺地行為)

皮爾卡丹曾對他的員工説過:“如果你能真正釘好一枚鈕釦,你應該比你縫製出一件粗製的衣服更有價值。”更深一層理解這句話應該是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能,無論自己的工作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了你的工作。

對員工也好,對管理者也好,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職能,就意味着放棄了自身在社會中更好生存的機會,就等於自己給自己設路障,摔跤絆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想要在工作中表現更出色,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力以赴投入,“上天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沒有一個做出優異成績的人是不付出努力的,如果認為自己是一個打工者,那麼在你內心深處也應當做一個好的打工者,事實上你所做的不是為老闆而做,而是為你自己。

有一些人不是把工作當一回事,不但表現不積極主動,有時連自己錯誤也不在乎,甚至給自己找台階,找客觀,心裏總想:“反正是混一口飯吃”,總是持着一種應變的態度,“你能把我咋地”,“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這種人是不會讓大家認可的,會讓人看不慣,每天雖然能準時上下班,但是不全心投入工作,讓人抓不住什麼缺點錯誤,工作平平庸庸,態度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在表現上自己感覺過得很舒服,其實別人早在心底把他看輕了。所以説,工作必須百分百努力,必須全身心投入,這才是優秀人員的最根本的。

(二)做事做到位,負責負到底。

什麼叫做事到位?無論你充當什麼角色,只要把自己崗位工作做的盡善盡美就是到位。公司是一個有機整體,公司中的每一個員工,無論他的職權多大,職責多大,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一個聯繫緊密的有機生命體,如果要正常運轉,就必需要每個員工把責任固定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遇到麻煩和困難而一走了之。

一時一事的盡責容易做到,要做到始終如一那就是非常非常難。

在人的一生中都要對工作、對自己負責,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終,前面做的很好,也可能因為放鬆要求而功虧一簣,前功盡棄,不管你是一名最普通的職員,還是身負重任的經理,取得成績或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要有責任心,凡事盡力而為。

(三)對工作保持足夠的耐心。

每個人必須要對工作保持足夠的耐心,做事和人的成長一樣,都是從小到大,一步步開始的,“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自以為自己的能力很強,不能幹那些瑣碎的小事,這種想法會阻礙一個的前進,凡事要一點一滴做起,如果缺少了這份積累和耕耘,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工作中沒有小事,不要看不起平凡的工作,其實平凡中孕育偉大。大事是由眾多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難成大事。

(四)養成敬業的習慣。

具有敬業精神,或許不能立即為我們帶來好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養成了一種“不敬業“的不良習慣,養成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結果不問自知。也就是肯定不會取得優良成績。

當我們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時,能夠從其中領悟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能從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把敬業當成習慣,從事的任何工作都容易成功,每個人都應該磨鍊和培養自己的敬業精神,無論你是處於什麼位置,無論你幹什麼,敬業精神都是你一生一世最寶貴的財富。

  三、誠信(沒有信用就沒有一切)

(一)誠信無處不在

現在我們倡導和諧社會。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誠信,正在熱播的《喬家大院》裏講道的晉商經營之道就是誠信經營。

幾千年前的孔子説過:“人無信不立”。我們也常説“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講的就是人的信譽。一個沒有信譽的人,是為人所不齒和不容的。

公司、企業做廣告、做宣傳,樹立公司、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業的信譽度,信譽度提高了,人們才會相信你,和你有來往,成交生意。

信譽是一個人的品牌,是個人的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失去了還可以重新獲得,而無形資產失去了就很難重新獲得了。所以,再困難也不能透支無形資本。

《沒有信譽就有一切》作者葉公先生講道:一個成熟的社會,一個有力量的社會,不但要考察每一個人,而且還要為他們建立必要的檔案,這個必要的檔案並不是黑檔案,而是能夠有關方面證實你的可信度的,這樣銀行才可以借錢給你,商人才敢與你做生意,別人才能與你合作,公司才好聘用你,當然你也可以分期付款購房購物……只要有證據證明你是一個信譽良好的人,信譽就是你的通行證,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於這個文明社會。如果你不講信譽呢?只要你敢欠錢不還,或者你敢逃票、撕毀合同、偷税漏税、化公為私、説謊騙人,總之,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講信譽,你就會上了沒有信譽者的黑名單,你就會失去許多許多的機會,銀行當然不可能再借錢給佻,再沒有人願意跟你合作,鄰居都要躲着你,哪家公司都不願僱用你,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你在這個文明社會就難以立足。

真誠不是一種心術,而是一種真情的流露,只有這種情感才能真正打動對方,讓對方接受你,認同你!

