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10篇

校園6.86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過程

1. 檢測預習情況

(1). 課文中又有許多生字朋友,自己大聲讀讀課文吧!看誰讀得最正確。

同學們,老師剛才發現大家讀書都特別認真,還有些同學已經可以很流利地把課文讀出來了,還不能很流利地讀出課文的同學彆着急,我們先來看看幾個詞語。

條約宣告疾病仇恨 給予 探索恐懼無家可歸

“條約”這個詞就是國家和國家簽訂的有關政治、軍事、經濟或文化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的文書。 “仇恨”你知道它的反義詞是什麼嗎? 板書“熱愛”在旁邊。

老師給你們讀一下下面一個詞:(gei yu)

生:錯了,應該讀jǐ

列出多音字“給”

什麼是“無家可歸”? (沒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無家可歸?

2.課文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謎語給同學們猜一猜,看看誰是我們班的猜謎大王。

顏色有白又有灰,經過馴養很聰明,可以當做聯絡員,飛山越嶺把信送。 (鴿子)

大家喜歡鴿子嗎?老師這兒有幾張可愛的鴿子的圖片給大家欣賞一下

從我們的鴿子同學們能想到哪個詞語呢?(和平)

那和平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幸福,快樂,美麗)

(2).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時和平的,豐衣足食,但是世界上還有好多地方和我們這兒不一樣,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3年,卡特和朋友一起乘坐聯合國運送救災糧的飛機,降落到當時戰亂的蘇丹,一下飛機,卡特就被到處都是瘦骨如柴的婦孺驚住了,眼前的景象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可怕。在直升機附近,卡特拍了一些飢餓的孩子的照片。其中有一個女孩餓得已無力站起和母親一塊行走,爬在地上微弱哭泣,她的母親正在不遠處的救助站忙着領取救濟糧。正在這時一隻禿鷲停落在被死亡氣息籠罩着的女孩身旁,卡特將鏡頭對着這殘酷的畫面,按下了快門。之後,轟走了禿鷲,看着女孩艱難的起來,向救助站的方向踉蹌走去。 出了這個女孩兒,世界上還有其他的兒童也都遭受着飢餓,戰爭等的痛苦。我們大家來看一下。(展示圖

片)

(3).剛才看了三張圖片,從我們這三張圖片裏面同學們能想到些什麼詞語呢?(戰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飢餓、無家可歸)

3. 課文中心理解

(1).同學們能從我們簡單的幾副圖片裏面想到這麼多的詞語,太棒了

正因為我們周圍還有戰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飢餓、無家可歸,就出現了我們今天要欣賞的一篇條約:《兒童和平條約》

誰能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兒童和平條約呢?(時間,簽約地點,代表人物)

(2).從我們同學的介紹中我們瞭解到了《兒童和平條約》的一些背景,那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條約的內容呢?

請大家看着我們的屏幕,請女生給我們讀一下這兩句。(我們全世界的兒童,向全世界宣告: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

討論:屏幕上有很多國家的國旗,而全球總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那和平是不是隻是我們中國人的願望和責任呢?

剛才女生讀的很有感情,男生們也不示弱,下面讓那個我們的男生給我們讀下面幾句話。拿出你們的激情。(我們要一個沒有戰爭和武器的星球,我們要消滅破壞和疾病。我們再也不要仇恨和飢餓,我們再也不要無家可歸的事情發生。)。男生讀女生聽,同時我們的同學們總結一下,條約裏面提到的為了和平,我們不要哪些東西?

(戰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飢餓、無家可歸)

下面幾句話,同學們跟着老師一起來讀一下(我們將共享大地給予我們的足夠食品,

我們將保衞天空中美麗的彩虹。我們將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將讓河流永遠潔淨。我們要共同遊戲,共同歡笑,互相學習,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珍惜糧食、保護空氣、珍惜水資源、共同學習進步)

最後還有幾句話,我們同學們一起整齊的朗讀一下,邊讀邊想一個問題,最後兩句有三個詞(丟掉、抓住、一定),這三個詞表達了什麼樣的意思呢?

