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口腔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點:急救技術

急救技術是口腔助理醫師實踐技能的高頻考點,下文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關於急救技術的考試知識點彙總,僅供考生參考!

口腔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點:急救技術

  血壓測量

最早用急性實驗法在活體動物測量動脈血壓的是英國生理學家S.黑爾斯,他1733年在馬的股動脈中接以銅插管﹑再連以長玻 璃,當打開股動脈結紮時,馬的動脈血衝入玻璃管的血柱高達2.5米,並隨馬心的搏動而上下波動。這種測定血壓 的 方法叫做直接測定法。

由於操作不便,以後法國生理學和物理學家J.-L.-M. 泊肅葉在1823年改用水銀測壓計接上充滿抗凝血劑的動脈插管與實驗 動物 的動脈相接 而進行動脈血管的測定。德國生理學家 C.F.W.路德維希在1847年進一步用U形管水銀測壓計, 一端 與實驗動物的動脈相連,另一端水銀柱上加以浮標,上載描記筆尖在轉動的記紋鼓上持續記錄動脈壓的波動變化,是實驗生理學方法學上的一大進展。此法在一般急性動物實驗中仍廣泛使用,但因對身體有嚴重傷害,故不能用於人體。

人體動脈血壓測定要用間接測定法,通常使用俄國醫師N.科羅特科夫發明的測定法,裝置包括能充氣的袖袋和與之相連的測壓計,將袖袋綁在受試者的上臂,然後打氣到阻斷肱動脈血流為止,緩緩放出袖袋內的空氣,利用放在肱動脈上的聽診器可以聽到當袖袋壓剛小於肱動脈血壓血流衝過被壓扁動脈時產生的湍流引起的振動聲(科羅特科夫氏聲,簡 稱科氏聲)來測定心臟收縮期的最高壓力,叫做收縮壓。繼續放氣,科氏聲加大,當此聲變得低沉而長時所測得的血壓讀數,相當於心臟舒張時的最低血壓,叫做舒張壓,當放氣到袖袋內壓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平穩地流過無阻礙的`血管,科氏聲消失。

由於汞的比重太大,水銀測壓計難以精確迅速地反映心搏各期血壓的瞬間變化,所以後來改用各種靈敏的薄膜測壓計可以較準確地 測得收縮和舒張壓。近年來常使用各種換能器與示波器結合可以更靈敏地測定記錄血壓。

被檢查者取仰卧或坐位,上肢暴露,伸直,並輕度外展。肘部置於心臟同一水平。

檢查血壓計,打開開關,查看水銀柱是否在0點。將血壓計氣袖均勻緊貼皮膚,纏與上臂,其下緣在肘窩以上2-3cm.聽診器胸健置於肱動脈搏動處。向氣袖內充氣,邊充氣邊聽診

肱動脈搏動消失水銀柱再升高20-30汞柱後緩慢放氣,雙眼觀察水銀柱。根據聽診和水銀柱的位置讀出血壓數值。在放氣過程中聽到第一聲為收縮壓。聲音消失為舒展壓。

  1)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

患者取坐位,頭後仰。上頜牙平面與水平面呈45度角。囑患者半張口,以上頜第二恆磨牙遠中頰側根部移行溝作為進針點,注射針與上頜牙的長軸呈45度角。想上、後、內刺入,進針約2-2.5cm,回吸無血,注入麻藥1.5-2ml.

  2)鄂前神經阻滯麻醉

患者取坐位,頭後仰。上頜牙平面與水平面呈60度角。囑患者大張口,進針點在鄂大孔表面標誌稍前處刺入鄂黏膜,往上後方推進至鄂大孔回吸無血,注入麻藥0.3-0.5ml.

  3)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

患者取坐位,頭後仰。下頜牙平面與地面平行,囑患者大張口。以翼下頜皺襞中點外側5mm,注射針放於對側第一,二前磨牙之間,與中線呈45度角。自注射標誌點刺入達下頜升支內側骨面,回吸無血注入麻藥1-1.5ml.

  4)舌神經阻滯麻醉

在行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口內法注射後,將注射針退出1cm,此時注入麻藥0.5-1ml;或退針時,邊退針邊注射麻藥,直到針尖退至黏膜下為止。

  指徵:

①通氣不足,彌散功能障礙,肺源性疾病。

②脈速。

③心源性疾病。

方法:先檢查吸氧器具,開啟氧氣開關及流量表。調整流量為沒分鐘4立升,連接濕化裝置,檢查氧氣是否通暢。給病人帶上面罩並保持與面部吻合,以橡皮帶固定。

吸氧結束記得關閉氧氣開關及流量表。

  【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實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熱。

2.患者吸氧過程中,需要調節氧流量時,應當先將患者鼻導管取下,調節好氧流量後,再與患者連接。停止吸氧時,先取下鼻導管,再關流量表。

3.吸氧時,注意觀察病人脈搏、血壓、精神狀態等情況有無改善,及時調整用氧濃度。

4.濕化瓶每次用後均須清洗、消毒。

5.氧氣筒內氧氣不可用盡,壓力錶上指針降至5kg/cm2時,即不可再用。

6.對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氣筒應分別放置並掛“滿”或“空”的標記,以免急用時搬錯而影響搶救工作。

  【吸氧方法】

1.單側鼻導管法:連接鼻導管於玻璃接頭上,打開流量表開關,調節氧氣流量;將鼻導管插入冷開水藥杯中,試驗導管是否通暢,並潤滑鼻導管;斷開鼻導管與玻璃接頭,測量導管插入長度(約為鼻尖到外耳道口長度的2/3),將鼻導管輕輕插入;用膠布將鼻導管固定於鼻樑和麪頰部,連接鼻導管與玻璃接頭,觀察吸氧情況。

2.雙側鼻導管法:用特製雙側鼻導管插人雙鼻孔內吸氧的方法。使用時將雙側鼻導管連接橡膠管,調節好氧流量,擦淨鼻腔,將導管插入雙鼻孔內深約1cm,用鬆緊帶固定。

3.鼻塞法:將鼻塞連接橡膠管,調節氧流量,擦淨鼻腔,將鼻塞塞於1只鼻孔內,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將漏斗與橡膠管連接,調節氧流量,置漏斗於病人口鼻上方約1~3cm處,固定。

5.面鼻法:置氧氣面罩於病人口鼻部,鬆緊帶固定,再將氧氣接管連接於面罩的氧氣進孔上,調節氧流量至6一8L/min. 6.氧氣帳法:用特製的氧氣帳或透明塑料薄膜製成帳篷,其大小為病牀的一半,下面塞於牀褥下,將帳幕封嚴。使用時病人頭胸部在帳內,氧氣經過濕化瓶由橡膠導管人帳內,氧氣流量10~20L/min,帳內濃度可達60%——70%,每次打開帳幕後,應將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續3分鐘,以恢復帳內原來濃度。

7.氧氣枕法氧氣枕為一長方形橡膠枕,枕的一角有橡膠管,上有調節夾以調節流量,使用時將枕內灌滿氧氣,橡膠管接上濕化瓶導管;調節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