誠實,也許是我們已經遺忘的品德,但是擁有這樣一種優秀的品德是你提升自己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真誠無價

1969年,美國心理學家約翰.安德森在一張表格中列出了500多個描寫人品質的形容詞,邀請6000多名大學生挑選他們自己所喜歡的做人品質。結果是在評價最高的8個詞中有6個與真誠有關:真誠的、誠實的、忠實的、真實的、信得過和可靠的,評價最低的是“虛偽”,在5個評價最低的侯選詞中有4個與虛偽有關:説謊、做作、裝假、不老實。

這個調查距今近半個世紀了,但其調查結論在現今仍具有普遍意義。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真誠、讓人信得過的人,討厭説謊、認人覺得不老實的人。

(佛萊明是蘇格蘭一位貧苦的農民……田地耕作……一個小孩掉到深水溝中,他救了上來。第二天,豪華馬車……紳士感謝,佛萊明:“我不能因為救你的孩子而接受報酬”。

他的兒子……協議……“如果孩子如他父親一樣真誠,將來一定會成為令您自豪的人。”

佛萊明答應了這個協議。數年後,他的兒子從聖馬利亞醫學院畢業,發明了抗菌藥物,(盤尼西林也就是青黴素)一舉成為天下聞名的佛萊明.亞歷山大爵士。1944年獲諾貝爾獎,並受封為騎士爵位。

有一年,紳士的兒子,也就是佛萊明救下的那個孩子染上了肺炎……是盤尼西林救了他。那位紳士是上議院議員邱吉爾。那個孩子就是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首相邱吉爾。

佛萊明因為真誠讓自己的兒子有了成才的機會,使之成為20世紀人類醫學史上的風雲人物,紳士因為真誠救了自己的兒子生命,使之成為20世紀的政治家。)

種下什麼,就會收穫什麼。

假如你是一位領導,假如你只是普通羣眾而想成為領導,假如你不想成為領導,只想成為受人尊敬的人……不管如何,你都必須記住:誠實守信是成功的最好的武器,不玩任何花招才是正確的人生之道。

  四、寬容(有容乃大,忍為上德)

(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寬容,不僅是一種社交的藝術,更是一種做人的態度和人格的涵養。中國人自古以寬容為美德,故有“將軍額頭上可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的説法。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人間多少悲劇,多少恐怖,皆因人沒有寬容之心而發生。不能寬容,其實和愚昧同一意義,是因為對世間的事物認識不清,由隔膜而誤會,由誤會而發怒。“如果想了解一切事物,就須能寬容一切事物”,所以我們如果要做一個文明的人,就要了解人間的事物。

我們可以歸納一個人為什麼容不下別人的原因即:

缺乏同情心

低劣的感情

用他人的缺點來換取所謂的面子

怎樣從有能寬容的淵藪中掙脱出來,讓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呢?這就需要我們有熱心,有喜悦之心。

不必太認真。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無傷大面,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它。這不僅是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和人事糾紛,而且也照顧到了別人的名譽,不致給別人帶來無謂的煩惱。這樣做,並非只是明哲保身,更體現了你做人的氣量。

尋找別人的缺陷,指責別人,遠不如發現自己的缺陷,指責自己,更不如發現別人的優勢,稱讚別人。指責別人,遠不如瞭解別人,理解別人,原諒別人,寬容別人。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誰沒有缺陷,為什麼總是揪住別人的缺陷而看不見他還有更多的優點呢?人們常説:“凡事不能太認真。”一件事情是否該認真,這要視場合而定。鑽研學問要講究認真,面對大事大非的問題要講究認真。而對一些無關大局的瑣事,不必太認真。不看對象,不分地點地刻板地認真,往往使自己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處處被動受阻。每當在這種時候,如果能明智地後退一步,結果就能化險為夷,出奇制勝。

理解和寬容是在處世和處事時很重要的。

孔子説“禮之用,以和為貴”。以和為貴,是我們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之一。和的基本含義是和諧,宇宙運行的最高尺度是和諧,美學的最佳境界是和諧,人類社會的最佳狀態也是和諧。和諧,意味着自然、完善、平衡和秩序。因而,對“和”的追求,既是一種得之於生活的感性經驗,也是一種同信仰糾結在一起的,對大千世界的運動規律的理性昇華。