(表達了少年兒童祈求成年人和他們一起以實際行動來維護世界和平的深切希望,大家應該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平。)

4.詩歌朗讀

讀完了條約,老師這兒有一首小詩,給我們的同學看看,一起朗讀一下吧,邊讀邊想,寫這首小詩的是個老爺爺還是叔叔阿姨呢?

對了,這首詩是個兒童寫的,從哪兒看出來的呢?(童音)

讀完了小詩,我們來完成兩個練習。

5.蒐集資料

我們在這兒雖然讀完了條約也欣賞了小詩,但是有的地方的戰爭、飢餓還在繼續,昨天同學們回家去了解了一下現在哪兒還有戰爭和飢餓,哪位同學來給我們分享一下他收集的資料。

對於這些現象,你有什麼話想説呢?

6.課外拓展

(1).給父母讀《兒童和平條約》,和父母交流感想。

(2).畫一畫自己理想中的和平的世界。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設計説明】

1、指導思想:

⑴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要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並且應當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所以,在新課程指導下的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掌握恰到好處的語文知識。

⑵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和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方面,提倡目標的多元性、方法的靈活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強調課堂應該是開放的、生成性的課堂。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設疑、答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對文本的解讀與知識的落實。

2、主要特點:

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將老師的教轉化為導,通過情境引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積極探究,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之間形成積極互動的局面,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產生活躍的心理狀態和興奮的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作為文言文教學,加強誦讀是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設計注重誦讀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閲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為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説藝術。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話説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複述故事情節:

讓學生根據圖片提示覆述課文情節(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順序如下)

三、研習課文

第一步,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聽清句讀。

2、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奏,讀清句讀。對照註釋,結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針對疑難,四人一組,分組討論。

第二步,精度課文,質疑探究,解決疑難字詞。

1、小組內質疑,組內自行解答。

2、組長質疑,學生或教師解答。

3、教師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質疑重點落在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並注重向課外遷移。)

重點實詞: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

重點虛詞:之、以

重點句式:

⑴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內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並適時的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思考: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

提示:秦晉圍鄭,鄭國危如累卵。

此時引出對寫作背景的介紹:

背景資料: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無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學生領讀第二段,討論: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這一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提示:此段為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由男生齊讀第三段,全體同學考慮:燭之武是如何説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最後,女生齊讀。)

4、學生齊讀第四段,討論:晉侯在秦軍撤退時為什麼不乘機襲擊秦軍?

提示:主要考慮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點難點分析(仍以問題討論的方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加強對文本重點內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難點學習。)

1、細讀課文第三段,燭之武具體運用什麼方法全退秦師的?請給題目中的燭之武和退秦師之間加上一個合適的字,表明你的觀點。(大家討論)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術,動之以利,曉之以理。

(勇)退:燭之武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不計得失,舍小存大,顧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縋而出,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巧)退:既有運籌帷幄、瞭然於胸之計謀,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辭。

2、燭之武的這段説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請加以分析。你認為,隨着燭之武卻説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內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請揣摩秦伯的心理,並在燭之武説辭的每一層後,試着補充秦伯的對答之辭。(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提示: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從若亡鄭而有益於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層,從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到君亦無所害。

第三層,從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到唯君圖之。

觀點舉例:第一層後:這跟我有關係麼那又怎樣

第二層後:有道理讓我考慮一下

第三層後:還真是這樣我差點上它(晉國)的當

(説明:通過這一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燭之武的勸説藝術。)

(討論之後,讓學生反覆誦讀本段,併力求當堂背誦。)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

⑴ 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⑶ 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

⑴ 善於納諫。

⑵ 勇於自責。

⑶ 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成功地勸説了秦君,憑一己之力,解救了鄭國,其勸説的藝術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提示:主要從燭之武的勸説藝術進行分析總結。燭之武的一段説辭,曉之以利害,動之以感情,言辭巧妙。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們評在價燭之武時,有的説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讚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説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題為開放題,只要自圓其説即可。

觀點示例:

⑴ 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於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於言辭,以至於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係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説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後,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寥寥數語就説服了秦君,憑三寸之舌勸退強敵,可見,燭之武是一位辯士。

所以説,《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五、歸納寫作特色(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説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説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説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六、作業

我國古代著名學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高度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燭之武退秦師再次印證了舌頭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戰場。對此,你感受如何?請聯繫你所瞭解的史料寫一段文字,不少於300字,題目自擬。

