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16中醫執業助理醫師《中醫內科學》胸痺複習要點

胸痺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卧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輕者感覺胸悶,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2016中醫執業助理醫師《中醫內科學》胸痺複習要點

  一、定義:胸痺是由胸中氣血痺阻所引起的疾病。

臨牀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卧為特徵。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二、源流:

1、《內經》雖無胸痺一名,但其臨牀表現卻在內經描述得相當詳細。描述了真心痛的表現及預後。

2、東漢張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痺這一名稱。將胸痺的.病機歸納為“陽微陰弦”。

3、宋代《聖濟總錄》專列胸痺門討論胸痺病。

4、明清時代,對胸痺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活血化瘀法治療胸痺有了發展。

  三、病因病機:

1、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

2、素體陽虛,胸陽不振是形成胸痺的病理基礎。

3、病理因素為陰寒,痰濁,瘀血相互為患。

4、病理性質總屬本虛標實。

5、病理轉化可以因實致虛,亦可以因虛致實。

  四、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二)治療原則:先治其標,後顧其本;治標常活血化瘀、辛温通陽、泄濁豁痰;扶正常温陽補氣、益氣養陰、滋陰益腎

(三)分型論治:

1、心血瘀阻證:血府逐瘀湯;血瘀輕者可用丹蔘飲

2、氣滯心胸證:柴胡疏肝散

3、痰濁閉阻證: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4、寒凝心脈證:枳實薤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陰寒極盛,胸痺重證,用烏頭赤石脂丸和蘇合香丸

5、心腎陰虛證: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6、氣陰兩虛證:生脈散合人蔘養榮湯

7、心腎陽虛證:參附湯合右歸飲

  五、胸痺與真心痛,胸痺與胃痛、脅痛、懸飲的鑑別

  六、胸痺與心悸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