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語文人教版七下《社戲》教學設計

校園1.84W

  教學目標:

語文人教版七下《社戲》教學設計

一、學習運用情節結構分析小説,並理解文中敍事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社戲》教學設計(3)。

二、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對錶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三、學習虛詞的用法,識別偏正短語。

四、瞭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本課教學重點應放在敍事的詳略上,至於人物性格特點只要稍作了解。

二、本文開頭和結尾是學習的難點,二者對錶達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導學生分析這兩段與看“社戲”這一主要情節有何關係。

三、本文篇幅較長,可以用講讀研討之法突出重點,再加進課堂練習,深化鞏固,以達到教學目的。

四、教學時數:三教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他寫的文章《社戲》。(板書並解釋課題)《社戲》:“社”原指土地廟。從前,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

《社戲》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不過這是一篇小説,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的藝術創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兒)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來的'。

  二、預習課文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見預習提示)

(歸)省:xǐng、行輩:háng、憚: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攛掇:cuānduō、鳧(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藴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潔):jiǒo、漂渺:piāomiǎo、糾葛:jiūgé

2.根據課後練習一所提示的內容,快讀課文。再按課文敍述的先後重新編排順序。

明確:課文敍述順序是:G、F、C、B、A、D、E

3.討論課文段落層次。

(1)課題為《社戲》,由此可見小説的中心情節是“看社戲”。提問:圍繞這一中心事件寫了哪些事?

(2)除了看社戲以外,前前後後還寫了哪些活動?

提示:

開頭寫:隨母親省親小住平橋村;釣魚放牛的鄉間生活。(平橋村是“我”的樂土。)

結尾寫:六一公公送豆,國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社戲》教學設計(3)》。

小結: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時間、地點的轉移,因此,本篇小説內容可分為三段。

  三、研習課文

着重理解前後兩部分與中心情節的關係。

1.平橋村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答案在第一節裏可以找到:“離海不遠”,“偏僻”,“臨河”,“不滿三十家”,都是“種田”,“打魚”的,“只有一個雜貨店”。

2.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為什麼是“我”的“樂土”呢?

討論歸納: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來到自由天地歡樂地生活。

(2)這裏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並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3.這一部分與中心情節有什麼關係?

這一部分為中心情節的展開作了重要的鋪墊。

4.在中心情節“看社戲”敍述完之後,為什麼又寫“六一公公送豆”呢?

孩子們“偷”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六一公公“不料竟非常感激起來”,並又送上一大碗羅漢豆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老人的寬厚慈愛,進一步説明“我”之所以愛平橋村,正是因為平橋村的人善良可愛,從而深化了主題

  四、課堂練習:習題七、1、2(瞭解連詞的作用)

  五、佈置作業

根據課後練習習題三2、3,四、五、六預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平橋村之所以“在我是樂土”是因為什麼?

1.可免讀難懂的書,過着自由快樂的生活。

2.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人人平等。

3.有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釣蝦、放牛)。

小説還寫了一個什麼生活內容呢?

與孩子們一塊去看社戲。

本課着重閲讀第二部分“看社戲”。

  二、研習課文

1.看戲之前遇到了什麼波折,後來又如何解決的?

指名回答問題,然後歸納:

在雙喜的幫助下,首先解決了船的問題,接着又擺三條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亂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並且還用寫包票的話作了保證,讓外祖母放心,實現了“我”去看社戲的願望。

2.齊讀第10節。

請學生圈出描寫少年朋友們開船動作的詞語:拔……點……磕……架……

小結:以上這些語言和動作的描寫,反映出小朋友們的聰明、能幹的性格。

3.去趙莊看戲,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景狀物的?

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歸納:

嗅覺(清香、水氣)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羣山,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聽覺:(似乎聽到了歌吹)

想象:(……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

明確下列幾個問題:

(1)“朦朧”在句子裏作什麼詞用?“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下文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為什麼説連山像鐵的獸脊似的踴躍向船尾跑去,這樣寫形象真切,突出了船行的快。

4.第12節和13節與這一節有什麼關係呢?

歸納:

(1)“那聲音大概是橫笛”,“果然是漁火”,從這幾句話裏可以看出:這兩節與前一節是呼應連貫的,這樣使文章很自然地過渡到看戲這一內容上來。

(2)文中為什麼説笛聲宛轉悠揚,使“我”“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呢?

“自失”是指“我”聽得出神,忘了自己。這是因為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

小結:這是一段優美清麗的自然環境的描寫,它寫出了農村夜景的清新,寫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與景有機的交融在一起。

5.來到趙莊使“我”興奮的是什麼?

齊讀第14節。到了趙莊,首先看到的是那“模糊”在遠處月夜中的“最惹眼”的戲台,紅紅綠綠,猶如“仙境”,優美迷人,更加使“我”陶醉。

6.在作者筆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戲