做人信奉“和為貴”之道,可以算得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哲學。這種哲學教導我們凡事要知足常樂、知常守恆,不要有過多的非份之想,也不要超越自己的利益範圍之外去管閒事。大家各守本分,互不干涉,而雙互相依賴,這就是一種和平寧靜的生活,就是“福”。

和,是全面的要求,“以和為貴”就是説和的大局高於一切。為了和的大局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譭譽,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表現。“將相和”的故事,就是生動的體現。

《萊根譚》:“處事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根基”。

(唐朝人婁師德性格穩重,很有度量,他的弟弟當上了代州刺史。……)

以理服人

得理讓人

莫生氣

平淡低調是一種讓步,讓步不是退步。讓一步,然後養精蓄鋭,為的是更好地向前衝刺。放棄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東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撐着去做呢?

低調需要明智,該是你的便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得不到。有時你以為得到了,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時你以為失去了不少,卻有可能收穫了很多。

  五、自律(反省自我,控制慾望)

人區別低級動物的根本標誌一級因為人是有理性的。

做人要講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人的規矩也叫規格,規格即人格。人格囊括了道德、品質、思想、行為的全部,表現在處事、接物、待人幾個方面。人格的修煉和鍛造的最終目的是讓它完善、完整並達到完美。完美的人格非一日之功,完美的人格非一蹴而就,完美的人格非一勞永逸。由完善到完整到完美,就是主體自我超越的結果。自我超越,則是以自我反省為基礎。沒有反省,就談不上超越。

反省是一種心理活動的反與回饋。它把當局者變成一個旁觀者,把自己變成一個審視的對象,站在另一個人的立場、角度來觀察自己,評判自己。

但是,反省是要有勇氣的。只要對自己稍微有一點寬容之心,反省就會減去本色。

反省需要學識。只有從理論上、本質上認識錯誤,才能抵制日後的誘惑。反省只有建立在紮實的認識、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反省的目的。

反省需要冷靜。反省必須一個人單獨的冷靜的形式進行。

反省需要客觀。一個人如果沒有反省的能力,他就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更不能自救。如果不能客觀地反省自己,往往會把責任推給別人,以為一切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要常常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這些常常會是很痛苦的。

反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和機緣。它在任何人身人,都會發生大的效用。因為反省所帶來的不只是智慧,更是夜以繼日的精進態度,前所未有的幹勁。

做人,與其低着頭埋怨錯誤,不如昂起頭糾正錯誤,與其在反省中衰頹,不如在反省中奮起。

孔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錢無人不喜愛,無人不求取,但求取錢財時,必須是合乎規則,被社會允許,通過正當渠道進行。中,即正中。不左不右,不前不後,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才是正中。中華傳統文化中,中庸文化佔有主導地位,它代表了最牢靠、最平衡、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因此,做人如能居中而立,即可頂天立地,無懼無畏,堂堂正正,正大光明,不要偷偷摸摸,躲躲閃閃,藏藏掖掖,吞吞吐吐。總之,正道才是大多數人的求取錢財之道。

賺錢是創造財富,但要取之有道;用錢是享受福,但要運用得宜。要注意不被錢所誤,要當錢的主人,不要當錢的奴隸。

錢的最大用途是分享和創造,在這一前提下,錢能給人真正的幸福。

要認清賺錢是為了生活幸福,如果你苦苦去迫尋錢而無視於生活,或者犧牲生活,那就是禍不是福。

貪婪是一種病,無論你有多少錢,心裏頭永遠是匱乏貧窮的。

不義之財,不當的營利,即使豐收,但就心智成長,精神生活,子女教育,家庭幸福等總體來看,你失掉的可能遠比賺到的多。

凡是貪求過多地享受,最終的結果都會變得不僅沒有享受相反殘害了自己,真正是自作自受。

  六、公正 (做人公正,處事公平)

(一)、俗話説::“不怕人不敬,就怕心不正”,“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做一個正直的人,首先要信奉和篤信正確的做人標準及規範,而保證不發生偏離和越軌行為。

作為一個領導,必須秉公辦事,出以公心,才能服眾。

作為一個領導,應當體現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的公正品質。

(二)、俗話説:“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老百姓可以什麼都沒有,但總要爭一口氣,如果平常受歧視,被欺壓,報告無門,經常忍着、壓着,到後來終於有一天忍不住壓不住了。就會如河水決堤,滿過了理智的海岸,那是很危險的。

孔子十分重視這一點,提出不能因為老百姓地位低下,就恣意委屈、愚弄他們。正相反,處事要讓他們高興,平和他們的氣勢。做到這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就只有一個“公”字。

