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

課堂上有了傾聽,生與生之間才有互動。如果課堂上沒有傾聽,也就沒有了互動,沒有了互動,那還象什麼課堂?健康人都有聽力,但能聽不一定會聽,在課堂上常常有同學聽而不專,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或同學所講內容置若罔聞;聽而不記,不用筆記也不用心記,任你磨破嘴皮他仍不知所云;聽而不思,不能邊聽邊想,更不能有創意地表達自己聽後的感受;更有甚者,是根本就不聽,在教室裏不能靜坐,在座位上扭來扭去,東張西望,招惹別人,找人説話、喧譁,故意鬧出聲音以吸引別人注意,總之,盡關心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內容。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傾聽”呢?

如何培養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

一、增加課堂活力,激發傾聽興趣。

首先,在課堂中,可把猜謎語、聽故事、做遊戲、小組合作學習等活動請進課堂,這些集趣味性、知識性、挑戰性於一體的活動,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下學會傾聽。

其次,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輔助手段。孩子是生龍活虎的個體,久而久之,他們會對一味的講解產生厭倦,再優美的語言也會變得蒼白。巧用各種輔助手段,如動畫課件、實物投影等都有利於創設真切的情景,形象直觀,不僅能很好地突出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優化課堂教學,而且更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視聽,使“説”更具感染力,使“聽”更具吸引力。

二、情感薰陶,懂得傾聽

學生的向師性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要

求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先得做好榜樣,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指導。當某個學生髮言時,無論他發言的質量如何,老師都要專心去傾聽他的發言,若有學生突發靈感,要打斷別人的發言時,我們常做個請安靜的動作,“噓!請認真聽。”這樣,讓發言的同學感覺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從而激發他的學習熱情,潛移默化中,學生會感到傾聽是一種禮貌,一種尊重,更是一個人的修養。久而久之,也會學着老師的樣兒懂得去“傾聽”。

教師能夠傾聽學生的發言,不僅僅是課堂生成的`前提,更是尊重學生的第一要素。傾聽還是一門藝術,懂得傾聽的教師其實不僅僅在聽學生的發言,更是在收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並尋找點撥提升的最佳契機。

課後與學生談心時,也應注意耐心聽取學生的講話,不要隨意打斷他們。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既使同學們樂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又讓傾聽別人發言成了一種習慣。

三、滲透方法,學會傾聽

“傾聽”,不是“錄音”,不僅要細心聽,用心聽,還需要勤于思考。引導學生在聽別人發言時,不要打斷別人急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要靜靜地聽,必要時可適當做一下筆記:精彩的地方、有同感的地方、見解分歧的地方。如果他有道理,則可以微笑、點頭或給予熱烈的掌聲表示贊同,也可進行恰當的評價;如果不認同他人觀點、想法,不要隨便否定他人的意見,更不能嘲笑和起鬨,可以比較温和的方式參

與交流:“我來幫助他補充”、“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給XX提個建議”“我覺得他的説法不正確”,進行這樣的傾聽交流,課堂氣氛輕鬆和諧,“好表現”的心態,拉近了同學間的距離,增進了友情。學生既學會了傾聽,也保持了一顆理解的心,大大地加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興趣,效果也就明顯不同了。

作為高年級的數學老師,平時我經常用以下方法提醒和要求孩子們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1、“能等會兒嗎?”針對學生沒有聽完別人的話就舉手搶着發言的現象,我沒有大聲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們:“請等一下!”我總是要求學生等別人的發言結束後,再説出自己的看法。課堂上,我還儘量利用手勢和眼神提醒孩子們注意傾聽。

2、“你聽懂了嗎?”有些學生既不打斷別人的發言,卻又聽不進別人的發言。針對這種情況,我則有意識地“設疑佈陣”,“剛才這位同學的發言你們聽懂了嗎?” “誰能把老師(或同學)的發言再複述一遍?”接着我會讓發言的同學再説一遍。這樣就會引起孩子們的足夠重視。

3、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我善於觀察,及時表揚聽得認真的孩子,對同學的點評我們也要作出相應的評價,讓我們的課堂成為一個互尊、互重、平等、能讓學生暢所欲言的一個學習場所。

“學習着就是快樂着。”我們堅信:只要孩子在這傾聽的過程中有了收穫,享受到了快樂,他就會心甘情願的主動去參與,積極的投入其中。因此,我們要善於挖掘、創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喚起

學生傾聽的興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邊聽邊想、邊聽邊記、聽後評述、視聽結合。在聽中生疑、聽中解惑、聽中積累、聽中成長。聽出聰明的頭腦,聽出健全的人格,聽出燦爛的未來,聽出精彩的人生。

如何培養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 [篇2]

案例一:教師要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上一節公開課時,整節課非常順利,當一名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足足等了他2分鐘,全體聽課老師都有些詫異,非常不理解,覺得老師應該及時讓他坐下再想一想,讓別的學生來回答,這是很多老師通常的做法,最終這名口吃的學生很吃力地回答完了問題。在研討過程中,有的老師提出來了這個問題,老教師説:“如果我當時讓他做下去,他以後可能就再也不會開口了,比起我的公開課,孩子的成長更重要,所以我願意等他2分鐘。”看了這個故事,我感觸頗多,優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教師有效地傾聽,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悦。教師有效地傾聽,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能激起學生的發言慾望,提高學生髮言的質量。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説話的習慣,能夠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案例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國小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會運用小組討論這種方式,鼓勵孩子在小組中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過程。聆聽別人的交流才能從中發現、發散、創新乃至創造。實際教學中,往往只重視説,而忽視聽與記,以至於讓學生重複一下別人的想法也做不到。因此,在數學課堂上,經常設計一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安排有效的訓練,以便充分發揮小組這個陣地,強化學生傾聽方法。

例如:在講國小五年級上冊進一法和去尾法一課時,出示課件: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裏,每個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有的學生提出“小強的媽媽要準備幾個瓶子?”這個問題,我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不同的答案,(2.5÷0.4=6.25個、2.5÷0.4≈6個、2.5÷0.4≈7個)。學生之間出現了矛盾,討論開始了。“得到6.25個的同學就説,2.5除以0.4直接得到6.25個,瓶子個數應該是整數,得6個的同學説我用了四捨五入法,不對,6個瓶子根本裝不下2.5千克油,應該用7個瓶子等等。”首先要專心聽老師或小組長佈置活動要求,在聽説話人未説完話之前,不要隨意插話,要有耐心地聽別人説完。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4人小組交流,並明確告訴他們待會彙報時,要説出其他同學的解法,記得越多越好,而你的解法要留給別人説。結果同學們討論相當激烈。彙報時,組內每個同學都講出了其他同學的方法。

教師還要深入到小組中去,及時發現並表揚正在傾聽的孩子,如,“你聽得可真認真。”“你把別人説的話都聽懂了,真了不起!”激勵學生參與到傾聽中來。在小組彙報交流時就可抓住學生因“聽”而迸發的“閃光點”進行褒獎:“你把他的發現都記住了,説明你很會聽啊!”;“你能在他人發現的基礎上,説出自己的觀點,真棒!”學生是敏感的,教師細微的變化他們都能感受到,所以適時的語言鼓勵,眼神肯定,手勢上的表達都能讓學生能夠品嚐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