提示:可以結合史料從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闡述自己對口才的認識。具體史料可以聯想到毛遂義正詞嚴,説服楚王與趙國締約;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衞了趙王的尊嚴;諸葛亮舌戰羣儒等。

【板書設計】

秦晉圍鄭 秦晉退兵

五 越晉難治 妙

論 亡鄭利晉 語

救 舍鄭利秦 退

鄭 晉人無信 秦

國 晉人無厭 師

【教學反思】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往往是老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這種授課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暫時的。在本設計中,打破傳統方式,讓學生在閲讀中質疑,自行討論解疑,通過這一形式,提高學生文言文閲讀的能力。

在對重點難點的講讀中,採用比較個性化的方式:讓學生在題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適的字,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深刻地瞭解燭之武在退秦師時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及其勸説藝術,從而讓學生了解燭之武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救國救民的行為,並學習他學習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完成情感態度方面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讓學生在燭之武的説辭之後想象秦伯的反應和可能有的對答之辭,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燭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進行勸説的。

總之,本設計遵循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文言知識,提過閲讀能力,並不同層次的對文本內容進行把握和理解。同時,授課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談論與探討之中,因此,可以説,這一設計(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後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説。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二、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鄉的可愛;瞭解周圍環境,為保護家鄉環境出謀獻計;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理解親情、友情的可貴,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增強探索和創造的意識;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閲讀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説,瞭解傳統文化,豐富想象能力。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於思考、有所發現和創造的能力。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 200個字,會寫1 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上述目標有的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教學中,要注意不同目標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異,注意與三年級上冊教材的銜接。

  三、教學與學法

  1.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主要憑藉。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

(4)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閲讀、感悟的過程。要尊重學生裝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的權利,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質穎問難。

這是落實自主的、獨立的、創造性的閲讀的基本條件。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發現並提出問題。

(6)開展合作學習。

可以圍繞體會詞、句的表達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達方法,以及多數同學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開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貴在通過交流、探究,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羣策羣力、集思廣益,把學習引向深入。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果。

(7)組織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裝的想法。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裝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2.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説,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理解詞句不作為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説,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閲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裝參照提示語獨立閲讀、思考,然後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抓住一兩個重點的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全班學習討論、交流,還可以用指名朗讀的方式,檢查讀書的效果。略讀課文,不必把每一句話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問題沒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後解決。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教材後有8篇選讀課文,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決定是否選用。如果選用,可根據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單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為綜合複習材料。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學生裝自己閲讀、自我檢測為主,教師的任務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檢查。

  (三)關於口語交際教學

1.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培養能力。

教師要從啟發興趣、激發交際的慾望入手,使學生裝明確圍繞什麼話題交流、討論或辯論。

2.口語交際是聽説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情境的創設,要有層次性,不能是一個水平上的循環。可以是語言表達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達內容的豐富,還可以是思維水平的增強。

3.全員參與

要儘可能地使每個學生裝都積極參與,人人都得到鍛鍊的機會,在雙向或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提高學生裝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4.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開展簡單的評價活動,並逐步提高要求,引導學生裝進行自主評價。學生參與評價,會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並判斷正誤、優劣,或肯定讚揚,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對別人提出建議和批評。

5.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不作過多的指點。

6.學生裝口語能力的培養,除了通過口語交際課,在很大程度上還要領帶於各種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裝進行交際訓練。此外,還應鼓勵學生裝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四、教學準備

在上課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上課需要準備生字卡片、課件等。

  五、學情分析

我班現有37人,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愛學習,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仍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貪玩;不能主動用心的學習,教學中要堅持 正面引導的原則,因材施教,努力轉化學生。

  六、教學時間安排

精讀課文 80課時

略讀課文 20課時 總計132課時

語文園地 32課時

  七、作文計劃

本學期安排了8篇習作,每次習作安排在語文園地中,時間大約是每兩週一篇,具體內容安排要求: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習文章“以形傳神”的描寫方法。

2、感悟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培養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一、導語

講課之前,先請教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能稱之為“巨人”?