世間最可怕的事,就是不公平,成事在於以公平服人。“開誠佈公”陳壽的《三國志》中評價的諸葛亮:“諸葛亮作為相國,安撫百姓。以示儀軌,約制官制,以於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凡是盡忠盡力的人,就是疏遠的人也必獎賞;只要是犯法怠慢的人。雖然是親近也要懲罰。善沒有成績不賞,惡沒有壞果不貶。

(三)見利思義。

孟子的魚與熊掌的典故説明。如果利與義必須取捨時,就必須取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管寧割席斷交”《世説新語》中一個小故事:管寧、華歆二人……)

  七、溝通(語言交流,善於用人)

(一)切忌言語傷害。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傷害,尤其是受到某些尖刻的語言傷害,同時我們也可能在無意間傷害了他人,作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這種語言傷害是絕對應該避免的。

(二)善於用人

營造一個和諧、融洽、友愛、互助的同時關係,是在企業管理中應該掌握和掌控的。

作為一個管理者善於把握每個人的心態,掌握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善於激發和引導集體團隊。為員工創造機會,創造條件,使員工充分體驗到成就感,鼓勵員工的工作激情,使員工能夠喜歡自己的工作,進而獲得不斷髮展的機會。

溝通是一種素質,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質。有好的人際關係、人脈在社會的競爭中是有巨大作用的。但是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溝通又是一種技術或者説是技巧,是科學。

八、讀書(學海無涯,知識改變命運)

(一)、讀書可以改變人生。

哈利.杜魯門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沒有人會預料到,他沒有上過大學,經歷過多次生意的失敗,先是經營農場那個,後來經營一間布店,當他擔任政府職務是,已年過五旬了。

多年的閲讀使杜魯門的知識非常淵博,並擁有堅如磐石的價值觀。使他能帶領美國順利渡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期,並使這個國家很快進入戰後的繁榮。他懂得讀書是成為一流領導人的基礎。讀書還使杜魯門在面對各種有爭議的、棘手的問題時,能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他的信條是:“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一名領袖,然而每一位領袖必須是讀書人。”

顯而易見的是,走在生活前列的人一定是在生活中保持積極態度的讀者;而另一些不讀書的人,只能賺到低限度的工資,甚至更少。

(二)、讀書可以讓你富有。

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人的成長是大有益處的,那麼讀書可以可以説是最重要地習慣。

如果。你每天讀上50頁書,正常閲讀只需1小時,那麼一本20萬字的書即需6天就可以讀完,一年就可以讀60本書,不知道能達到這個數量的人有多少,但是,我知道有幾位富豪一年的閲讀量能超過400本。(不包括雜誌、畫刊,指真正的、有目的、有目標的閲讀)我們可以算算,一年讀60本,10年就是600本,50年是3000本,那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啊。還有別的什麼事情能夠讓你得到如此豐厚的回報,而這些甚至比吃飯的時間還要少。

我認為,世界上投入最小,而收穫最大的就是閲讀。

千萬不要抱怨沒有時間,只是你可能把自己的時間花費在你自認為比較重要的事情上了。

你是否太累了?太忙了?壓力太大了?給自己找一個理由,找一個讀書的理由,為什麼不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比眼下就開始讀書更好的了?告訴自己,翻開書,開始閲讀。

告訴自己,你會去用閲讀的一點點時間,以獲取生活中的巨大的收益。

當你每次合上你所閲讀的書的時候。告訴自己,因為讀書,自己變得多麼富有,多麼充實。堅持下去,每天閲讀。

(三)、讀書需要自律。

年屆90歲高齡的彼得.得魯克比許多25歲的年輕人更活躍,作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如索尼、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特別顧問,他經常周遊世界,他還在寫書,至今他已經出版了29部專著,大多數成為暢銷書。儘管很忙,他每天仍然擠出3——5個小時讀書,涉獵的領域極廣。這是他年輕時養成的習慣。

“你的知識和你的經驗都是你的新財富。”得魯克説:“那屬於你,不屬於你的公司。當你離開一個組織,你就帶走了那份財富。”

“在我們這個新知識經濟領域,假如你沒有學會如何學習,你就會舉步維艱,學習一半靠好奇心,另一半就完全靠自律。”得魯克的一生證明,保持讀書的自律在信息時代將會得到最好的回饋。

當然要成為優秀的企業家、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需要進行長期而艱苦的努力,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