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冬雪》音樂教學設計

校園1.27W

教學目標:

《冬雪》音樂教學設計

1.冬雪給大地帶來嚴寒,雪景給我們帶來銀白世界的歡樂。這一自然現象給音樂文化提供資源。雖然祖國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觀其美景,但我們可以從歌曲、樂曲、京劇的音樂聲中去尋找體驗、去獲得樂趣

2.初步學習模進方法創作旋律。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唱《堆雪人》;聽《乘雪橇》

第二課時:唱《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聽《踏雪尋梅》、《打虎上山》。

第一課時

一、表演《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1.解題導入:“雪花”、“夢”有關係嗎??

這裏的“夢”由誰在做?是小朋友?還是小動物?做什麼“夢”?這就是本歌要告訴你的內容?

2.聆聽範唱

聽完範唱,對歌名能理解了嗎??

雪花-夢-小動物-春風-夢醒

3.再聽一遍範唱,在“告訴小××”的間奏處,請大家輕輕隨音樂拍手(XX)。

4.解決兩處難點:

“#2”的音高要靠近“3”,這樣“#2”就能唱準。注意弱起的節奏,用劃拍法唱準

5.自學歌曲的曲調

6.歌曲表演時,注意兩個樂段的對比,第一樂段注重敍述性,平穩而口語化,尤其是四個“告訴”,要體現對小動物的保護的環保意識

第二樂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現對小動物的親切和熱情

7.討論:?

設問:

(1)歌曲告訴了我們什麼知識??

(生物科普知識——冬眠)?

(2)還有哪些動物也冬眠??

(知識的拓寬與延伸)?

8.帶着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的意識,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結:冬雪帶給我們的益處——生態平衡

二、聆聽《踏雪尋梅》??

1.這是我國近現代作曲家黃自創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首歌曲。簡介黃自的生平。

2.欣賞《踏雪尋梅》

邊聽邊看書上的歌詞,如能將歌譜也同時展示,效果會更好

3.討論歌曲表現的內容。(歌曲抒發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尋梅、勤奮讀書、追求好時光的心情。)?

4.再次聆聽。鼓勵學生看着歌譜,輕輕哼唱

5.小結: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描繪雪景為題材的歌曲

三、聆聽《打虎上山》?

1.初聽《打虎上山》

介紹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劇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聽引子音樂,體驗“莽莽林海、廣闊雪原”的壯麗景色

3.復聽全唱段。學習楊子榮的英雄氣概

4.小結:這是京劇描繪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滅匪徒的豪情壯志

表演

第二課時

一、表演《堆雪人》

1.對於沒有見過冬雪、沒有玩過堆雪人的孩子來説,只能從圖片、動畫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給我們帶來了音樂的體驗與感受

2.聆聽範唱,找出相同節奏的樂句。

3.學唱第一樂句的曲調(3小節)

4.在掌握第一樂句曲調識譜的基礎上,自學第二、第三、第四樂句(每句3小節),並找出其中的規律。(每一句的第1小節除節奏相同外,旋律的行進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節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節都含有切分節奏)?

5.完成歌曲的練習:線條圖形的連接

6.如果第一樂段的四個樂句能流暢地唱好的話,第一樂段的低聲部兩個樂句也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兩個難點:?

首先是要唱出輕鬆活潑的、歡快自豪的情緒,具體是唱好襯詞“啦啦啦”。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譜,要花一定時間排練。當然合唱的和諧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暢地唱好的基礎上,可以啟發學生按詞意排練、構思表演唱,這樣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創作活動

1.在找到歌曲第一樂段的四句曲調的規律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這就是曲調創作上的一種模仿進行的發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創作練習;素材是:

模仿創作的第一個音是規定的,這樣很顯然其創作的曲調應該是:

三、聆聽《乘雪橇》?

1.由祖國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課欣賞內容的標題——《乘雪橇》

2.對全國的少年來説,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們可以從音樂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與樂趣

3.初聽全曲

設問:這是什麼地區(國家)的音樂風格?為什麼??

(美國,爵士音樂風格足以證明。)?

4.根據教材中的圖形譜及簡譜譜例,熟悉樂曲的主題音調(或唱或奏或哼)。

5.復聽全曲

設問:這一主題音調全曲共出現幾次?每次出現有哪些變化,表達了怎樣的情緒與情景??

6.再次復聽,邊聽邊作圖形譜表示你對樂曲的過程的理解。

四、祖國各地的冬季?

1.展開中國地圖的掛圖

2.找出課本中的“黑龍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同樣是冬季,為什麼在中國土地上冬景不一樣??

4.讓學生談談在寒假中到過祖國的哪些地方,或從書本知識、影視媒體、網絡上獲得的各地冬季的風景

5.請體驗過冬雪的同學談談其感受。

標籤:冬雪 教學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