(①身材高大異乎常人的人②童話裏指比一般人高大、而往往有神力的人物③比喻有巨大影響和貢獻的人物。)

音樂家貝多芬身材矮小粗壯。“病魔奪走了他短暫的生命。他為什麼能稱之為“巨人”?(音樂上的傑出貢獻)

僅僅因為如此嗎?學完這篇課文,相信你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二、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蒐集了貝多芬的資料,我也給大家準備了幾個小題目,誰來回答。

同學們對貝多芬有了這麼多的瞭解,想不想感受一下他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後,告訴我你的感受。

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彷彿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鉅作,貝多芬創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裏孤獨地掙扎了二十餘年,為了創作,他用一枝小木杆,一端插在鋼琴箱裏,一端咬在牙齒中間,在作曲時用來感受音符的律動。靠是什麼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為人類釀製出玉液瓊漿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佈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結合課文説一下詞意。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客人蔘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後一次指揮的情形)

四、解讀名人

1、作家何為寫人物傳記非常善於塑造生動的人物,他從哪些方面描寫貝多芬?(肖像、語言、神態)

2、我們先來剖析肖像描寫部分,誰來讀?

3、請你按照“從中,我讀出了一個的貝多芬。”這一句式,説説你的理解。

學生讀外貌描寫部分,交流。

① 外貌:(雙肩、眼睛、嘴)—堅忍無比

② 比較閲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片斷,比較寫法的異同。

(相同:觀察角度相同,着眼點相同

不同:課文抓住典型特徵,語言簡練,着力表現貝多芬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選文描寫全面細緻,突出了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醜陋,與下文寫貝多芬不朽的貢獻、偉大的人格相對比。)兩段描寫各有千秋,都服務於作者的寫作目的,都能以形傳神課文尤其如此。

③ 寫法:以形傳神

仿寫練習:抓住某位同學的一個面部特點寫一、二句話、交流。

4、內心(語言)

古語説:言為心聲,透過貝多芬的語言,我們走進他的心靈。揣摩貝多芬的語言,説説你的理解。我從《貝多芬傳》裏摘錄了幾句話,希望能給你一點提示。

⑴ 一株樹:苦悶、絕望熱愛自然

⑵ 火山:堅強與厄運抗爭、獻身音樂

⑶ 心裏的音樂:用生命創作

⑷ “永恆”:超越自我音樂相伴(用苦痛換來歡樂)

5、概括貝多芬給你的總體印象:獨立堅強,嚴肅善良、熱愛自然、酷愛音樂、不屈服於厄運。課後閲讀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以貝多芬為原型創作的小説《約翰克利斯朵夫》,你會受到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五、感悟名人

1、作者為什麼稱貝多芬為“音樂巨人”?

信念、巨人、貝多芬

2、拓展延伸:

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們,然而,以頑強的意志搏擊神聖風浪險灘的又何止貝多芬一人?

請你説出直麪人生苦難的傑出人物有哪些?

(他們,都是信念的巨人)

3、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華為世界音樂史譜寫了輝煌的樂章,戰勝痛苦的歡樂征服了所有的聽眾,下面請你聆聽貝多芬音樂演奏會片斷,同時打開課本第二頁的彩圖,凝視他的雙眼,聯繫自身實際,邊聽邊寫下你的感受,語言力求精煉。

交流

4、結語: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悽風苦雨、激流險灘,但只要我們用信念做槳,意志做帆,堅信人生的航船定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90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2、能力目標: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情感目標:增強與同伴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會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積累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求平均數的方法。根據教材內容特點並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基礎,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李明和王小飛兩位同學要進行籃球的定點投籃比賽。

(課件出示)比賽規則:每人各進行3次1分鐘的定點投籃,以每次投中個數為成績。

(課件出示)比賽成績統計圖:

觀察,你從統計圖中知道了什麼?

問題:誰贏了?為什麼?

2、 王小飛再投一次,(課件出示成績統計圖)

問題:現在誰贏了?為什麼?

發現問題:次數不同,比總數不公平。從而引出新課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平均數

1、合作討論

討論問題:次數不同,比總數不公平時,該怎樣比才公平?

2、 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

想一想:(以李明三次投球為例)能計算出李明三次投球成績的平均數嗎?

