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清明吃什麼好

提起清明節,這一天不光會説到是祭祖掃墓的日子,還會説到清明節吃什麼。你在清明節的時候都會吃些什麼樣的美食呢?你知道清明節傳統的美食都有些什麼嗎?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的推薦吧。

清明吃什麼好

  清明節傳統美食

1、清明螺

到了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説。

2、青糰子

每逢清明之時,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

3、雞蛋

民間有句俗語説,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4、薄餅

“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

5、芥菜飯

一到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説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6、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清明節吃饊子是深受到了世人的喜愛,由於南北方的差異,各地方做的饊子用料也就各不一樣,北方饊子大方灑脱,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麪為主料。

7、艾粄

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8、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9、其他

此外,由於南北各地在過清明時節時還有許多的食品習俗,例如: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物。

  清明養生食譜

1、清炒螺螄

材料:螺螄500克,葱、姜、糖、鹽、醬油、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螺螄放清水裏,滴幾滴香油養一天,讓螺螄吐盡泥沙。

(2)、第二天,將螺螄尾殼剪掉,再養2小時左右,洗淨瀝乾備用。

(3)、鍋燒熱,加油,下葱、姜爆香,再下螺螄翻炒1分鐘後,加料酒、醬油、糖,最後加一小碗熱水,蓋鍋蓋燒2、3分鐘出鍋,灑胡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時節,才是吃螺螄的最佳時令,這時候的螺螄口感最為豐滿,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講法。螺螄性寒涼,有清熱、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2、韭菜滾狗肚魚湯

材料:韭菜100克,粉絲50克,狗肚魚600克,生薑3片。

做法:

(1)、韭菜洗淨,切段,粉絲清水浸軟,切段。

(2)、狗肚魚洗淨,灑少許食鹽拌醃10分鐘。

(3)、燒熱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水量),放下魚,大火煲5分鐘,改慢火煲10分鐘,下粉絲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撒入少許胡椒粉,亦湯亦餸。

功效:嫩綠的春韭不僅為佳蔬也是良藥,它有温中行氣、健胃助肝的作用,在腸內還有消毒作用,故可治腸炎下痢,明代李時珍曾説韭可治“小便頻數、遺尿”,這道湯適合春天養生食用。

3、馬齒莧炒雞蛋

材料:鮮馬齒莧60克,雞蛋4個,精鹽,黃酒,植物油,醬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1)、馬齒莧擇去雜物,用温水泡10分鐘,清水洗淨,切成段。

(2)、雞蛋打散,加入馬齒莧調勻,加入精鹽,黃酒,醬油,味精,調味。

(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將馬齒莧和雞蛋倒入鍋內炒熟,裝盤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益氣補虛。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於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最適合春季養生食用。

  清明節的來歷簡介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標籤: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