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老家的鹹菜散文

文學2.38W

前些天,同事送我幾瓶玉堂醬園的鹹菜。看到它,忽地想起了老家的鹹菜來。

老家的鹹菜散文

我的老家在豫東農村,那時的生活,好像家家飯桌上都少不了鹹菜,可以説是吃着鹹菜長大的。印象中母親也擅長醃鹹菜,像醬豆、糖蒜、蘿蔔乾、鹹雞蛋、醬黃瓜等等,名類繁多。醃雞蛋多在割麥前二十天左右,等雞蛋醃好了,正趕上麥收。等蒜薹下來時,過不上幾天就能吃到醃蒜薹;大蒜下來了,就開始醃糖蒜。醃蒜薹這個簡單,新下的蒜薹,洗淨,切成段,放進大瓷缸裏,撒上鹽,蓋好,幾天後,便可以了。醃糖蒜估計時間長些,糖蒜,關鍵是醃時放糖。等醃好後,撈出來,去皮,淡紅的蒜瓣呈現在眼前,咬上一口,爽脆可口呢。只是,剝大蒜時有點粘手,是放糖的緣故吧。醃黃瓜多是醬黃瓜,將黃瓜洗淨,瀝乾水分,須長剖開成兩條(也可不切開)加粗鹽拌勻壓實,面上用乾淨大石塊壓住。醃製三四天後,將黃瓜撈出,瀝乾鹽水;然後將醃缸洗淨擦乾,倒入瀝乾的黃瓜加甜麪醬拌勻,按比例放入小尖椒、大蒜、姜、白糖、白酒、醬油、色拉油、味精、豆醬等配料,蓋好缸蓋醬制10天即可食用。當然,醬黃瓜做法不一,但脆爽怡人的感覺令人食慾大增。最深刻的是醬豆的醃製,一般在夏天,我們那裏叫下醬豆得或是捂醬豆得。先是選豆,舀幾瓢上好的黃豆,倒在簸箕裏,簸去塵土;再仔細挑揀,壞的、乾癟的不要;然後是用鍋將豆子炒熟,母親時常把燒火的任務交二姐,讓我去地裏摘檾麻葉,捂醬豆用。炒豆用平日做飯的大鍋炒。

等我摘麻葉回來,還沒進院子就聞到一股香味,這道工序叫做炒料豆。炒好的料豆帶有黑褐色的斑點,趁熱吃,很香的。見狀,我顧不上燙手抓一把嚐鮮,母親也不責怪。嘎嘣嘎嘣的,有嚼勁。等料豆涼透,倒進的大盆裏用清水淘洗,撈出,瀝乾水,經水後的料豆子都起了皺褶,然後均勻地攤在鍋拍(高粱秸稈製作的圓形的)上,拿檾麻葉一片片蓋在上面,稱為捂豆子。感覺那時老家的麻很多,記得它是開很小的黃花,葉子圓心型,上面有一層絨毛毛,感覺很柔軟,現在不常見了。至於為什麼要用麻葉,我也不知道,也沒問過母親,估計是就地取材了。由於它莖部韌皮纖維長堅韌,小時候和小夥伴常用它製作小鞭子玩。在麻葉的呵護下,再加上炎熱的天氣,半個月左右,鍋拍上的料豆會長出黃絨絨的醭,有時與麻葉粘在一起,這時母親會把它們端出來,搓進簸箕裏,反覆揉搓將醭去掉。接下來,就是下醬豆了,把它們倒進早已洗淨晾乾的罈子裏,同時放進八角、茴香、薑絲、辣椒,還有鹽,記得當時用的是粗鹽,老家人叫大鹽,顆粒很大,現在吃的都是精製鹽。有的人家還按比例放入酒、香油、糖,我家做的好像沒有這些。母親有時也提前買個西瓜,將西瓜瓤隨料豆一起入罈子裏。最後,密封好罈子,放在陽光下,任罈子裏的東西發酵。大概四十天左右,醬豆就可以吃了。母親會鄭重地打開罈子,把醬豆分裝在罐頭瓶裏,分給親戚鄰居嚐嚐。

雖説製作醬豆比較麻煩,但那些年,母親每年都要下一罈子醬豆的,可以説是保留節目。當然,母親的醬豆也是很受歡迎的,飯前,弄一碟醬豆,滴幾滴香油,無論是喝稀飯還是吃饃,那滋味美着呢。有時會吃到西瓜瓤,吸足了鹽分和養料的西瓜瓤,涼涼的別有一番風味,鹹是肯定的。也可以炒着吃,醬豆炒雞蛋,味道蠻可以的。後來外出上學,也不忘帶上一瓶母親做的醬豆。上次,看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裏面做醬豆的情節,倍感親切。

每逢秋末,母親還醃過蘿蔔,洋芋頭等,醃蘿蔔分紅蘿蔔和辣蘿蔔,紅蘿蔔洗淨後整個醃製,辣蘿蔔一般切成條,晾曬半乾,成了辣蘿蔔乾,再放進鹹菜缸裏。醃洋芋頭沒什麼講究,洗淨,放進缸裏,撒上鹽就行了。等紅蘿蔔醃好後,從缸裏撈出,可切成片,也可切成條,滴上香油,經過醃製,顏色愈鮮豔了,放進嘴裏,脆而略帶甜,堪比魚肉呢。辣蘿蔔乾比紅蘿蔔有韌性,耐嚼,吃時最好放點十三香,更有味,洋芋頭感覺比紅蘿蔔還清脆。鹹菜缸時間長了,上面會有一層白醭,有時還能看見大米粒大小的蛆在遊動,可能密封不好吧,醃鹹菜常見的事。一缸鹹菜,隨吃隨取,能吃到第二年春天呢。雖説吃鹹菜可以調節胃口、增強食慾、補充膳食纖維,但其中的健康隱患也不少。鹹菜屬於高鹽食品,不宜多吃和長期食用,否則會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看來,這可口的鹹菜也不能頓頓不離口呢。

汪曾祺在《老味道》裏面提到“鹹菜可以算是一種中國文化”,仔細想有點道理,想想看,哪個地方沒有特色的鹹菜呢,像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涪陵的'榨菜等等。當然,還有醬菜,拿我老家來説,歸德府的大有豐醬菜就很有名,創始於清代順治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年的生產經營歷史,有“長江以北獨此一家”之稱,曾作為貢品進奉朝廷,有市人贊曰:“南有紫陽(指安徽亳州紫陽齋),北有玉堂(指山東濟寧玉堂齋),中有大有豐,三家醬菜美名揚”,它也是老家唯一的“中華老字號”。這家醬菜廠我也曾路過,在老縣城西南角。説真的,我最喜歡大有豐的豆腐乳,很香,感覺比王致和的地道。去年夏天,老父親去桂林看望國小同學,捎帶的禮物就有大有豐醬菜,老同學見了很欣喜,説是最難忘還是來自家鄉的味道呵。

“家常飯菜,吃出至味;平凡日子,活出嚮往;歸真返樸,滿口生香”,眯上眼,就會想起老家的鹹菜----有的嫩、有的脆、有的甜、有的鹹,有的辣,散發着濃郁的鄉土氣息,這眾多口味融合成了老家的味道,難以比擬,難以忘記。

呵,老家的鹹菜,在我的夢裏,在我的心裏,在我的記憶裏……

標籤:鹹菜 散文 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