教師適時板書:(7+3+8)÷3

=18÷3

=6(個)

問題:(1)、“6”是哪幾個數的平均數?

(2)、我們是怎樣求出7、3、8這三個數的平均數的.?

小結方法:先求和再平分。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1)、引導:不計算,有辦法找到李明三次投球成績的平均數嗎?

小組討論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移動變化的過程和結果。

説一説:根據剛才以多補少找平均數的過程,説説你對平均數的理解。

想一想:“6”表示的是李明三次都投中6個球嗎?“6”表示什麼?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認識平均數的特徵。

3、 即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求王小飛平均每次投中球的數量。

組織彙報,交流方法

結論:通過比較平均數,誰贏了?

通過這次比賽的經歷,你有什麼感受或體會?

4、 溝通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

想一想: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見過平均數嗎?

三、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1、判斷下列説法正確嗎?為什麼?

(1)、不會游泳的小明身高140cm,他要到平均水深110cm的河裏游泳不會有危險。

(2)、小明家去年4個季度的用水量分別是16噸、24噸、35噸、21噸。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16+24+35+21)÷4=24(噸)。

2、你能想辦法求出他的語文成績嗎?

(1)、先估測一下:語文成績可能是多少?

(2)、同桌合作討論。語文成績究竟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我校的舞蹈隊參加市舞蹈比賽,評委亮分96、91、95、96、84、99、97,算一算,我校舞蹈隊的最後所得平均分是多少?

激發認知矛盾:平均分是94分,可評委卻宣佈最後得分是95分。這是為什麼?

師:請孩子們帶着這個問題下課後自己去尋找答案。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內容】

《絲綢之路》人教課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需一個課時)。

  【教材分析】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説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學情分析】

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懂閲讀提示,把握閲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守候、鴕鳥、匕首、貿易、芝麻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西部燦爛的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發起瞭解西部歷史的興趣,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理念】

1、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2、及時、多層次、多角度地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瞭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導語: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着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齊讀課題。

二、閲讀課文,交流體會

1、自由朗讀課文:

讀準生字,把文章讀通順。

2、檢查預習情況,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

激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麼,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麼呢?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

聽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中國使者為什麼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在哪裏?

5、小組合作討論。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⑴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同學發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掘:兩國人民友誼體現在什麼地方?

⑵交流、生髮:

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教師在對話中點撥:

安息國(今伊朗)方面:迎候之遠──邊境線上;迎候之眾──感受浩浩蕩蕩的意思,讀出浩蕩的氣勢,然後引史實以佐證:20000多人;迎候之熱──表情、語言、動作、禮物、節目。

大漢國方面:謙遜有禮──沒有盛氣凌人的傲慢;薄禮不薄──史料記載:西方宮廷皇族和貴族以穿絲綢服裝為時尚,絲綢與黃金在當時幾乎等價;羅馬國和安息國交戰,見安息帝國士兵身上穿的絲綢服裝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宛如天神,嚇得不知所措,結果潰不成軍。

教師同時注意鼓勵學生不僅要理解正確,而且要讀出人物當時的感情。

⑶小結:

一條路,打通了隔膜,增進了瞭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濟(科技)之路:

⑴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⑵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為什麼説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生髮,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向深層探究:

為什麼説將中國的養蠶、冶鐵等技術帶向國外,將國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帶到中國,就會促進經濟或者科技的發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⑴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⑵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於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⑶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

(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説明了這種舞蹈在當時的風行。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先生曾撰有長篇論文《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我們可以從這篇史學名作中,一覽唐代長安的種種胡化景象。)

⑷小結: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綵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繫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綿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蹟,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四、總結昇華,領會現代意義

1、教師有感情地激疑:

望着這座羣雕,作者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望着這座羣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對往日商貿繁榮的遐想。同學們,從這些首尾似乎重複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交流:

絲綢之路對古代經濟、文明的巨大貢獻;深情的民族自豪感;絲綢之路對現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

3、激情朗讀。

4、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麼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5、交流小組內蒐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聽爺爺説漢字》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學會用“聰明”、“恍然大悟”造句

2、初步瞭解漢字的幾種構字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準備:磁帶、小黑板

三、教學重難點:瞭解漢字的幾種構字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四、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漢字是記錄我們漢民族語言的文字,距今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們的祖先發明創造的,可有意思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爺爺説漢字”(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 自瀆課文提出要求

(1)把課文多讀幾遍,要讀正確、讀流利

(2)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爺爺説的話,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我”説的話。

2、檢查自瀆效果

(1)、出示詞語

嘿 恍然大悟

A、指名認讀

B、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形容突然醒悟過來

C、指導書寫:兩字都是左右結構。“嘿”的第9畫是豎不能寫成橫

D、教師範寫,學生描紅

(2)、指名試讀課文,讀後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3、聽讀課文,瞭解大意

(1)、聽錄音範讀

(2)、學生邊聽邊想:爺爺説了哪幾個漢字,這些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3)、學生分組討論彙報

教師小結:

爺爺説了“木、休、沐”3個字。這幾個字分別是用什麼方法早出來的,下節課我們再聽爺爺一一介紹,請你們回去好好讀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初步瞭解漢字的幾種構字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學會用“聰明”、“恍然大悟”造句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複習檢查

1. 聽寫詞語

擦掉 字義 當初 參天大樹

聰明 森林 依靠 恍然大悟

2、指名讀課文思考:爺爺説了哪幾個漢字(“木、休、沐”)

一、細讀課文

1、自由讀123自然段,思考:爺爺是怎麼樣介紹“木”字的?

2、理解爺爺説的話:

(1)、指名讀第一句

最早的“木”字就是這樣寫的,它的上半部分代表枝葉,下半部分代表樹根。

A、在這句話中“最早”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B、指導朗讀,體會“最早”的含義

(2)、指名讀第二句話

你看,這像不像一棵小樹呀?

A、這句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指名讀)

B、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式回答最早的“木”字像不像一棵小樹

(這像一棵小樹;這多像一棵小樹呀)

(3)、出示卡片“木”字

師:這是最早的——“木”字,上半部分代表——“枝葉”,下半部分代表——“書根”;這多像——“一棵小樹”

(4)、指名讀第3句

我當初給你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你快快長大,成為森林中的一棵大樹。

A、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爺爺為什麼給“我”起“林木”這個名字

B、理解“參天”的意思:高高聳立在天空中

C、指導朗讀

D、教師小結:是啊!林木的名字寄託了爺爺的希望,他多麼希望林木長大後能像他的 名字一樣成為有用的人才啊!同學們,你們的名字也可能包含了長輩的美好願望,回去查查自字典,問問家長,好嗎?

3、指導朗讀 林木的話

師:林木聽了爺爺的話該有多高興啊!林木的話應該把他的那種高興勁讀出來(範讀、自由練讀、指名讀)

4、分角色朗讀1、2、3自然段

教師小結:爺爺首先給我們介紹了最早的“木”字。這樣的字有什麼特點呢?(字形像一幅畫)。在最早的時候很多的字都像一幅畫呢!(出示日、月、水、火等象形字)問:這些字,你們認識嗎?看看多有意思啊!

二、讀4—9自然段。思考:爺爺又是怎麼介紹“休”和“沐”的?

1、説説爺爺是怎樣介紹“休”的(一個人依靠早大樹旁邊,這不是在休息嗎?)

A、指導朗讀

B、把這句話換個説法(一個人依靠在“大樹”旁,這就是休息)

(讓學生明白“休”字就是根據一個人靠在大樹上所表示的意思造出來的)

C、理解“恍然大悟”

“我”聽了爺爺的話,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了什麼?(字形表示字義)

D、讓學生舉例説説還有哪些字也屬於這類字?

E、師:那“沐”又是怎麼造出來的呢?(指名讀爺爺的話)

F、説説像“沐”這樣的字有什麼特點?(一部分表示字義,一部分表示字音)

G、小結:像沐這類字在我們漢字中佔了80%,所以,用這樣的方法早出的字很多

H、練習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第10自然段

1、理解“讚歎”

“讚歎”可以換成什麼詞?(稱讚)這裏為什麼不用“稱讚”?

2、、指導朗讀

用讚歎的語氣齊讀“我們的祖先真聰明”

四、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聽爺爺介紹了三種造字的方法,同學們都明白了嗎?(看板書)有的字像一幅畫,有的字表示字義,有的字一部分表義,一部分表字音,這説明我們的祖先真聰明

六佈置作業

1、讀讀下面的字,説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它們的字形

筆 清 燕 王 看 戰 雀 灶 醒 鳴

2、造句

聰明······

恍然大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10 聽爺爺説漢字

木 字形像一幅畫

休 字形表示字義

一部分表音

沐 字形

一部分表義

八、我的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釋題激趣,整體感知

1、出示課題:

要下雨了。

點名讀題。

提問比較:

“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有什麼不同?

(“要下雨了”説的是將要下雨了,“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説雨已經下來了。)

2、啟發激趣:

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現象嗎?

(點名説,收集資料)

3、小白兔是怎麼知道要下雨的呢?

讀一讀課文。

(點名説)

(貼出小動物的圖像)

小朋友想不想親耳聽聽、親眼看看,感受一下小白兔看到的這些情景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的對話。待會兒,就請同學們扮演這些小動物,喜歡哪個動物就讀那個動物説的話,讀一讀他們説的話。

二、讀讀説説,理解品味

點生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他們讀得好不好,在動作與表情方面有沒有小建議送給他。

1、燕子低飛:

⑴ 指導讀小白兔的話,他為什麼要大聲喊“大聲喊”是因為小白兔覺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樣──往日飛得高,今日卻飛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小白兔説的話,要讀出急切的、疑問的語氣。

⑵ “我正忙着捉蟲子呢!”感悟,比一比誰讀的好?你能用這個句式説話嗎?

板書:

……正……呢!

小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嗎?”誰能讀讀這句話?與“是要下雨了”比較(小白兔將信將疑,要讀出這句話的疑問的語氣 )。

2、小魚游出水面:

⑴ 指導讀小白兔的話:

語速稍快些,讀出急切、疑問的語氣。

(小魚的行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緣由。)

⑵ 是啊,小魚怎麼有空出來呀?誰能讀讀小魚説的話再告訴大家?

(原來要下雨了,水裏悶得很,小魚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指導讀小魚説的話,語速稍慢,語氣親切。)

可讓學生進行一次情境體驗: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魚,潛游在水下,感到水裏很悶──稍稍屏住呼吸,然後伸直身子,張口“透透氣”。這樣,可加深學生對雨前天氣悶這一現象的感受。

3、螞蟻搬家:

⑴ 螞蟻知道要下雨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指導學生讀螞蟻説的話,“是”要重讀,要讀出句子肯定的語氣。)

⑵ 下雨前,螞蟻為什麼要搬東西呢?它們會向什麼地方搬東西呢?

(往高處搬,以避免雨水的衝擊,板書:螞蟻搬東西)

⑶ 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又是怎麼做的?它為什麼這麼做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為此時,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點指導讀第8自然段,語速稍快,特別要讀出小白兔急切的語氣。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意,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理解我們為什麼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CAI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

3.簡介紫丁香,學生邊聽邊看畫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全文,學生邊聽邊看錄像。

2.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學生質疑。

三、全心品讀,體會情感

(一)學習12小節

1.默讀。

2.説説讀完後體會到了什麼?

3.思考:我們為什麼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4.自由練讀,指名讀,議讀,評讀。

(二)學習35小節

過渡:紫丁香是怎樣和老師做伴兒的呢?

1.出示學習建議。

2.小組合作學習。

找出寫紫丁香怎樣和老師做伴兒的句子做上記號,讀一讀,互相討論。

3.學生彙報、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

①綠葉兒在風裏沙沙,那是我們給您唱歌。

想像它在唱什麼歌?理解疲倦一詞的意思。

②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

理解掛牽一詞的意思。回顧生活體驗,想想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

③夜深了,紫丁香還會怎樣陪伴老師?怎樣理解花香飄進老師的夢裏?

4.指導朗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三)小結:同學們為什麼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四、總結全文

1.回顧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你想對自己的老師説些什麼?同桌互相説一説,然後再寫在小綠葉兒上。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佈置你們蒐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

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默讀課文,瞭解敍述順序

1、佈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可以讓學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閲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讀。

⑵ 説説從哪裏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並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誇誇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並運用。

六、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